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涛  曾志杰 《科学通报》2009,54(23):3748-3752
报道的骨骼学证据显示一件雌性维氏大唇犀(Chilotherium wimani)的头骨上留有被巨鬣狗(Dinocrocuta gigantea)袭击的痕迹. 对比现生斑鬣狗(Crocuta crocuta)对非洲黑犀(Diceros bicornis)的进攻行为, 雌性大唇犀愈合的伤痕被解释为遭受晚中新世巨鬣狗攻击的后果. 巨鬣狗的捕猎古生态学行为长期以来都是广泛关注的焦点, 但以前一直未发现清晰的证据来指示这种食肉动物的捕猎习性. 这件维氏大唇犀标本提供的证据表明巨鬣狗具有与现生斑鬣狗相似的捕猎行为: 尽管其专门食骨的头骨和牙齿形态赋予巨鬣狗在腐食中处理骨头的强大能力, 但它仍然是主动的捕猎者.  相似文献   

2.
<正>斑鬣狗,一种被认为污秽不堪的食腐动物,一直受到人们的诟病。但最新研究表明,它们实际上是恪尽职守的父母和出色的猎手。生物学家凯霍尔卡姆普驾驶着一辆越野车行驶在崎岖不平的土路上,前车灯射出的光柱恰好照到九只斑鬣狗闪烁的眼睛,它们正排成一行悄悄地行进在辽阔的草原上。"斑马杀手。"霍尔卡姆普对她的一位助手低声说道。此时他们正在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以西160千米处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20年来,霍尔卡姆普一直都在这里研究斑鬣狗。  相似文献   

3.
为斑鬣狗正名我们常在有关动物的记录片中见到这样一组镜头:一只猎豹疾速追赶一只小羚羊,在消耗了大量体力后终于将其捕获。正当它喘着粗气准备休息一会儿再用餐时,一只斑鬣狗悄悄地靠近了它,用贪婪的目光注视着,然后以猎豹猝不及防的进攻将体力透支的猎豹赶跑……斑鬣狗成功地夺取了别人的  相似文献   

4.
正动物为了寻找到配偶、达到繁殖后代的目的,往往会在心仪对象面前展示自己曼妙的舞姿。动物的这种求偶展示是雄性向雌性炫耀的大好时机。当然,也不排除少数雌性"女汉子"对雄性"美男"青睐有加,穷追不已。除了舞蹈,雌雄之间的其他活动,包括配对、筑巢和相迎等,也都是求偶展示的一部分。求偶展示对动物提高繁殖成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徐媛 《自然与人》2014,(5):17-17
有关哺乳动物和细菌之间互动方式的研究,引发了动物行为研究领域的变革。为了相互交流,鬣狗会把一些糊状分泌物涂抹在草地上,这类分泌物来自于鬣狗尾巴下面拳头大小的腺体。尝到这些遗留物的其他鬣狗可以从中嗅出大量的信息,包括它的性别、地位、交配意愿等等。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鬣狗本身并不产生这些气味,这些气味实际上是由鬣狗气味腺中的细菌产生的。随着气味腺中菌群的变化和发展,飘荡的体味成分也随之发生变化——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生态学家凯文·泰斯如是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斑点鬣狗看起来像狗,但是科学家近来发现,它们的社会生活更像狒狒,只是斑点鬣狗的社会是女权主义起主导作用的. 《世界历史》中说,诺亚没有让鬣狗上他的方舟.菜利解释说,它们可能是在大洪水后,由猫和狗杂交后生出来的怪异动物. 斑点鬣狗受人蔑视长达数世纪之久,不过,依照一些专家的观点,斑点鬣狗实际上却是令人钦佩的.鬣狗生物学家说,这种动物在狩猎方面更聪明,更具社会适应性,而且不太暴力.比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的——臭名昭著,要好得多.一直在肯尼亚研究鬣狗长达15年的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动物学家凯·霍尔坎普说,一旦你习惯于它们,就会觉得它们没有那么丑陋了.  相似文献   

7.
正将鸟类发声划分为"叫声"和"鸣唱"是一项广泛而长期的工作。一般来讲,"叫声"是一种短促的发声,持续时间短,结构简单,雌性或雄性都有可能发起。与此相反,"鸣唱"在结构上更为复杂,持续时间更久,而且通常是由可育年龄的雄性发起的。"叫声"通常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下,比如在求偶或进攻行为中,或是对发现掠食者发出的一个信号。一个物种可能拥有众多不同"叫声"所组成的  相似文献   

