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耕地等别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福建省区域内耕地质量分等成果为基础,利用面积加权和空间分析两种方法,综合分析了全省耕地等别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内无劣等地分布,耕地平均等高于全国平均等;全省耕地等别空间分布存在差异性.结合福建省耕地保护网络化监管试点项目耕地保护评价结果发现,分布在中区和差区的耕地面积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50%以上,且中、差区的优等地面积占全省优等地面积的75%.福建省耕地等别总体偏高,耕地等别的空间分异性受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全省耕地等别存在下降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为给五马河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以五马河流域中三元村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分析,利用相关评价方法结合地理信息技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采用反距离权重(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IDW)插值分别对土壤中养分及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含量水平及重金属生态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中全氮(TN)、全磷(TP)、有机质(SOM)总体含量较丰富,全钾(TK)非常缺乏。土壤养分空间分布TN和SOM含量北部高于南部,TP和TK含量南部高于北部; TN含量最低分布在西南、SOM和TK在中部、TP在东北;(2)Hg、Ni、Cu和Zn平均值高于贵州省背景值,Cd高出背景值和中国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存在污染现象,Cr和As为清洁;重金属空间分布Cd、Cr、Hg、As和Zn含量北部高于南部,Ni和Cu含量南部高于北部; Zn含量最高分布在东北、Cu和Ni分布在中部少部分区域,Cd、Cr、Hg和As分布在西北;其中西北存在Cd污染,中部和西南少部分区域存在Cu污染,东北存在Zn污染;(3)部分采样点Cd、Hg已存在潜在生态风险,Cr、Ni、As、Cu和Zn为轻微潜在生态风险; 25%采样点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危害为中度风险,其余为低风险。  相似文献   

3.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关方法,对关中-天水经济区近10年来生态服务价值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价值转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178.53、263.13和270.65亿元;(2)2000—2010年宝鸡市和商洛市的生态服务价值处于领先位置;从空间转移上来看,宝鸡市向西安市转移的价值最大;(3)从土地利用类型方面来看,耕地的生态价值最大,建设用地的生态价值最小,生态服务价值的转移主要发生在耕地、林地和草地之间,其次是耕地和建设用地之间;(4)从整个区域来看,关中-天水经济区南部的生态服务价值高于北部,分布格局存在区域差异,北部需要继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怀柔区耕地土壤养分演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精准施肥,提升区域耕地质量,基于2011~2017年耕地土壤养分监测结果,采用加权加法、方差分析法、克里金插值法和经典统计分析法,开展北京市怀柔区耕地土壤5种养分指标含量及其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11~2017年全区耕地肥力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土壤养分综合指数由65提升至73;南部平原区和北部深山区肥力水平高于西部两沟区和中部浅山区;总体上各区域七年土壤养分综合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南部平原区与北部深山区上升幅度较小,西部两沟区与中部浅山区上升幅度较大。研究结果对于指导怀柔区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渭河平原区陕西省扶风县为例,依据自然等级和利用等级与抽样样点指定作物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耕地产能核算模型,核算了扶风县耕地产能.结果表明:2009年扶风县理论产能为70.45万t,可实现产能为50.06万t,实际产能为32.65万t;理论产能单产为17 836.05 kg/hm2,可实现产能单产为12 243.72 kg/hm2,实际产能单产为7 592.59 kg/hm2;理论利用强度为0.685;可实现利用强度为0.622;理论潜力为5 593.5 kg/hm2,可实现潜力4 653.265 kg/hm2.在空间上,理论单产、可实现单产和实际单产从南向北呈现明显阶梯状分布,南部平原区乡镇单产最大,中部高原区各乡镇单产居中,北部山区乡镇单产最小.未来,南部平原区和中部高原区乡镇是粮食增产的重点区域.