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年曾爆出一条大新闻:德国科学家造出了9个反氢原子。这是最简单的反物质:一个反电子绕着一个反质子旋转。别小看这区区9个微粒,它是德国核物理研究所15年努力的结果。不过严格说来,他们连一个反氢原子都没有看到!为何这样说呢?原来这些反原子是在高能粒子加速器中形成的,且它们的诞生和消失皆在一瞬间。德国人所看到的,只是反氢原子"垂死"前发出的特征性信号罢了。两年之后,制造反物质的技术已日臻完善。最近欧洲核子研究所(CERN)的克拉斯教授宣称,他们已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反物质工厂。他说,1997年该厂每小时仅能生产9个反氢原子,而今已 相似文献
2.
5.
周铭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2,32(5):632-636
核裂变发电技术是当前最成熟、最可靠的发电装置,反物质能发电技术公认为是未来终极能源的目标。事实上,唯有反物质能才是终极的洁净能源。文中从理论到实践上予以阐述。反物质能发电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能源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大·约翰·汤姆孙(Joseph John Thomson)在阴极射线实验中,首次观测到了带负电荷的微小粒子“电子”。电子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基本粒子,它与带正电荷的“喷子”通过电磁相互作用,构成最轻的元素“氧”。质子也可以与电中性的“中子”通过强相互作用组成原子核,后者进而与电子构成原子。 相似文献
7.
当前人们称由"反质子"和"反电子"等"反粒子"构成的物质为"反物质"。然而,这些"反"字开头的东西,不是逻辑错误,就是不存在。在对物质进行分类和命名时,应遵循在大类名词之前加特征词的命名方法。应将"反物质"更名为"异构物质"。 相似文献
8.
9.
李宗红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4):327-327
现代物理学理论认为,宇宙大爆炸时应产生同等数量的粒子与反粒子,二者相遇会湮灭,同时释放能量。如果真是如此,整个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包括人类自身都将不会存在。 相似文献
10.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6月5日在英国《自然—物理学》(Nature Physics)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成功地将反氢原子"抓住"长达一千秒的时间,也就是超过16分钟,这有利于对反物质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18年前,美国格林空军基地“革命性弹药”研发小组的负责人肯尼斯·爱德华兹,开始率队进行一项近乎“天方夜谭”的工作——反物质武器的研究;18年后,当这种威力超过原子弹的新武器就要浮出水面时,人们不禁担心:它可能引发一场“地球灭绝战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指出光合作用是有序增熵过程而葡萄糖代谢是无序减熵过程。低温会使有序减熵变为趋向平衡状态,使无序增熵变为远离平衡状态。所有的电磁波都应是由相同质量的正基本粒子和反基本粒子对湮灭后组成,波动性应是非常大的。 相似文献
15.
16.
17.
从原子、夸克、反粒子到暗物质和希格斯粒子 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把物质无限放大,最终会看见什么?人类自古以来就在探索“物质的本原”,现在已经追寻到诸如电子和夸克这样的“基本粒子”。我们还知道,宇宙中到处都充满了看不见摸不着的“暗物质”和“暗能量”,尽管我们现在还不清楚它们究竟是什么。这些就是现代科学所查明的构成自然界和宇宙的“原材料”。本文将对此作全面介绍,并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18.
以毒攻毒的思想与我国古代的五行论有共通之处。五行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而构成,因而事物存在着普遍的联系,有的是相互吸引、相互补充,有的则是相互排斥、相互克制。它反映了古人对世界认知的不足,却也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现代的天体物理学同样受相生相克 相似文献
19.
“万有斥力”和正反物质世界的对称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首先提出正物质质量与反物质质量之间的朴素作用力可能是“万有斥力”和正反物质世界对称性的假设,提供了一个检验是否存在“万有斥力”的实验方案和正反物质在宇宙中的可能分布状况,引入了虚质量、虚能量和虚动量概念,指出时间的流逝也是一种运动形式。 相似文献
20.
曹盛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6(5):637-646
研究表明:如果把作用量视为一个与力、能量和动量平权的物理量,那么经典牛顿力学、量子力学、相对论和狄拉克的相对论电子理论有了统一的数学基础.由此推测"反物质"本质上是超光速物质的亚光速表象,并预言它们在引力场中是受到引力场的排斥的.本文进一步讨论基于芬斯勒时空结构中的相对论的物理特征,特别指出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光锥"作为突变临界面的特殊性质,构成了以光速为相互作用传递速度的"作用力"的"吸引"和"排斥"表象间的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