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硝酸分子结构,电极电势及实验事实为依据,论述了硝酸的氧化性及还原产物,从理论上解释了为什么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以及硝酸越稀,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氮的氧化数降低越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电极电势是一个很有用的参数。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程度与电极电势密切相关。溶液浓度、酸度的改变,沉淀剂、配合剂的加入,均会改变电极电势值,致使氧化—还原反应的倾向和程度改变。本文阐述了电极电势在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对于教学要求,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 H_O_2的电极反应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半反应入手,结合热办学原理和偶合反应原理,运用自由能变与电极电势的关系从理论上解释了 H_2O_2在酸碱性介质中氧化还原性存在极大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实验教学中的一些事例,补充理论教学中有关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一些问题,以期引起同行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实验教学中的一些事例,补充理论教学中有关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一些问题,以期引起同行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处于平衡态的氧化还原电极电势对反应速率常量的影响问题.当体系中氧化态粒子浓度增加时,体系平衡电位上升,还原反应速率常量减小,氧化反应速率常量增加,无净反应发生,体系仍处于平衡态.  相似文献   

7.
从教学研究角度出发,通过一例题解的分析,讨论了标准电极电势应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物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对亚硝酸在酸碱介质中氧化还原性强弱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应用标准电极电势和热力学偶合反应原理对亚硝酸不同介质中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加以探讨,从而纠正了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标准电极电势和标准吉布斯自由能等热力学数据,运用热力学偶合反应原理,讨论了居于中间氧化态的含氧酸在酸碱介质中氧化还原能力的差异,指明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伴随发生的中和反应和生成弱酸的反应降低了相应反应的自由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氧化数概念说明有机氧化还原反应的含义,解释有机物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氧化电势,还原电势和电极电势的形成过程.并指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旨在明确电极电势的实质,澄清人们在三者之间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多元的复杂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电池,并推导出计算其标准与非标准状态的电池电动势(E_总~θ与E_总)和相应的复杂电极反应的标准与非标准状态的电极电势((?)~θ与(?))的计算公式,并从三个方面来说明这些公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电极电势的产生出发,根据质量作用定律,Arrhenius公式及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推导出电极电势的Nernst方程,并对氧化-还原、电化学等部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化学反应中,氧化和还原是一对矛盾。下面试用学习《矛盾论》的体会,对氧化还原理论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氧化还原反应人们对氧化还原反应,和对共他事物的认识一样,也有一个“由表及里”,由片面到全面的认识过程。最初,人们把物质与氧化合的反应叫做氧化;把氧化物失去氧而恢复原状的反应叫做还  相似文献   

15.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极为重要的化学反应。正确理解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正确书写氧化还原方程式,并准确而迅速地给予配平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引起了不少化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拟在简要阐述氧化还原的概念后,重点讨论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的定义 20世纪以前,氧化还原的概念总是限制于与氧有关的反应范围内。随着1897年电子的发现和1913年玻尔原子模型的提出,化学反应才逐渐地得到新的解释,把氧化还原反应看成是有电子得失的反应,氧化是失去电子的过程,还原是得到电子的过程,得到电子的物质叫氧  相似文献   

16.
用静态重量法研究了丙烯还原α-钼酸铋和α-钼酸铋(经丙烯的预还原)在氧中的再氧化这两个过程的动力学。在350~450℃的温度区间内,生成丙烯醛反应的表现活化能为15.8Kcal/mole;对丙烯的反应级数从高温下的1变到低温下的0.3。在相同的温度区间,氧对催化剂再氧化的表观活化能出现转折,高温区为12.0Kcal/mole,低温区为33.2Kcal/mole;对氧的反应级数近于1。 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对α-钼酸铋与氧气和丙烯混合体系的反应动力学行为做了如下解释:高温下(>380℃),反应的控速步是丙烯对催化剂的还原;低温下,反应的控速步为氧对催化剂的再氧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微溶盐标准电极电势求解例题的演算,说明微溶盐作电极对电极电势的贡献是分步进行的,一是微溶盐的解离,二是金属离子的还原反应.基于微溶盐电极的反应实质,其标准电极电势很容易计算,并且可以推广计算其它类型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电势阶跃法和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中性红的氧化还原反应,并测定出标准电极电势E=0258(vsNHE),电子转移数n=2以及还原态离解常数pKa1=518,pKa2=603,推测了中性红在水溶液及非水溶液(二甲亚砜)中的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9.
反应速度是从化学动力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反应的快慢。它不仅取决于反应物的本质,而且还受到外界条件(如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溶剂……)的影响,而电极电势的数值,则是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的依据。是就热力学角度说的,应用于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和次序,昱依二者从概念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标准电极电势(E)的应用是有条件的,并有一定的局限性。E值与电极反应的方向无关,它是强度性质;E不适用于高温和非水体系,它不能说明氧化一还原反应速度的快慢程度。另外,E与电离能的概念也有区别。 标准电极电势(E)是基础电化学中十分重要的基本概念。E不仅可以比较氧化剂或还原剂的强弱,还可以用来判断氧化一还原反应的方向和程度等,用途很广泛。但是标准电极电势的应用是有条件的,并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在应用E时必须注意到这一方面,否则会造成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