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丛茂柠 《科技资讯》2012,(24):18+20-18,20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款适宜人体红外线检测的热释电传感器TN901,设计了在TN901基础上的红外测温仪的整体系统构架,开发了包括整体方案,硬件电路,单片机程序。本设计在传统非接触测温方式上,增加了蓝牙串口透传模块,实现的远距离接收、显示,拓宽了项目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基于Orbit Questel专利数据库,该文针对水下智能装备的推进技术,从专利总体趋势、地域分布、主要申请人、技术构成与发展动向等角度揭示该领域专利活动特征,为中国相关机构的专利布局及发展对策提供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3.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与红外报警系统段萍(大连大学116622)商品化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技术已日趋成熟;由于它可在室温下工作以及光谱响应宽两个特点,目前愈加广泛地应用在探测、报警、气体分析、光谱学、激光测量以及自动控制和热成像等各个领域。在应用热释电红外传感...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甘肃省疫苗产业发展情况,通过专利计量的方法对甘肃省疫苗产业专利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利用incopat专利数据库进行专利数据检索,分析了甘肃省疫苗产业相关专利的申请趋势、申请人、法律状态、技术领域、专利布局和专利价值。  相似文献   

5.
该文分析介绍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设计了热释电红外探测实验装置。人体辐射的红外光通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转换成微弱的电压信号,经带通滤波放大,由窗口比较电路输出高电平,经延时电路,驱动二极管发光。实验内容包括红外信号处理实验、响应距离特性实验。分析介绍了电路原理及实验方法。利用该实验装置开发了热释电红外报警器、红外自动开关等实际应用电路。实验装置应用于河南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进行红外探测实验,并开展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一种由双热红外传感器组成的新颖电路,改进了现在单只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接收技术,解决了环境温度及红外辐射对其性能的严重影响,使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纳米技术是目前全球最受关注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纳米技术的专利数据能够直接反映纳米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以InteCovery在线专利信息分析系统收录的2009年~2019年间,辽宁省化工领域申请的纳米技术专利为研究对象,通过趋势分析、技术构成、专利类型分析、申请人分布、主要申请人技术分布等方面的计量分析,揭示辽宁省化工领域纳米技术创新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科研项目决策机构、科研实施单位与企业制定科技发展计划、开展相关技术研发等提供决策支持与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8.
风力发电机组关键技术专利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风力发电毫无疑问是最具可持续性的发电技术之一。本文利用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DII)、德温特数据分析器(DDA)、德温特专利索引(DI)等对全球风力发电领域最主要的叶片技术、主轴承技术、偏航和变桨技术的相关专利进行了分析,从专利申请的时序分布、领域技术主题、重点国家/地区及其重点申请人、专利布局方面等,以期为我国在这一重要能源技术领域中的研发和产业化提供知识产权情报支撑。  相似文献   

9.
对1952—2014年全球主要区域专利数据库相关文献和雾霾专利申请数据的研究显示:中国申请人的雾霾专利年申请量自2011年开始增长迅速,向海外专利申请的意识逐渐加强;各国申请人在中国进行专利申请的力度日渐加大;中国相关技术研发处于快速发展期,其他国家和地区处于衰退期;净化装置、治理方法、防护装置是各国的研发重点,中国在各个技术分支上均有明显优势。中国在雾霾治理领域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今后应积极向国外新兴市场提出申请,跟踪研究主要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情况,将可能的知识产权风险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10.
为使我国科研人员准确把握国内外在烟叶非烟草制品技术领域专利的申请现状,对1985—2018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公告的182件相关专利(含国外同族专利19件)和1992—2016年德温特公开的63个国外简单同族专利(含503件专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在申请趋势方面,中国专利和国外专利的整体变化趋势一致,均在2012年申请量达到峰值后逐年下降,技术开发正处于衰退期.②对于国内申请人,国内其他企业和国内烟草企业是该领域专利申请的主体,且国内其他企业在装备制造方面的专利申请量明显高于国内烟草企业;对于国外申请人,国外烟草企业的申请量和专利质量相对较高.③在IPC技术主题方面,国内申请人的专利以C07C(烟基化工原料)为主,其次是C05F(烟基有机肥)和C05G(功能性有机肥)两个小类.国外申请人的专利布局则大部分集中在A24B(烟草提取物和化工原料)小类.在具体技术方面,国内申请人的专利主要涉及肥料、保健成分、化工原料、农药和饲料等技术方面,而国外申请人则重点在化工原料方面.此外,相比于国内申请人,国外申请人还在药用成分和烟基材料领域进行了适度的专利申请.  相似文献   

