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鼓泡法研究了HDTMP(己二胺四甲叉膦酸)-HEDP(羟基乙叉二膦酸)、HDTMP-MA/AA(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以及HDTMP-HMP(六偏磷酸钠)3种类型二元复合阻垢剂的阻垢性能,并在总浓度相同的情况下,与单一阻垢剂的阻垢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这3种不同类型的复合阻垢剂有着共同的特征:(1)组分阻垢剂HDTMP在上述3种复合阻垢剂中是主阻垢剂;(2)在相同的总浓度下,二元复合阻垢剂的阻垢性能在相当大的浓度范围内大体上呈加和效应且在整个试验浓度范围内大体上低于主阻垢剂的阻垢性能;(3)与复合缓蚀剂的协同效应相比,上述3种类型的二元复合阻垢剂阻垢性能的协同效应不如典型的二元复合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协同效应那么明显.  相似文献   

2.
用K.Moedritzer提出的一种类似于Mannich反应的合成方法,分别用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多乙烯多胺、咪唑啉与甲醛水溶液、三氯化磷反应,合成了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钠、三乙烯四胺六甲叉膦酸钠、多乙烯多胺多甲叉膦酸钠、咪唑啉二甲叉膦酸钠等甲叉型膦酸钠阻垢剂,并用静态阻垢实验分别对它们进行阻垢性能评定.讨论了阻垢剂浓度、Ca2+浓度以及pH值对阻垢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甲叉型膦酸钠,特别是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具有良好的阻垢性能;阻垢剂浓度及钙离子浓度对阻垢率均有影响;该类阻垢剂不适应于高碱性条件  相似文献   

3.
高温水中阻垢剂阻垢性能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静态法评价了高温(100℃)水中几种阻垢剂的阻垢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阻垢剂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PBTCA)明显优于多元醇膦酸酯(PC-604)和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HEDP与PBTCA复配明显优于与PC-604复配。HEDP与PBTCA复合配方对体系pH值、Ca2+和HCO-3浓度变化有一定适应性,且比PBTCA经济。  相似文献   

4.
利用聚天冬氨酸(PASP)、聚环氧琥珀酸(PESA)、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AA-AE)和2-膦酸基丁烷-1,2,4-三羧酸(PBTCA)制备了一种环保型反渗透阻垢剂.通过静态及动态阻垢实验对阻垢剂的阻垢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此反渗透阻垢剂具有优异的阻垢分散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5.
有机膦酸化合物阻垢缓蚀性能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量子化学计量,探讨了乙烷-1,1-二膦酸(1,1-EDPA)、乙烷-1,2-二膦酸(1,2-EDPA)与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三种结构相似的有机膦酸阻垢缓蚀剂分子结构与阻垢缓蚀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计算结果显示,在阻垢性能方面,三种膦酸分子膦羧基团中氧原子呈负电性,这使得膦羧基易与晶面上的钙离子发生静电交互作用。且1,1-EDPA与HEDP分子中两个膦氧离子间距与方解石有关晶面上钙离子间距匹配,因而显著加强了阻垢剂分子与特定晶面的吸附行为,起到了碳酸钙晶体的阻垢效能,而1,2-EDPA不具有匹配的特征。在缓蚀性能方面,计算得到的三种分子最高占据轨道能量从高到低依次为1,2-EDPA;HEDP;1,1-EDPA。配合计算膦羧基团中膦中心原子对前线轨道电子云密度分布的贡献、磷原子2p轨道电子的富集程度,通过分析缓蚀剂分子与金属形成配价键的难易性,探讨了这三种有机膦酸分子缓性能差异的微观成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合成产物———新型水处理剂乙二胺 -N,N'-二乙酸 -二甲叉膦酸 (EDDAP)阻磷酸钙垢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EDDAP具有优异的阻磷酸钙垢性能 ,且明显优于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小分子有机抑制剂氨基三甲叉膦酸NTP,乙二胺四甲叉膦酸EDTP和己二胺四甲叉膦酸HDTP的合成方法,对NTP,EDTP,HDTP和氨基二乙酸NDA四种化合物抑制黄铁矿、毒砂的行为以及分离这两种矿物的性能作了实验研究,并对药剂与矿物表面的作用模式以及药剂结构与性能间关系进行了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具有优异阻垢性能的水解聚马来酸酐和亚磷酸为原料,经一步反应合成得到膦酸化水解马来酸酐。经色质图谱和其它分析方法研究了产物的分子结构,发现无论羧基和膦酸基团都在同一分子中存在着。产物的分子结构可示意为: 由于它既是一种聚合羧酸型化合物,又是一种聚合膦酸型化合物,因此既有优异的缓蚀性能又具备优异的阻垢性能。当产物在低剂量如5ppm和其它一些有机多元膦酸如羟基乙川二膦酸(2ppm)或乙二胺四甲叉膦酸(2ppm)以及锌离子(1ppm)等复合使用时,发现产物和它们有较好的协同效应。实验证实了,即使在含高氯离子浓度(40000ppm)的水质条件下,产物也可被用作为一种好的缓蚀剂和阻垢剂。  相似文献   

