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进入秋种时节以来,宣城市宣州区科技、农业部门以提高秋播秋种的科技含量为总抓手,围绕"秋种如何种"等问题,纷纷开展科技下乡助秋种活动,将农业科技新技术送到农户家门口,为农民解疑释惑,引领更多农民科学秋种,助农增收。这是宣州区强化"科技引擎"驱动助农增收的系列举措之一。作为农业大区,宣州区以现代农业发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是赤水市秋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占秋种面积的80%以上.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逐步调整。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6年累计推广面积在9万亩左右,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为马铃薯的大面积种植和推广。奠定了一条行之有效之路。不仅调整了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充分利用了我市的冬闲田。提高了稻田的综合利用率和复种指数。  相似文献   

3.
利用豆秸栽培榆黄蘑具有原料广、成本低、工艺简单、效益高等优点,是郊区(便于鲜销)居民致富的好门路。1播种季节东北地区春季种植榆黄蘑的时间在3月底至5月中旬(用暖棚,时间可适当提前),4月中旬之后,就可以进行大田栽培。秋种时间在去暑以后,但出菇要有增温和通风设施。也可秋种翌年春收,这就是利用秋季原料足,地温高,便于培养菌丝,此后进行越冬(榆黄蘑菌丝体可耐零下25℃左右低温不死赠理,春季扣棚出菇,经济效益高。2配料与处理豆秸(要求干燥,没经过雨淋,铡成3cm左右长)85%,麦款或玉米面匕%(也可用鸡粪代替),外…  相似文献   

4.
王炜  王怀昕 《遵义科技》2007,35(3):34-36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秋种中小麦、油菜的播面在我县减少,马铃薯的播面逐渐占据主要地位。而马铃薯是含碳水化合物多,需钾量较大的“喜钾作物”。为了探讨马铃薯在最佳钾肥用量下获取最高产量,以最佳投入获取最高产出,为今后指导马铃薯平衡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实施并完成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5.
白萝卜春种品种有白玉春.秋种品种有大诚白萝卜;青萝卜有北京翘头青、天津卫青、德日二号;心里美有北京心里美、满堂红。  相似文献   

6.
常勇 《榆林科技》2004,(2):17-17
我市是全国马铃薯优生区之一,据2003年统计,全市马铃薯总播种面积163万亩,鲜薯总产151万吨,(据1998年调查,全市马铃薯秋种面积280万亩,总产280万吨,即全市农业人口人均1亩、1吨鲜薯产量)。马铃薯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左右,是我市第一大宗农作物,马铃薯已成为我市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秋种季节,高场镇种植茵红李的七个村种植户积极参加了叙州区农业局、经科局和高场镇农业中心联合举办的高场镇茵红李产业基地培训会。会上,区农业局经作站站长钟小江对宜宾茵红李生产技术规程用视频进行了详细的理论讲解,学员们听得认真、会后经作站副站长刘祚太就茵红李夏季管理施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秋种,各地大力推广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狠抓深耕深松、足墒播种、播后镇压等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全区小麦适期播种面积扩大,播种质量较高,苗情总体较好,但从考察情况来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问题。一是部分未足墒和抢墒播种麦田,播后浇"蒙头水"地块,小麦出苗不齐,缺苗断垄苹重。二是部分地块播量偏大,播期偏早,有旺长趋势。三是部分造墒较晚地块,小麦播期偏晚,晚茬麦面积扩大。四是有些地块地下害虫为害较重,杂草较多,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姜堰市白米镇白米村农民邰士明,经过六年的大胆实践和细心摸索,把当地原来几乎颗粒无收的低洼地改造成一年三熟的高产地.他采用了适合该自然环境特点的包菜一水稻一水芹菜一年三熟高产栽培新模式,春栽包菜,亩产2200kg,收入2200元;夏种水稻,亩产500kg,收入1000元;秋种水芹菜,亩产8000kg,收入12800元.三熟合计亩均年收入约16000元,除去成本,亩均年纯收入约13000元.该村50多亩低洼地,采用这种高产栽培模式,每年增加收入70多万元.目前全村60多户村民已靠以该模式经营低洼地脱贫.  相似文献   

