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本文介绍了数字音频原理,对实际工作中误用数字音频平衡与不平衡方式进行了分析,特别地结合D/A变换器的使用来阐述。 相似文献
3.
4.
5.
Au纳米双锥的纯度对其性能和应用有重要影响,直接制备的Au纳米双锥纯度不高.利用排空相互作用原理,分别采用BDAC、TDBAC和Au@Ag双金属纳米棒三种方法提纯Au纳米双锥,分析比较各方法的适用情况:BDAC的提纯方法操作简单,但耗时长,适合大规模制备;TDBAC法结合离心手段将提纯所需时间缩短为1 h,但受限于离心机的容量而无法大规模制备;Au@Ag双金属纳米棒法操作复杂,实验周期长且产量低,但提纯效果最好.三种方法将Au纳米双锥的纯度提高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6.
关于阻抗匹配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继红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8(3):257-259
就输入电路与输出电路之间的功率传输关系而言,当电路实现阻抗匹配时,电路将获得最大的输出率,实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叙述了一种烟尘等速取样器的设计。该取样器能够找正气流方向,测速,进行等速取样;以等温过滤取样以保证量测精度。取样器结构紧凑。经过冷态标定及热态测试,证明该取样器测量准确,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9.
为使不同阻值的负载在充电时都能维持较高效率,提出在负载端接入双管buck-boost变换器,通过调节变换器占空比使等效负载阻值始终等于系统最优负载阻值,实现最大效率追踪。同时设定期望输出功率,根据不同的负载阻值计算出对应的输出电压并给到控制器作为参考电压,通过闭环移相控制调节逆变器的移相角,稳定地输出对应电压,从而实现恒功率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当负载阻值在10~40Ω变化时,系统传输效率均能维持在85%且稳定输出4 200 W的功率。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中波发射天线是一种实用的但原始的天线,由于占地面积巨大,它一直制约着中波广播事业的发展。新型的双锥中波小天线无须地网,可以架设在服务区内甚至屋顶上,它的覆盖效果与传统的铁塔天线相当。本文简要介绍了双锥中波小天线的开发思路和结构原理。双锥小天线适合于50Kw以下的中小功率发射台,它对无人值守的小功率、灵活覆盖和未来的DRM应用都将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12.
关于传输线阻抗匹配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席兵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1(2):42-44,87
介绍了传输线阻抗匹配的原理以及匹配方法,并对用计算机进行阻抗匹配的计算作了讨论,给出了一种算法的流程。 相似文献
13.
杨宝兰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4)
能量从一个物体(或介质)向另一个物体(或介质)的有效传递被称为阻抗匹配。本文探讨如何在作弹性正碰撞的两个质量不等的物体间达到能量完全传递的理论,并介绍了相应的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14.
传输线阻抗匹配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传输线的基本特征以及信号线视为传输线的具体条件。指出了传输线阻抗匹配的数学物理模型及阻抗计算公式。以高速收发器中的传输背板为例,不仅详细介绍了背板传输线阻抗匹配的设计过程及参数计算方法,而且结合生产实际,总结出PCB工艺对特征阻抗的影响。对传输线阻抗匹配问题的分析与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射频功率放大器所使用的晶体管输入输出阻抗比射频系统标准阻抗小,如果两者直接相连,功率得不到有效传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两者之间加入无源网络以消除阻抗之间的差异,实现最大功率传输。以传输-反射法分析单端口网络中实现最大功率传输的条件,归纳评价阻抗匹配网络的参数指标,并以MRF6404型晶体管进行匹配网络的研究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微带线法设计的阻抗匹配电路,比解析法和谐振法设计的电路具有更低失配损耗。 相似文献
17.
二节双频阻抗匹配器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钧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8(3):43-45
采用遗传算法设计了一个二节0λ/6传输线阻抗匹配器.该阻抗匹配器能在基频率及其二次谐波2个波段对任意电阻性负载实现理想的阻抗匹配,得到了阻抗匹配器的设计参数和一个修正的设计公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用修正公式设计的阻抗匹配器,在2相似文献
18.
在微波传输系统中,系统的阻抗匹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提出了一种用圆柱形介质片实现系统匹配的方法.仿真的结果可以用来确定介质片的体积.通过对一段连接线的测量证实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检验新型污水处理系统设备的除油性能,设计建造了一套室内双锥型水力旋流器试验装置,并在该装置上进行了旋流器的外特性试验。以柴油作为介质,测量出了最佳流量范围、流量调节比和分流比等特性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水力旋流器的压降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大。在一定流量范围内,水力旋流器的分离效率不变。分流比大于1% 时,旋流器的分离效率基本不变。入口浓度不影响旋流器的分离效率,但底流浓度随入口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检验新型污水处理系统设备的除油性能,设计建造了一套室内双锥型水力旋流器装置,并在该装置上进行了旋流器的外特性试验。以柴油作为介质,测量出了最佳流量范围,流量调节比和分流比等特性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水力旋流器的分离效率不变。分流比大于1%时,旋流器的分离效果基本不变。入口浓度不影响旋流器的分离效率,但底流浓度随入口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