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乌头基因组DNA提取与RAPD反应体系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改进方法提取乌头基因组DNA,建立乌头RAPD分析的PCR反应体系,成功地进行了RAPD扩增,筛选出乌头RAPD的最佳方案为:25μl反应体系中包括dNTPs 0.06 mmol·L-1,引物0.2μmol.μL-1,模板DNA40 ng,Taq酶1U,Mg2+ 4 mmol·L-1,10×buffer缓冲液2.5μl,其余部分为无菌超纯水。PCR扩增循环为95℃3 min,38 ℃1 min,72 ℃2min 1次循环;94 ℃=1 min,38℃1 min,72 ℃2 min,45次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  相似文献   

2.
以3个新疆杏品种的叶片为试材,以其叶片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对PCR扩增体系中的10×Buffer(含Mg2+)、dNTP、上下游引物、TaqDNA聚合酶和退火温度5个因素设计6个梯度,研究了新疆杏品种自交不亲和S-RNase基因PCR扩增条件,建立其优化的PCR扩增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其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45s,52℃退火45s,72℃延伸2min,35个循环后72℃延伸10min,25μL反应体系10×Buffer(含Mg2+)2.5μL,dNTP0.08mmol/L,上下引物0.16μmol/L,DNA80ng,DNA聚合酶1μL,此为最优的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3.
蓝萼香茶菜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反应体系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以香茶菜属植物的蓝萼香茶菜 [Isodon japonica (Burm.f.) Hara var.glaucocalyx (Maxim.) ]为材料 ,采用改进的 CTAB法提取基因组 DNA,首次建立适合于蓝萼香茶菜的 RAPD(Random amplifiedpolymorphic NDA,随机扩增的多态性 )分析的 PCR反应体系。通过对 RAPD条件优化分析 ,确定蓝萼香茶菜RAPD的最佳方案为 :2 5μl反应体系中包括三磷酸脱氧核苷酸 (d NTPs) 0 .1mm ol/ L ,引物 0 .4μmol/ L ,模板DNA90 ng,Taq酶 (Sangon) 3u,2 .5 μl10×buffer缓冲液 (含 2 0 m mol/ L Mg2 + ) ,其余部分用无菌超纯水补平 ;PCR扩增循环为 93℃预变性 4 min,93℃变性 4 5 s,36℃复性 75 s,72℃延伸 2 min,4 0个循环 ,最后 72℃延伸 10 min。  相似文献   

4.
欧洲甜樱桃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欧洲甜樱桃萨米托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并通过单因素多水平梯度试验,筛选了模板、Mg2+、TaqE、dNTPs和随机引物的浓度及用量,建立了欧洲甜樱桃RAPD技术扩增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在25出反应体系中,各组分最佳的浓度分别为:10×Buffer2.5μl,2.5mmol·L^-1Mg2+2.5μl,Taq E0.06U·μl^-1,0.2mmol·L^-1dNTPs,0.2μmol·L^-1Primer,模板DNAl.2ng·μl^-1.PCR循环程序为:94℃预变性4min。94℃变性40s,36℃退火45s,72℃延伸1min,共36个循环,最后72℃延伸7min.  相似文献   

5.
用PCR技术分别从人和绵羊基因组DNA中扩增人肝细胞再生增强因子(Human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hALR)基因和绵羊β-乳球蛋白(sheep beta-lactoglobulin,BLG)基因启动区序列,从pEGFP-C1质粒中扩增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EGFP)基因及其表达调控元件.由质粒p7zf( )构建成ALR基因乳腺特异表达、EGFP基因非组织特异性表达载体.同时体外培养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sheep fetal fibroblast cells,SFFCs),脂质体介导载体DNA转染SFFCs,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PCR检测转基因细胞,结果表明,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SFFCs中表达,转基因细胞中可扩增出BLG、ALR、EGFP基因条带.  相似文献   

