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绝大多数跳蛛的外部形态中最引入注目的特征是:八眼呈三列。前列眼四个排列近乎端直,位于头胸部前缘垂直面(即眼面朝前),眼较大,尤其是前中眼大。后列眼强后曲,后列中眼很小,肉眼难以见及,位于前列眼后方,成为第二列眼,俗称背眼,后列侧眼为第三列眼。眼区占居整个头部,呈四角形或菱形。它与狼蛛科三列眼不同,狼蛛的第二列眼大,所有眼皆昼眼。  相似文献   

2.
稻田常见的管巢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稻田中常见的管巢蛛,已见于报导的有棕苞管巢蛛clubiona japanicola、千岛管巢蛛clubiona kurilensis(宋大祥,1976)。我们在开展稻田蜘蛛的利用保护工作中,获得了一批管巢蛛标本,除上述二种外,本文整理了二属八种和一个亚种,现分述如下。 1.中华兰管巢蛛Clubioria coerulescens sinensis subsp.nov.♀图版Ⅰ图1。雌体体长4—10毫米。头胸部背面(称之背甲)一般褐色,有些个体色深,中窝纵向,周缘无边。眼两列,同型眼,大小均等,前列眼端直、后列眼前曲,前后中眼排列呈梯形。  相似文献   

3.
猫蛛全身黄褐色,有明显褐色条纹,善跳跃,行动敏捷似猫,故有猫蛛之称。又因猫蛛的眼集中着生在头部窄而尖的部位上,故又称尖眼蛛。八眼同型,黑色,与跳蛛前中眼最大显然不同,猫蛛前中眼为最小,其他三对眼较大,前眼列极度后曲,后眼列强前曲,多数分为四行,呈2—2—2—2排列,有的分为三行,呈2—4—2排列。体中、小型,额高而垂直,  相似文献   

4.
在此以前,狼蛛科中的马蛛属(Hippasa)在我国尚未有记录。这属蜘蛛八眼三列,呈4—2—2排列,前眼列稍宽于中眼列,后列两眼彼此分离较远。后纺器较前纺器长,前者纺锤形,后者腰鼓形。已知种类多分布于印度、缅甸、新加坡、斯里兰卡等地。我们首次在我国获得三种马蛛属蜘蛛,经鉴别均系新种,现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整理福建省武夷山的标本中,经鉴定,发现有两种曲腹蛛为我国新记录种,现描述如下: 汤春曲腹蛛 Cyrtarachne yuncharuensis strand,1916 雌蛛体长3.25—4.95毫米,雄蛛体长1.80—1.95毫米。雌蛛8眼两列,均黑色。头胸部黄褐色。腹部宽大于长,扇形,腹部背面棕红色,前端有一对黄白色斑;中央有一对蝶状斑;两侧各有三个黄白色斑,在第一个黄白斑上有一个黑  相似文献   

6.
卵形蛛是一类个体小,生活在洞穴或其他荫蔽处的蜘蛛。除两甲蛛属(Diblemma)只有2眼外,余多6眼,密集成组,皆夜眼,眼区的宽度接近头部的宽度。头胸部无中窝和放射沟,较光滑,前端很狭。螯肢发达,无侧结节,多数齿堤无齿。步足两爪,爪下有栉齿两列,无毛束,但具有由粘毛组成的毛簇(onychium)。腹部的背腹面有角质化的骨板(seuta),书肺孔和气管气孔各一对,前纺器左右接近,无舌状体。外生殖器简单,雄蛛生殖球一般呈梨形,雌蛛无生殖厣或其他外延结构(orgyne)。  相似文献   

7.
记述了采自湖南省郴州五盖山狩猎场和浙江三门的暗蛛科隙蛛属两新种 ,命名为丝隙蛛 ,新种Coelotesfilamentaceussp .nov .和三门隙蛛 ,新种Coelotessanmenensissp .nov .文中量度单位均为毫米 (mm) ,模式标本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南省生物研究所 .丝隙蛛 ,新种Coelotesfilamentaceussp .nov .(图 1~ 3) .正模♂ ,湖南郴州 (2 5°48′N ,113°0′E)五盖山狩猎场 .1998年 11月 1日 ,尹长民采 .正模体长 5 .95 ,头胸部长 3.0 5 ,宽 1.95 ;腹部长 2 .6 0 ,宽 1.6 5 .腹柄长 0 .30 .本新种与CoelotesensiferWangetOno ,1998相似 ,但有以下不同点 :1)两个膝节突小而尖 ,而后者只有一个钝的膝节突 ;2 )胫节无明显胫节突 ,后者有两个小而明显的胫节突 ;3)插入器针管丝状 ,基部较后者小 ;4)引导器形状也不同 .本新种以其雄性触肢器插入器形状而命名 .三门隙蛛 ,新种Coelotessanmenensissp .nov .(图 4~ 6 ) .正模♂ ,浙江三门 (2 7°36′N ,113°0 6′E) ,1979年 10月 ,冯钟琪采 .正模 ,体长 8.6 5 (图 4) .头胸部长 4.2 0 ,宽 3.35 ;腹部长 4.45 ,宽 2 .95 .本新种与CoelotesplatnickiWangetOno ,1998相似 ,但有以下不同 :1)腿节无两裂的突起 ,2 )本新种两膝节突大 ,呈“V”型排列 ,3)引导器背  相似文献   

