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长三角地区要以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为目标,优化重点产业布局,实现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同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长三角地区要携手打造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根据阿里研究院的报告,长三角地区的数字经济规模在我国三大城市群中排名靠前,其总规模达到8.63万亿元,占全国的28%,超过珠三角地区与京津冀地区的总和。长三角数字经济产业生态较完善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社会发展科技协同创新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角洲两省一市在社会发展科技领域具有协同创新的良好基础和条件。两省一市应围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改善生活环境的共同目标和共性需求,在生态环境、人口与健康、循环经济、人居环境、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坚持关键技术攻关、技术集成和工程示范相结合,紧密衔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以若干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切实加强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3.
<正>10月17日,以智能+引领社会发展为主题的2019中国计算机大会在苏州举行;10月18日,以智能新视界、工业新未来为主题的2019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举行;10月20日,以智能互联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举行。连续3场大会虽然层级、规模等有所差别,但都有一个关键词——智能。当前,人工  相似文献   

4.
科创走廊是创新要素集聚的组织形式,建设的初衷在于促进区域协同创新。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采用社会网络实证方法分析科创走廊在提升城市创新力和促进区域协同创新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科创走廊促进了创新要素在特定空间集聚,构成了要素流动空间;科创走廊通过增加城市间创新合作联系促进了区域协同创新,能够有效破解“核心-边缘”结构困境;科创走廊协同创新效应受到城市创新力、产业结构、高铁密度和地理距离等因素影响,其中城市创新力和高铁密度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从研究结果看,G60科创走廊还存在协同度不高的问题,核心区城市节点的创新关联仍占主导地位,如何进一步增强核心区节点城市与边缘区节点城市创新关联,是提高协同创新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政务信息工作发展到今天,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明天的路怎么走?已经是必须思考的问题。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在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的帮助和省政府领导的支持下,对政务信息工作的未来走向,进行了一些探索。在当前情况下,政务信息工作要继续创新思维,不断拓展视野,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放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然成为我国现阶段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之一,需要通过城市间的区域协调、市域内的城乡统筹、以及空间规划资源的整合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长三角柔性电子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在杭州正式揭牌。创新中心的目标明确,直指世界一流的柔性电子技术研发高地。创新中心的设立,总体目标是要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柔性电子技术研发高地,培育孵化出一批原创技术和重大成果。揭牌仪式上,创新中心负责人、清华大学柔性电子技术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是"十四五"的首要任务. 在今年9月11日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要充分认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并指出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科技与创新被摆在了重要位置,各地也相继结合资源禀赋制定具体"施工图".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区域更高质量协同创新面临着新的形势,剧烈变化的国际形势和"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对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提出新的要求,国内其他区域的崛起给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带来新的挑战,同时长三角区域内部协同创新已进入深水区.长三角区域更高质量协同创新需要从空间的广度上、时间的长度上、协同的深度上寻找新的利益共同点.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17年底以来,嘉定按照中央关于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部署,以及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提出的"在长三角地区率先构建我国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要求,全力做深做实区域合作,与苏州市共同打造"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和温州市合力打造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合示范区,以点对点合作、项目化推进方式,全方位  相似文献   

11.
《科学管理研究》2016,(4):93-96
研究生协同创新参与方的结构网络化程度逐步增强这一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深入分析研究生协同创新网络构成要素及各要素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首先构造了知识共享和社会关系网络的超网络模型,建立了基于关系价值最大和成本最小等不同偏好下的多目标最优决策模型,并运用变分不等式求解。研究发现:当社会关系水平较低时,很难得到同时满足所有参与方目标最优,难以实现超网络均衡;即使社会水平较高,但知识共享较低时,得到的超网络均衡也不稳定。研究最后探索了提升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是校内外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协同育人功能尚未得到有效发挥。构建校、政、企、社协同创新育人体系,有效发挥内外各要素联动耦合功能,不仅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深入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全要素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外联动协同创新机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系统是多主体参与的复杂协同知识工作网络系统。深入研究客户协同创新网络拓扑结构和创新主体间的复杂网络关系,是提升协同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针对客户协同创新过程的复杂性特征,定义了客户协同创新网络,建立了客户协同创新网络拓扑模型,计算了客户协同创新网络的重要参数,并对其网络结构和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客户协同创新网络具有无标度和小世界特性。研究结果为客户协同产品创新过程多主体知识传播机制及网络传播动力学特征等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肖惠萍 《华东科技》2013,(12):33-34
小小的一张券,把政府的资金、企业的需求、研发资源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这是一个有效的资源协同创新模式,给仓业带来外部的研发资源,给服务机构带来的是服务业务的拓展。  相似文献   

15.
正从全球创新竞争趋势来看,越来越向集群化、网络化和协同化方向发展。新的创新发展趋势下,国家科技创新布局也由点上突破向区域联动创新转向,国务院先后批复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江苏沿海、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峡西岸经济区等系列联动发展区域,形成了区域创新发展的大格局。从区域发展的视角来看,区域产业协作正在经历产业转移到产业分工合作,再到产业协同创新的深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基于构建世界科技强国的创新生态系统观,剖析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内涵与定位;从创新主体、要素、载体、开放、环境的协同,完善“政产学研金介贸用”八位一体高度融合的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采用文献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方法,结合特拉维夫、新加坡、伦敦、东京、纽约和波恩的区域创新一体化实践,梳理和总结开放式的创新链协同、多形态的要素链协同、创融结合的资源链协同、空间优化的产业链协同、政府主导的治理链协同和组织助力的区域传播协同的特色;进而提出促进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创新链、要素链、资源链、产业链、治理链和科技传播链动力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17.
正2020年5月11日,第二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线上拍卖会举行,共计30个科技成果项目通过一次成交、多轮竞价方式完成交易。通过线下对接、线上交易、现场拍卖等多元化形式,线上线下累计交易额突破5.03亿元,是首届1.04亿元成交额的近五倍。成交额大幅攀升的背后,是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带来的政策红利,也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要素的不断集聚,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品牌凝聚力的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根据中央要求,上海应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要各扬所长,将长三角建成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清华大学第三届一带一路合作论坛暨第十一届启迪创新论坛聚焦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本次论坛以新时代、新生态、新发展为主题,聚焦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交流创新实践与经验,探讨发展机遇和挑战,凝聚共识助推高质量发  相似文献   

19.
夏辑 《安徽科技》2012,(11):4-5
正协同创新是一个大概念,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综观国内外协同创新经验,较为成功的有以产业链为基础,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企业标准联盟、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引导和支持各类主体的协同创新活动,呈现出  相似文献   

20.
李村 《创新科技》2006,(11):34-35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标准的正式出台,带来上万亿元的产业链,而数字电视厂商自然摩拳擦掌,瞄准了烂灿的市场前景。作为中国数字电视机和机顶盒主要制造商之一的创维集团再次走到了前面,创维人表示“,创维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在数字电视及相关领域做大做强的发展理念,为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屏变”技术终结眩光污染近日,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两年攻关自主研发的“液晶电视显示质量的自适应改善技术”(简称“屏变”技术)通过了由国内著名电子行业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鉴定。专家组认为,创维的“屏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