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金花 《科技信息》2008,(13):254-254
本文介绍了聚类算法基本原理以及各种常用的聚类算法,并比较分析了几种典型聚类算法的优点与不足。以便于对聚类算法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基于随机抽样和聚类特征的聚类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BIRCH算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抽样和聚类特征的聚类算法(CLAP),该算法采用随机抽样技术,从数据库中抽取一部分数据进行聚类的预处理过程,这样大大降低了运行时间,CLAP通过设立索引树的叶节点的直径和聚类直径,提高了聚类的精度,并采用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相结合的方式,消除了输入顺序对聚类质量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CLAP算法不仅提高了聚类速度,而且改善了聚类质量。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OODBs聚类技术中的聚类原则和聚类策略,分析了CK聚类算法和ORION聚类算法,并就影响算法性能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实现聚类,在分析分层聚类和FCM算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聚类算法。改进算法将分层聚类和FCM聚类算法的优点相结合,首先采用分层聚类,得到一初始聚类结果,然后应用FCM聚类算法重聚类。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较原传统的聚类算法,不但算法执行速度较快、效率较高,而且聚类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5.
增量算法的要求是聚类特征一般是可加的、非迭代的。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的网格聚类算法GDCLUS,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量式算法IGDCLUS,它可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具有高效、易实现的特点,适用于数据库周期性地增量环境下的数据批量更新。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的K-Means蚁群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蚁群聚类算法聚类质量不高的原因,使用K-Means算法改进蚁群聚类规则,提出一种新的K-Means蚁群聚类算法(KM-AntClust),并通过实验验证新算法的聚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新的算法可以明显提高聚类质量.  相似文献   

7.
聚类算法在基因表达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类算法在基因表达数据的分析处理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文中对几种典型的聚类算法进行描述,对各算法在基因表达数据处理中的特点,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的策略.最后,指出聚类算法在生物信息学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动态迭代聚类算法分析基因序列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类技术在知识发现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K—均值算法是聚类分析中最常用的算法,但K—均值算法必须预先选择类的数目作为先验值,即研究者需要确定数据空间内有意义类的数目.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聚类算法—动态迭代聚类算法,动态选取K个边缘相似度的数据对象作为最初的初始聚类点,并根据类内或类间的相似度离差程度不断地精练(合并或分割)初始类群.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聚类质量,使聚类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k-means算法中初始聚类中心选取的随意性对于聚类结果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Leader算法的k-means改进算法——Lk-means算法.该算法有效避免了初始聚类中心选取的边缘化和随意性.实验证明,Lk-means算法的聚类结果更加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全局K-means聚类算法和快速全局K-means聚类算法在选择下一簇的聚类中心点时,需要逐一计算数据集中每个点作为备选聚类中心点时的簇内平方误差函数,而数据集中存在很多不可能作为备选点的噪声点.为剔除噪声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密度数的DGK-means算法,并通过UCI数据库中的4组数据集进行实验测试.验证了在聚类效果稳定的前提下,改进的DGK-means算法比全局K-means算法和快速全局K-means算法,聚类用时更短,聚类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糊聚类方法的T-S模糊系统建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用一个聚类验证准则设计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这个聚类验证准则是用来确定模糊C均值算法中合适的聚类数.针对T—S模糊模型,由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确定其逻辑前件参数,进而采用最小二乘算法确定模糊推理规则的后件参数.最后,应用本文建模方法对一个非线性实例进行仿真计算,并与其它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聚类算法是多元统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理论和实际生活中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聚类算法的发展历程以及近年来发展的一些聚类算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一种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K-means聚类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的依赖程度很大,聚类结果会随聚类中心的选择不同波动很大,为了消除这种中心选择不确定性,提出一种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从而有效地改善初始聚类中心点选择的随机性,提高聚类结果的稳定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K-means聚类算法优于传统的算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Single-Pass聚类算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编码神经网络的Single-Pass聚类算法。通过多个深层的隐藏层对原始数据进行降维,以更好地提取出原始数据的特征信息;并通过对边缘文本重计算来降低误检率,提高聚类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传统Single-Pass算法具有更高的聚类准确度,解决了聚类结果受数据顺序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AC聚类方法与层次聚类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AC聚类算法原理,并通过比较AC聚类算法和层次聚类方法在算法假设、算法过程方面的差别,显示了AC聚类算法在复杂系统聚类方面的优越性,指出AC聚类算法是研究复杂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国内外读者行为分析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灰狼优化聚类算法的读者行为分析算法.首先,通过灰狼优化算法自动寻优找到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最佳初始聚类中心点,再对该初始聚类中心点进行迭代计算,得到最终聚类结果.读者借阅行为数据实验分析结果验证了灰狼优化聚类算法要优于普通的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17.
负荷聚类特性分析是实现配电网的定制电力、高品质供电、高可靠性供电的重要基础.然而现有的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受限于数据样本集和聚类初始中心的选取等,会出现因初始中心不同造成聚类结果差异大的问题.为此,针对配电网负荷数据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和K-means算法结合的配电网负荷聚类特性分析方法.利用萤火虫优化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强的优势,考虑类内相似度和类间差异度,寻优K-means算法初始中心,使聚类结果的聚类有效性指标取得最小值;进一步针对萤火虫算法在处理负荷数据时的弱点,通过密度法为萤火虫算法加入优秀初代个体,改进吸引公式以及个体间概率吸引移动的方式优化迭代过程中的个体移动方式,加快萤火虫算法前期收敛速度,并实现后期稳定收敛,算法更快地接近极值,计算速度更快.算例验证了本文所提算法的聚类有效性,并针对某配电台区电力负荷数据,寻得K-means算法最优初始中心,使得聚类结果的戴维森堡丁指标(Davies-Bouldinindex,DBI)最小,负荷聚类结果类内差异小,类间差异大,最终聚类中心的特征代表性强,为负荷类型划分、聚类特性分析提供重要依据,为需求侧差异化电力服务定制...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K均值算法中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对算法本身聚类精度及效率的影响,并提出了改进的算法(LK算法,Leader+K-means).LK算法中的初始聚类中心选择不是随机的,而是利用Leader算法得到若干个初始类中心,然后选择包含数据项最多的k个类中心,作为K均值算法的初始类中心.实验结果表明,LK算法在聚类结果的稳定性和正确率方面都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K-means算法全局搜索能力,提升聚类效果,提出一种基于近似骨架和混合蛙跳算法的K-means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经典的混合蛙跳算法取代K-means算法中原有迭代公式,获得更优秀的聚类结果;然后对获得的聚类结果,使用基于近似骨架和混合蛙跳算法的K-means算法不寻找聚类中心,而是直接对簇的划分进行修改。UCI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改进的聚类算法获得的聚类结果,较其他算法结果更为优秀。最后将改进后的聚类算法应用到医学眼底病历图像中,可以得到较好的血管切割效果。  相似文献   

20.
核聚类算法及其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将核学习方法的思想和可能性聚类算法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核的可能性聚类算法,使其能够对非超球体、含有噪音和孤立点的数据进行有效的聚类。将该方法用于模式识别中,仿真实验表明,基于核的可能性聚类算法比模糊C-均值算法以及可能性聚类算法具有更好的聚类效果,且算法能够很快地收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