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空心楼盖的变形特征、内力分布规律以及影响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内力和变形的肋宽、板厚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各楼盖构造参数对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楼板的最大主应力随着肋宽的增加有所降低,楼板的抗弯刚度随着板厚的增加有所提高,考虑到构造要求,必须合理选取空心楼盖的肋宽和板厚.  相似文献   

2.
新型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楼盖的整体性能研究与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实验研究,在新型楼盖中采用新型的板板连接和梁板节点。并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计算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的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新浇筑的混凝土与老混凝土界面的抗拉强度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较小,新型预应力楼盖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具有较好整体工作性能的结论;然后对一个预制空心楼板的装配整体式楼盖模型进行侧向加载,分析计算了其平面内刚度,同时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这种新型楼盖结构的整体性能、宏观破坏模式,得出新型装配式楼盖具有替代整体现浇楼板或普通预制板 后浇面层楼盖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在小间距钢梁混凝土楼盖体系中,以模型试验为基础,通过对无板楼盖和有板楼盖数值模拟,分析小间距钢梁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体系中混凝土板对钢梁刚度的作用.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了混凝土板对小间距钢梁楼盖刚度计算的影响因素,结合模型试验结果,建立了能反映混凝土楼板影响的小间距钢梁混凝土楼盖变形计算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结构使用阶段考虑混凝土楼板的共同作用,可使楼盖等效刚度提高50%左右.研究结果为此类结构变形计算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分析方法,可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圆弧形曲杆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提出了等效荷载计算法 ,并进行了验证 .此法较以往方法简便、直观、实用 ,可予以推广 .  相似文献   

5.
钢柱脚底板计算内力时,采用倒楼盖方法忽略基础刚度与相邻板件间影响,与板件的受力状态相差较大。为精确计算底板内力与变形,采用弹性地基板模型计算底板内力,考虑基础混凝土刚度对底板内力的影响,通过有限元软件壳单元建立分析模型,利用壳单元面外刚度考虑基础对底板内力影响。对比混凝土刚度取值的变化对底板内力影响,并与倒楼盖方法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对比,采用弹性地基模型确定底板厚度,并考虑相邻板件间影响的板厚计算结果与常用方法有较大差别。方法能够考虑混凝土刚度对底板内力影响,可为提高底板分析精度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现浇RC框架实际结构中,楼板整浇后对结构整体性的增强作用使框架梁矩形截面实际内力中存在不可忽略的轴力.对竖向和侧向荷载作用下的RC框架梁矩形截面内轴力沿着梁跨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不同楼板布置形式下的RC框架梁内轴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整浇楼板是框架梁内实际轴力沿梁跨呈不均匀分布的直接原因,并且在负弯矩作用端为轴压力,数值不可忽略,设计过程应对其进行合理考虑;整浇楼板对框架梁内实际轴力的影响方式为通过限制梁轴向变形从而使其产生梁内轴力;整浇楼板主要对与之直接相连的框架梁内轴力产生直接影响,对不与之直接相连的框架梁内轴力分布情况基本不产生影响.此外,还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正负弯矩作用下的框架梁进行了梁内轴力产生原因和组成分析,并进一步给出了考虑整浇楼板对框架梁影响的设计建议,以期能更好实现"强柱弱梁".  相似文献   

7.
选煤厂房楼板抗振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简化连续正交异性板模型和特征频率灵敏度分析技术,提出了一种选煤厂房楼板抗振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将具分布参数的无限自由度体系简化为多自由度体系,再根据刚度矩阵中每个元素相对于特征频率的灵敏度分析结果,得到动荷载激励下的梁板组合楼盖抗振优化设计结果。有限元动力分析与现场实测结果表明,该优化设计结果具有精确可靠的优点,与其他优化方法相比,本优化方法可大大减少计算时间,更适于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小间距钢结构楼盖现浇混凝土空心板的作用,通过一榀1/2简化框架模型,对有板和无板两种不同框架的刚度进行竖向加载试验,获得了两种不同结构的竖向变形特征.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混凝土空心楼板能明显提高钢梁的等效刚度,减小楼盖变形.在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作用的小间距钢结构楼盖变形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供此类楼盖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无粘结与有粘结混合配筋混凝土空心板(简称UPH预应力预制空心板)是一种新型楼盖.通过对UPH预应力预制空心板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均布荷载试验研究,了解该楼板受压的试验过程现象.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了该楼板弹性阶段的应力-应变曲线、挠度、抗裂性能等,为UPH预应力预制空心板的弹性阶段进行内力与有限元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考察暗梁对钢-混凝土组合楼板静力性能的影响,对钢-混凝土组合暗梁楼盖进行了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并对有、无暗梁楼盖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该新型楼盖结构的受力变形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钢-混凝土组合楼板中嵌入钢暗梁后,极大地提高了钢-混凝土组合楼板的承载能力和刚度,改善了其静力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1.
现浇混凝土梁板式楼盖体系中,梁与板形成整体,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共同受力.然而传统的简化分析方法很少考虑梁板的共同作用机理.本文在对现浇混凝土梁板式楼盖有限元分析的典型单元类型,即3D梁单元、膜单元、板单元及壳单元作简要概述的基础上,应用三维结构有限元程序SAP2000对典型的现浇混凝土梁板式楼盖进行建模分析,通过与传统简...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mT梁为对象,使用MIDAS建立直桥与弯桥模型,通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弯桥直做法主梁的内力和相同跨径直桥主梁内力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对二级公路中设计速度为60km/h平曲线半径介于125m和200m之间的弯桥直做法的简支梁桥设计中,控制应力可在等跨径直桥的相应设计值基础上增大12%。  相似文献   

