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病理、命名、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3例典型病例.结果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病理是鼻出血、变性坏死、血管增生机化、黏膜炎症、息肉样改变等为基本病理改变.临床特点是患者长期反复鼻流血或鼻涕带血、鼻塞,中鼻道黏膜多有水肿、息肉样改变.CT显示上颌窦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高,上颌窦膨胀性扩大,内壁吸收破坏.经鼻内镜下手术可见:上颌窦内充满一完整的暗红色团块组织.手术完全清除后可痊愈.结论 本病单侧多发,是由上颌窦内积血、积血机化压迫上颌窦各壁诱发的以长期鼻出血、鼻阻塞为主要症状,CT多表现为占位性病变,是一种少见的鼻部良性疾病,手术可治愈.  相似文献   

2.
1一般资料 患者王某,女,32岁.患者主诉:自觉右侧鼻根部麻木,有虫爬感,并伴有局部疼痛,随即右侧鼻腔出血不止,处置鼻腔时,从右侧鼻腔内取出7条白色小虫,并行右侧上颌窦穿刺,取出小白虫1条,此后症状减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脾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特点和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至2010年收住我院的39例脾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更佳的治疗策略.结果:21例患者无症状,脾占位性病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依据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病理检查.39例脾占位性病变中良性35例,其中手术切除脾脏23例,非手术治疗16例,包括恶性4例.随访5月~5年,手术与否,良性疾病均获得长期生存,而恶性者诊断后4月内死亡率100%.结论:脾占位性病变以良性为主,恶性少见,影像学检查是发现脾占位性病变的主要手段.根治性切除是治疗恶性占位性病变的唯一手段,而脾切除对成年人可能是最佳的治疗方案,但脾部分切除更适宜儿童患者.  相似文献   

4.
良性基底细胞腺瘤已有许多报导,很少有关于恶性基底细胞腺瘤的报道,而原发于上颌关于恶性基底细胞腺瘤的报道,而原发于上颌窦的基底细胞腺癌更为少见。 我科曾收治1例中年男性患者。临床表现为早期出现在侧上颌后牙麻木,随肿物生长,面部及腭侧膨隆造成面部畸形。肿物生长迅速无疼痛感,粘膜表面光滑,无破溃,既往健康,系统检查正常。患者颌下区有一直径0.5cm质软,活动度好的淋巴结。X光所见:患侧上颌窦混浊增大,全部为肿物占满窦壁广泛破坏,眼眶上部及筛窦、蝶窦未受侵及。 治疗经过 在全麻下行患侧上颌骨及肿物摘除术,右大腿中厚皮片移殖术,术后病理回报为:上颌窦基底细胞腺癌。病理表现为无  相似文献   

