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儿童的道德研究中出现一种新的研究动向,即道德情绪判断和归因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研究者们通过考察儿童在道德情境中对情绪以及引起情绪的原因的判断来揭示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与规律。本文对此进行了较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石道明 《科技资讯》2012,(12):224-224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进行很多的判断及评价,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就是对于道德的判断。社会直觉理论认为,人们进行道德判断主要是根据快速的道德直觉产生的。对于道德判断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本文仅从心理距离的角度进行探讨,依次讨论了什么是道德判断,以及心理距离因素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传统西方道德能力的研究大体有道德理性主义、道德经验主义(主要是情感主义)和各种伦理自然主义三种基本类型。每一种类型的研究对道德能力的理解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存在着固有局限。对这些研究的分析和整理,可以为道德能力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恰当的逻辑起点,推进我们对道德的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4.
情绪和认知在道德判断过程中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传统的理性模型认为道德判断是一个理性推理的过程,强调认知的作用;而社会直觉模型认为道德判断是一个直觉过程,强调情绪的作用。G reene在二者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加工模型,认为道德判断是情绪和认知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现有的许多研究成果也证实了认知和情绪在道德判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双加工模型的提出为道德判断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道德评价及标准问题数年来一直是众多史家讨论之焦点。反对者从史家所接受的专业教育,文化间差异以及历史结果好坏的相对性出发,认为历史学家无须在作品中做出道德评价。而赞成者多从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出发,阐述了道德评价的必要性。实际上,历史学家在选择题目、引用材料和使用语言时必然会带有道德评价成分。历史学的社会功能也要求史家必须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做出道德评价。道德评价的标准就在于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对广大劳动群众的生产能力的发展起着促进还是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国外学者对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型和双过程理论的论述,认为道德决策中的情绪和认知是整合的、相互作用的,并不是对立的,道德心理研究应将认知和情绪及其他社会因素相结合。由社会直觉模型到双过程加工理论的提出,为道德决策背后的认知-情感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将道德体验应用到德育教育中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将道德教育引入到德育教育中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分析了道德体验的意义、道德体验对于德育的重要性及道德体验在高中德育中的运用方法,期望在课堂教学中开展道德体验活动,来很好地将道德体验融合到德育教育中。  相似文献   

8.
以青少年群体为样本,探讨影响道德同一性发展的相关因素.在机制上作了几种重要的影响源分析,如家庭教养方式、自尊、自我和谐、道德判断对道德同一性的影响,并提出了影响青少年道德同一性发展的关系模型.从模型上看,在对道德同一性的总体影响中,自我和谐影响的总指数最大,其次为教养方式、自尊,研究发现,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对道德同一性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严复是开启中西道德比较研究的先驱,在研究过程中,他既重视中西道德的比较又积极推动了中西道德的整合。因此,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对往后的道德观念中西比较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严复中西道德比较与整合的主要内容、重要价值及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道德和法律的关系问题是法理学中永恒的话题。近几年,许多学者都论述了道德法律化的相关问题。道德法律化就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或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的事实和过程。本文通过对道德法律化的概念及表现形式;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在于道德功能的局限;道德法律化的可能性在于道德与法律的共性;道德法律化的现实性在于人类社会的需要的分析来揭示了道德法律化问题。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现实的经济关系和体制,对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乃至道德体系会产生重大影响。市场经济体制与其运作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法律思想条件共同作用于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及相应层次。市场经济机制决定了社会主义应具备公正、平等的竞争道德;市场经济运作的社会主义经济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和互利主义、集体主义的基本道德原则;市场经济运作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条件和意识形态规定其道德的特定内  相似文献   

12.
道德教育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新兴学科--道德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了大脑中与道德相关的神经网络,对理性在道德功能中的地位进行了重新审视,特别强调情绪和直觉在道德功能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独特的道德发展观和整合的道德教育体系.该学科认为道德为大脑的功能之一,良好的道德需要健全的大脑、理性的思辨、健康的情感反应和敏锐的直觉判断,这些发现对如何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心理学家在道德心理学中掀起情绪革命,有关科尔伯格的理性推理决定了成人道德判断的理论已然受到质疑,本世纪初美国心理学者陆续提出多种新的道德判断理论模型,本文介绍了由Greene提出的道德判断双加工模型,即道德判断是由两个系统控制的,一个是情绪系统,另一个是认知控制系统,两个系统具有相互竞争的关系,本文总结本世纪前十年有关功利性道德判断研究成果来理解道德判断的双加工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相关的评价,以期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客观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4.
道德法律化是依据客观实际的需要,把一定的道德原则或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并最终实现法律化的道德由他律转向自律的过程。道德法律化的学理基础是道德和法律的内在共性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应按照社会主义法治要求,推进我国道德法律化进程,实现人类自由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荣辱观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范畴,内含社会和个人对特定事件与人物的价值判断,反映人的道德价值、生存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一种特殊的道德情感.荣辱观作为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归根到底来源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经济关系,其内涵会随历史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荣辱观具有鲜明的语境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公平对个体道德养成的激励--公平理论的道德践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主体一向以无私性为人们所称许,然而,在个人正当利益日益受到尊重的今天,主体的道德奉献客观上应该得到公平的回报,各主体之间道德回报与道德奉献的相对平衡将使道德主体产生公平感,并形成激励力量,激励其进一步的道德践行。为激励个体的道德养成,又不失道德的本性,社会应建立公平的道德回报机制,并通过树立榜样引导个体选择社会比较的适当参照系。  相似文献   

17.
资产阶级认为个人的利益与幸福不是道德判断的根本标准,社会的整体利益与幸福才是道德判断的根本尺度;资产阶级也承认人的社会本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产物;虽然我们不能认为资产阶级的自私性是天生的,然而却可以认为其自私性是社会的,即是资本主义的社会环境和教育造就了资产阶级的自私的社会本性。  相似文献   

18.
道德的他律与自律是道德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他律是道德发展的低级阶段,自律是道德发展的高级阶段。道德他律与自律具有相互转化性。这种转化的规律表现在道德他律上升为道德自律的规律、以认知发展为基础的规律、量变发展到质变的规律和以新易旧、曲折前进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道德经济是一种主要以道德教育为手段来发展的经济 ,是劳动者道德素质状况所体现出来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效果。发展道德经济是通过不断提高人们积极进步的道德觉悟 ,使之焕发出合法的积极的高效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行为 ,由此推动社会、集体和个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道德经济学是以道德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是为我国发展道德经济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论的科学。当前我国发展道德经济、研究道德经济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浅谈网络言语行为的道德失范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言语行为是网络行为的基本形式,因而就网络言语行为的道德问题进行探讨,对于网络道德环境建设具有普遍和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网络言语行为的失范主要是道德问题;造成失范的原因既与网络及其技术特点有关,也与网络言语行为的特殊规律有关;对网络言语行为道德失范的救治,应本着有利于网络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原则,运用技术、法律和教育的综合措施来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