9.
在模拟工业水质条件下,通过静态碳钢挂片腐蚀实验及浓缩水阻垢实验,以加权单纯形法优化了氨基三甲叉瞵酸(ATMP),钼酸铵及聚丙烯酰胺三种药剂的复合配方.实验表明,优化所得配方在较低的药剂浓度条件下达到了较高的缓蚀和阻垢效果,从而降低工业成本,并且实验时间短.实验成本低.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静态阻垢法、电导率法、临界pH法和浊度法四种反渗透阻垢剂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证明,浊度法是实验室评价反渗透阻垢剂性能最适宜的方法,在使用浊度法的同时可考虑选用电导率法进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1.
对三峡库区内长江、嘉陵江(重庆主城段)近年来水源水质研究发现,两江水源pH值偏高,高锰酸钾指数(CODMn)值多数时期超过4.5 mg/L,小分子量的溶解性有机物(DOM)比重较大,且在夏季洪水高浊期,有机物污染较严重.采用模糊加权水质质量系数法和系统聚类法对两江原水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水质聚类分期,在研究期内,长江原水水质按类别分为夏季高浊污染期、春秋中温微污染期、冬季低温微污染期;嘉陵江原水水质按类别分为低浊水质期、初春高藻水污染期、夏季高浊污染期.两江水源在不同时期水源水质差别较大,属于难以通过常规处理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 5749-2006)水质要求的水体,因此应对不同时期重庆主城段的水源进行适宜的强化处理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透光率脉动检测技术评价混凝剂的混凝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评价混凝效果的新方法———透光率脉动检测法 ,并以不同浊度的高岭土悬浊液为研究对象 ,投加 3种不同剂量的混凝剂 (硫酸铝、聚合氯化铝、高分子有机絮凝剂HCA) ,通过PDA2 0 0 0检测仪对混凝效果的检测 ,以R指数评价不同混凝剂在多种浊度水样中的混凝效果。结果表明 ,透光率脉动检测技术是一种检测混凝性能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处理低温低浊水时残余铝过高及浊度难去除的问题,采用复合型生物絮凝剂(CBF)处理低温低浊水源水,通过L16(45)正交实验研究了复合型絮凝剂投加量、pH、助凝剂Ca2+投加量、沉降时间和混凝水力条件5个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浊度及铝去除率的影响因素均为:pH>水力条件>沉降时间>助凝剂Ca2+投加量>絮凝剂投加量。浊度去除率和铝去除率最佳的絮凝条件:絮凝剂投加量为10 mg/L;助凝剂Ca2+投加量为1.5 mg/L;pH为8.0;水力条件为搅拌速度160 r/min,搅拌时间为40 s;沉降时间为30 min。此时浊度去除率达到88.34%,残余Al去除率为92.43%。研究为应用CBF处理低温低浊水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原水浊度对水厂生产废水回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原水浊度的变化,从改善混凝条件优化净水工艺角度,对九龙江流域水厂生产废水的回用条件和作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原水浊度条件下,生产废水回用的最佳含固率范围小于1%.当原水浊度小于60ntu时,最佳含固率随原水浊度的升高而升高,当原水浊度大于60ntu时.最佳含固率随浊度的升高而降低.研究还发现生产废水回用不会造成饮用水水质超标.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高浊水除浊问题,使用酸改性粉煤灰与壳聚糖按照不同质量比制备成的复合材料对高浊水进行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出了粉煤灰与壳聚糖复合材料投加量、搅拌时间、pH和废水初始浊度对除浊性能的影响以及各因素综合作用对除浊率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粉煤灰与壳聚糖质量比为6:1时,其除浊率可达到93.78%;当复合材料CWF3投加量为0.6 g时,其除浊率可达到73.52%;当搅拌时间为30 min时,其除浊率可达到90.28%;当pH=6时,其除浊率可达到84.50%;当初始浊度为300 NTU时,其除浊率可达到95.67%。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粉煤灰与壳聚糖质量比为6:1,最佳组合条件为投加量0.7 g、搅拌时间35 min、废水初始pH=7、废水初始浊度350 NTU。酸改性粉煤灰负载壳聚糖后具有更强的亲和能力,且价格便宜,可以弥补单独使用粉煤灰或壳聚糖的不足,可用于对大规模废水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高浊水除浊问题,使用酸改性粉煤灰与壳聚糖按照不同质量比制备成的复合材料对高浊水进行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出了粉煤灰与壳聚糖复合材料投加量、搅拌时间、pH和废水初始浊度对除浊性能的影响以及各因素综合作用对除浊率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粉煤灰与壳聚糖质量比为6:1时,其除浊率可达到93.78%;当复合材料CWF3投加量为0.6 g时,其除浊率可达到73.52%;当搅拌时间为30 min时,其除浊率可达到90.28%;当pH=6时,其除浊率可达到84.50%;当初始浊度为300 NTU时,其除浊率可达到95.67%。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粉煤灰与壳聚糖质量比为6:1,最佳组合条件为投加量0.7 g、搅拌时间35 min、废水初始pH=7、废水初始浊度350 NTU。酸改性粉煤灰负载壳聚糖后具有更强的亲和能力,且价格便宜,可以弥补单独使用粉煤灰或壳聚糖的不足,可用于对大规模废水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7.
针对低浊度矿井水的特点,采用试验方法,选用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复配使用,实验研究絮凝剂对矿井水浊度去除效果。通过正交混凝实验,研究了混凝药剂的投加量、混合转速、混合时间、反应转速及反应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处理矿井水的最佳混凝药剂及投药量及最佳水力条件。  相似文献   