影响扶风县耕地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干旱、水价及其粮食作物的品种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江油市生境质量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效应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境质量时空变化可以为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以受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江油市为例,根据地震前(2008年初)、震后(2008年末)、震后恢复(2016年)遥感影像解译结果,揭示了江油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对InVEST模型中威胁图层进行调整,以土地利用变化为基础,用自然断点分级法(Jenks)将生境划分为优、良、中、低4级,分析了江油市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研究表明:(1)耕地和林地是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类型,耕地多位于江油市南部,林地位于北部;(2)2008年地震对交通用地和耕地影响大,灾后及时重建,交通恢复正常但耕地面积持续下滑,耕地依然是主要土地类型;(3)江油市的生境质量总体得分0.6分以上,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南部得分低,北部得分高。研究结果可为决策者如何维持生境质量平衡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耕地质量是衡量粮食生产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荔波县为例,首先分析了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的现状,并以耕地质量自然等、利用等和经济等等级指数为变量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最终提出耕地保护分区方案。结果表明:全局来看,荔波县耕地自然等、利用等和经济等在空间上均表现为正相关,且I_(ZRDZS)I_(LYDZS)I_(JJDZS)。局部来看,耕地质量大部分表现为非显著性,空间正相关类型(HH型和LL型)多以"组团"形式出现,聚集性较强,而负相关类型无明显集中的区域,呈零星分布。根据耕地的三大属性分析结果和实际情况,提出农业结构调整区域、土地整治重点区域、永久农业建设区域和非农建设理想区域4类分区,以期能够为以后荔波县耕地的持久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石漠化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是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对石漠化地区开发适宜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为石漠化地区扶贫开发、区域空间管治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利用限制性系数评价和社会经济、交通、生态环境等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IDW空间插值法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9种主要影响空间开发的生态因子和社会区域经济状况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盘州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区位优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空间上呈现出翰林街道、红果街道、两河街道和亦资街道最高,并逐渐向东部、南部和北部降低; 2)受限制性因子的影响,盘州市空间开发适宜性等级主要以Ⅳ级最不适宜为主,面积为2 531. 77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62. 42%,主要分布在盘州市东部,Ⅰ级最适宜和Ⅱ级较适宜面积为973. 7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24. 00%,主要分布在盘州市南部与西部; 3)盘州市空间开发协调性高的乡镇有6个,协调性一般有17个,协调性低有4个,协调性高的乡镇主要分布在盘州中部及北部,协调性低的乡镇是北部的乌蒙镇、中部的双凤镇、南部的大山镇和普田镇。石漠化地区发展受地理环境影响较大,推进石漠化地区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将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态用地是维持人类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对生态用地变化及驱动力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区域生态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本文利用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以地理学第一定律为理论基础构建生态用地变化空间自相关模型,对京津冀结合部生态用地变化及其扩展机理展开分析。结果表明:(1)截止到2015年,京津冀结合部生态用地面积为13 049.71 km~2,其中耕地占52.42%,林地、草地和水域分别占32.26%、10.05%和5.27%,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研究区南部平原区,北部山区林地集聚;(2)研究期间,生态用地减少193.13 km~2,主要流失方向为建设用地;(3)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的空间自相关性均有所提高,空间聚集性逐渐加强;(4)人口密度、农机总动力、粮食单产是导致生态用地变化的主要因子,说明人口集聚程度、农业机械化水平及耕地利用效率对生态用地有重要的影响。优化资源结构及改善土地利用方式对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前旅游景区空间格局的研究逐步成为热点,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各类森林公园中的最高级别,其空间演变特征具有代表性。