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玉山钨矿床地层、构造、侵入岩、矿体特征、围岩蚀变及矿床特征,指出了玉山钨矿床位于甘肃磁海-红柳园-白山堂晚古生代陆内裂谷中,成矿构造地质环境复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强烈。着重论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2.
曹俊  何智祖 《甘肃科技》2014,30(24):58-60
阐述了红尖兵山钨矿地层、构造、侵入岩、矿体特征、围岩蚀变及矿床特征,指出了红尖兵山钨矿床位于甘肃北山狼娃山-白山复背斜西段南翼,成矿构造地质环境复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强烈。着重论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3.
甘肃北山小白石头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娣  何智祖 《甘肃科技》2014,30(22):40-44
阐述了小白石头钨矿地层、构造、侵入岩、矿体特征、围岩蚀变及矿床特征,指出了小白石头钨矿床位于甘肃北山星星峡—小白石头复式背斜,成矿构造地质环境复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强烈。着重论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4.
李强  何智祖 《甘肃科技》2016,(10):20-25
阐述了小白石头钨钼矿地层、构造、侵入岩、矿体特征、围岩蚀变及矿床特征,指出了小白石头钨矿床位于甘肃北山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岩中,成矿构造地质环境复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强烈。着重论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氢、氧、硫、铅同位素组成及其地球化学研究,对走廊南山地区以香毛山和大岔为代表的一类古生代铜矿床及以九个泉矿床为代表的另一类古生代铜矿床进行研究,认为其在成矿热液系统的组成、铅、硫和成矿物质来源以及成矿机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说明块状硫化物矿床存在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战冠安  何智祖 《甘肃科技》2014,(4):28-31,22
阐述了全鑫铜金矿地层、构造、侵入岩、矿体特征、围岩蚀变及矿床特征,指出了新金厂金矿床位于甘肃北山南带花牛山地体中,成矿构造地质环境复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强烈。着重论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观音山金矿地层、构造、侵入岩、矿体特征、围岩蚀变及矿床特征,指出了观音山金矿床位于甘肃北山哈萨克斯坦板块中晚华力西红石山-六驼山裂谷带,成矿构造地质环境复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强烈。着重论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8.
战冠安  何智祖 《甘肃科技》2014,(3):23-25,22
阐述了新金厂金矿地层、构造、侵入岩、矿体特征、围岩蚀变及矿床特征,指出了新金厂金矿床位于甘肃北山南带花牛山地体中,成矿构造地质环境复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强烈。着重论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花牛山一带铅锌金矿地层、构造、侵入岩、矿体特征、围岩蚀变及矿床特征,指出了花牛山一带铅锌金矿床位于甘肃北山南带花牛山地体中,成矿构造地质环境复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强烈。着重论述了该地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0.
赞比亚铜带省卡卢鲁西铜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赞比亚已知大型谦比西铜矿床和赤布鲁马南铜矿床的地质、物化探资料的研究类比,认为赞比亚铜带省卡卢鲁西铜多金属矿评价区具有和赤布鲁马南矿床相似的成矿地质环境和成矿条件,矿体赋存于下罗安组的含矿建造中。受成矿期后构造的影响,矿体表现为沿倾向延深和走向延伸呈似层状和透镜状变化特征。铜矿化具有一定的的分带特征,从盆地中心向外侧,由黄铁矿化-含黄铜矿、硫钴铜矿-斑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逐渐过渡。矿床属同生沉积,成矿期后的区域构造作用和变质作用对整个矿床产生了改造作用。有望找到类似赤布鲁马南矿床的大型铜多金属矿床,找矿方向是要寻找古凹陷盆地及物化探异常区,对评价区下步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玛兴大湾铜矿区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矿床特征及成因等方面的研究分析,认为该矿床的形成与花岗闪长岩脉有关,产于早二叠世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体接触部位,并严格受区内主断裂构造的控制。与Cu、Pb、Zn、Ag、Fe有关的矿化为黄铜矿化、斑铜矿化、孔雀石化、黄铁矿化、闪锌矿化、方铅矿化、磁铁矿化等,矿床主要形成于印支期,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总结了铜矿床的矿床类型,认为该矿床为岩浆热液型矿床,具有一定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芦草沟铜矿位于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西北约30km处,通过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变质特征为芦草沟铜矿床最主要的控矿因素。矿体赋存于龙首山岩群四岩组的黑云斜长变粒岩、碎裂长英质岩脉、碎斑化碱长花岗岩、辉绿岩脉、石英岩中。系统总结了芦草沟南铜矿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分析了矿床的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通过论述初步认为该矿床是热液-区域变质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扫子山一带金矿地层、构造、侵入岩、矿体特征、围岩蚀变及矿床特征,指出了扫子山一带金矿床位于甘肃北山哈萨克斯坦板块中晚华力西红石山-六驼山裂谷带,成矿构造地质环境复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强烈。着重论述了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并对该矿带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详细研究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结合野外观察通过对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制、成矿温度的定性分析从而对矿床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济源铜锣铜矿床为受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铜矿床,进而对该地区的找矿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铜矿开发和利用历史悠久。得益于复杂的地质结构及地质演化过程,青藏高原具备得天独厚的铜矿成矿地质条件,铜矿因此成为高原地区最重要的优势矿种之一,探明铜资源量位列全国之首,是中国最重要的铜矿产地和后备铜资源基地。青藏高原地区铜矿床主要分布在玉龙铜矿成矿带、冈底斯铜矿成矿带及班公湖-怒江铜矿成矿带等3条铜矿带内,形成时代集中于喜马拉雅期和燕山期,暗示其形成和演化与高原构造-岩浆事件密切相关,是响应重大地质事件的产物。矿床具有成因复杂、综合利用价值大的特点。本文以铁格隆南铜(金)矿床、雄村铜金矿床、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和驱龙铜钼矿床为例,介绍了青藏高原地区几种主要的铜矿床成因类型。巨大的铜矿资源潜力将改变中国铜矿资源分布格局,但在资源开发的同时,需要注意资源与环境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曾祥辉 《科技信息》2012,(20):361-361,351
东乡枫林铜矿具有埋藏浅、品位高、矿石质量好等特点,矿床受地层、构造、岩体等因素控制明显,本文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分析,对在其它地区寻找同类型的铜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系统分析了山西绛县黑崖底—米岔沟一带铜矿的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矿石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为本区及周边的找矿勘探工作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条山区主要类型铜矿床的地质特征,论述了铜矿峪型铜矿床的矿床成因与岩浆活动和变形变质热液的叠加改造直接有关,说明了胡一篦型铜矿床是典型的层控矿床,指出了在中条山老矿区及其外围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朗卡沟铜矿位于新疆自治区察布查尔县扎克斯台乡境内,地处西天山察布查尔铜金成矿带西段,有着较好的成矿前景。本文通过对郎卡沟铜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找出该矿的导矿和储矿构造为区内EW—NEE向的断裂构造,并对矿床成因进行初步探究认为该矿床是断裂构造主导热液成因的热液蚀变型矿床。  相似文献   

20.
以区域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矿体地质特征为基础,讨论了七峪铜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并与已知的胡家峪—蓖子沟型铜矿床相类比,认为该矿床是沉积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