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尤阳  俞如锋 《海峡科学》2014,(10):31-32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矛盾,群体性事件就是各种矛盾的集中体现.如何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也成了当前公安工作的重心.该文分析了群体性事件的主要表现特点,对公安部门如何在群体性事件中利用录像取证提出探索性思路.  相似文献   

2.
群体性事件是由社会群体性矛盾引起的,不受既定的社会规范约束,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破坏社会正常秩序的事件,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首先分析当前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多民族国家,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入,涉及民族因素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增加,因而涉及民族因素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从定量分析的角度,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AHP决策模型,给出了处置和治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决策的定量评价方法,对预防和处置涉及民族因素的群体性事件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群体性事件是目前我国社会活动中出现的一些超出现行社会规范的行为,是社会关系中出现的一种不协调、不和谐现象,群体性事件的不断发生,是社会矛盾的体现和反映。大量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突显社会公平,形成一个公平、合理和有序的良性循环的社会,因此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核心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社会转型期所积累的各种社会矛盾导致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群体性事件是由社会多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根源则是利益冲突。本文着重从利益视角分析和探讨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分类、成因及其治理。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公民表达利益诉求的权力得以增强,群体性事件是这一过程中种种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社会心理机制、社会制度机制和社会运行机制有关。因此,必须健全社会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7.
李冬平 《新余高专学报》2012,17(4):18-20,44
群体性事件从产生到发展直至最后爆发一般都要经过萌芽、显露、发展和激化四个阶段。政府作为主旱社会正常运行的一方,也要做到因势而为,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应对之策。在群体性事件的萌芽阶段,政府要高度重视改善民生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基础作用,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民众利益表达机制。在群体性事件的显露阶段,政府要建立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在群体性事件的发展阶段,政府要努力畅通政府信访渠道,妥善处理导火索的具体案件或利益冲突,依法及时做好信息公开。在群体性事件的激化阶段,要坚持尽快平息事件原则,建立群体性事件的预警与协调机制,恰当谨慎使用警力,并注意引导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这要求积极加强对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诱发群体性事件的社会矛盾虽是错综复杂的,但深层次原因是群众对基层政府信任度缺失。固本培元,应对群体性:事件关键是预防,重点在基层。基层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就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9.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政府应对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增多,社会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处理当前群体性事件提供了理论指导,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预防和解决群体性事件,切实做好应对处理工作,有效缓解了很多事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蕾 《甘肃科技纵横》2013,42(8):118-120,123
微博的兴起使当前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各方面均呈现出新的形式与特征。本研究采取定性研究的方法,对2010年以来发生的微博群体性事件现状进行了分析。社会转型期的矛盾聚积和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通是微博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社会原因,网络舆论平台的开放性以及网络监管的缺乏是网络原因,网民民主参与意识增强以及名人效应扩大影响是个体原因。控制微博群体性事件应当从政府政务公开、网络秩序监管、利益表达机制、网络宣传教育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