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酪乳杆菌IMAU10041抗甜瓜枯萎病菌的作用及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60株乳酸菌中筛选出22株具有抗甜瓜枯萎病菌活性的乳酸菌菌株,其中9株具有较强抗甜瓜枯萎病菌活性.对这9株乳酸菌的抗植物致病真菌谱进行研究发现,9株菌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甜瓜疫霉菌(Phytophthora drechsleri Tucker)、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e)、灰葡萄孢霉菌(Botrytis cinerea)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干酪乳杆菌IMAU10041对甜瓜枯萎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对甜瓜疫霉和番茄早疫病菌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分别经过调节pH、加热、蛋白酶处理干酪乳杆菌IMAU10041的发酵滤液后,发现干酪乳杆菌IMAU10041发酵液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在pH 4.0时具有最大抑菌活性,在碱性条件下抑菌活性迅速失活;发酵液经胰蛋白酶、中性蛋白、蛋白酶K处理后失去部分抑菌活性,这表明干酪乳杆菌IMAU10041发酵液中可能含有一定的蛋白类抑菌物质.  相似文献   

2.
采用MTT比色法,比较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胞外多糖对胃癌细胞823生长的抑制作用,以评价两种菌株所产胞外多糖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两种胞外多糖对胃癌细胞823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干酪乳杆菌胞外多糖抑制效果更显著,这将为开发以乳酸菌为代表的益生菌新的产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测定具有抑菌活性植物乳杆菌产细菌素的稳定性,利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细菌素 粗提液,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植物乳杆菌细菌素在温度、pH、酶及紫外线4种不同因素的处理下对大 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排除酸和过氧化氢的干扰后,植物乳杆菌细菌素仍具有抑菌性。 植物乳杆菌细菌素在121 ℃高温处理30 min后仍存有81%的抑菌活性;在pH 3.0~8.0内均有良好 的抑菌效果,在pH为8时仍保存69%的抑菌活性;在经由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 蛋白酶、胃蛋白酶及蛋白酶K的处理后,抑菌活性分别保留84%、98%、67%、91%、88%和98%;在经 过紫外照射2 h后,该细菌素依然保留83%的抑菌效果。说明植物乳杆菌细菌素抑菌性较稳定,食 品防腐剂可作为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用食品级的大豆蛋白培养基代替MRS培养基进行植物乳杆菌发酵,并对其抗真菌活性进行研究,以期获得安全性较高的食品防腐剂.实验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IMAU10014发酵大豆蛋白培养基后的上清液对娄地青霉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植物乳杆菌IMAU10014发酵液抗真菌活性,对不同碳源、氮源、pH和温度进行单因素研究,并通过L9(34)正交实验优化得到最佳培养基组合及培养条件:葡萄糖20,g/L、大豆蛋白5,g/L、pH 6.5、温度37,℃植物乳杆菌IMAU10014发酵48,h时抑菌效果最佳.对抑菌物质的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IMAU10014发酵浓缩上清液的抑菌活性对温度的变化不敏感;抑菌活性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经过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5.
以酱油渣中鉴定的14株乳酸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层平板拮抗法和96孔板法筛选对黑曲霉具有较好抑制活性的乳酸菌,并从pH、温度、蛋白酶处理条件等方面研究所筛选菌株上清液抑菌活性的情况。结果表明:乳酸乳球菌HT 223抗黑曲霉效果最好,其发酵上清液抑菌率为(88±0.40)%;该菌在pH 3.5~5.5、热处理环境下抑菌活性稳定,经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减弱。综上,酱油渣源乳酸乳球菌HT 223具有较好的抗黑曲霉活性,且代谢的抑菌活性物质显示良好的耐酸和热稳定性,具有开发成抗黑曲霉活性乳酸菌拮抗剂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取自某工厂的一株未知乳酸菌种进行菌株的培养条件优化及菌种鉴定.以乳酸菌在不同固体培养基中的菌落数、菌落大小及溶钙圈大小为检测指标确定乳酸菌分离培养基为最优乳酸菌固体培养基.在此基础上,对其固体和半固体形式中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半固体培养较固体培养更适于乳酸菌生长.通过对乳酸菌生长曲线、pH-t曲线的绘制,了解了此种乳酸菌的生长特性.通过菌落形态观察以及生化鉴定实验.如:吲哚试验、接触酶试验、运动性检测、糖发酵试验等鉴定出此种乳酸菌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传统的发酵牛乳中乳酸菌的菌属以及其相关性能。方法以西藏拉萨当雄县、那曲比如县、昌都八宿县、山南扎囊县以及日喀则江孜县五个地区采集的传统发酵牛乳为研究对象进行鉴定和性能测试分析。结果分析结果发现其中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1株,干酪乳杆菌3株,植物乳杆菌1株。通过对分离菌株抑菌性能的测试,发现5株菌都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但s012-2菌株对革兰氏阴性菌也有抑制作用。在对菌株产酸、生长速率的测试中发现只有s007-2产酸及生长速率都较慢,几乎不生长。S017-1在8~10h几乎不生长,10~14h产酸和生长较快,其余3个菌株的生长及产酸都在8~16h最快,在16~20h处于稳定期。结论通过对西藏不同牧区传统发酵牛乳中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鉴定和发酵性能的测试,对以后设定最优发酵工艺或是将优势菌种应用于食品工业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传统的发酵牛乳中乳酸菌的菌属以及其相关性能。