13.
根据工程实例,对主要承受集中力的钢筋混凝土连续空腹桁架结构转换层进行了内力分析、设计优化,并对不同腹杆布置的连续空腹桁架进行比较,提出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4.
配体外预应力钢束的曲线箱梁桥抗扭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抵抗曲线箱梁桥的扭转效应、改善结构的受力状态,在不增加预应力钢束数量的前提下,提出一种利用体外预应力钢束形成空间抗扭作用的方法.基于空间解析几何关系推导了体外预应力扭矩计算公式,以此建立了以最小扭矩为目标的体外预应力钢束的抗扭设计流程,并利用非线性规划方法给出钢束最优平面线形参数的数值解法.分析结果表明,与体内预应力钢束相比,通过合理的体外预应力钢束空间布置,能大幅降低扭矩峰值,抗扭效果明显,且不影响抗弯、抗剪能力;扭矩计算数值解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良好,能方便地用于实际设计.  相似文献   

15.
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桥梁后的受弯承载力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16个钢筋混凝土曲梁和直梁试件进行三点弯曲试验模拟CFRP加固桥梁的抗弯加固,得到了荷载、挠度和跨中CFRP应变,为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曲梁提供试验数据,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张拉体外预应力加固的钢筋混凝土双向板为研究对象,说明了在双向板中利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构造特点,推导出了几种加固工况下四边简支双向板挠度变形的计算公式。研究与计算结果表明,张拉体外预应力可以减少双向板的挠度变形,降低双向板的内力,加固的作用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7.
从钢筋混凝土壳体结构的实际应用出发,对壳体结构内力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实用的数值分析方法——曲杆空间刚架法.该方法通过将壳体结构离散成相互垂直或斜交的曲杆梁系组成的空间刚架结构,进而分析曲杆空间刚架结构的内力,达到壳体内力分析的目的.计算结果和其他原理计算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国内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问题的设计方法和发展现状,运用拆除构件法对实际工程进行了连续倒塌分析。通过对底层角柱C4、底层短边中柱C2、底层长边中柱C13和底层内柱C14运用拆除构件法的分析,得出五点分析结论。在此基础上参考国内文献,提出四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即设计方法的选择、荷载和材料强度的取值以及拉结强度设计法的探讨和应用补充,并进行了静力弹性法中强度判断准则的讨论。最后给出六点设计建议,可为类似工程的抗倒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现浇钢筋混凝土加劲肋空心管无梁楼盖是一种新型的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体系,针对这种楼盖进行了平行管向和垂直管向的简支板带试验,以分析加劲肋空心管楼盖在这两个方向上的承载力、刚度等受力性能.通过试验测试了加劲肋空心管楼盖在简支支承情况下的内力分布状况,研究了构件的裂缝、变形、承载力和破坏形态.试验研究表明,加劲肋空心管楼盖在两个垂直方向上的承载力及刚度差别并不大,且加劲肋空心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提高了结构的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20.
梁格法是一种能较好地模拟弯桥结构的空间结构分析方法,因其基本概念清晰、计算费用低,内力计算结果可以直接用于按规范检算等优点,常应用于宽、斜、弯梁桥设计中.本文介绍了适用于箱型截面的梁格基本理论,并用m idas civil 2010板单元验证梁格法的可行性,以期为设计人员解决类似桥梁结构分析方面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