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余芳  吴绮霞  张遇娴 《科技信息》2012,(26):445-446,447
目的:评价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筛查及早期干预方法。方法:收集我院妇科具有痤疮、肥胖或多毛的312例青春期患者进行筛选,结果有65名患者被确诊为青春期PCOS,随机分为A、B及C三组;A组(n=21)给予限制饮食,加强锻炼;B组(n=22)在A组基础上服二甲双胍;C组(n=22)在B组基础上服达英-35。治疗半年,比较治疗前后性激素、妇科超声及体重等指标的变化。结果:C组在降低多毛评分(F-G)、降低性激素代谢水平,减少卵泡体积与数量、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脂水平等多方面的效果均优于B组(均为P〈0.05)。结论:在限制饮食、加强锻炼基础上服达英35和二甲双胍可有效调节青春期PCOS患者的性激素及内分泌代谢紊乱从而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2.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生育年龄妇女发病率5%~10%。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多样,诊断标准一直难以统一,其涉及PCOS的临床表现,内分泌特征,病理生理变化以及卵巢形态学改变等。了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将有助于临床诊断并改善其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检测卵巢间质面积(S)、总面积(A),计算S/A比值诊断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的价值。方法对50例PCOS患者(PCOS组)和52例有正常排卵的不孕症患者(对照组)行阴道超声(TVS)检查,测量卵巢S、A,计算S/A比值;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计算LH/FSH比值。并对PCOS组检测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计算稳态模型指数(HOMA-IR)来评估胰岛素抵抗。结果PCOS组S、S/A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COS组S、S/A比值与T、LH、LH/FSH比值呈正相关,与FSH无相关性。PCOS组S/A比值与HOMA-IR呈正相关。结论S/A比值、S可作为辅助诊断PCOS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但临床医生普遍认识不足。目前,多个国家和地区纷纷报道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临床症状存在种族差异性。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多囊卵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得出中国PCOS人群临床征象不同于欧美国家。文章对关于PCOS诊断标准的研究进行了较系统的综述,并初步提出符合中国人口患病特征的PCOS诊断标准的建议:表现月经异常的稀发排卵或无排卵;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比例升高;超声卵巢呈多囊卵巢(PCO)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合理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方法:67例PCOS不孕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3例用克罗米酚(CC)治疗2疗程后 ,诱发排卵37例(69.81 %) ,19例妊娠(35.85%) ;35例用CC HCG治疗,3个疗程 ,诱发排卵26例(74.29 %) ,14例妊娠(42.86%) ;对20例难治性PCOS用二甲双胍或地塞米松等治疗也取得一定效果.结论:PCOS不孕患者应根据不同特点采取个案化治疗。  相似文献   

6.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妇产科最常见和最复杂的生殖内分泌疾病,本文研究不同类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雄激素代谢的差异,从而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Rotterdam标准的不同诊断指标,对我国患者卵巢雄激素合成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意义.用尿促性素(150 IU)和绒促性素(5000 IU),对8例正常对照组、PCOS患者的17例多囊组(Ⅰ组)、14例高雄组(Ⅱ组)和21例复合组(Ⅲ组)妇女行卵巢兴奋试验,观察孕酮、17羟孕酮和雄烯二酮的血浓度的变化,并计算雄激素合成关键酶-17α羟化酶和17,20裂解酶的功能状态和活性.PCOS的Ⅲ组和Ⅱ组的雄激素合成酶均亢进,以前者更加明显;PCOS的Ⅰ组和正常对照组的雄激素合成酶相似,基本正常.PCOS的单纯卵巢多囊形态学并无雄激素合成的异常,但综合分析,仍可诊断为PCOS,Rotterdam标准适用我国患者.  相似文献   

