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链烷烃的分子拓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分子图的邻接矩阵,距离矩阵为基础,构建了新的拓扑指数ZW.它不仅对链烷烃具有良好的结构选择性,而且结合分子密堆积信息指数P3、分子支化度参量P2与40种链烷烃的部分物理化学性质相关联,结果表明ZW具有良好的结构选择性和性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计算烯烃沸点的新方法--结构信息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分子结构的特点 ,通过区分烯烃与烷烃分子中基团的差别 ,借助于拓扑方法探讨了烯烃的沸点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将烷烃沸点计算公式推广用于烯烃沸点的计算 ,提出了一种计算烯烃沸点的新方法。对 2 0 1种烯烃的计算结果表明 ,沸点计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 ,平均误差 0 .90 %。  相似文献   

3.
对饱和直链烷烃分子间相互作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烷烃分子之间和分子内的氢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强,由此提出了一个新的拓扑指数--拓扑指数M,并给出了M的计算方法.用此拓扑指数对C2~C8的39种饱和烷烃的结构选择性进行了讨论,对其常压沸点、常沸点汽化热进行了关联,关联结果非常良好,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4.
从影响分子折光率的结构因素出发,提出了一个6参数QSPR模型,该模型对203个单取代烷烃RX(X=SH、OH、NH2、Cl、Br和I)分子折光率的预测误差仅为0.008 3.此外,对所得到的模型进行了合理的解释.该模型所采用的参数是由拓扑-量子矩阵方法提取的,兼有拓扑指数计算速度快的长处和量子化学参数物理意义明确的优点,为理解分子结构-折光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和思路.表1,参10.  相似文献   

5.
一个基于分子拓扑的计算链烷烃沸点的关联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献[1]提出的表征饱和链烃类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的拓扑指数ZA为基础,结合分子密堆积信息指数P3,分子支化度参量P2,提出一个新的计算烷烃沸点的经验公式。计算结果显示,其相关性优于文献[1]提出的经验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分子的键距矩阵和键联矩阵提出一种新的分子拓扑指数Y.利用 Y计算了烷烃 ( 2~ 2 0个碳原子共 97个分子 )的 5种热力学性质 .结果表明 ,它比现有的拓扑指数具有更好的结构选择性和性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分子结构的特点,通过区分烯烃与烷烃分子中基团的差别,借助于拓扑方法探讨了烯烃的沸点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将烷烃沸点计算公式推广用于烯烃沸点的计算,提出了一种计算烯烃沸点的新方法。对201种烯烃的计算结果表明,沸点计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平均误差0.90%。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分子图的顶点和边着色得到染色分子图,并以相对键长和点价δi分别代替拓扑距离及顶点度,结合邻接矩阵和距离矩阵提出了一个用于表征含多重键、杂原子化合物的拓扑指数Xu.研究了该拓扑指数与烷烃、,烯烃、炔烃和芳烃临界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Xu指数与上述化舍物理化性质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肯定了本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通过对分子图的顶点和边着色得到染色分子图,借助于相对键长和点价来分别代替拓扑距离和顶点度并结合分子图的邻接和距离矩阵提出了一个用于表征含多重键,杂原子化合物的拓扑指数Xu。将该拓扑指数用于烷烃、不饱和链烃、芳烃及含硫化合物的热容的预测。得到了良好的结果,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当一致。该指数可望在QSPR/QSAR研究中作为一个有用的分子参数而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一个改进的计算烷烃沸点的经验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朱昌中等(1995)提出的表征有机化合物结构特征的拓扑指数Xz为基础,结合分子密堆积信息指数P3,分子支化度参量P2,提出一个新的计算烷烃沸点的经验公式,计算结果显示,其相关性优于朱昌中等文经验式。  相似文献   

11.
在分子图的邻接矩阵和距离矩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拓扑指数Sv,该拓扑指数与饱和烷烃的正常沸点具有较好的性质相关性,且易于计算,并且对饱和烷烃有较好的结构区分能力。  相似文献   

12.
拓扑指数与路径数预测单硫醚气相色谱保留指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子拓扑化学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分子中原子的特性,用分子中原子的平衡电负性对分子图进行着色,在距离矩阵的基础上结合分子中各原子的支化度构建一组新的拓扑指数NPm(m=1,2,3),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技术将单硫醚在4种不同极性固定相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与NPm(m=1,2,3)和路径数(P2,P3)建立相应的定量结构-保留关系模型(QSRR),并用这种模型对单硫醚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结果和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基于Wiener指数建立调和拓扑指数H,并用H、路径数P2与链烷烃的偏心因子ω进行关联,其二元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6,计算值与实验值很好吻合,平均误差仅为0.0025.所建模型相关性高、稳定性好、预测能力强.  相似文献   