8.
胡兀鹫——能吃骨头的鸟儿胡兀鹫也许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鹫类猛禽了,它分布于中亚洲、非洲和欧洲的高山地区。它有一个“鸟中鬣狗”的别号。我们知道生活于非洲的鬣狗是一种食肉动物,常常尾随于狮子后面,与它们分享猎物,有时甚至群起而攻之,将凶猛的狮子赶跑独占人家的猎物。有时鬣狗也结伙攻击角马、羚羊,并且总是百战百胜。鬣狗的形象让人生厌:前腿长,后退短,跑起来踉踉跄跄的。但鬣狗有一副极其锐利的牙齿和非常有力结实的咬肌,咬起坚硬的骨头咯嘣嘣像嚼糖块一样。有意思的是,胡兀鹫也嗜食骨头,虽然它并没有鬣狗那一副锐利的牙齿和结实…  相似文献   

9.
猎豹在非洲草原上向来以敏捷、矫健著称,不可思议的是有时却迫于斑马群的追逐。而一对猎豹母子面对一群狂奔过来的鬣狗就更是惊骇不已。与斑马相比,鬣狗当然凶恶得多,转瞬间,小猎豹就会被它们卷进狂流之中。不过不必担心,会吃掉幼狮的鬣狗却不会伤害猎豹的幼仔,因为猎豹是它们的“伙食长”。 鬣狗是种很复杂的猛兽,让人吃惊又让人佩服。一只小猎豹被斑马从母亲身边冲散,闯到3只鬣狗的圈子里去了,情况似乎很危急。鬣狗真的不会吃掉它吗? 最初,猎豹母子横穿过这片有很多动物的大草原时,多少带有一点捕猎的味道。但是这已办不到,因为大羚羊、斑马等大型动物很多,而体型与自己差不多的瞪羚则巧妙地利用大型动物做掩护,跑动中总是与猎  相似文献   

10.
兰西 《科学之友》2013,(7):42-43
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女科学家之一、堪培拉大学应用生态学协会教授詹妮·格拉夫斯在澳大利亚科学院发表演讲时,对人类男性的未来发表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惊人预言格拉夫斯教授称,男性性染色体为XY,决定男性性别的Y染色体由于在性染色体中只有一个,属于"孤家寡人",它将越来越难以修复自身的"缺陷"。格拉夫斯教授预测称,男性Y染色体与生俱来的"脆弱性",意味着男性正在逐步走向灭绝,而男性在地球上灭绝的时间期限大约是500万年!  相似文献   

11.
正长期以来,雌性大象都以它们彼此间的无私合作而闻名。然而,科学家经过长期跟踪观察揭露了一个惊人事实:雌性大象之间也存在不公平竞争,它们甚至恃强凌弱!它们为什么独自行动一声巨大的咆哮声打破了冬夜的静谧。听到这个声音,正在做大象行为研究的生物学家凯特琳·奥康纳·罗德维尔从睡袋里一跃而起,甚至都顾不得脑袋暴露在严寒中就冲出门去。在昼夜观测塔上,凯特琳往6米之下的水池俯看……这里是凯特琳在野外进行象群研究工作的大本营。她在这里可以很好地对大象的行为进行昼夜观测。但此时,月亮几小时前就已下山了,四周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到。于是,她拿起了夜视镜。四头大象渐渐映入她的眼帘。这个数量对于一个象群来说实在是太少啦!只见一头雌性大象走进最受  相似文献   

12.
正含蓄内敛的软妹子,坚强刚毅的女汉子;内心安静的美男子,大大咧咧的阳光男孩。大千世界,总有形形色色的人……性格的类型说起性格,我们最常提到的,就是内向、外向。例如,内向的人文静、内省、喜欢独处;外向的人热情、开朗、善于社交。可是,我们偶尔也会有疑惑,觉得自己不擅长主动交际,但却能跟熟人滔滔不绝,这到底是内向还是外向呢?事实上,这样简单地将性格一分为二,并不够全面。近年来,倍受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MBA学员推崇的"九型人格",或许能让我们对自己有个全新的认识。九型人格,也被称为性格型态学。它按照活跃程度、主动性、适应性、反应强度、持久性等,将芸芸众生分为九  相似文献   

