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形象"是一种想象性的建构物,是一整套内含话语机制的隐喻符号系统。这个形象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根据需要被创造出来的。这个他者形象的构建过程,实际上是在历史的延续与断裂的张力中不断转变的过程,构成了"时而乌托邦,时而黄祸地狱"的隐喻系统。本文就这一过程,对"中国形象"在文化形象变迁过程中如何进行"他者"身份的变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3.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是一位善于赋予地理位置和特定空间以特别意义的作家。在《情人》、《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等小说中,她借助想象性的描述,使印度支那的中国都城——堤岸蕴含特定的文化意蕴。在异域地理景观和空间化的情境中,建构出一个体现文化差异性或对立性的“他者化”中国形象。她笔下的中国形象,是想象和现实掺半的虚构物。在中国形象身上,投射了作者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内心深处的情感欲望、复杂隐晦的心理动机以及更深层的焦虑及文化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4.
彭兆荣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9,(5)
人类学关于"写文化"的方法自觉,给文学人类学和历史人类学研究带来重要的启迪。文章以三个研究案例的故事,说明人类学的写作概念旨在全面和整体性地把握一种文化,对于传统的文学写作和历史写作概念起到一种拓展和补充的作用。人类学在文化表现上强调多元的、互动的复杂视点,捕捉族群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这就解构了以往的权力话语和精英写作的单一性和绝对合法性,预示着文化价值观的更新所带来的再经典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形象”是一种想象性的建构物,是一整套内含话语机制的隐喻符号系统。这个形象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根据需要被创造出来的。这个他者形象的构建过程,实际上是在历史的延续与断裂的张力中不断转变的过程,构成了“时而乌托邦,时而黄祸地狱”的隐喻系统。本文就这一过程,对“中国形象”在文化形象变迁过程中如何进行“他者”身份的变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郭茜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13,(2):72-76
人类学是通过研究人类的文化来理解“人”的综合性学科,影像是当代民族艺术表达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传播符号,随着“图文对话”时代的到来,照片的保存在人类学民族志中是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本土谱系和西学源流为我们从人类学角度讨论少数民族影像的叙事伦理提供了理论支撑。潘年荚的人类学影像全面展示了西南少数民族的自然生态环境、精神面貌和日常生活面貌,并将其与文字记录相结合,可以说为中国少数民族留下了一份可信度高的视觉材料与调查报告,具有艺术与人类学的双重价值。文章以潘年英作品中的少数民族影像为例,来说明人类学影像是如何呈现“他者”。 相似文献
7.
女性是被男权主流社会边缘化了的“他者”。作为失语的“他者”,女性寻求真我成长的过程注定是辗转曲折的。而男权社会强大的话语权消解了女性追求自我的努力。女性的成长实际上是主流社会对其收煽的过程。从“我者”与“他者”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佛洛斯河磨房》中女主人公玛姬在父权社会中寻找身份之旅失败的强大社会根源:在父权社会语境中.玛姬是被“他者化”了的客体,注定无法实现自己所期待的身份,回归自然才是女性自我的真正归属。 相似文献
8.
纳丁·戈迪默的小说《我儿子的故事》讲述一个和睦的黑人家庭在种族隔离制度和父权制下走向解体的悲剧故事。本文通过分析女主人公的转变揭示黑人女性在父权社会的生存困境及可能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刘冬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10):98-100
《欲望号街车》是田纳西.威廉斯的代表悲剧作品,本文从该剧两个悲剧人物艾伦和布兰奇着手,运用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米歇尔.福柯有关同一者和他者的理论,分析艾伦的死和布兰奇的疯癫的原因,从而展示这篇剧作实质上是一篇他者的受难史,一首他者的悲歌。 相似文献
10.
生态移民社会融合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心理和文化方面。文章从社会、心理、文化等方面分析,认为三江源生态移民的总体融入水平还不高,还需政府、社会以及移民自身三方面共同努力。只有这样,移民才能从"二元社区"完全过渡到"敦睦他者",逐步走向"同质认同"。 相似文献
11.