方法以西藏拉萨当雄县、那曲比如县、昌都八宿县、山南扎囊县以及日喀则江孜县五个地区采集的传统发酵牛乳为研究对象进行鉴定和性能测试分析。结果分析结果发现其中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1株,干酪乳杆菌3株,植物乳杆菌1株。通过对分离菌株抑菌性能的测试,发现5株菌都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但s012—2菌株对革兰氏阴性菌也有抑制作用。在对菌株产酸、生长速率的测试中发现只有s007—2产酸及生长速率都较慢,几乎不生长。S017—1在8~10h几乎不生长,10~14h产酸和生长较快,其余3个菌株的生长及产酸都在8~16h最快,在16"~20h处于稳定期。结论通过对西藏不同牧区传统发酵牛乳中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鉴定和发酵性能的测试,对以后设定最优发酵工艺或是将优势菌种应用于食品工业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解淀粉芽孢杆菌BI_2的鉴定及其对黄曲霉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株BI2是从青贮玉米秸秆饲料中分离得到的一株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经16S rDNA序列分析,发现该菌株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NC_009725)的相似性达到99.6%;进一步结合Biolog及生理生化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以番茄叶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等12种植物病原菌及部分霉菌、酵母、食品乳酸菌和人类致病细菌为指示菌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BI2主要抑制丝状真菌,而对细菌无拮抗作用;BI2菌株生长36 h的上清液能明显抑制黄曲霉孢子萌发及其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达到67.4%和74.8%;而且该上清液经120℃高温处理20 min后对黄曲霉的抑制效果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针对弧菌病害的防治,选取了一株副干酪乳酸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S-4对4种致病弧菌进行体外拮抗实验,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不同发酵时长及稀释倍数的上清液对弧菌的抑制作用,同时探究了抑菌物质特性及进行共培养拮抗实验.结果显示:副干酪乳酸菌S-4对4株致病弧菌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副干酪乳酸菌S-4生长过程中,0~16 h的上清液无抑菌活性,20 h后开始表现出对4株弧菌的抑制作用;36 h时的上清液对创伤弧菌、哈维氏弧菌、副溶血弧菌的抑制率大于95.42%,且该上清液3倍稀释后的抑菌活性无显著降低,为最佳收获时间;72 h时的上清液对溶藻弧菌的抑制率达到95.72%,6倍稀释后的抑菌活性无显著降低,为抑制溶藻弧菌的最佳收获时间.进一步探究菌株间的相互拮抗表明:副干酪乳酸菌S-4在共培养4~6 h就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活性,比上清液提前12 h产生抑制效果,在培养初期就能有效抑制弧菌的生长.生化分析表明:抑菌物质对过氧化氢酶、蜗牛酶、胃蛋白酶不敏感,与多肽类物质无关,酸碱中和后抑菌活性完全消失,推测为有机酸.本研究表明:副干酪乳酸菌S-4对4株常见致病弧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在水产养殖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乳酸菌所产细菌素是一种绿色、安全以及高效的天然抑菌物质,但产细菌素乳酸菌数量有限、产量低及价格昂贵等因素极大限制了细菌素的集约化应用.从传统发酵食品分离的16株乳酸菌中,通过微孔板法和琼脂扩散法筛选出一株具有明显抑菌效果的乳酸乳球菌株Q13,通过酸排除试验、过氧化氢排除试验、蛋白酶酶解试验和稳定性试验研究该菌株所产抑菌物质的生物学特性;对菌株产细菌素的发酵条件进行响应面优化,并对细菌素进行了初步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菌株Q13所产抑菌物质是一种具有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的蛋白类物质;其最优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4%、发酵初始pH 8.0、发酵温度27.5℃,此条件下,细菌素效价最高,可达618 AU/mL,比优化前200 AU/mL提高了3倍;Q13所产细菌素的后期添加可有效抑制酸奶后酸化,延缓酸奶酸度增加.该研究可为细菌素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植物乳杆菌Bx6-2的发酵液对甜瓜疫霉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并对抑菌活性物质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的发酵液对甜瓜疫霉菌菌丝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发酵液中的活性物质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pH 6.0时抑菌效果较好,对酸性蛋白酶敏感,对中性蛋白酶不敏感,常温下10 d的稳定性较好.通过调节pH、酶处理和加热处理实验,说明其抑菌活性物质不是乳酸,蛋白质类物质起了一定的抑菌作用,但其抑菌现象可能是与其他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从青藏高原传统牦牛酸奶中筛选出一株乳酸菌,排除酸和过氧化氢的干扰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等手段鉴定该菌株为乳明串珠菌(Leuconostoc lactis).用蛋白酶处理该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后, 抑菌活性丧失; 发酵上清液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经121 ℃处理20 min仍有较强抑菌活性)和pH稳定性 (在pH 3.0~10.0之间保持活性), 因此初步认为该菌株产生的抑菌物质属于类细菌素.研究发现该菌株在培养8 h后出现抑菌活性,在20 h时抑菌活性达到最大并一直到发酵结束.  相似文献   

14.