6.
日本沼虾基因片段PCR扩增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日本沼虾肌肉组织为材料,提取其基因组DNA,研究了该虾16S rRNA基因片段扩增的PCR反应条件.经对扩增反应体系中各因子和扩增程序的梯度实验,确定优化反应条件为: 在25μL反应体系中,10×Buffer 2.5 μL,DNA模板200~300 ng,4×dNTP 0.2 mmol/L,Mg2+1.5 mmol/L,引物0.4μmol/L,Taq DNA聚合酶1 U,95 ℃预变性5 min;接着35个循环包括95 ℃变性1 min,56 ℃复性50 s,72 ℃延伸1 min;最后72 ℃延伸10 min.应用此优化体系扩增日本沼虾18S rR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 (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 COI),NADH脱氢酶亚基V (NADH dehydrogenase subunit 5, ND5)等基因片段均获得了稳定而理想的效果.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日本沼虾种群的遗传和变异,以及开展其种质鉴定和分子标记等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绵羊毛囊角蛋白关联蛋白(KAP6-1)基因已知DNA序列设计合成了两个特异性引物,以绵羊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出1042bp的特异性片段,连接到pMD19T载体中获得该片段克隆.经过快速提质粒法筛选、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表明该克隆包含所需的目的片段.DNA测序结果也证明该克隆片段与原基因5'端调控区序列相比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研究结果为今后制备转基因克隆动物,在毛囊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绒毛生长调控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用Overlap PCR法获取BmKb1基因,构建载体pGEX-6p-1/BmKb1,同尾酶技术用于构建串联表达载体pGEX-6p-1/(BmKb1)n(n=2,4,6,8,10)。以pGEX-6p-1/(BmKb1)n为模板,使用标准PCR程序研究短重复序列PCR效率;以BmKb1八倍体为模板,分别研究PCR循环数、引物终浓度及退火温度对短重复序列PCR效率及特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串联重复序列数目增加,则非特异性条带增加,特异性条带含量减少;BmKb1基因串联体PCR扩增在18~20循环数、引物终浓度为0.05~0.1μM、60~62℃较高退火温度时,可获得相对高产量高特异性BmKb1基因串联体PCR片段。本研究将为串联表达载体克隆、筛选、测序及基因组STRs序列克隆测序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绵羊毛囊角蛋白关联蛋白(KAP 6-1)基因已知DNA序列设计合成了两个特异性引物,以绵羊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出1 042 bp的特异性片段,连接到pM D 19T载体中获得该片段克隆.经过快速提质粒法筛选、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表明该克隆包含所需的目的片段.DNA测序结果也证明该克隆片段与原基因5′端调控区序列相比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研究结果为今后制备转基因克隆动物,在毛囊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绒毛生长调控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改进CTAB法抽提的中国特有濒危植物穗花杉嫩叶总DNA为模板,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最佳条件优化,结果表明:RAPD分析最佳反应体系为10×Buffer缓冲液2μL,模板70ng,Mg2+2.0mmol/L,dNTPs0.2mmol/L,引物0.60μmol/L,Taq酶1.5U,PCR反应体积为20μL.最佳扩增程序为94℃5min,1个循环;94℃1min、37℃1min、72℃2min,40个循环;72℃10min,1个循环.  相似文献   

11.
从高温环境土壤中分离到1株能在75℃生长并产生α-淀粉酶的菌株(POT5),扩增了其16Sr DNA核苷酸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菌属于Geobacillus属.根据该属全基因序列测定数据中推定的α-淀粉酶基因,利用PCR方法从G.sp.POT5基因组中扩增得到该菌α-淀粉酶基因(amyP).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1.545 kb、G+C含量51.33%,编码514个氨基酸.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2b(+)-amyP,转化Escherichia coliBL21系统,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活性染色及淀粉酶活力分析,表明amyP基因得到了表达,且产物具有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2.
从人的脐带血管内皮细胞中提取基因组 DNA,通过 PCR方法扩增得到了人端粒酶RNA成分 ( human telomere RNA,h TR)的基因片段 ,扩增产物经酶切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 LNCX上 ,构建了 h TR基因的反义表达质粒 .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PCR扩增得到的 h TR基因的 DNA序列与所发表的序列完全一致 .构建的反义表达载体中的目的基因正确地反向插入到逆转录病毒载体 p LNCX的克隆位点上 ,构成了 h TR基因的反义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13.
根据绵羊β-乳球蛋白基因调控区DNA序列设计了两个引物,以绵羊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技术扩增,得约900hP的DNA片段插入到pUC18质粒的XbaI/KpnI位点之间.PCR产物的克隆经双酶切、PCR检测和序列分析证明是绵羊β-乳球蛋白基因的调控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克隆片段与绵羊β-乳球蛋白基因相应DNA序列相比有很高的一致性.研究结果为指导异源基因的表达和进一步利用乳腺特异表达的转基因动物生产医用蛋白提供了有效的调控序列.  相似文献   

