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24(4):F0003-F0003
一、艾滋病有三种传播途径 1、血液传播——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过的注射器、针具,艾滋病病毒感染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输用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血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县自愿咨询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分析影响自愿咨询/安全性行为的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930名自愿咨询者进行了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我县自愿咨询人群在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均有一定的了解,文化程度越高,艾滋病知识得分也越高;职业对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影响大。结论:针对广大人群开展宣传干预工作在对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方面起到很大作用,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可降低艾滋病高危行为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江西地区大学生对艾滋病一般认知、传播途径、态度、获取相关知识途径,预防途径等方面的认知情况,得出大学生对艾滋病一般认知知识了解得比较好,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及对艾滋病患者态度的认知结果是令人欣慰的,但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缺乏正确认识,对艾滋病的预防措施缺乏正确认识和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此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的教育,提高对艾滋病各个方面知识的认知,来预防和减少艾滋病在校园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继续巩固三级疫情检测系统:实施坚实的防控措施.全方位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加强血液管理.临床用血100%来源于无偿献血.合格率要达100%;认真开展母婴阻断.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实施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对艾滋病现症病人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和免费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认真落实对艾滋病困难人群的救助政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解不同人群对艾滋病知、信、行现状及探索在不同人群中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对策。方法 :对医务人员、中学生、劳教人员、戒毒人员等四类人群进行艾滋病问卷调查。结果 :各人群对艾滋病的一般知识了解不一致 ,对明确的传播途径、致病原因、对艾滋病的恐惧感有显著差异(p<0 01) ;愿意接受艾滋病知识是一致的(p>0 05)。结论 :对这几类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健康教育 ,提高对艾滋病危险性及现状的认识 ,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对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传播途径的认知情况,以及对艾滋病人的态度。方法对湖北省某地六个不同职业类别人群的AIDS传播途径认知状况及态度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地区人群认知程度的高低与文化程度、职业有关。其中小学文化程度及其以下者、未接受过宣传教育者、职业为农民或工人的认知程度低。所调查人群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比较消极。结论该地人群认知水平较低,应针对该地特定人群开展进一步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群对AIDS的认知水平,树立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7.
Q&A     
包春莹 《科学世界》2014,(1):102-103
Q:艾滋病病毒通过性接触、体液和母婴传播,那第一个艾滋病患者是如何感染的? A:现在比较认可的观点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起源于感染非洲狒狒(chimpanzee)和黑猩猩(gorillas)的类人猿免疫缺陷病毒SIV(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年6月5日,在传染病史上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首先揭示了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综合症(简称艾滋病AIDS),20多年的时间里,罹患人数之多,造成人类生命与社会经济损害之大,已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种传染病,全球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幸免,感染,发病与死亡的人数已超过6000万,我国艾滋病感染不断上升,特别是近10年来,辗转传播,波及全国31个省市,疫情不断上升,已进入流行上升期,尤其是影响流行的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不断增加如吸毒,卖淫,嫖娼现象的存在,性传统观念的改变,性病人数的不断增加,流动人口剧增,经血传播因素不断上升,艾滋病知识的缺乏等均有利于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  相似文献   

9.
吴庆  何朝阳  朵林  和丽梅  陈莹  王耶盈 《科技信息》2011,(11):I0030-I0031
目的:了解普通人群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H1V感染者的态度;方法:在该省抽取5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抽取1-2个社区进行整群抽样,每地抽取800-1000人用面对面问卷方式调查;结果:共调查4873人,(1)调查对象对共用针具、性传播、母婴传播知晓率分别为90.0%、86.2%和84.9%,调查对象对蚊虫叮咬、纹身是否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分别为60.4%和53.9%,(2)调查对象有41.2%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与得了艾滋病的朋友愿意来往,42.5%认为应该允许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继续工作或学习;结论:云南省一般人群的艾滋病知晓率较高,但普遍存在对HIV感染者的歧视,需广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和深度,消除恐惧,减少歧视。  相似文献   