11.
利用热释电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进行红外成像是非制冷红外成像的主要技术途径之一,虚拟仪器技术的应用对新型器件的研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采用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IRFPA读出电路(ROIC)的参数测试系统,对新研制的128×128热释电ROIC进行了测试,获得了不同IC硅圆片上的ROIC芯片的主要参数,其中直流放大倍数Gdc≈10×,不均匀性NU<4.5%,动态范围Dr>64dB.测试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为获得清楚的128×128热释电红外热像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物联网领域关键技术专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从1985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国专利数据库中物联网领域关键技术的相关发明专利数据,对该领域专利技术进行了国别分析、总体趋势分析、技术生命周期分析、IPC构成分析、申请人构成分析、申请人IPC构成分析.发现我国物联网发展存在一系列瓶颈和制约因素,并就该领域专利的保护与利用策略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该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储能技术相关专利的统计分析,从专利数量、专利权人以及地域等方面分析我国储能技术专利的分布现状,阐述了储能技术方面的热点技术、主要申请人、发明人及专利产出的主要省市,为储能领域的研发合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合成生物学是21世纪生物学领域的热点和前沿。该文基于inco Pat数据库收录的专利数据,对1999-2018年全球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分析。从计量角度反映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全球专利研究态势、主要国家的科研水平、重要专利申请人的研发布局、应用领域分布和技术研发热点。重点分析了该领域中国的科研产出情况,旨在为中国合成生物学领域科研决策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智能的发展为药物研发带来深刻变革,本文利用多种专利分析工具,分析了人工智能药物研发相关技术领域专利的整体情况,展现了全球及中国在人工智能药物研发技术领域专利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领域内重要申请人在全球的专利布局,并为我国在该领域内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着重论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在防盗报警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极端核环境下的材料科学和技术手段是核能科技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瓶颈问题之一,其进步将极大程度地推动核能科技的发展。美国、英国、欧盟和澳大利亚等主要国家和组织在核材料的技术研发方面进行了积极部署。为了对核材料的科技发展现状和趋势有一个全面了解,利用汤森路透公司的 Thomson Data Analyzer(TDA), Thomson Innovation(TI), Ucinet等工具,以德温特创新索引DII(Derwent Innovation Index)数据库和中国科学院专利在线平台的数据为数据源,对核材料技术相关的国际申请专利和在华申请专利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该领域专利技术的整体发展态势,研究了相关领域重要申请人、地区保护特点及专利保护策略,并对核材料技术进行了技术.功效分析,剖析了技术研发的竞争热点、技术空白和我国的专利申请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对教室照明系统的智能控制和节约用电,设计了基于单片机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教室照明节能控制系统.该系统以AT89S51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利用人体的恒温特性,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RE200B探测人体的存在,用光敏电阻检测当前环境的光照强度,对教室照明灯实行分区控制的策略,从而实现了对教室照明系统的智能和节能控制.  相似文献   

19.
电力输电线路高塔驱鸟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鸟害容易引起电力输电线路事故的问题,设计了一个红外驱鸟报警系统。系统采用被动式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作为检测部件,进行非接触式远距离检测,并将检测到的微弱电信号转换输出,经被动式热释电红外传感信号处理器BISS0001,进行运算放大、滤波、功率放大,利用所得信号触发报警电路,使鸟受到惊吓飞离杆塔,从而保护输电线路免受鸟害威胁。分析表明,系统具有良好且环保的驱鸟效果。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液晶面板自动光学检测技术的专利申请总体态势、主要申请人、技术生命周期、热点技术领域和法律状态等方面展开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液晶面板自动光学检测技术目前尚处于技术成长期,企业是液晶面板自动光学检测技术的研发、创新主体,未来我国液晶面板自动光学检测技术的专利活动以自动光学检测方案供应商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