10.
千百年来,罂粟籽油一直是皇室贵族的御用营养品。罂粟籽油始载于《开元本草》,列于《本草纲目》二十三卷罂粟类,释名"米囊子"、"御米"、"象谷"。其实状如罂子,其米如粟,可以供御,故有"御米"之说。李时珍曰:罂粟秋种冬生,叶如,三、四月苔结青苞、花开则脱苞,花凡四瓣,罂在花中,花开三日即谢。罂粟之米,其味甘平无毒,性寒、多食利二便,动膀胱之气。主治:丹石发动,不下饮食,行风气,逐邪热,治  相似文献   

11.
千百年来,罂粟籽油一直是皇室贵族的御用营养品。罂粟籽油始载于《开元本草》,列于《本草纲目》二十三卷罂粟类,释名"米囊子"、"御米"、"象谷"。其实状如罂子,其米如粟,可以供御,故有"御米"之说。李时珍曰:罂粟秋种冬生,叶如,三、四月苔结青苞、花开则脱苞,花凡四瓣,罂在花中,花开三日即谢。罂粟之米,其味甘平无毒,性寒、多食利二便,动膀胱之气。主治:丹石发动,不下饮食,行风气,逐邪热,治反胃、胸闷痰滞,治泻痢、解燥、反胃吐食、益阳补遗。另:研其米水煮,加蜜作汤饭甚宜;嫩苗作蔬食极佳,榨其米做菜肴,久食解胸闷、益血畅。罂粟又称"药  相似文献   

12.
《银川科技》2008,(1):2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和银川市委、市政府将羊绒产业列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银川市“十一五”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灵武市委、政府将羊绒产业确定为灵武市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支柱产业。为加快灵武市工业化进程,灵武羊绒产业坚持以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环境保护为前提,依托资源和现有企业的技术优势,大力发展逐步形成了在全区乃至全国独具特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羊绒加工产业集群,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的特色产业基地。灵武市委、市人民政府根据资源优势和科技优势,2007年初向国家科技部申报了灵武市羊绒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项目,近日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论证。  相似文献   

13.
对9个本区推广种植的春小麦品种和7个新引入的小黑麦材料进行生育期灌溉和不灌溉处理,测定产量和经济性状,采用主成份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灌溉处理有4个主成份性状,第1为单株干重,第2为分集粒重,第3为株高,第4为千粒重;灌溉处理有5个主成份性状,第1为单株干重,第2为单株有效茎数,第3为株高,第4为第1节间长,第5为产量。春小麦品种和小黑麦各自之间的欧氏距离校近,基本归于一类,但也有交错,尤其在不灌溉条件下表现的品种数目更多,说明栽培条件对品种的聚类结果有影响,不同条件下,表现品种特性的性状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改革数控技术实践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 《甘肃科技》2009,25(1):158-159
针对目前社会广泛需要的数控技术人才,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探讨了实践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5.
《大理科技》2006,(2):67-70
“十五”期间,我市科技工作以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自主创新为核心,通过加强宏观管理,实施计划项目,营造良好环境,优化资源配置,全面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实力明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成果不断转化,为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加快了我市工业、农业和其它产业等产业化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陇西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依靠科技。面向经济”的科技工作方针,把科技工作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以科技创新为主线,以成果推广为核心,以完善体制为重点,以强化管理为保证,不断健全科技体系,大力开展科研攻关、科技示范、技术培训、人才开发,科技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结合实验教学实践,提出以学科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目标和以网络为载体,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学平台等多个层面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构建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张晓冬 《科技信息》2011,(4):298-299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必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本文探究以情景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的教学模式,希望能够把教师和学生、方法和思维、知识和习题有效的联系起来,争取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开为目标,在小学构建开放式应用题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教”与“学”的师生多边交往互动过程和资源的设计,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麦草画     
北地多产麦,取其精华为粮,去其糟粕为草。本是同根生,命运实殊异。孟州艺人汤金明巧手结草为宝,破其秆,借其自然光泽和纹理,取国画、版画、烙画、刺绣等诸多艺术手法之长,融古朴、雅致和精妙为一体,酿成了金明麦草画,成为民间艺术宝库的奇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