18.
将透光脉动检测技术应用于过滤过程中的颗粒物质监测,提出以脉动检测值作为过滤效果和滤后水颗粒的评价指标,并通过进行连续过滤试验考察其可行性.结果表明在过滤过程的监测中,脉动检测值R可灵敏地反映出过滤中颗粒粒径的变化情况,与浊度检测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好的预测性,是一种全新的滤后水水质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9.
以原水为研究对象,从改善低浊水混凝条件优化净水工艺角度,对生产废水的回用条件和作用规律进行了研究.回用具有适当含固率的生产废水可以改善水处理过程的混凝条件,节省投药量,节药率一般为10%~40%;存在改善混凝条件节省投药量的最佳含固率和最佳混合水浊度范围,最佳含固率为0.1%~0.7%,最佳混合水浊度为60~400 ntu;含固率和混合水浊度具有相关性,在生产过程中,建议以最佳混合水浊度控制生产废水的回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中试研究了常规给水处理系统运行工况与费用的基本关系,证实了最经济沉淀水浊度的存在;且证明了该浊度值同混凝剂,沉淀池排泥及滤池反冲洗水等各种费用值的以情况及原水水质条件相关;试验表明虽然该浊度值同原水水质条件相关,但变化幅度不大,有利于在生产上实现优化运行,同时发现在试验的具体条件下,混凝剂费是影响运行费用的主要因素,降低混凝剂消耗是降低运行费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