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现象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钦 《科技信息》2008,(6):195-195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市场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随着双向选择体制的实行,大学毕业生业压力日益增大.其中女性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凸显,出现了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本文以经济学的经典歧视模型为理论基础对就业歧视问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影响主观判断的因素进行路径分析。总之,即使现阶段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无法用收入指标来度量.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仍然是客观存在的,这就使得女大学生产生强烈的自我歧视,进而使在校大学生主观上夸大了性别歧视对就业的负面影响.最终影响其就业预期。大学生对就业中性别歧视的主观认识不客忽视,在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在校学生的主观判断。可能引发高校招生中的性别歧视,乃至影响家庭的生育决策。因此,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经济和法律等手段以保障女大学生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2.
招生与就业中的教育公平问题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考察了284名大学生对教育公平问题包括招生与就业问题的看法.结果表明大学生普遍认为招生和就业过程存在不公平,尤其对招生制度不合理、招生中的腐败问题和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院校差别以及用人方看重外貌、只重学历不重能力等问题反映强烈.  相似文献   

3.
邓接红 《科技资讯》2010,(35):200-200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而高校女大学生由于性别方面的原因,在就业中常常遭受性别歧视,因而她们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了她们就业潜能的发挥,必然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如何帮助高校女大学生调整就业心理状态,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她们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行,企业在招人方面对女大学生的录用更加慎重。企业在女员工孕期、产期、哺乳期需要承担相应的人工成本,导致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带有性别歧视。例如在试用期间,如果女职工是在试用期内怀孕或尚在产期、哺乳期的,则可能因为不符合录用条件被用人单位辞退。这使女大学生的未来就业形势更为严峻。本文将剖析"全面二孩"政策对女大学生就业产生的负面影响,重点以中山市女大学生为例展开调研,并从女大学生自身等原因出发,就女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素养和自身综合能力提出对策和建议,从而缓解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王雪娇 《科技资讯》2013,(2):240-240
性别歧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历史潮源,女性一直以来在社会当中处于弱势地位,近年来,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愈演愈烈,而出现这种性别就业歧视并非偶然现象,本文对于这一问题展开了叙述、原因,和时策,希望对女大学生就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考察了284名大学生对教育公平问题包括招生与就业问题的看法。结果表明:大学生普遍认为招生和就业过程存在不公平,尤其对招生制度不合理、招生中的腐败问题和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院校差别以及用人方看重外貌、只重学历不重能力等问题反映强烈。  相似文献   

7.
彭国柱 《科技信息》2010,(20):56-57
所谓女大学生就业难是指女大学生就业相对于同届同专业的男生更困难,这其中既有客观因素,如法制的不健全、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高校培养模式不完善等等,同时又有女大学生的主观因素,如部分女大学生就业观与现实脱离、择业能力有待提高等.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营造社会良好就业环境、改进高校教育模式,同时女大学生要提高自身能力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8.
就业领域内的性别歧视主要表现为工资收入歧视、就业机会歧视和职业歧视。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我国没有专门的禁止性别歧视或就业歧视的立法,现有的法律可操作性不强,对于就业中性别歧视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的规定存在缺陷。建议制订禁止就业中性别歧视的立法,建立强制实施此法律的行政机构,同时完善生育保险制度,以此保护妇女的平等就业权。  相似文献   

9.
浅谈新形势下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作为学生工作第一线的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应该而且可以更好的发挥其作用.这既是大学生就业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对辅导员的要求,也是辅导员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研究新形势下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对于当前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本文从福西特(Fawcett,1918)开始研究性别差异到1981年贝克尔的家庭经济理论模型建立,进行了国外的相关研究综述;并着重对国内关于歧视问题的研究从经济学、法律、社会学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的综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愈为严峻,就业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变化也愈来愈引起社会的关注.从狭义上看,大学生就业成本主要指大学生从寻求工作到成功应聘这段特定时间内,为就业而支付的所有费用之和,主要包括五大方面:制作简历、形象包装、考证培训、交通费、公关费用等开销.在现阶段,高就业成本已经成为影响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新问题.对大学生就业成本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如何降低大学生就业成本从规范就业市场、完善服务体系、转变就业观念、优化就业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环境的变化,毕业生择业过程中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为了进一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反映当代大学生就业方面的要求,协调好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关系,使就业指导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我们组织了一次有关大学生就业意向的问卷调查,对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戴宁熙 《科技信息》2008,(3):454-455
性别歧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不仅反映在社会文化心理、价值取向,而且也反映在语言上.本人从英语构词、语义、排序方面对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进行分析,并为了避免语言中出现性别歧视词汇而提出了几种有效可行的非性别歧视语的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问题早在若干年前就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根据官方数据,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找到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研究自我分化在高职大学生就业焦虑与心理弹性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从重庆地区高职院校中选取427名高职大学生,采用自我分化问卷、高职大学生就业焦虑量表和心理弹性问卷进行调查.相关分析发现,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和自我分化只有情绪反应和家庭凝聚力之间没有显著关系,其余各维度以及总分之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自我分化各个维度与就业焦虑中工作紧张和总分维度存在两两显著负相关.层级回归发现,就业焦虑与心理弹性分别放入自我分化这个因素后,就业焦虑对自我分化和心理弹性的回归效应达到显著性.因此,自我分化在高职大学生就业焦虑与心理弹性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就业压力不断扩大和升温的大气候下,大学生自主创业已成为一种新的就业途径,而山西大学生还普遍持有传统的就业观念,通过介绍就业、转变就业观念和调整就业心态等创业的必要性,唤醒了沉睡中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推进就业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诚信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社会上的负面影响,使得不诚信现象进入高校校园,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诚信危机.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不诚信现象,将产生严重后果,很有必要对这种现象的现状、原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自负、自卑、焦虑、恐惧、依赖、从众、虚荣与嫉妒等消极情绪严重制约了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提升,使其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高校可以从开发女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入手,提升她们自信、希望、乐观、韧性的心理素质,将有助于减缓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帮助她们在就业时获得竞争优势.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高校毕业生数量近年来急剧增多,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在中国毕业生网最近发布的2007年和2008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中,使用了"就业寒流"来形容大学生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是个系统工程,它需要用人单位、学校和大学生本人相互衔接,相互认知,任一方面衔接出现问题,就难以跳出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怪圈.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明显的二元分割现象.人力资本因素中的学历、学校类别、专业类别和政治面貌,以及社会资本因素中的家庭收入、社会关系积累、家庭所在地和父亲职业等因素都有助于大学生在城镇一级劳动力市场就业,其中学校类别的作用和影响力最大.在城镇二元劳动力市场中,大学生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成本和就业满意度都起着作用和影响.整体而言,不管在哪种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就业竞争主要是人力资本的竞争,社会资本只是起到人力资源配置的辅助作用,说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是健康和良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