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本文对Hpb59-1黄铜超塑性压缩变形后的试样进行金相分析。不同的原始组织、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超塑性压缩变形后的金相组织都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微细晶粒超塑变形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微细晶粒LC4合金的超塑变形试验结果,分析了超塑变形的微观过程,提出一个基于非固有晶界位错运动的超塑变形模型。根据此模型及其本构方程,当晶粒较大变形温度较高时,ε∝σ~2/d,且超塑变形过程由体自扩散所控制,变形的激活能约等于体自扩散激活能;当晶粒较小变形温度较低时,ε∝σ~2/d~2,且该过程由晶界自扩散所控制,变形的激活能约等于晶界自扩散激活能。在8.2~11.5μm 的晶粒尺寸和445~505℃条件下,根据此模型计算得到的 LC4超硬铝的超塑变形应变速率与实测数据符合得颇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超塑性成形对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及后续的热处理工艺。大晶粒铝锰β—黄铜的超塑性挤压成形有利于亚晶的生成,使组织碎化,机械性能降低。成形后在525℃保温2小时的退火,有利于消除成形过程中造成的微观结构缺陷,通过再结晶使组织趋向稳定,机械性能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350℃热轧和室温冷轧对8090合金超塑性的影响。变形结果表明,热轧态的8090 合金的最佳延伸率为530%,而冷轧的达到630%。透射电镜观察及晶界角度测量结果表明,冷轧试样获得了较小尺寸的位错胞,在超塑变形初期冷轧试样中的应变诱发再结晶比热轧的快。在δ=25%时,冷轧试样的大角度晶界(≥10°)分数为0.67。而热轧的只有0.48。研究指出,应变诱发再结晶对细化晶粒和提高大角度晶界分数的作用明显地影响合金的超塑性能。  相似文献   

5.
晶内位错在8090铝锂合金超塑性变形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 8090 合金超塑性变形中的位错行为。透射电镜观察表明晶内位错产生于三角晶界,晶界台阶和粒子处。在变形初期,晶内位错滑移相当活跃;在变形中期,晶内位错发生回复形成亚晶界;至变形末期,虽然位错回复过程没有停止,但位错滑移协调机制变得更重要了,研究指出,位错滑移是变形初期的主要变形机制。动态回复和位错滑移都是晶界滑动的协调机制。而且,螺型位错与空位交互作用形成不能滑动的卷位错提高了晶内畸变能,促进了动态再结晶。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工业上用HP()59-1黄铜在L/D=1,压缩对数应变ε>0.7,600—700℃,卡头速度0.0035—1.75mm/s条件下,在10t万能试验机上呈现超塑性压缩的变形规律。本文还探讨了合金的组织状态、超塑性压缩时的润滑条件等对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稀土量不同的Al-Zn-Mg合金的第二相进行了测量与研究,给出了合金中第二相状态随稀土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第二相明显影响合金的超塑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导了对供应状态时效硬化的超硬铝合金L_(c4)进行的超塑拉仲试验以及对一种带有轴向狭长筋板零件进行的网格法模拟成型试验和横向超塑挤压成型试验的结果。分析了在超塑状态下,金属在轴向狭长槽型腔中的流动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和变形速率条件下,该合金也具有一定的超塑性。同时成功地实现了狭长筋板零件的超塑成型。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两无限大平行平板间充分发展层流流动的滑移参数计算方法,并基于不连续气层假设的滑移流动模型,在壁面条件中给定无滑移边界面和自由剪切面组成的复合边界条件,对具有规则微观结构的超疏水表面滑移流动特性进行数值仿真研究.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不仅能够精确获得超疏水表面滑移长度、滑移速度、流场结构等信息,还可以得到超疏水表面微观结构的几何尺寸对其减阻特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超塑性压缩变形的粘塑性有限元计算方法,对硬铝压缩变形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变形过程中的速度分布、应变率分布,应变分布、应力分布等一系列变形流动信息; 与计算圆柱体超塑性压缩流动应力的上限法、滑移线法和变分法进行比较.计算表明,有限元法和变分法的结果比较接近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1.
研究间断变形工艺对AZ31镁合金超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400~440℃、应变速率小于5×10-4 s-1时,间断变形工艺可以显著提高AZ31镁合金的超塑性.计算了空洞体积分数与空洞数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空洞体积分数与空洞数量呈正比.对拉伸试样断口形貌的分析表明,间断变形减少了空洞数量,因而减小了空洞体积分数,提高了超塑性伸长率.  相似文献   