14.
编码普通野生稻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片段的分离与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普通野生稻基因组DNA为模板,根据GeneBank中登记的编码小麦高亲和力磷酸转运蛋白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物,利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PCR),扩增出目标基因(cwrpt)1002bp长度的基因片段并克隆到载体pGEM-T。经DIG标记探针杂交检测初筛,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R扩增,DNA序列分析与可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此推定的氨基酸序列与小麦,水稻,拟南芥,番茄磷酸转运蛋白同源性很高,初步认为此基因片段为普通野生稻耐低磷胁迫相关磷酸盐转运蛋白的编码基因,获得全长序列与基因表达的进一步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可靠、经济的DNA纯化技术用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方法:根据MMP3基因外显子2中rs679620的SNP区域(-Lys45Glu-)设计引物,采用Chelex-100法从微量全血中提取人基因组DNA,利用PCR-RFLP对其进行检测,观察基因分型结果.结果表明:取10μL全血,加入200μL 5%Chehx-100溶液,56℃水浴保温30 min后,100℃水浴8 min,离心取上清为最佳用于PCR的DNA模板提取条件.经PCR扩增及酶切验证,其DNA条带特异、清晰,适用于基因分型.结论:提取人基因组DNA的Chelex-100法所需血样微量、操作简单,快速、可靠、经济,特别适合于大量样本的DNA提取,可用于人群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群体遗传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获得凡纳滨对虾的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并分析其基因序列.方法:根据GenBank中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Hsp70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对经高盐法提取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基因组DNA,采用优化的降落PCR(Touch Downeca)程序,扩增凡纳滨对虾Hsp70基因的全长序列.结果:PCR扩增得到一条长1983bp的目的DNA片段,回收纯化该片段并测定其核酸序列.用DNAman软件分析发现,该核酸序列中不含内含子,编码区全长为1959bp;经BLASTn和BLASTx软件分析发现,该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与斑节对虾、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的Hsp70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7%和62.2%.根据核苷酸序列所推导出的Hsp70氨基酸序列,其与斑节对虾、罗氏沼虾的相似性分别为99.9%和92.6%.结论:成功地从凡纳滨对虾基因组DNA中直接扩增出Hsp70基因的全长编码区序列。  相似文献   

17.
为获得条带清晰、稳定和多态性高的华山松ISSR扩增结果,对引物、Mg~(2+)浓度和退火温度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确定了ISSR分析的最佳PCR条件:15μL反应体系中,10×PCR buffer反应缓冲液1.5μL,模板DNA 22.5 ng,Mg~(2+)2.2 mmol/L,d NTPs 0.23 mmol/L,引物0.93μmol/L,Taq DNA聚合酶0.027 U/μL.PCR反应程序为:经94℃预变性4min后,经过94℃变性30 s,Tm-4.8℃退火30 s,72℃延伸108 s共33个循环;循环结束后72℃延伸10 min.从44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2条扩增稳定、多态性丰富的ISSR引物.对华山松ISSR实验优化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开展华山松种间遗传变异分析和构建遗传图谱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从病变鸡法氏囊组织中分离纯化IBDV,提取其基因组RNA.以IBDVRNA为模板,进行反转录反应合成cDNA第1链.采用PCR技术扩增VP5基因.将PCR产物经酶切后与pcDNA3.1(+)载体连接,经转化、筛选得到重组质粒pIBDV-VP5.对VP5基因进行了测序并对其序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绵羊和山羊抑肌素基因的基因组结构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取文登奶山羊和多赛特绵羊的基因组DNA,依据绵羊、奶牛、猪的抑肌素基因外显子区序列同源性设计并合成PCR引物进行扩增,将所获得的DNA片段克隆进行序列测定.绵羊和山羊内含子I的序列同源性为98.2%,内含子II的序列同源性为98%.内含子II中的重复序列明显多于内含子I.DNA序列的聚类分析结果与生物进化过程吻合,说明内含子II的复杂程度高于内含子I,且进化保守性很强.所测定的序列已在GenBank登录.  相似文献   

20.
高粱胞质雄性不育及保持系的RAPD技术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梁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A1T623A/B,A2V2A/B为材料,考察了Mg^2 ,Taq酶,dNTP,引物,模板等的用量、循环参数及不同的PCR仪对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在25μL体系中,MgCl22.0mmol/L,Taq酶0.75U(1U=1μmol/min),dNTP0.15mmol/L,引物16.5ng,模板30ng,明0.001%,KCl50mmol。L,Tris10mmol/L(pH8.3)为最佳反应混合物组合。对PeltierThermalCycler200而言,94℃预变性5min,94℃预变性5in,94℃变性1min,35℃退火1min,72℃延伸2min,最后72℃保温5min,共计40个循环为最佳扩增条件;对PerkinElmerCetusDNAtThermalCycler-480而言,采用94℃预变性3min后,前3个循环,94℃变性1min,35℃退火1min,72℃延伸2min,后37个循环,94℃变性30s,36℃退火45s,72℃延伸45s,72℃延伸1min,最后72℃保温5min的循环程序可获得理想扩增。并阐述了优化RAPD实验体系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