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吴敏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5,(1):82-84
小说《伊豆的舞女》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用唯美的手法描述了男女主人公之间朦胧的、纯情的爱情故事。分析女主人公熏子的形象,有助于加深理解作者女性观中所透出的恋母倾向,熏子典雅美丽,融合了川端康成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充满纯情又带有童真,却饱含母性之爱。 相似文献
2.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之一,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有重要地位,作者成功地描写了青年人的懵懂情感和体现在作品人物身上的纯洁美好的人性;在描写优美景色的同时,做到了情与景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3.
受东方文化浸润和滋养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和中国作家沈从文在20世纪20、30年代分别创作出不朽的传世名作———《伊豆舞女》和《边城》。拙论拟采用平行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两者在主要人物形象、意境表现等方面都表现出的相似之处,以期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两人的文学世界,并感知其文学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闫文芬 《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08,23(1):27-29
南宋词人姜夔的词在清代的命运可谓非比寻常,先由浙西词派的推尊,形成“家白石而户玉田”的盛况。而后的常州词派则对其大加贬斥。郑文焯是常州词派后期“变革型”的一位词人,他变革的其中一点就是学习姜夔的词。其词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艺术特色,均可见对姜夔词的接受之迹。 相似文献
5.
浅议杨宪益《红楼梦》译本中服饰颜色词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可称为是五彩斑斓的红楼世界,颜色词的巧妙运用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曹雪芹卓越的文学才能。本文将着重讨论《红楼梦》中服饰中颜色词的翻译,以杨宪益先生译本为例,试图探讨颜色词的翻译特点。 相似文献
6.
语言植根于文化,也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不同的语言中蕴含着不同的文化。作为不同文化、不同语言沟通的桥梁,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文化因素的翻译成为翻译活动中的一大难题。本文拟以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以王际真(Chi-chen Wang)的《红楼梦》英文节译本(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现象为例,根据奈达对文化因素的分类方法,定性定量地分析译文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以期对未来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作为音乐行家、词坛高手,晏殊、晏几道父子十分注意词与音乐的结合,在词牌的承用创新和具体声韵的选择安排两个方面力求妥帖恰当,从而使其词颇具可歌性。 相似文献
8.
回顾二语习得领域关于词块的研究以及语料库用于教材词汇评析的发展状况;以语料库语言学的词汇语法作为理论支撑,在英语专业教材《综合教程》中找出与Coxhead学术词汇相吻合的动词,尝试以大型英语本族语者语料库COCA为参照,把这些动词的深度知识,如搭配词(Collocates)、类联接(Colligation)、语义趋向(Semantic preference)、语义韵(Semantic prosody)与它们在教材中的呈现样貌进行对比分析;以动词sustain作为具体的例子,把该词在整套教材中的呈现样貌与其在COCA中所呈现的深度知识进行比较分析,期待能为语料库手段应用于英语专业教材分析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作为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动物在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中,通过明喻、暗喻及借喻等比喻修辞手段,得到了充分而广泛的运用,因而也受到众多莎剧研究者的关注。《麦克白》是莎剧中充分运用动物意象构造故事的一个典型。英汉文化中很多动物在喻意上差异较大,故在从事莎剧中动物文化词的翻译时要充分注意到同一动物文化词在两种文化中的涵义是否相同。 相似文献
10.
孙张静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107-110
作为翻译活动的执行者,译者的主体性地位日渐凸显。现代阐释学对当代翻译理论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将阐释学运用于翻译实践会对源文本和译文本带来全新的认识,特别是对译者的主体性地位给予更合理的诠释,《浮生六记》林译本便是明证。该译本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基于信赖会积极主动地对文本做出‘选择;同时,为了实现对源语更准确、全面的释义,译者会自觉地采用侵入、吸收和补偿的方式来阐释源文本。 相似文献
11.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意义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体验是紧密相关的。本文以奥尼尔的《琼斯皇帝》为例,对剧中的三个基本颜色词的含义用认知语义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为基石进行分析说明,以探析作者对颜色词的语义认知与其体验的关系,希望有助于获得对作品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途径,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汉维两民族的文化差异导致翻译中语言表达形式不同。本文依据文化翻译学相关理论,从维译本《三国演义》中的官职名称入手,比较汉维文化差异,探讨译本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翻译策略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了中国古典著作中的成语文化词的英文翻译方法,以三国演义罗摩士英译本为例,基于艾克西拉文化专有项(Culture Special Item)翻译策略分类法,对其中成语文化词的十一种翻译策略进行了逐一分析,通过具体实例分别探讨了各种翻译策略在文化传播和语义理解等方面的不同效果,对成语文化词的口译和笔译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介绍了抽词翻译法的定义,以及抽词翻译法与分译法、分句法以及转句译法的区别和联系,对概念进行了厘定。而后以《综合教程4》中的英汉翻译为例提出了几种有较强代表性的抽词翻译的操作方法:抽主语———化抽象为具体,抽谓语———化含混为清晰,抽定语状语———化滞涩为流畅。 相似文献
15.
16.
词和文本的翻译面临诸多困难。本文通过《骆驼祥子》两个不同英译本中食物、服饰和住所等物质词汇和文本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来探讨词和文本背后所隐藏的文化、社会结构和功能内涵的翻译问题。研究表明,词和文本的翻译面临地方知识问题,同时还面临地方知识背后所隐藏的社会结构和功能的背景差异问题;能否更准确地翻译,应是跳出词和文本的本身,来寻求跨语言体系中能够恰当地翻译词和文本背后隐藏的社会功能和结构的语言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词多义现象在一定的意象图式的基础上,借助隐喻和转喻模式实现的,是由基本词义向其它词义的引申,而且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相互关联。本文以red为例进行探讨。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一词多义现象不仅使我们对一词多义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对外语词汇教学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论语>概念词的正确解读是<论语>翻译的基础.词义的解读应以语境、互文性参照、查阅比对他人集注为依据.<论语>属于政治伦理哲学书籍,翻译时既要保留其哲学文本性质,又要保证译本的可接受性.概念词的翻译应以"直译"、"音译"为主.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宗族社会中,继承制度以宗祧继承为首要内容。而宗祧继承只有与财产继承相结合,才算获得了实际上的意义。以徐士林《守皖谳词》、《守皖谳词补遗》为例,观照清代安庆府地区的宗祧继承和财产继承。 相似文献
20.
对《论语》概念词的正确解读是《论语》翻译的基础。词义的解读应以语境、互文性参照、查阅比对他人集注为依据。《论语》属于政治伦理哲学书籍,翻译时既要保留其哲学文本性质,又要保证译本的可接受性。概念词的翻译应以"直译"、"音译"为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