7.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Rotterdam标准的不同诊断指标与我国患者雌激素合成以及糖代谢之间的关系.对8例对照、PCOS患者的17例多囊组(PCO组)、14例高雄组(OHA组)和21例复合组(PCOS组)妇女行卵巢兴奋试验(hMGl50IU hCG 5000IU),分别观察睾酮和雌二醇的血浓度变化,并计算芳香化酶功能指标和代谢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COS三组均有雌二醇合成亢进,但程度有差异,芳香化酶状态以OHA组最高.三组患者的雌激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而且hMG刺激后均升高,但不同组的患者hMG刺激后雌激素升高的程度不同.雌激素过多升高导致FSH下降可能是PCOS卵泡发育停滞不排卵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官出血(青春期功血)更为安全、有效、快速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青春期功血的患者43例,其中孕激素配伍小剂量雌激素治疗28例(P E组);雌激素治疗15例(E组)。结果经对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与住院天数比较,(P E)组均短于E组(分别P<0.05,P<0.05,P<0.01),两组的胃肠道反应均不严重,不影响治疗。结论对于青春期功血患者,在其急性出血期,用孕激素配伍小剂量雌激素方法止血较单用雌激素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运用中医辅助传承系统研究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新方组合。对CNKI收录的中药方治疗PCOS的临床研究或医案文献报道1287篇,排除不符合剩余406篇文献,首先用Excel建立数据库,其次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建立关联型数据库,分析PCOS新方组合。参与分析的406篇文献,经过关联规则分析,涉及主要涉及12组核心中药,初步确定5个常用新处方。PCOS中药新方组合主要以肾虚血虚、阳虚寒凝、脾虚肝郁、脾虚痰湿血瘀、肝郁气结为主,主要采取补肾养血、温阳散结、健脾化痰活血、疏肝理气为法,以期为临床有效治疗及中药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超声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临床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基础体温测定(BBT)、性激素六项、宫颈黏液等检查进行对照.结果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基础体温测定为单相,性激素测定显示LH/FSH〉3,声像图表现双侧卵巢增大,包膜较厚,卵泡数目增多,卵巢髓质增大,回声增强.结论超声诊断多囊卵巢综合症,不仅有助于了解卵巢的动态变化,且能对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监测,为妇产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方法,同时为多囊综合症的筛选检查,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率逐年升高,是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生殖、内分泌疾患。戴恩来教授临证经验丰富,认为肾、肝、脾三脏生理功能的失调是导致PCOS的主要病因,而且本病常常痰湿、瘀血夹杂为患。在此,整理戴恩来教授治疗PCOS的临床诊疗病案,试阐述教授之学术思想,以供同道参阅。  相似文献   

12.
观察菟蓉补肾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对确诊的30例PCOS患者采用菟蓉补肾方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记录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基础体温(BBT)、月经周期、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睾酮(T)等指标变化。治疗后大多数患者体重明显下降、BBT由单相转变为双相、月经周期缩短、月经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后患者FSH有一定程度上升,BMI、LH、LH/FSH、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菟蓉补肾方可以改善PCOS患者的生殖内分泌失调状态、降低体重指数、调整月经周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比较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与非PCOS患者基础血清及卵泡液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分析AMH与PCOS患者的临床特征、IVF结局的关系;进一步探讨AMH在IVF治疗PCO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本生殖中心行IVF-ET治疗的69例PCOS患者和95例排卵正常非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间血清AMH水平、取卵日卵泡液AMH水平之间的差异,并对相应的IVF结果进行比较.使用t检验、Spearman相关系数、多重线性回归方程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1)PCOS组血清AM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LH/FSH比值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基础窦卵泡数(antralfolliclecount,AFC)、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总获卵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对照组中,血清基础AMH水平与基础窦卵泡数、总获卵数及MⅡ成熟卵数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PCOS组血清基础AMH水平与基础窦卵泡数呈正相关(P0.05),但与总获卵数、MⅡ成熟卵数及年龄均无相关性(P0.05).两组患者血清AMH水平均与垂体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用量呈负相关(P0.05);(3)两组患者卵泡液AMH水平与血清基础AMH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PCOS组正常受精的卵母细胞卵泡液中AMH水平低于异常受精者(P0.05);对照组正常受精的卵母细胞卵泡液中AMH水平与异常受精者无差异,但低于PCOS组正常受精的卵母细胞卵泡液中AMH水平(P0.05);(4)两组卵泡液AMH水平均与相应的胚胎质量无相关性(P0.05).PCOS患者血清基础AMH水平与AFC数量有较强的相关性,在PCOS患者血清基础AMH水平及AFC明显升高的情况下,采用相对较低的Gn起始剂量,对减少PCOS患者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及获得理想的卵泡数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另外PCOS患者卵泡液AMH水平升高可能会影响卵母细胞发育潜能及其正常受精,为预测卵母细胞能否正常受精提供了新的指标.但卵泡液AMH水平并不能预测相应胚胎质量及临床妊娠结果.  相似文献   