14.
硫醚、硫醇色谱保留指数的QSR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硫醚、硫醇在不同极性固定相上色谱保留指数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影响硫醚、硫醇化合物Kováts保留指数的四个结构参数:分子极化效应指数MPEI、有效拓扑立体效应指数ETSEI、碳原子个数N及Wiener的路径数P3.并用这4个参数建立定量模型,预测硫醚、硫醇在不同极性固定相上Kováts保留指数,其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预测值与实验值较为吻合.表8,参19.  相似文献   

15.
计算混合溶液折射率的新方法:n=1 ∑wiρMDMi,对于无机混合溶液、乙醇水溶液和丙三醇水溶液等有着很好的适用性,但对含有羰基和苯环官能团复杂物质是否适用还不清楚.本文对含有羰基和苯环官能团的、不同浓度乙酸乙酯-乙苯溶液折射率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吻合的非常好,进一步证实了该方法对酯类、芳香族溶液的适用性,并给出了该溶液浓度、密度和折射率计算所需的重要参数值.这些结果也支持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证明了该方法的电子云导体理论模型的合理性.还用Lorentz-Lorenz公式计算了这些混合溶液的折射率,并对2种计算方法的偏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s)aim to find an optimal separating hyper-plane that maximizes separation between two classes of training examples(more precisely,maximizes the margin between the two classes of examples).The choice of the cost parameter for training the SVM model is always a critical issue.This analysis studies how the cost parameter determines the hyper-plane;especially for classifications using only positive data and unlabeled data.An algorithm is given for the entire solution path by choosi...  相似文献   

17.
探讨微量水分影响机理以便采取有效措施监控绝缘油的运行状态.首先配制不同微水体积分数的绝缘油样,通过实验测试油样的凝点、倾点值;再对每组油样进行红外光谱扫描,得到油样中石蜡质成分(特征波数为722 cm-1)、水分(特征波数为1 640,3 400,3 450,3 615 cm-1)的吸光度值;最后对每组油样中水分子在不同红外波数处的吸光度值、油样中石蜡质吸光度值、油样凝点倾点实验值之间进行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并建立了722,1 640,3 400,3 450,3 615 cm-1波数吸光度值与凝点倾点值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的拟合优度分别为0.987 3和0.993 6,模型对油液凝点倾点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范围为0.033%~0.350%.结果表明微水对绝缘油凝点倾点的影响规律是随着油水分散系中水分体积分数增加,油液的凝点倾点值均呈现小幅增加趋势,水分对油样石蜡质成分吸光度值影响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计算二元混合物临界温度Tcm的公式和温度的二元相互作用参数kTij的表达式,用这两个表达式计算了超临界CO2分别与甲苯、环己烷、乙醇、甲醇、正丁醛、异丁醛等组分六对二元复合体系的临界温度,并与其他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文中所建立的表达式能够较好地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证明了公式的可靠性;同时还根据混合规则am中kaij的表达式,确定了表达式系数并结合RK-EOS对六组超临界CO2的二元复合体系的临界压力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用四面体络离子(CrO4)4-g因子完全高阶微扰公式计算了Ba3Ge2O7晶体g因子,与双SO耦合参数模型相比,荷移模型计算的g因子与实验值更接近。荷移模型获得的g因子与实验值的差仅为0.0003,而双SO耦合参数模型获得的g因子与实验值的差高达0.0249。  相似文献   

20.
黄颡鱼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了初孵仔鱼100日龄的黄颡鱼526尾,测定了全长、体长、尾柄长、尾柄高、体高、头长、头宽和体重等8项性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黄颡鱼8个形态性状与体重进行相关性分析。剔除了对体重影响不显著的尾柄长,计算了其他性状为对体重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等,并建立所测性状对体重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黄颡鱼所测7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为极显著水平(P0.01);而剔除尾柄长后,其余性状对体重的通径系数也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所选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决定系数为R2=0.915,表明主要自变量都已被纳入。通过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的分析,明确全长、体长与头长是影响体重的主要自变量,其中体长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