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让语文"回归生活",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语文教学须回归生活,在语文教学中联系和渗透学生的生活.文章就语文教学生活化方式提出了几点实践意见.  相似文献   

2.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相似文献   

3.
黄海珠 《科技知识动漫》2009,(24):153-153,106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让语文“回归生活”,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语文教学须回归生活,在语文教学中联系和渗透学生的生活。文章就语文教学生活化方式提出了几点实践意见。  相似文献   

4.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重视语文的实践性,阐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意义.并结合语文教学实际从两大方面,对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社会化进行了探索:走一走,留意生活,演一演,感受生活,做一做,还原生活;日常生活"语文化",学校生活"语文化",社会生活"语文化".语文教学改革就是要优化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重视语文的实践性,阐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意义.并结合语文教学实际从两大方面,对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社会化进行了探索:走一走,留意生活,演一演,感受生活,做一做,还原生活;日常生活"语文化",学校生活"语文化",社会生活"语文化".语文教学改革就是要优化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涉及很广.在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不断完善语文教学,使学生在语文这片广阔的天空自由翱翔.  相似文献   

7.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重视语文的实践性,阐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意义.并结合语文教学实际从两大方面,对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社会化进行了探索:走一走,留意生活,演一演,感受生活,做一做,还原生活;日常生活"语文化",学校生活"语文化",社会生活"语文化".语文教学改革就是要优化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角色走进生活,体验生活体验人生,是目前语文教学的主流。本文借泰戈尔散文诗《职业》的教学,漫谈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角色走进生活感悟人生的语文教学心得。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阅读教学一同构成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作文教学应当遵循这样一些规律:以阅读教学促进写作教学;抓好阅读教学,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从社会生活中学习写作;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为写作提供充足的精神养料.作文教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中是任重道远的,有待于我们的积极探索和深入发掘.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家第斯多蕙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着语文教学。一、走进生活,学习语文“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教学的外延就有多大”,这句话充分显示了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的记忆中语文教学只注重字词句段篇的学习,围绕语文课本来教学,很少站在学生的视野高度来思考语文教学活动,致使学生几年下来,只学会了写字,读书写作说话却成了一种负担,毫无乐趣可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  相似文献   

11.
林敏 《海峡科学》2014,(5):74-75
有一种观念认为,职专语文教学意义不大,语文教学要为专业课服务,语文学科的地位受到质疑.然而,忽视语文教学,其实就是忽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最终得不偿失.语文教学要想重放光彩,就必须重视生活教育,培养人文情怀,回归生活,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语文教学走进生活,学生生活进入语文的价值。结合笔者语文教学实践,从两方面对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进行了思考:生活中学真,生活中获能力,生活中体验情趣;日常生活习语文,班级生活习语文,社会生活习语文。语文教学行动应该向生活致敬。  相似文献   

13.
王瑞霞 《科技资讯》2008,(1):124-124
语文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关键的是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让他们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切实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生活离不开艺术,教学需要艺术,语文教学尤其要用艺术的手段实施教学.语文教学的内涵启迪着我们运用教学艺术的思维,让我们面向学生,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走出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之路.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学生的学习中,作文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李香 《奇闻怪事》2005,(2):40-40
传统的语文教学,学生的视界禁锢于教材,定格在课堂,切断了与生活的渊源。要知道,语文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积聚与发抒。绚烂多姿的生活有形,有情,有境,是语文学习的不竭之源。在语文教学中,从学生的亲身感受出发有助于点燃学生最佳学习情趣,完成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7.
说话是人们交流思想的主要形式,说话能力则是人人必须具有的处理社会生活的重要能力.为此,小语课标把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个重要环节,这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进行说训练的有效途径是把听说演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刘景喜 《科技信息》2011,(8):I0185-I0185
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许多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让学生整天挣扎在题海之中,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因此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被慢慢消磨殆尽,人文精神严重缺失,难以做到和谐发展。那么,怎样才能让技校生从语文教学中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呢?笔者在本文中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三是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四是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友情教育;五是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中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积极扩宽语文学习以及语文实际运用领域,注重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中强调语文课程应加强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应注重联系实际生活,注重跨学科学习,同时应该扩展语文的实际应用.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科学、有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是适应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举措.该文主要从教学时间、教学空间以及教学理念三个方面具体探讨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的具体方案,旨在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教师是美的使者,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感知美、鉴赏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创造美、表达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最终使学生获得积极向上和健康高尚的情操,成为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