选取华东地区1992—2017年国家森林公园数据,运用最邻近指数、标准差椭圆和核密度分析等方法进行数理和空间分析。结果发现:(1)1992—2017年华东地区国家森林公园空间分布经历了由离散到集聚的过程,2005年以后集聚性减弱并趋于稳定;(2)分布重心向偏南方向移动,并稳定在宣城市西部;(3)核密度整体不断增强,高密度区域主要在北部和中部,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南部核密度增幅较大,高密度区域较少。文章建议加强省际合作,协调华东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发展,打造南部特色森林旅游品牌,合理规划和完善交通设施,增强竞争力。研究结果对促进森林公园合理规划和森林资源有序开发、推动森林旅游市场发展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河南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能值理论,使用2000-2012年河南省耕地实物投入数据,对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的整体特征和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3年间河南省耕地利用集约度和各种投入要素能值整体都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各种投入要素对耕地利用集约度的贡献发生较大变化,农业机械和地膜的重要性显著提升,化肥的重要性基本保持不变,而劳动力和农药的重要性则大大下降;(2)不同等级耕地集约利用的县域数量分布大致呈倒"V"型,即中度集约利用的县域数量最多,而精细利用和粗放利用的县域数量最少;(3)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等级状况存在显著空间差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相对较高的县域分布在河南省中部和西北部,集约度较低的县域集中于河南的整个南部;(4)河南省各县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不协调程度有所增加,其中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超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县域集中于河南东部和中南部,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滞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县域集中于河南中部和西北部.最后,基于上述结论,针对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依据耕地质量等别成果及耕地利用实际情况选取耕地质量评价指标,并对评价指标划分分值段,运用熵权法求得指标的权重,构建耕地质量评价模型,计算耕地质量综合分值。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于都县耕地质量的空间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于都县耕地质量整体上呈现空间聚集性,耕地质量在空间中呈现高高和低低的正空间自相关分布,低高和高低的负空间自相关分布。对耕地质量不同分布特征的区域,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为之后的整治工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依据中原城市群2000—2013年县域单元城镇居民收入统计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和空间统计分析法对中原城市群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区域差异的时空变化态势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中原城市群城镇居民收入总体差异明显,在空间上表现出集聚分布态势,整体上呈现出"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特征;(2)2000—2013年间中原城市群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相对差异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2008年达到最大值,而绝对差异则持续增大;(3)居民收入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以郑州和洛阳为中心的区域,低值集聚区主要分布于中原城市群北部、东部、南部等外围区域,两极差异日益增强.最后,从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区位优势、人口素质以及政策机制5个方面对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区域差异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熵值法和四川省复杂多样的地形,构建了包括"投入强度"、"利用强度"、"产出强度"和"可持续状况"这四个准则层,共12个指标的评价体系,以五年为一个跨度,计算出四川省各市州2006~2016年这十年的耕地利用集约度.运用标准差椭圆法,基于ArcGIS10.2软件,直观地展示了这三个时间截面上耕地利用集约度的空间分布差异和变化状况.研究结果显示:(1)四川省耕地利用集约度较高的市州位于中部偏东,其范围与成都平原基本吻合,中心位于资阳市的西北部并逐渐向东南移动,最大偏移距离为48km;(2)2006~2011年,东北——西南轴上的市州耕地利用集约度普遍高于东南——西北方向上的市州,但逐渐放缓;2016年的标准差椭圆在各方向的差异进一步缩小.(3)四川省各市州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在三个时间截面的标准差分别为3.286,2.474和1.961,区域之间的集约利用程度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15.
