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乔治·马里恩·奥堂奈在《福克纳的神话》一文中说,福克纳“象陀斯妥耶夫斯基或是当代的朱娜·巴恩斯小姐一样,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作家;他的写作难以模仿,硬去模仿也不会有什么成效,因为他的创作并不遵循一般的传统技巧,他也没有为后继者留下任何可资遵循的传统。”这段话虽说不尽正确,逻辑上也非无懈可击,但它至少  相似文献   

2.
福克纳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他一生都在对小说的形式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他的小说很少有两部在技巧上是雷同的。他根据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境采用不同的叙事手法,使他的作品真正达到了深邃的思想内容与复杂多变的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论述了福克纳的经典作品《献给艾米莉的一朵玫瑰花》。通过对其中的玫瑰花的象征意义的详细分析,阐明作品中的玫瑰花其实代表着艾米丽小姐的无望的爱,消逝的美好传统,以及冷漠痛苦的现实生活的反讽。  相似文献   

4.
论福克纳小说语言艺术的繁复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 《皖西学院学报》2004,20(6):101-103
繁复是福克纳小说的主要文体特点之一。本文论述了繁复的表现形式、审美效果及其产生的原因与背景。  相似文献   

5.
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家和意识流小说家代表的伍尔芙和福克纳,在创作中体现出许多相似性,而他们各自独特的创作个性又令他们作品的艺术表现各有千秋。他们都具有非凡的艺术想象力,福克纳的想象是理智的推想,而伍尔芙有些想象虽然超乎现实,甚至类似于神话的效果,却也同样符合文学的审美要求,并且体现了作家的女性特质。  相似文献   

6.
因为对诗歌的共同热爱,伍尔芙与福克纳的小说都自然地呈现出诗化倾向,又由于作家的个人风格不同,他们的诗化小说各具特色,但两位作家在诗化小说的探索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只是简单刻画人物和叙述故事的模式,将诗歌的象征意象与浪漫的激情融入小说中,从而赋予小说新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7.
许会荣 《科技信息》2010,(32):27-27
福克纳小说的叙事具有诗意化特点。复沓回环的情节构建方式、反复强调的叙述语言、张弛有度的叙述节奏,以及孤独、逃离的悲剧形象使其小说具有诗歌一般的韵律美感和精神气质。这种极富艺术性的表达体现了作家特有的浪漫气质和深重的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8.
在对事件进行叙述时,即使是同一个叙述者,如果采用不同的视角方式,事件也会变得不同.传统小说多采用零视角,现代小说更普遍运用内视角.福克纳则根据不同的题材、主题,灵活地选择不同的视角方式.在表现重大的题材、对历史作纵深方面的探索时,他采用零视角,可以不受视野的限制,充分发挥全知全能的作用.在对人的心灵进行刻画,探究人类的共性时,他使用内视角,因为内视角是一种有限视角,意味着叙事的非全知性,有利于人物的自我展现,读者可以直接切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9.
借助沃尔夫冈.伊瑟尔有关文学文本和读者之间相互影响的理论,分析了福克纳独具匠心的叙述视角,探讨了作品中的空白对读者的启示意义,认为正是这两个方面的因素造成了作品中的种种不确定性,同时揭示了"不确定性"在阅读过程中对读者形成个人见解和探寻小说深层主题意义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福克纳的创作思想及其作品的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二十世纪的美国南方作家,福克纳深受南方传统思想和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他的作品如同他的一些公开演讲一样明显对南方传统文化怀有浓重的认同感和超越感。他在这双重情感的斗争中,犹豫过、徘徊过,但他最终克服了自己的局限。他在对人和人性的深层的哲理思考和痛苦的精神探索过程中,寻找人类不朽的价值和普遍的意义,成为了二十世纪美国最伟大、最清醒的小说家。  相似文献   

11.
本文解剖美国20世纪著名作家福克纳的几部作品,分析了福克纳作品中的父亲形象,这些形象大都是有坚强的意志力.为了所谓的蓝图,冷酷无情,心狠手辣,他们是南方奴隶制和种族主义的捍卫者,但同时也具有人性的一面。因为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因.他们在践踏妇女孩子时,也践踏了自己的人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美国的南方文化传统、历史的角度对福克纳的《纪念纳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进行剖析,阐明爱米丽爱情悲剧的全过程,旨在让读者更进一步地了解福克纳的写作背景和他作为一个南方人处于历史变迁时期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13.
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塌法世系”小说描绘了祖辈、父辈和子辈三代贵族的形象 ,祖辈充满野性 ,创立了家族的基业 ;父辈竭力维护传统 ,却又显得力不从心 ;子辈耽于幻想 ,完全丧失了前人的锐气。文章分析了南方贵族三代人由辉煌到苦苦挣扎直至完全溃败的过程 ,并且探索了发展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不是一去不返的死去的过去 ,不是和我们无关的可以冷冷打量的被对象化的存在 ,不是那些片面追求所谓学术研究的客观性与公正性的学者们处理的学术课题。传统就在我们的生命体内 ,与其站在传统之外对传统指手画脚 ,不如切实地走进传统 ,将自己的生命彻底和传统融为一体 ,在传统的创造性转换中升华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15.
威廉·福克纳是一位风靡世界文坛的伟大作家。他的一生创造作品无数,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也对他的作品进行了多方面、多视角的学术研究。然而将他的作品同新兴的生态文学批评联系起来的评论却仍然屈指可数。用上个世纪末崛起的、以探讨人与自然关系为主题的生态批评分析福克纳中篇小说《熊》中体现的深邃的生态思想,希望能以此丰富对这位文学大师的研究并进一步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6.
从教育传统的民族性、教育传统与文化发展以及教育传统的批判与继承等方面出发,论述教育现代化的创造性转化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读书是学习 ,使用也是学习 ,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毛泽东关于学习的理论大大超越了《学习的革命》一书中单一层次的变革 ,这种变革不仅表现在“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这样三大层次上 ,而且有着更深的层次和更为丰富、更为科学的内涵。毛泽东所进行的真正的学习革命 ,是对中国有史以来的传统的学习制度和传统的学习观念 ,即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学习制度和传统学习观念实行了最彻底的决裂 ,从而建立起一种崭新的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制度和学习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