8.
记述了中国湖南省近管蛛科近管蛛属一新种,浏阳近管蛛Anyphaena liuyangens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文中量度单位为mm.浏阳近管蛛,新种Anyphaena liuyangensis sp.nov.(图I,A-C)。正模♀,湖南省浏阳县,1995年6月,颜亨梅采。正模♀,体长6.00,头胸部长3.00,宽2.20;腹部长3.00,宽1.80。本新种与秀山近管蛛Anyphaena xiushanensis Song et Zhu,1991相似,但有以下不同:1)外雌器开口形状明显不同;2)纳精管形状不同。本新种以其模式产地而命名。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整理安徽省齐云山蜘蛛标本时,发现六眼幽灵蛛属(spermophora)一新种,现描述如下: 安徽六眼幽灵蛛 Spermophora anhuiensis 新种 (图1,A—H) 正模♀、配模♂,副模10♀♀、5♂♂(安徽省休宁县、齐云山,1983,10,24。徐亚君、汪林采)。  相似文献   

10.
在清理标本过程中,发现几种蜘蛛在我国属第一次发现,现描述于下: 花皮蛛科 Sicariidae。暗花皮蛛 Scytodes fusca Walckenaer,1837(图Ⅰ。1-4) 雌蛛体长4毫米,雄蛛体长2.3毫米。 6眼3组,均等大,白色,中间一组2眼为左右排列,两侧2眼一组均前后排列。额高小于前中眼半径。颈沟、中窝不明显。头胸部隆起很高,其后端最高,前部低平,后部几乎垂直下降。身体的颜色和花斑,随着成熟的程度不同而逐渐变得界限不清晰,特别是雌蛛更为明显。头胸部正中有一细长的棕色纵条斑,两侧有棕黑色花斑,呈对称性排列。鳌肢、颚叶、下唇、胸板和步足均棕黑色。螯肢齿堤无齿。颚叶向内侧倾斜,端部互相靠近。下唇呈梯形。  相似文献   

11.
褛网蛛是大型具有三爪的蜘蛛,爪下有毛簇,中跗爪腹侧具齿。8眼皆昼眼,呈4—4排列。螯肢粗壮有侧结节,下唇长,颚叶平行或微倾斜。步足细长多刺,第Ⅰ步足膝节与胫节之和超过头胸甲的长度。跗节和后跗节无毛丛,跗节有一列听毛。筛器窄狭且分隔。雌蛛生殖厣简单,触肢顶端有栉爪一枚,用螯肢携带卵囊。雄蛛略小于雌蛛,第Ⅰ步足基节有短  相似文献   

12.
记述了我国六疣蛛属一新种,命名为版纳大疣蛛(Macrothele bannaensis sp.nov.),文中量度单位为mm,模式标本保存在湖南省生物研究所,版纳大疣蛛,新种Macrothele bannaensis sp.nov.(图Ⅰ,1-6)正模♀,云南省景洪市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勐仑,1997年11月26日,颜亨梅采;副模4♀♀,采集地点、时间及采集人同上;1♀,采集地点同上,1999年6月26日,徐湘采。正模♀,体长16.00mm,头脑部长5.33mm,宽4.13mm;腹部长8.67mm,宽6.25mm。本新种及触形大疣蛛Macrothele palpator Pocock,1901相似,但有以下不同:1)阴门明显不同(图Ⅰ,6);2)前者下唇宽约为长的2倍,而后者的下唇宽至多为长的1.5倍,长宽差别不如前者的显著;3)疣突数量不同,前者在下唇及颚叶上的疣突远远少于后者的(图Ⅰ,3)。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水狼蛛属Genus Pirata的几种蜘蛛进行了修订研究。通过对雌性生殖■、雄性触肢中突及生殖球顶部的比较研究,认为:秦岭水狼蛛Pirata qinlingensis Zheng et Qiu,1980为八氏水狼蛛P.yaginumai Tanaka,1974新的同物异名;弓水狼蛛Pirata praedatoria Schenkel,1953、武昌水狼蛛Pirata wuchangensis Schenkel,1963同为类水狼蛛P.Piratoides(Bos.etStr,1906)的新的同物异名;中华水狼蛛Pirata procuruus sinensis Song et al,1978(近来有人将其上升为种)、加拿大水狼蛛P.canadensis Dondale et Redner,1981二者均为前凹水狼蛛P.procuruus(Bos.et Str,1906)新的同物异名。另外比较了易混淆的真水狼蛛和拟水狼蛛,重新描述了克氏水狼蛛;对水狼蛛属的主要特点和分类学价值也进行了系统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了采自我国湖南省的四种宽肩园蛛,其中鞭宽肩园蛛Zilla astridae Strand,1907和簪宽肩园蛛Z.sachalinensis(Saito,1934)为已知种,分别还见于台湾和黑龙江、吉林等省。两个新种分别定名为锥宽肩园蛛Z.conica sp.nov.和羽足宽肩园蛛Z.plumiopedella sp.nov。  相似文献   