14.
青春期功血中医治疗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宏 《科技信息》2008,(8):314-314
从中医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两个方面对青春期功血的中医治疗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融合心身医学的中西医深入结合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正> 自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一年底,我们应用头痛糖浆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临床资料小结如下:临床资料一、诊断要点:本组65例血管神经性头痛归纳以下特征:1、青春期发病,女多于男,常有家族史;  相似文献   

16.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多发于青春期男女,因此有人也称之为青春痘,常伴有皮脂溢出。青春期后大多能够痊愈或者减轻,但也有成年人发作较严重的。青春期是最爱美的年龄阶段,脸上的痘痘严重影响了青年男女的形象,有些甚至造成了明显的心理创伤。因此对痤疮的及时治疗显得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中c-fos 及CYP17 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c-fos 及CYP17 基因对PCOS 卵巢颗粒细胞雄激素分泌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对拟行IVF/ICSI-ET 的PCOS 患者及非PCOS 患者分为对照组(非PCOS 患者)和PCOS 组(PCOS 患者),两组患者的卵巢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培养48 h,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的水平;利用2-NBDG 标记葡萄糖检测颗粒细胞的葡萄糖摄取能力;采用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Blot)法分别评估颗粒细胞中c-fos 及CYP17 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PCOS 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颗粒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睾酮水平升高(P<0.05)、孕酮水平降低(P<0.05)、雌二醇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且颗粒细胞对2-NBDG 标记葡萄糖摄取明显降低(P<0.05),提示PCOS 患者卵巢颗粒细胞雄激素分泌异常增高,并存在糖代谢异常。与对照组患者相比,PCOS组患者颗粒细胞CYP17 基因表达升高(P<0.05),c-fos 基因表达降低(P<0.05),提示颗粒细胞c-fos 基因异常低表达,可能降低了对CYP17 基因的抑制作用,使CYP17 高表达,可能是卵巢颗粒细胞雄激素分泌增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探讨促排卵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患者血管活性因子血管紧张素-Ⅱ(AT-Ⅱ)、白介素-6(IL-6)、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21例PCOS患者与8例正常女性在自然或人工月经周期的第2 d卵泡期进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排卵,于试验前及试验后3、6、12、18、24 h静脉取血,放免法测定血清AT-ⅡI、L-6I、GF-1浓度.HCG刺激后PCOS组的血清AI-Ⅱ水平在各取血时点均升高,但只有3 h取血点是显著升高(P<0.05).PCOS组HCG刺激后各时点的血清AI-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也只有3 h取血点是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IL-6及IGF-1水平在试验前后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果提示HCG刺激促进PCOS患者外周血AT-Ⅱ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9.
我校院区近几年来开展青春期保健的实践和探索,提出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门诊医疗的高校青春期保健新模式.具体包括以人为本,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提高大学新生自身保健意识,营造关爱青春期大学新生的社会氛围;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大学新生消除和缓解心理障碍;开展门诊医疗,为大学生提供方便、连续、经济的医疗服务.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建立一支过得硬的高校保健服务队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发育异常的声像图表现以及对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青春期原发性闭经、继发性闭经、不孕、反复自然流产、早孕要求人工流产等应用超声检出各类子宫发育异常的10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发育异常的类别为纵隔子宫、双角子宫、双子宫、残角子宫、幼稚子宫、始基子宫、先天性无子宫等,超声诊断与手术、妇科检查一致者103例,误诊6例.结论:B超检查可准确地诊断子宫发育异常,对临床的手术、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