从新鲜牛乳中分离得到乳酸菌X4。该菌株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乳酸菌素有较广的抑菌谱,不仅对芽孢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生长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鉴定,X4 菌株为乳脂链球菌(Streptococcus crem oris sp.X4)。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原料,通过植物乳杆菌发酵制备蛋白凝胶,并对凝胶工艺和聚集体的性质进行分析.正交试验结果表明:SPI凝胶最优接种量为3%,发酵时间为5 h,发酵温度为37℃,初始pH值为6.5.此条件下持水性为46.00%,凝胶强度为23.67 g.研究发现,植物乳杆菌发酵对蛋白浊度、电位和平均粒径均产生了显著性影响.实验结果有助于阐明乳酸菌发酵处理对豆类蛋白凝胶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为益生菌植物乳杆菌在豆制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采用筛选培养基从泡菜中筛选乳酸菌株,并对其进行生化鉴定.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为指示菌,采用抑菌圈法测定所筛菌株的抑菌活性.生化鉴定结果显示,筛选的3株乳酸菌分别为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及鼠李唐乳杆菌,但仅植物乳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抑菌效果为发酵液〉上清液〉菌悬液.成功获得了1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的植物乳杆菌,该植物乳杆菌中起抑菌作用的主要是发酵液中的胞外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利用4种培养基,从5种发酵食品样品中分离到473株乳酸菌,其中H2O2酶反应阴性的有96株.从中筛选出了11株对胆固醇有较好降解能力的菌株,并对其生长特性,生化特性等进行了研究.根据菌落、细胞形态、生理生化特性试验,初步确定菌株ML03为果糖乳杆菌;MR12、MR13、AC01和AC15为类布氏乳杆菌;M R25为米酒乳杆菌;SC12和SC13为植物乳杆菌;HC12和HC17为干酪乳杆菌;而菌株ML21为乳杆菌属.11株乳酸菌的胆固醇的降解率都大于40%,其中类布氏乳杆菌MR12、AC01和植物乳杆菌SC12的胆固醇降解率超过了50%.  相似文献   

18.
用鼠李糖乳杆菌发酵制备的第三代酸奶是目前酸奶研发和生产的趋势,与其他各种乳酸菌相比,鼠李糖乳杆菌具有功能多样、风味独特、活菌数稳定、耐胃酸和胆汁性、可在人体内定殖(存活)等优势,可有效改善调整人体胃肠道菌群群落,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分析了第一代和第二代酸奶的产品特性与功能缺陷,以及含有鼠李糖乳杆菌第三代酸奶产品的优势和目前存在的工艺研发瓶颈,系统阐述了鼠李糖乳杆菌在酸奶发酵过程中的性能参数,为开发鼠李糖乳酸菌长效酸奶产品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阴道内主要优势乳杆菌以及阴道常见致病菌进行体外苦参总碱干预实验,观察其对细菌体外生长影响,明确苦参膜对阴道微生态恢复作用。方法:通过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苦参膜主要有效成分苦参总碱对阴道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白色念珠菌和阴道常见优势乳杆菌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牛津杯法测定对致病菌抑菌活性;直径法测定优势菌菌落生长直径变化。结果:苦参总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为12.5 mg/mL,对大肠杆菌MIC为25 mg/mL,对白色念珠菌MIC为50 mg/mL,对卷曲乳杆菌MIC为12.5 mg/mL,对鼠李糖乳杆菌及罗伊氏乳杆菌的MIC为100 mg/mL,对加式乳杆菌的MIC为6.25 mg/mL。当苦参总碱浓度低于MIC值时,对阴道常见致病菌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对鼠李糖乳杆菌具有促进增殖的作用,对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及罗伊氏乳杆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临床给药剂量下,苦参膜能抑制阴道常见致病菌生长但不抑制阴道优势乳杆菌生长,可作为天然抗生素用于阴道炎治疗,并调节阴道微生态失...  相似文献   

20.
以海南黑山羊瘤胃液和王草为研究对象,从其胃液中筛选乳酸菌,并将其应用到黑山羊草料的青贮中,经形态学观察和乳酸定性试验,对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此后,在利用16S rDNA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后,有3株代表性菌株被鉴定到种的水平,其中,HBG11与耐久肠球菌的同源性最高,HBG46与植物乳杆菌的同源性最高,HBG86与干酪乳杆菌的同源性最高.选择1株生长旺盛且产酸速度快的乳酸菌,将其用于王草的青贮发酵,同时设置5组不同处理,以此来测定各组乳酸菌的生长状况以及青贮饲料的品质.结果表明:第V组青贮的效果最好,pH值迅速下降,且好氧细菌的数量很快得到了有效控制,最终pH值为3.8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青贮50 d后,第V组王草的营养成分与第I组王草的营养成分差异显著(P0.05),HBG46菌株对王草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