12.
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正电子湮没技术,系统地观测了两相黄铜的形变结构,发现形变孪晶对微空洞形核与微空洞长大的影响是不同的。按照Mahajan的孪晶机制,分别讨论了这两种不同影响的微观机制,并将分析结果与微空洞的实际测试数据加以对照比较,发现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均匀变形条件是超塑性材料迭到很高塑性的一个条件。文章用塑性基本理论导出幂硬化特性的在单向拉伸时均匀变形条件,它适用范围较广,幂硬化塑性材料的均匀变形条件是它的一个特例。从该均匀变形条件可以看到W.A.Backofen所提出的超塑性材料不可能有绝对意义上的均匀变形,但可以通过分析颈缩的速度和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来分析超塑性的高低。  相似文献   

14.
等径弯曲通道变形制备超细晶铝合金的组织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等径弯曲通道变形(ECAP)的方法制备出超细晶铝合金材料,并研究了在不同道次条件下其显微组织的演化过程.研究表明,随着强烈塑性变形的增加,显微组织中开始形成大量晶粒尺寸小于1μm的位错胞组织,当其晶界取向差增大时,亚晶粒变为越来越细的板条状组织.当经过8道次ECAP变形后,晶粒尺寸由变形前的约50μm细化为约0.2μm.该超细晶铝合金材料在150℃的退火条件下,其晶粒尺寸稳定在0.2~0.3μm的范围内.在温度为500℃、应变速率为10-3s-1的拉伸实验中,该超细晶铝合金材料的最大延伸率高达370%,呈现出良好的超塑性.  相似文献   

15.
用载荷松弛法对Fe-28Al-2Ti合金在较高温度下的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测定了Fe-28Al-2Ti合金在高温变形时的载荷松弛曲线、应力减小因子Y及激活能值,并对试样进行了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Fe-28Al-2Ti合金的高温变形是一个亚晶界吸收位错,而且不断向大角晶界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超氯盐渍土的工程特性指标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探讨超氯盐渍土的含盐量与工程特性指标间关系为目的,采用室内土工试验与数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含盐量对塑性指标、抗剪强度的影响以及盐渍土渗透系数与干重度、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超氯盐渍土洗盐前后可塑必性变化幅度较大;抗剪强度随含盐量增加而增大;在干重度、含水量与渗透系数三者相互关系中存在界限水含量与界限干重度。所得结论对深入研究盐渍土的工程特性、指导盐田建设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克服VOF,Level Set等方法在磁性液体两相流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采用界面追踪法(VOSET,coupled Volume-of-Fluid and Level Set)捕捉相界面,将磁场力作为源项添加到流体运动的动量方程中,建立了磁性液体流场与磁场耦合的数值方法。推导了麦克斯韦方程的二维理论解并用于验证数值解,两者吻合良好,验证了磁场求解的正确性;同时通过模拟磁性液体液滴的平衡形状验证了本数值方法的准确性;进而分别研究了均匀磁场作用下磁性液体液滴振荡及非磁性气泡在磁性液体中上升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液滴或气泡均会沿磁场方向拉长,增大磁场强度或磁化率将导致更显著的变形;磁感线在相界面出现弯曲,弯曲方向指向磁导率较大的介质。  相似文献   

18.
超高碳钢马氏体相变及超细晶粒对亚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深入揭示淬火超高碳钢的马氏体亚结构及其产生的原因,通过对含碳量为1 4%(质量分数)的超高碳钢进行超细球化处理,获得了铁素体基体上分布超细碳化物的组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淬火处理.透射电子显微镜组织观测分析表明:奥氏体晶粒尺寸平均为2μm左右,淬火组织中存在大量板条马氏体,亚结构中含有大量位错与孪晶.通过计算证实,在马氏体亚结构形成过程中,随晶粒尺寸减小,孪晶切应力比滑移切应力升高得快,导致滑移成为变形的主要机制,位错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均匀变形条件是超塑性材料达到很高塑性的一个条件。章用塑性基本理论导出幂硬化特性的在单向拉伸时均匀变形条件,它适用范围较广,幂硬化塑性材料的均匀变形条件是它的一个特例。从该均匀变形条件可以看到W.A.Backofen所提出的超塑性材料不可能有绝对意义上的均匀变形,但可以通过分析颈缩的速度和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来分析超塑性的高低。  相似文献   

20.
地形起伏成品油管道积水不仅降低管输效率、加速管道内壁腐蚀,其腐蚀产物还可引起干线设备堵塞,甚至 计划外停输。采用0# 柴油、自来水在内径50 mm 的地形起伏透明有机玻璃测试系统上对油流携带积水这一局部油水 两相流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随油流剪切作用的增大,积水逐渐呈界面光滑分层流、界面波动分层流以及界面乳 化分层流3 种形态;一旦积水全部进入上倾管段,其平均运动速度随油相表观速度增大而线性递增,其平均截面含率 随油相表观速度增大而线性递减;积水全部进入上倾管段时对应的油相表观速度随上倾倾角增大而增大,而积水量对 其影响较小。结果表明采用上游来流可以将积水携带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