10.
阐明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巨细胞病毒(CMV)和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感染与慢性宫颈炎的关系,考核重组人α1b型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和阻断HPV-16母婴传播的作用。方法: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病毒分离技术,PCR扩增技术检测标本。标本采自糜烂、正常宫颈,妊娠39周的孕妇宫颈以及新生儿咽拭子。结果:通过对正常宫颈和糜烂宫颈HPV-16,HSV-2和CMV病毒检出率的比较,证明病毒感染与慢性宫颈炎高度相关;采用重组人α1b型干扰素(rhIFN-α1b)治疗慢性宫颈炎一个疗程后,有效率达938%,显效率达60%;HPV-16和HSV-2的病毒检出率也相应明显下降。在干扰素治疗后,HPV-16的母婴传播率从80%下降至294%。中药黄芪与干扰素有协同作用。结论:1)慢性宫颈炎与HPV-16,HSV-2和CMV病毒感染有关;2)rhIFN-α1b对治疗慢性宫颈炎有明显疗效;对阻断HPV-16的母婴传播有明显作用;3)中药黄芪与干扰素对治疗慢性宫颈炎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危险行为水平。方法:采用等容量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云南省5个县(市、区)各级场所的暗娼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暗娼1065人。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均分为(5.14±1.9),得分及格率(得分>=4.8/8)为77.8%,各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7,P>0.05)。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率为84.8%,不使用的主要原因是嫖客不愿使用为20.2%;5个调查地点暗娼人群吸毒率为1.3%。24.1%的调查对象在过去一年内出现过性病相关症状和体征,18.3%选择到私人诊所就诊。结论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正确答对率低,高危行为普遍存在:安全套使用率低,暗娼中存在吸毒人群,正确就医率低,存在诸多艾滋病性传播的隐患,需加强行为干预措施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从北京地区收集了 44 例年轻男男同性恋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 性行为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1 基因序列, 利用贝叶斯推断从中提取了一些有价值的流行病学信息, 得到了传播动力学的重要参数: 有效再生数 $R_{\rm e}$. 研究结果显示, 2006 年至 2014 年 HIV/AIDS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这可能与过去十多年间中国年轻人群对男男同性恋人群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有关. 结果揭示了近十多年来 HIV/AIDS 在北京 MSM 中的传播趋势. 这些信息可以为疫情预测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Schliekelman et al. have provided a model to quantify the speed at which HIV-resistance haplotypes can become enriched in a susceptible population through a delay in the onset of AIDS, permitting greater lifetime reproduction and the selection of AIDS-delaying haplotypes. But we question their conclusion that there could be a rapid evolution of resistance to AIDS onset in some African populations if the current HIV epidemic persists, as this depends on an untested assumption: that variant forms of the chemokine-receptor-5 (CCR5) gene impart selective advantages or disadvantages in Africa that are comparable to those reported for African Americans. Here we test this premise in a large Ugandan population, and find that CCR5 variants are not associated with HIV/AIDS disease risk in Africa--the origin and centre of the current AIDS pandemic. This gene may therefore not be subject to rapid evolutionary change as a result of the HIV epidemic in Africa.  相似文献   

14.
医学人类学的特色贡献在于深入分析导致艾滋病传播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动因,并把这些因素考虑到预防实践中,为长期有效的行为干预提供依据和指导。目前中国的艾滋病预防实践需要医学人类学的参与,生物医学和医学人类学观点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都有很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建立一类考虑收治率因素的艾滋病传播的随机微分方程模型,分析了其渐近稳定性,得到收治率的一个临界值表达式,通过仿真,验证该临界值对艾滋病消亡的作用,并比较不同的疾病传播率对艾滋病传播过程的影响.相应地,针对不同的疾病传播率,给定同一个控制目标,分别计算了在4种不同的收治强度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占总人口比例超过该控制目标的风险概率,从而为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实验室检测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艾滋病实验室网络及其质量保证体系已经建立并不断完善,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验收批准3707个筛查实验室,53个确证实验室,已经开展的实验室检测能力验证包括血清学和免疫学检测,病毒学检测能力的验证将于2005年启动。目前艾滋病实验室使用的常规检测技术包括HIV抗体检测、核酸检测和CD4细胞计数。正在研究和评价的新策略、新技术包括:确认试验替代策略、抗原检测、多亚型新感染酶联检测技术(BED-EIA)、滤纸于血片检测HIV抗体及核酸技术、集合RT-PCR方法等。这些研究工作紧跟国际步伐、符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新媒体时代,宣传教育对艾滋病在MSM(男男性行为接触者)群体中的防控效果,在建立一类MSM群体艾滋病传播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媒体因子,并针对这类模型进行理论分析.通过模型计算,得出在无媒体干预下,MSM群体艾滋病传播的基本再生数R0=4.59;在不同措施中,宣传安全套的使用比其他宣传策略更加有效,且提高与固定性伴安全套使用率对R0影响更大.同时,得出MSM人群中有36.7%的艾滋病感染者未被发现,而每年新增感染者中有51.3%是被这些没有被发现的感染者所传染,利用新媒体加强对MSM群体艾滋病预防的宣传教育可有效控制HIV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18.
医学人类学在美国有更细致地理解艾滋病危险行为,以及这些行为所根植的社会文化背景方面所运用的方法及这些方法的特点。在中国这个广大的多民族的国家,医学人类学在其卫生领域很可能同样发挥类似的作用。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本应有中国的人类学家参与的应用社会学方法的工作却一直由公共卫生人员承担。中国艾滋病流行现状和将来潜在的灾难性威胁迫切需要人类学研究以及中国自己的人类学者。相信人类学家和其他定性研究的社学科学家去关注艾滋病问题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19.
考虑了一类对高危人群实施干预措施的HIV/AIDS传播模型,给出了无病平衡点的全局稳定和地方病平衡点局部稳定的条件,当R01时,疾病在人群中持久,同时,研究了干预措施在HIV/AIDS预防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