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报道了甘肃鼢鼠(Myospalaxcansus)、秦岭鼢鼠(M.rufescens)的染色体组型和C带带型.发现两种鼢鼠在染色体组型及C带带型上均有一定差异.其中秦岭鼢鼠的染色体组型和两种鼢鼠的C带带型属首次报道.文中对有关的分类学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
采用染色体C带技术,对剑角蝗科(Acrididae)佛蝗属(PhlaeobaStal)的增强佛蝗(P.imfumataBr.-W、白纹佛蝗(P.albonemaZheng)短翅佛蝗(P.angustidorsisBol)、长角佛蝗(P.antennateBr.-W)四个种的染色体进行了常规核型和C带带型分析研究,绘制了C带核型示意图,结果表明,四种佛蝗的染色体数都为2n♂=23.具有2~3对大型,  相似文献   

3.
对采自点苍山地区蚱属2个种,即日本蚱Tetrix japonica(Bolivar)、洱海蚱T. erhaiensis Zheng et Mao进行了核型及C带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种蚱的染色体数目2n(♂)=12+XO=13,全部是端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组式均为2L+4M+X;都具着丝粒C带,端带不是每种每条染色体都有;异染色质总含量洱海蚱高于日本蚱。  相似文献   

4.
蚱属Tetrix为Latreille 1802年建立,是蚱科Tetrigidae中最大的一个属,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澳洲和北美洲,至今世界上已知种类约160余种.在中国蚱属北起黑龙江,南到海南岛,东起台湾,西到新疆都有分布.以检索表形式将中国蚱属进行分类研究,共记述已知的75种,其中有新种19种.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报道了栽培大麦早熟3号的 Giemsa C 带与 Giemsa N 带带型.C 带带型公式为2n=2x=14=2CIT+2CIT+2CIT+2CIT+2CI+T+2CI+TS+2CITS,共显32条带,可识别每一染色体及染色体臂;N 带带型公式为2n=2x=14=2CI+2CI+2CI+2CI+2CT+2CI+S+2CIS.C 带与 N 带有较大的差异.经过 C 带或 N 带分带处理的间期细胞核内有明显的、分散分布的染色中心,经改造的 C 带分带程序能使较多的带显示出来,具有重复性和成功率较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长春地区褐家鼠染色体带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我国东北长春地区褐家鼠的核型、带型(G—带、C—带和Ag—NO—Rs)特点,并与国内外其他地区褐家鼠的有关资料进行比较,发现它们在核型和带型上存在一定差异,这为分析我国家鼠属动物的染色体进化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悠背蚱属Euparatettix为Hancock 1904年所建立,是蚱科中一个较大的属,已知的种类主要分布于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越南和中国南方,是典型的东洋区系.在我国已知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海南、贵州、陕西、四川和湖南等省区.该研究以检索表形式对分布于中国的34种进行分类研究,其中包括12个新种和2个新组合.  相似文献   

9.
北部湾北部地区蚱科一新种(直翅目:蚱总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记述采自北部湾北部地区的蚱科Tetrigidae一新种,即北部湾蚱Tetrixbeibuwanensissp.nov.  相似文献   

10.
记述采自广西九万大山地区蟾蚱属一新种,即断隆蟾蚱Hyboella interrupta sp.nov.,该新种近似于长背蟾蚱Hyboella longinota Zheng et Jiang,主要区别为:1)头顶宽略大于一眼宽;2)前胸背板沟前区侧隆线短,直;3)前胸背板后突不到达或刚到达后足股节的顶端;4)后翅不到达前胸背板后突的顶端,仅到达后足股节的中部.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广西北部环江地区蚱总科三新种(直翅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广西蚱总科三新种,即枝背蚱科的桂北拟后蚱Pseudepitettixguibaiensissp.nov.,短翼蚱科的环江波蚱Bolivaritetixhuanjiangensissp.nov.瘤脊波蚱Bolivaritettixtuberica-rinasp.nov.  相似文献   

12.
记述首次发现的长翅羊角蚱Criotettix longipenn is L iang雌性.雌性的构造和体色与雄性基本相同,但体型较大,体长:14.0~14.5 mm;前胸背板长:16.0~16.5 mm;后足股节长:8.8~9.0mm.该标本保存在河池学院动物标本室和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13.
该文对采自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黄斑马头蝗Erianthus versicolor Brunner-Wattenwyl进行了染色体核型的分析研究,并据以往研究资料讨论了直翅目短角亚目中蚱总科Tetrigoidea、蜢总科Eumastacoidea与蝗总科Acridoidea细胞水平的亲缘关系,为蜢总科物种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染色体方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黑芥(Brassica nigra)核型和Giemsa C带带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黑芥的核型和染色体的Giemsa C带带型,黑芥有8对染色体,4对是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中4对是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在4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中有2对具随体,黑芥的核型公式为2n=2x=16=8m+4sm+4sm(SAT)用HSG法得到GiemsaC带带型,黑芥的C带带型为CIT型,黑芥的染色体具有着丝粒带、中间带,端带和全带,黑芥的GiemsaC带带型公式为2n=2x=16=CIT型=2C+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印度黄脊蝗(patangaSuccinctaJohansson)的染色体组型和C-带。结果表明:印度黄脊蝗的染色体数目:2n()=22+x0=23,全部为端着丝粒染色体,NF=23;核型公式:2n()=2x=23t;中期染色体绝对长度总和为71.47±0.63μm;所有染色体都具有着丝粒C-带,异染色质总量为18.76±0.11%;染色体组中最长与最短染色体之比为4.4:1,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比例为零,印度黄脊蝗的核型属“IC”核型。  相似文献   

16.
对分布在广西宜州市的佛蝗属PhlaeobaStal两个种僧帽佛蝗PhlaeobainfumaiaBrunnerV.Wattenwyl和长角佛蝗PhlaeobaantennateBrunnerV.Wattenwyl的核型和C带带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佛蝗的染色体数都为2n=23.在染色体数目、性别决定机制、染色体均是端部着丝粒和着丝粒C带带纹等方面有相同的特征.但在染色体组式、性染色体、除着丝粒C带以外的其它C带分布类型方面都有明显差异,异染色质在染色体组中的总含量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7.
印度黄脊蝗核型和C-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印度黄脊蝗(patangaSuccinctaJohansson)的染色体组型和C-带。结果表明:印度黄脊蝗的染色体数目:2n()=22+x0=23,全部为端着丝粒染色体,NF=23;核型公式:2n()=2x=23t;中期染色体绝对长度总和为71.47±0.63μm;所有染色体都具有着丝粒C-带,异染色质总量为18.76±0.11%;染色体组中最长与最短染色体之比为4.4:1,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比例为零,印度黄脊蝗的核型属“IC”核型。  相似文献   

18.
对分布在广西的负蝗属Atractomropha Saussure2个种奇异负蝗Atractomropha perrgrina Bi et xia和纺梭负蝗Atractomropha burri bolivar的核型和C带带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染色体组式、性染色体、异染色质含量和除着丝粒C带以外的其他C带分布类型方面都有明显差异;但在染色体数目、性别决定机制、染色体着丝粒类型和着丝粒C带等方面有相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植物染色体C─带技术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近十多年来植物染色体C-带技术在核型分析、物种亲缘关系鉴定、染色体组进化研究、染色体畸变鉴别、远缘杂种细胞学鉴定、染色体行为研究、基因定位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近十多年来植物染色体C-带技术在核型分析、物种亲缘关系鉴定、染色体组进化研究、染色体畸变鉴别、远缘杂种细胞学鉴定、染色体行为研究、基因定位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