基于ARCGIS空间叠加分析,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建立耕地质量更新评价体系,计算指定作物自然质量分及等别指数,分析江油市耕地质量变化。结果表明:2017-2018年,江油市减少耕地面积约为129. 26 hm~2,新增耕地面积约为75. 53 hm~2,质量建设耕地面积约为579. 42 hm~2;由于土地整理和耕地质量建设工作的开展,耕地总体质量等别保持一个稳定良好的趋势。基于耕地的面积和质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给出了江油市耕地利用与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5年末、2010年末、2015年末土地利用数据,结合耕地区位指数、核密度计算等模型对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变化特征作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临川区中心城区各乡镇耕地区位指数逐年递减,耕地集聚程度呈递减趋势;非中心城区各乡镇耕地区位指数逐年递增,耕地集聚程度接近或高于全区的平均水平呈递增趋势,且临川区北部各乡镇集聚程度优于临川区南部的各乡镇; 2)临川区耕地集中度指数由2005年末的20. 32%上升到2015年末的20. 60%,在时序分布上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 3)耕地核密度分布特征非中心城区为耕地地块分布最大值逐年降低;中心城区耕地地块分布最小值逐年降低,钟岭街道耕地地块减少特征尤为显著; 4)临川区耕地资源总量和人均耕地面积在时序分布上逐年减少,但耕地空间分布逐渐趋于集聚化、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根据闽清县2000年和2005年的土地利用现状,结合分形理论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神经网络模型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差异进行聚类.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耕地主要位于5条河流沿岸,而建设用地则位于平坦地带;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逐步加强,且大多数地类的稳定性增强;闽清县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可以分为4类,其中南部、中部、北部在土地利用变化上具有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49—2015年CMA-STI热带气旋(TC)的最佳路径数据集分析了影响南海及其不同区域的TC频数、强度、源地和路径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影响南海、南海北部、南海南部热带气旋的年平均频数分别为11个、7.5个和3.0个,其年变化均为单峰型,峰值月分别出现在9月、8月和11月;影响南海中部的TC的年平均频数为6.1个,其年变化为双峰型,主峰出现在10月,次峰出现在7月.在影响南海的TC中,有52%的TC来源于西北太平洋,48%的TC来源于南海;在影响南海北部、中部和南部区域的TC中,来源于西北太平洋的TC频数占比分别为52%、52%、54%,并且西北太平洋生成的TC强度明显强于南海生成的TC强度.在南海的不同区域中,影响南海北部区域的TC强度最强,南部区域最弱.对于影响南海区域的TC,其生成源地主要集中在5°N以北的南海海域和菲律宾以东至150°E和6°~16°N的西太平洋海域;对于影响南海北部到南部区域的TC,其生成源地的纬度依次向南移、经度依次向西移.对于影响南海及其北部、中部和南部区域的TC,其路径移动方向分别集中在WSW-NW、W-NW、W-NW、WSW-WNW扇区,累计频率均在55%以上,对于主导方向,除南部为W方向(频率23.9%)外,其他均为WNW方向(频率均在24%以上).1949—2015年期间,影响南海和南海北部的TC年频数呈显著的减少趋势,减少速率分别达到0.6个/10a和0.5个/10a,南海中部区域的TC年频数呈微弱的减少趋势,而南部区域的TC年频数则无变化趋势.影响南海及其北部和中部区域的TC强度均有显著增强的趋势,而影响南海南部的TC强度则仅有弱的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1年、2006年、2011年、2016年、2018年5期鄱阳湖区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和移动窗口法,定量分析了鄱阳湖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格局演变.结果表明:(i)鄱阳湖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呈环状分布,以鄱阳湖为核心向外围过渡为耕地、林地等主要地类;人类活动及生态退化的双向递推导致城市空间面状扩张和林地流失严重;(ii)在土地利用动态转移方面,这18年间鄱阳湖区约17.63%的土地发生了转移,林地转化为耕地、耕地转化为林地、林地转化为草地成为主要转化类型;(iii)从斑块类型水平看,林地和耕地是鄱阳湖区的优势景观类型,2者置换趋势明显;从景观水平看,鄱阳湖区的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iv)鄱阳湖区南部的景观分离度高于北部,水陆交错带的景观分离度较高,形成了环鄱阳湖水域的景观分离圈.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1年、2006年、2011年、2016年、2018年5期鄱阳湖区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和移动窗口法,定量分析了鄱阳湖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格局演变.结果表明:(i)鄱阳湖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呈环状分布,以鄱阳湖为核心向外围过渡为耕地、林地等主要地类;人类活动及生态退化的双向递推导致城市空间面状扩张和林地流失严重;(ii)在土地利用动态转移方面,这18年间鄱阳湖区约17.63%的土地发生了转移,林地转化为耕地、耕地转化为林地、林地转化为草地成为主要转化类型;(iii)从斑块类型水平看,林地和耕地是鄱阳湖区的优势景观类型,2者置换趋势明显;从景观水平看,鄱阳湖区的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iv)鄱阳湖区南部的景观分离度高于北部,水陆交错带的景观分离度较高,形成了环鄱阳湖水域的景观分离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