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泥炭的主要工艺性质和组成。介绍了国内外(特别是国外近年来)开展泥炭综合利用的概况,指出了泥炭在农业、饲养业、环境保护、能源、化学、建筑、医药、钢铁等工业上具有广阔的利用途径。本文提出了对开展我国泥炭综合利用的一些参考意见,主要的建议是:开展气化和发电使泥炭变为洁净能源的研究,继续加强泥炭腐肥、泥炭基饲料、泥炭腐植酸类物质的某些工业利用(蓄电池极板膨胀剂、水泥早强减水剂、医药、煤球粘结剂)的研究,开展抽提泥炭蜡的研究和试用,当前重点放在废水和废气治理的环保方面的研究和试用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北地区与白俄罗斯泥炭特性及开发利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中国东北地区与白俄罗斯同属于欧亚大陆北温带泥炭聚积区,具有多种类型的泥炭。根据泥炭特性研究和评价,确定了泥炭在能源、农业、化工、医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利用指标,为合理开发与利用泥炭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泥炭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农业、工业和医药业等方面具有多种用途,泥炭中有机质古量对泥炭的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GIS技术,对我国泥炭资源的有机质的类型、古量及分布状况进行分析,既能满足泥炭资源信息咨询的需要,又有利于泥炭资源的现代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泥炭好食性链孢霉固体发酵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泥炭原料、生产菌种、培养条件和后加工工艺路线的优选,建立了我国第一条年产3000吨泥炭固体发酵饲料的工业生产线。利用草本泥炭等原料,采用选育的好食性链孢霉固体发酵制成饲料,其粗蛋白可达18%以上。经毒理测定和喂养试验表明,安全无毒,动物喂养效果好,并能以泥炭取代部分精饲料,节约粮食,符合国情,“两效益”显著,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泥炭型煤的研制及其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泥炭型煤(包括泥炭燃料砖、泥炭蜂窝煤和泥炭棒等),是利用我国储量丰富的草本泥炭为主料加工制成的新型燃料,该产品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燃烧温度和燃烧效果相当于中等商品煤的指标。泥炭制型煤具有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建厂投资少、见效快、“两效益”显著,又无“三废”污染。所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对缺煤少木地区,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地的沼泽草地,广泛分布于丘陵山地的沟谷、河滩、阶地以及熔岩台地上。沼泽草地的类型主要有五种。经过不同的排水改良措施,其利用方向不同。泥炭层较薄或无泥炭层的沼泽草地。经过排水疏干后,可改善土壤的水热状况和植物成分,成为良好的牧场。泥炭层较厚的沼泽草地,可开采泥炭,制做饲料,补充蛋白饲料的不足,并能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草本泥炭的性质及其利用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泥炭种类众多,但多数是草本泥炭,其储量约占泥炭总储量的70%。草本泥炭主要是由苔草和芦苇植物残体组成的,其理化性质有别于藓类泥炭和木本泥炭。根据植物残体组成和理化性质可分三种草本泥炭类型。纤维质低灰分的草本泥炭主要用作建筑材料、提取水解物作饲料酵母和净化吸附材料。半纤维质中灰分的草本泥炭主要用作营养土、营养钵、燃料、提取腐殖酸类物质和制造腐殖酸类肥料。腐殖质高灰分的草本泥炭主要用作各种堆肥、腐肥和土壤改良剂。  相似文献   

8.
我国泥炭资源非常丰富,贮量约为50亿吨。泥炭不仅可用作能源,还可将其中所含丰富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水解为单糖,制得含有蛋白质的饲料酵母;不能被酸水解的残渣可进一步加工成合成饲料酵母,从而节约大量粮食。 泥炭的水解是用稀酸溶液使泥炭中所含的纤维紊和半纤维素转化成单糖,单糖产率愈高,利用价值愈大。笔者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研究  相似文献   

9.
魏登邦 《青海大学学报》2000,18(2):10-12,28
对青海主要矿产饲料资源石灰石、磷灰石、石膏、泥炭、沸石、膨润土、石盐、贝壳中的常量元素钾、钠、钙、镁、磷;微量营养元素铜、铁、锌、锰、钴、氟、主有害元素砷、汞、铅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矿产饲料质量好,营养元素含量丰富,有害元素含量低于饲料卫生标准,可作为饲料添加剂直接饲喂畜禽。  相似文献   

