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客家地区城镇化过程中,进城经商、务工或在城郊从事蔬菜种植业的农村劳动力是当前人口流动的主力军。客家流动人群在城市的文化适应方式包括三类:在城区经商和灵活就业者以商会为社会交往平台;受教育层次较低并以务工为主的青壮年通过加入同乡会移植原乡的人际网络;在市郊租赁土地种菜的中年“代耕农”则更倾向于利用客家传统结识当地村民。客家新移民通过社交网络迁移和接续客家传统进行文化适应,体现了客家乡村流动人群因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变迁而采取的生存策略与族群认同。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是客家族群比较集中的区域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江西客家传统教育不断完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自身特色,推动了客家社会发展。从历史文献梳理和相关田野调查可知:江西客家传统教育体系完善,办学主体多元,有官办、家族办和个人兴办,以及官方和各社会力量合办;教育内容丰富,以儒学为主,兼及武术教育、职业教育、女子教育;教学理念科学化,注重聘请名师,教学管理严格。这些客家教育的优良传统,对当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语言符号切入,考察客家的民俗文化特点。从方言角度看,客话的亲属称谓反映了当代客家迄今为止仍然承袭古代社会的家族结构习俗;客话的婚嫁语词则反映了客家民间仍保留古代传统婚姻制度的诸多礼仪俗尚;客家民众日常生活中好用谐音修辞手法表达吉祥语和禁忌语的风气。体现了当地百姓避祸趋吉和讲究体面的思想意识;而生意场中的暗语应用,则体现了客家民间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注意保守商业秘密、以避免亏损的防范心理。  相似文献   

4.
客家妇女是客家文化的典型体现。其勤劳耐苦、崇文重学、达理明义和积极参政的特点十分突出。有的论者认为客家妇女比别的族群妇女地位更为低下,而大量史料、客家人的风俗习惯和具体社会现象可以证明客家妇女在家庭中居于重要地位,在社会生活中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以客家教育的文化生态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客家文化与客家教育的互动关系,以进一步深化客家教育问题研究,寻求一种教育与具体亚文化生态关系的解读。认为客家文化是客家教育生存与发展必须适应的文化模式,客家精神是构建客家区域办学特色的基础与内核,客家文化是学校非理性管理和环境建设天然的观念生态资源。  相似文献   

6.
浅谈对客家后代进行客家传统文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客家先民吸收了各种文化的精华,并形成了在语言、民俗、精神特质等方面有显著特点的客家文化。论述了客家后代学习和了解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进行客家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客家服饰既继承中原传统,又融合了当地居民服饰的特点,不仅具有实用、粗朴、节俭的特色,而且色彩单调、造型单一。这体现着客家文化兼容并蓄的态度、务实避虚的作风、质朴无华的风格、勤俭节约的美德和保守恋旧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8.
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民俗体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体现,是客家文化重要的传承载体。闽西客家民俗体育是客家先民长时期以来在谋生存和求发展的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化、仪式化的文化集合体。以闽西客家民俗体育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结合闽西客家地区民俗体育的实际情况,探讨闽西客家民俗体育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路径,以促进客家民俗体育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客家文学的文化特征,时贤有以“根在中原、山乡特色、雅俗互动”概括者,此应未得其旨。客家文学作为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色其实就在一个“客”字。无论是外在之“形”,还是内在之“神”,客家文学无不体现着“客家”特色。  相似文献   

10.
闽西客家武术是闽西客家文化的奇葩,是客家先民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迁徙过程中集体智慧的结晶。受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闽西客家武术及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已经进入岌岌可危的境地。客家武术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强身健体,娱乐观赏,体验传统,感受文化及传承客家武术的当代价值,对促进闽西客家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及客家武术的传承有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客家土楼类型入手,侧重分析客家土楼的结构与功能,指出作为客家人群共同体聚族而居的土楼所蕴含的客家人的价值观、宇宙观,体现了客家文化既继承了中原传统农业文化,又在与原住民的互动中再生出新的地域性文化,从文化的角度反证了客家人是由中原汉人、闽南人和畲等族群在特定地域的生产生活互动中形成的人群共同体,土楼成了这一人群共同体文化遗产的特殊见证。  相似文献   

12.
赣南客家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空间中的装饰图案,传承了客家文化基因,影响着客家乡村人居环境特色的营造.基于对赣南客家民俗文化和客家祠堂、庙宇等民俗文化空间的分析,阐述赣南客家民俗文化空间中的装饰图案分类与艺术特征,探讨赣南客家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空间装饰图案的美育价值,并以赣南客家乡村为例,提取客家具有代表性的装饰图案,研究其在...  相似文献   

13.
从客家服饰看其文化与南方民族文化之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大支系。自秦汉以来,尤其是西晋以后,客家先民大量从中原不断向南迁徒,在漫长的迁徒过程中,与百越诸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客家族群。客家人的服饰不仅保留了中原汉族服饰之特点,同时体现出南方民族服饰之特征。客家文化与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使两者的服饰呈现多元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4.
客家文献的利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州市客家文献在客家地区历史、文化、名人等方面具有客家学研究价值。将客家文献中蕴含的静态知识转变成动态的情报信息流,可提高客家文献的利用效果,为公共图书馆图书情报工作的发展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5.
巴色会在华传教过程中留下一批影像文献,直观记录了清末至民国客家地区的社会状况,它突破了早期西方摄影家的进化论倾向和猎奇心理,是传教士对客家社会的长期“参与观察”中所记录的文献,具有文化人类学民族志的特征和价值。巴色会影像文献区别于传统的文字文献,且学界使用较少,对它的利用有助于拓展客家研究,对于理解近代以来客家社会的历史变迁,特别对客家妇女、客家建筑、客家宗族、客家葬俗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田野调查材料和历史文献资料表明,汀州"百壶宴"源于客家的民间宗教祭祀仪式,体现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域文化特点。在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政府为了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利用客家族群的文化资本,对地域社会的传统进行建构与再造。从象征人类学角度来分析,汀州"百壶宴"仪式具有宗教祭祀的特点,融合了多神信仰的特质。政府及商界人士联袂推出"千壶宴"的过程,反映了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互动,共同推动客家族群传统的复兴和再造。  相似文献   

17.
客家建筑和客家人的社会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德跃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5):122-122,158
介绍了客家建筑的历史、类型和特点,分析了客家建筑形式所体现的客家人具有的独特的社会心理状态.客家建筑是一部凝固客家人社会心理状态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可知,客家教育精神的作用包括:客家教育精神的文化作用、客家教育精神的导向作用、客家教育精神的工具作用、客家教育精神的内化作用。在具体的培育过程中,需要围绕着:重视客家教育精神的文化和导向作用、多渠道培育大学生的进取和开拓精神、课程实践培育大学生文化和团队精神、采取主题班会形式弘扬客家人文精神等四个方面来展开。  相似文献   

19.
黄遵宪作为客家人,在家乡客都嘉应州生活多年,自幼就受到客家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学,特别是客家民歌的熏陶,使他敢于提出“我手写我口”的诗歌理论。客家民歌的风格使黄遵宪的诗作形成了自己的诗歌特色。客家民歌,特别是客家山歌对黄遵完的诗歌理论的提出和创作实践有着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客家传统家具特色及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传统家具是客家文化的载体,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工艺精巧、图案美观、富于特色.目前客家传统家具正面临缺乏保护,消失速度急增的窘境,因此加快客家传统家具的宣传、研究和开发力度,对传承和发扬客家文化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