5.
1病例 患者,女,48岁.陶"腹部不适,发现胰头占位性病变2年,近期肿块增大1月"人院.病程中无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查体: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右下腹可扪及一肿物,大小约9 cm × cm,边界不清,活动可.既往无胰腺炎病史,无外伤史.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19-9)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6.
在上颌后牙拔除过程中,由于上颌后牙与上颌窦的特殊解剖关系或术者技术原因,有可能将断根推入上颌窦,给治疗带来诸多不利.因此,在上颌后牙拔除术前,应分析牙根与上颌窦的关系,选用正确的方法和器械,避免上颌窦炎、口腔上颌窦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技术在B超探及的乳腺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并结合我科临床对麦默通微创技术在乳腺占位性病变的适应症进行总结.方法:应用麦默通微创切除活检术前B超探及的乳腺占位性病变292例,共计1 055个肿物.结果:B超探视下肿物完整切除,切除肿物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乳腺纤维腺瘤686个,乳腺腺病253个,乳腺囊肿病64个,导管内乳头状瘤39个,乳腺癌12个,低级不典型增生1个.术后出现皮下血肿1例,均无感染、皮肤破溃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及6个月随访,患者满意度达98%.结论:麦默通微创技术可作为B超探及的乳腺良性占位切除手术的首选方式,并可作为亚临床乳腺癌的活检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反张咬钳和钩突刀两种钩突切除方式对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鼻内镜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8例单侧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64例,A组采用70°鼻内镜下反张咬钳由后向前咬除钩突中部;B组采用0°鼻内镜下钩突刀切除钩突的方法,显露和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清除并冲洗上颌窦内的分泌物.结果与钩突刀切除钩突开放上颌窦的方法相比,采用反张咬钳手术的患者术腔上皮化相对较早,术后上颌窦口再狭窄发生率较低.结论采用鼻内镜下反张咬钳咬除钩突中部,扩大上颌窦自然窦口的手术方式,组织损伤小,恢复快,鼻窦黏膜功能保留良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71例老年人颅内占位性病变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老年人颅内占位性病变起病隐晦,缺乏典型的颅内压增高表现,临床常以进行性智能障碍、痴呆、精神异常及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为其主要表现.文中同时对老年人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治要点、导致误诊原因进行了讨论,以便使临床医师加深对老年人颅内占性病变的了解,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鼻腔、上颌窦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柯-陆氏手术进路与鼻内窥镜手术联合治疗32例鼻腔上颌窦病变。结果:治愈率为93.75%(30/32)。通过该手术治疗的病例经0.5~2年的随访,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只要手术适应症选择合理,该术式手术时间短,易清除病变组织,是防止疾病复发,保留鼻腔、上颌窦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1、病史摘要n患者,男,16岁.因进行性双侧鼻塞伴反复鼻出血10个月,左侧面部肿胀、左眼视力减退及左耳听力下降一月余,于1996年9月26日入院.10个月前,始感左侧间歇性鼻塞,自认为受凉感冒未能重视.7个月前鼻塞变为持续性,由单侧鼻塞发展成双侧并伴有反复少量流血,左耳听力减退和左眼视力模糊.经当地医院检查,左侧中鼻道处有一花生米大小粉红色赘生物(?)左耳鼓膜充血,拟诊:“鼻息肉、左耳卡它性中耳炎,施以消炎,滴鼻剂等药物治疗,因鼻息肉较小未予手术.经3个月治疗上述症状时轻时重,随又于四个月前在县医院门诊医病,仍以前述诊断继续对症治疗,症状未见好转并逐渐加重.入院体检:颈部淋巴结无异常肿大,左侧面颊部肿胀显著,左侧眼球稍外凸,外斜约20°,向上,下,右活动受限,视力0.15°,瞳孔约5.5mm×(?)mm,对光反应迟钝、眼底检(一),左侧耳鼓膜松驰部明显充血,光锥紊乱,左侧鼻腔有一肿块压迫鼻中隔向右侧偏曲,鼻咽腔顶部及鼻后孔处均有核桃大小红色肿物堵塞于鼻后孔,表面有少量血痂.“CT”及“MRI”所见左侧翼腭窝约4×5×6cm大小肿块向鼻腔,鼻窦伸入,左侧血管窦受累,颅底骨质亦明显破坏,提示:鼻咽部,左上颌窦占位性病变,恶性肿瘤.病理诊断:海绵纤维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腹腔内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的CT表现,并重点探讨其在CT诊断方面的价值.病灶体积较大失去了原病灶的典型影像表现容易导致判断失误和误诊.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共14例,其中腹腔内囊腺瘤8例,其中1例为超级巨大型;囊腺癌2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例;肠系膜囊肿2例.所有病例都经过平扫,部分经过平扫加增强扫描或三维重建.结果:14例病人都诊断为囊腺瘤,腹腔内囊腺瘤的正确诊断例数为8例,其中4例未做增强扫描,诊断困难,有2例误诊.结论:腹腔内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具有相似的CT特征,在病灶体积较大的情况下病灶失去了部分典型影像表现,从而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在定位定性诊断上经验不足,认识这些困难有助于掌握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在疾病发展中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3.
探讨鼻内窥镜,柯-陆手术联合进路治疗伴有上颌窦病变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对104例伴有上颌窦病变的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窥镜、柯-陆手术联合进路鼻窦手术,彻底清除病变。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治愈85例,好转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1%。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71例老年人颅内占位性病变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老年人颅内占位性病变起病隐晦,缺乏典型的颅内压增高表现,临床常以进行性智能障碍、痴呆、精神异常及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为其主要表现。文中同时对老年人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治要点、导致误诊原因进行了讨论,以便使临床医师加深对老年人颅内占性病变的了解,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一种微创、彻底治疗真菌球型上颌窦炎的手术路径。方法:对90例真菌球型上颌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治疗。结果:90例手术患者术后症状消失,随访半年至2年无复发。结论:该手术路径对于真菌球型上颌窦炎的治疗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好,术后无复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脑血管病及颅内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后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以提高颅脑疾病的综合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颅脑损伤、脑血管病及颅内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后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符合CSWS诊断金标准,患者于术后4~10 d血清钠均低于130 mmol/L,24 h尿钠均大于80 mmol/L,血浆渗透压小于270 mmol/L.经治疗,48例患者恢复正常,2例患者入院后病情危重死亡,1例放弃治疗,死于低钠血症,1例死于术后出血性脑梗死,2例为长期植物生存状态.结论脑性盐耗综合征诊断标准是低血钠、高尿钠、低血容量,中重度颅脑外伤术后和鞍区、下丘脑病变患者手术后常并发此症,应该及时给予患者补钠、补液治疗,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探究超声成像技术在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将2015年10月~2017年3月期间正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2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发现264个病灶。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结果及诊断价值。金标准结果显示共264个病灶中,良性病变为197个,恶性病变为67个,超声弹性成像结果显示良性病变为193个,恶性病变为71个,良性准确率为97.41%(188/193),恶性准确率为87.32%(62/71),敏感度为95.43%(188/197),特异性为92.54%(62/67)。超声成像检测能较好地对乳腺占位性病变进行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均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肾上腺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38个)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超声检查结果,并与CT、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 36例(38个)肾上腺占位病变中,超声检出了33例(35个),检出率为92.1%,超声诊断符合率89.5%(32例34个)。结论超声对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较高,而对其定性诊断需结合临床资料,符合率也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大,可作为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在膀胱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9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69例中,膀胱肿瘤35例;膀胱结石10例;膀胱异物2例:膀胱憩室9例;腺性膀胱炎5例;膀胱凝血块8例。结论超声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有极为实际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检查膀胱疾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探讨螺旋CT对上颌埋伏牙定位的价值.方法:对11例上颌埋伏牙患者进行上颌牙轴位螺旋CT扫描,做多层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获得牙体断层像.结果:11例患者,8例埋伏牙位于腭侧,2例埋伏牙位于唇侧,1例埋伏多生牙牙根位于唇侧,而牙冠位于腭侧.结论:螺旋CT能清晰显示上颌埋伏牙的形态、位置、萌出方向及邻牙关系,可作为上颌埋伏牙外科处理和正畸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