10.
泥炭俗称草炭,是沼泽地特有的资源。泥炭营养成分丰富,含有粗蛋白质,氨基酸、腐殖酸、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及各种微量元素。泥炭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饲料资源。我国是一个泥炭资源分布广、类型多贮量丰富的国家。目前已发现泥炭资源的县704个,分布面积约46万公顷,贮量400亿立方米,折合风干量重270亿吨左右,约居世界第四位。据统计,吉林省约有11亿吨泥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吉林、通化、延边  相似文献   

11.
从红原县1#泥炭地泥炭中提取腐植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原县1^#泥炭地泥炭储量丰富,品位高,具有工业开采价值。作者进行了从这种泥炭中提取腐植酸的研究,根据1^#矿泥炭的性质,选择了最适宜的提取剂,最优的提取工艺条件,所获得的腐植酸钠的质量达到或超过了国家一,二,三级质量标准,提取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国东北、白俄罗斯以及西西伯利亚等地高位沼泽自然环境的剖析,探讨高位沼泽环境的控制因素特点及其形成机制,指出高位沼泽环境的形成,受控于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等自然因素,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研究滇池泥炭质土中有机质成分对于土体动强度特性的影响,对不同有机质含量的饱和重塑泥炭质土进行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质含量、固结压力、振动频率对重塑泥炭质土的动强度曲线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有机质含量、振动频率及循环振次控制条件下重塑泥炭质土的动强度指标的变化规律。得出结论如下:重塑泥炭质土的动剪应力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均随着固结压力、振动频率和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有机质含量对重塑饱和泥炭质土的动强度影响最大,土体动强度指标随有机质含量增加呈明显正相关性。重塑饱和泥炭质土动强度受荷载振动频率的影响较小,动强度指标总体上随振动频率的增大有小幅提升。循环振次则对重塑饱和泥炭质土动强度呈负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15.
Therm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of gas generation from the peat and the coals were performed using the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apparatus, at temperature ranging from 336.8-600℃, a pressure of 50MPa and two heating rates of 20℃/h and 2℃/h, and the evolution and formation of coalbed gas components were studied. Results show that for the coals, the gaseous products are mainly composed of hydrocarbon gases. However, for the peat the content of hydrocarbon gases in gaseous products is lower than that of non-hydrocarbon components. In the generated hydrocarbon gases methane is predominant and heavy hydrocarbon gases (C2-5) are present in small amount. Meanwhile, carbon dioxide (CO2) predominates the generated non-hydrocarbon gases, and hydrogen (H2) and sul-furated hydrogen (H2S) are existent in trace amount. It is also observed that temperature is the main factor controlling the evolution of coalbed gas generation. With increasing vitrinite reflectance, methane rapidly increases, CO2 sightly increases, and C2-5 hydrocarbons first increase and then decrease. The peat and Shanxi formation coal have a higher generative potential of coalbed gases than coals and Taiyuan formation coal, respectively, reflecting the effect of the property of organic matter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bed gas component generation. In this study, it is found that low heating rate is favorable for the generation of methane, H2 and CO2, and the decomposition of C2-5 hydrocarbons. This shows that heating time plays an important controlling role in the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of coalbed gases.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 in the study of coalbed gases in natural system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泥炭微量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我国东北地区草本泥炭、泥炭藓泥炭和草本-木本泥炭中微量的储存量及其分布特点,并分析了泥炭形成的地域特点和泥炭的理化性质,从而提出了泥炭类型、物质组成和理化特性是影响泥炭中微量元素的主要因素,测试结果表明,泥炭中微量元素含量为陆相沉积泥炭小于海相沉积泥炭;泥炭藓泥炭低于草本泥炭和木本-草本泥炭。  相似文献   

17.
高度地概括了白俄罗斯泥炭沼泽研究进展和主要研究成果,探讨了人类活动对泥炭沼泽的影响,亦研究了白俄罗斯泥炭沼泽的开发利用,从沼泽学到沼泽业所走过的漫长而复杂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敦化泥炭矿物质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敦化大桥和哈尔巴岭两个泥炭剖面,在实验室测定了泥炭矿物质组成及其剖面变化情况,并与吉林省东部其他泥炭剖面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泥炭灰分含量远远低于同一剖面其下部矿质土的灰分含量;同一地区、同一成炭植物类型,因成矿类型不同,灰分含量有差异;与其他地区泥炭相比,敦化泥炭属于中等偏低灰分泥炭;灰成分中Na2O含量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