15.
进行了RAPD技术在蜘蛛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方法探讨.利用蜘蛛的附肢作为其基因组DNA抽提的材料,且该改进的方法所抽提的蜘蛛基因组DNA的产量与纯度足以满足RAPD分析的要求;通过优化RAPD PCR反应条件,可以获得清晰度高,重复性好的RAPD图谱以用于蜘蛛(如拟水狼蛛Piratasubpraticus)、拟环玟豹蛛(Par dosapseudoannulata)、武昌獾蛛Trochosawuchangensis等)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在不投食饲养武昌獾蛛一个月以上的前提下,用随机引物S92(5′CAGCTCACGA3′)比较分析了武昌獾蛛的头胸部与其附肢各自的RAPD图谱的差异,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蜘蛛的附肢和头胸部均可作为其遗传多样性研究材料,但以前者为材料可以有效防止异源DNA的干扰.因而,其基因组DNA在作为蜘蛛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模板时要优于头胸部.  相似文献   

16.
光照强度、颜色和温度对狼蛛捕食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狼蛛(Tarantula)捕食猎物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及对狼蛛捕食最有利的环境因素的优化组合,以狼蛛为实验对象,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为狼蛛捕食的猎物,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控制变量法和L9(33)正交试验法,改变光照强度、光照颜色和环境温度,计算不同条件下狼蛛的捕食率,确定对狼蛛捕食影响大的因素,最后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析,筛选出最利于狼蛛捕食猎物的环境因素.结果发现狼蛛捕食猎物均受到以上三种因素的显著影响,而且温度对狼蛛的捕食率影响最显著,其次是光照颜色、光照强度.捕食环境最佳优化组合为:光照强度为15 lx,环境颜色为绿色,环境温度为24℃的情况下,狼蛛的成功捕食率最高.本实验结果为人们利用狼蛛更加高效地消灭害虫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记述了稻田微蛛种群的周年性变动状况。根据我们在湘阴县调查:稻田微蛛有四属四种,优势种为食虫瘤胸蛛,其发生量占微蛛总量的73%。稻田微蛛种群数量的变化有一定规律性,全年有三个起伏,3、7与11月上升,5月的夏收夏种与8月的秋收秋种时期下降。早稻田间发生量占总蛛量的41.82%,是主要捕食性天敌,晚稻期间发生量少,作用较小。各生境微蛛种群组合基本相似,但各种群大小及优势种不同。微蛛在稻田的水平与垂直分布,耐饥与耐旱能力亦作了考察与测定。  相似文献   

18.
中国稻田狼蛛亚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中国稻田狼蛛亚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全国稻田狼蛛共计有7属30种,中国稻田狼蛛亚群落的主要成分是水狼蛛属(Pirata)和豹蛛属(Pardosa),大多数地区共享的优势种群是拟水狼蛛(P.sub-peraticus)和拟环豹蛛(P.pseudoannulata)。但稻田狼蛛亚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因各稻作区的地理、气候等环境因子以及亚群落本身的组成成分的不同而异,经系统分析,可将全国各稻作亚区狼蛛亚群落组成特征划分为4大类型:(1)内陆温带型;(2)沿海亚热带型;(3)东北平原型;(4)高原温带型,稻田狼蛛亚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呈现由东南向西北、由低纬度向高纬度依次递减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在MOS器件的二维窄栅效应(NGE)的数值分析中;引入了迁移率模型.改进了chung-Sah的常数迁移率近似的结果.发现其电导曲线的斜率随棚压增大由增加变为减少;其阈值电压的窄栅效应变化比常数迁移率时的大,并提出了新的窄栅效应阈值电压模型公式.当从实验上或二维计算中已知一个窄栅器件以及宽栅器件的电导——栅压特性后,就可推知其它栅宽器件的阈值电压.此模型公式用二维计算值及实验值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Tikader,1970年在印度曾描述过环纹猫蛛,(Oxyopes sikkimensis Tikader,1970),但在我国尚无人报导。直到1983年在湖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蜘蛛学专辑才作为新记录发表了雌性环纹猫蛛。1983年在鉴定广西农学院的蜘蛛标本中又偶尔发现了雄性环纹猫蛛,现予以报导,并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