13.
<正>食肉动物就是掠食动物吗?回答是,"不。"不是所有的食肉动物都被归类为掠食者,只有那些主要依靠猎捕活物为生的才能被纳入此列。大型猫科动物、北极熊、斑鬣狗、狼和豺都是掠食者,而猕猴和黑猩猩则不是,虽然它们也能杀死和吃掉其他小动物。那些捕食昆虫(如蝙蝠)或者以腐肉为食的动物(如秃鹫)则不属于掠食者。几百万年以来,老虎、狮子、豹子、美洲豹、  相似文献   

14.
新的研究发现,有一个进化中的"漏洞"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物种的雄性都比雌性的寿命短. 这个漏洞就在线粒体中,也就是人体细胞中产生能量的部分.线粒体有自己的DNA,与细胞核中的DNA是分离开的.几乎在所有的物种中,线粒体DNA都仅仅来自于母亲.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这种直线遗传可能使一些有害的变异不断累积.一般来说,自然选择过程会使有害的变异尽量不会累积,以确保它们不会被遗传给后代.但是如果线粒体DNA中的变异只对男性有危害,而对女性没有危害,就没有什么机制会阻止母亲把这种变异遗传给子女.  相似文献   

15.
从1960年到1967年,在芝加哥的布鲁克菲尔德(Brookfield)动物园,我们密切地注视着由捕获到的森林狼(Canis lupus)狼群内个体成员所形成的社会关系。1958年,5只一周岁的幼兽开始组建这个狼群——3只雌性,2只雄性。它们的亲缘关系都是兄妹或异父(异母)兄妹。在以后的十年里,这些动物被关在同一个椭圆形的围场中。狼所发展形成的关系保持着相对的连贯性,因而也就有了可以分析的起点。由于后来的幼体成熟而涌入成年群体中,自然会引起一些变化。尽管这样,社会组织仍然依靠群体中个体的行为而得以维持。也就是说一个成员允许别的成员的典型社会行为,而限制其反社会行为。这样的社会性活动可以方便地采用相当拟人的术语来描述:一只处于下属的狼“服从于”一只处于统治地位的狼,一些地位较低的动物“维护”最高统治者的社会地位,一只狼“惩罚”另一只狼,等等。  相似文献   

16.
如同人类在政治角力中使出浑身解数一样,动物在它们各自的族群里也会出现政治行为。不信你看看,恒河猴群体战、狒狒和亲政治……这样的"政治争斗"在动物界比比皆是,并成为动物种群保证个体与种群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7.
澳洲野犬     
澳洲野犬是最古老的犬类之一。动物学方面的许多教科书甚至将它划归到特殊的亚种。著名的动物学家、作家贝尔哈德·格里日梅教授走访澳洲之后,在自己的论著《四足动物的澳洲人》中写到:“有关澳洲野犬无休止地争论迄今已达百年之久了。澳洲野犬是何种动物?是名副其实的野犬,像‘北方的狼’;是非洲那种既美丽又勇猛的斑鬣狗的亲族?还是野性化了的家犬后代? ……根据牙齿结构和骨骼构造判断,澳洲野犬不可能有别于普通  相似文献   

18.
<正>还记得历史课本上关于早期人类男性外出捕猎、女性采集野果的故事吗?人类学的许多研究都显示,狩猎者主要是男性。有关人类的近亲——黑猩猩的研究也表明,黑猩猩中徒手捕食脊椎动物的主力军也是雄性。但是,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吉尔·普鲁兹教授却在一篇研究报道中指出,他们在塞内加尔观察到了许多"猩门女将":在当地的黑猩猩种群中,雌性黑猩猩会比雄性更多地使用工具进行"捕猎"。黑猩猩也吃肉除了取食多种多样的植物果实外,黑猩猩也是  相似文献   

19.
正河南郑州的王女士问:一说到运动,很多女生马上会联想到"可怕"的肌肉,担心肥是减了但成了肌肉女,失了女性的娇柔。难道运动跟肌肉果真难舍难分,运动多了真的会成为肌肉结实的女汉子吗?@专家解答:女性在肌肉增长方面有先天的"劣势"。在肌肉锻炼当中,激素水平会影响肌肉的状态,其中雄性激素睾酮被认为对肌肉生长有明  相似文献   

20.
郭德才 《科学之友》2005,(15):70-71
我们每个人的脾气、性格都是不一样的.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果让你在短时间内就能较快、较准确地了解某个人的禀性,那可是件极不容易的事.但在近期,美国行为科学家通过大量研究却发现,只要仔细观察一下某个人喜欢吃的食物,就可基本了解此人的脾气和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