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新时期女性文学从繁荣到逐渐走向个人化的创作状况,分析了改革开放后因为女性作家的思想、意识、观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她们的情感、心理、审美态度也发生了改变,文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灿烂,只是繁荣的背后总是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得失之间该有些思考.文学不能媚俗,要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创造出真正有意义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时期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意识形态的转型,女性意识的苏醒,女性作家在小说创作中呈现出走进城市的状态,她们在城市中找到了对世界、生命、社会的情感体验表达方式.同时,由对城市的反思走向对女性自身历史的审视,进而对人类文明进程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3.
面对强大的男权社会的对垒。女性性别意识在历史和残酷现实竞争中不经意蜕变雄化,性别迷失。文学是人学,在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影象中,女性文学在女性主义高涨的浪潮里,同样返照着女性自救征途上无法避免的男性化倾向。其现状源于沉重的“第二性”历史和四面楚歌的残酷现实,而女性文学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必然是摆脱男权意识和男性性别参照,认识自我,认识人类已有的文明和秩序,寻求与外部世界抗争和合作的勇气,寻找女性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本体回归。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开放性”。它摆脱了一元化的旧面貌,形成许多各具魅力的现实主义文学的亚形态;在题材上得到拓展,主题进一步深化;并且在现实主义表现形式和手法上做了有益的探索,拓宽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5.
郭红玲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1)
新时期女作家极力歌颂真善美 ,这种求知向上的追求净化着人们的灵魂 ,为人类筑造了精神的家园 ;对恶的揭露是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女作家通过对恶的审视和展现为人性的完善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一面自鉴的镜子 相似文献
6.
面对强大的男权社会的对垒,女性性别意识在历史和残酷现实竞争中不经意蜕变雄化,性别迷失。文学是人学,在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影象中,女性文学在女性主义高涨的浪潮里,同样返照着女性自救征途上无法避免的男性化倾向。其现状源于沉重的“第二性”历史和四面楚歌的残酷现实,而女性文学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必然是摆脱男权意识和男性性别参照,认识自我,认识人类已有的文明和秩序,寻求与外部世界抗争和合作的勇气,寻找女性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本体回归。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的女性文学,是以它的女性作家群体脱颖而出,强烈的女性意识的创作蔚然成势而崛起于文坛的。女性文学的性别色彩、独特价值和意义,不仅揭示了父权文化重压下女性艰难的生存状态,展示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且也扩大了整个文学(特别是小说)的创作范围,带着它的女性的灵性、对 相似文献
8.
女性意识的再度复苏发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新时期之初,女性文学沿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是对外部世界加以剖析和观照,一是对女性自身的内部世界加以审视和反思,在内部和外部的探索向纵深推进并交融互渗的过程中,新时期女性文学呈现出爱情、事业双重追求中的阻遏与困惑,女性行为、女性精神的双重异化,性与本能、性与道德的双重升华与超越等诸种表征。 相似文献
9.
林晓华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
精神分析学对中国新时期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不过,它在这一阶段文学创作与批评实践中的存在状态也是极其复杂的。本文试图回溯、考察精神分析学在新时期文学的存在状态,以期为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些微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艺术创作中出现了一种淡化现象,引人注目。十分明显的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对现实生活的主观感受、主体意识大大加强了,从而使作品产生很大的穿透力、诱惑力与获得深逐的意蕴。艺术的淡化给创作充注了新的能量与血液。 相似文献
11.
12.
本将二十世纪两岸女性学的历史衍进行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步探讨了两岸女性学在面对巅峰期后共同的平淡时,如何坚持女性写作的传统,并将女性写作向更深层次更广空间展开。 相似文献
13.
胡颖峰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2,(4):7-10
本文探讨了新时期女性散文的主要创作特征及审美价值。作者认为,新时期女性散文创作,“爱与美”的主旨一脉相承,同时又因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深化和提升。更具现代精神的女性意识和丰富的艺术创造力,构成了女性散文独特的审美世界。 相似文献
14.
方然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22(2):54-57
准确把握一个时代学创作主体和主流学的特质,是学研究的基本条件。宋代政治、经济和化的主要特质,决定着宋代人的社会地位和精神风貌;这种特质和风貌,孕育出宋代主流学的艺术特质、创作规律和总体成就。这些特色、规律和成就,冲破了封建正统学思想的束缚,依照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演进,在古代学史上铸就了光耀千古的辉煌。 相似文献
15.
张永军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7,20(6):27-30
《大长今》塑造的女性形象反映了一种新“女性价值观”,相比之下,在对待爱情、传统文化、女性自身价值实现方面,中国女性文学的表达有些偏执,而超越这种“偏执”无疑是中国女性文学取得更大突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17.
林明贤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6):84-87,50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越南革新开放的春风使越南华文文学重新焕发青春。新时期的越南华文文学无论在主题的表达、题材的选择,还是创作手法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相信新时期的越南华文文学会越走越好。 相似文献
18.
谈及女性与文学,二者关系无外呼有以下几种:作为文学对象的女性、作为读者的女性、作为作者的女性和以上情况兼而有之的女性。由于本文是在读乔以钢《论中国古代妇女文学的感伤传统》的基础上而作的,而其文主要谈及的是作为作者的中国古代女性,因此,本文谈及的女性也是作为作者的中国古代女性,所谈的女性文学或才女文学即由中国古代女性创作的文学,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19.
本是女性学研究专《中国女性学的现代衍进》一书的论纲。本研究致力于中国女性意识的现代嬗变轨迹及中国女性学宏观发展规律的探寻。 相似文献
20.
从华美早期女作家艾迪丝·茂德·伊顿姐妹开始追溯,对黄玉雪、汤亭亭、谭恩美和任碧莲等女作家作品的文本策略作历时解读,充分显示华美女作家在以文学实现其性剐、族裔身份重建过程中,文学场内、外动力机制对华裔女性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