塞博空间作为一种虚拟环境,其媒介形态是其间人类活动的尺度和新的文化氛围产生的动因。反观本雅明用以阐释“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意象“拱廊街”以及其中的“闲逛者”,不啻为他借现代性之审慎精神对互联网所承载的后现代状况的一个预言。但该预言也有未能穷尽之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民国时期苗人知识分子族群身份认同观念的考察,探讨在当时呈现的国族体系中,苗人作为少数族裔社群的边界如何被划定及其产生的相关影响。研究结论认为,现代族群边界的变迁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出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对新移民女性来说,异国的生存处境相比国内女性更加复杂艰难,而过往的研究者往往忽视甚至忽略了她们,或仅将其与男性移民等同视之,在男权话语占主导地位的批评模式下,她们在被男性和异域文化双重边缘化后再次遭遇批评话语的疏离,也使得其言说自身的能力变得更加微薄和难以辨认。《红罗裙》和《约会》即为个中典范文本。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要实现课程的国际化必须重视课程与文化的关系。外语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改革必须更新教学理念,以自我和他者为双重视角,集国学、西学和西方汉学的三重思想精华,丰富授课内容,重视师资培训,这样才能在课程改革国际化的进程中获得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女性解放是人类进步的标志。美籍华裔妇女具有双重文化,两种文化在她们的身上兼融和冲突,也带给她们身心的双重压力。对她们而言,要么在压力下消沉,要么在冲破精神桎梏而接受挑战。《女勇士》中所描写的女性选择了后者,她们通过自我认识和努力奋斗,实现自我的精神解放。笔者剖析《女勇士》中的六位女性,叙述了她们在美国社会的生存状态和主体意识表现,揭示拥有现代父权制思想的美籍华裔妇女在美国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和抗争精神。她们是建立女性意识的斗士,是妇女解放的英雄。《女勇士》为女性解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村叙事实际上是关于民族国家的想象,是关于中国形象的建构过程。在战时解放区这块中国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试验田里,文学与民族国家建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胶着状态,文学甚至作为一种重要力量被纳入民族国家建制方案之中。解放区作家通过书写新的人物和新的生活来表达新的民族国家认同,农民遂以中国形象代言人的身份浮出历史地表,对中国形象的想象与书写呈现出明朗刚健的壮美风格。 相似文献
17.
刘涛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96-99
《虫草》作为一部由本土草根从主位视点创作的,以自己家庭和社区为表现对象的村民纪录片,展现了不同于传统涉藏题材媒体纪录片的创作特点:内部视角的自我呈现、原生态纪实的视听语言、生活化的叙事结构和个人化的情感表达。村民纪录片在创作视角和题材上,形成了对媒体涉藏纪录片的有益补充,开拓了我国涉藏影像对外传播的新思路,应作为一种新的纪录影像形态得到正名和关注;同时,应加强藏区民间纪录片的培育和打造,实现涉藏信息的真实、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又有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等。在现代文明的进程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渐行渐远,慢慢淡出了现代人的记忆。面临濒危状况,如不抢救,即将消失。针对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势非常严峻的实际,该文通过展开相关研究,并运用媒体技术手段实际拍摄制作了纪录片,以期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19.
纪录片作为影视作品的一种,通过图像和声音向人们客观和真实地展现了人类生存的外部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历史和人类对自身命运的认识和反思。纪录片翻译属于影视作品翻译的一种,除具有一般影视作品翻译的特征外,还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属性。文章拟从翻译文化效应视角,以《美丽中国》为例,探求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纪录片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为基础,以"文殊坊"为例,探讨了在全球化的语境下,都市文化景观的空间生产。该文着重分析了:都市空间生产理论,都市文化景观的空间建构,都市文化景观的空间反思等方面的问题,进而从空间重构、空间消费及空间认同三方面,解析都市文化景观更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