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石刁柏愈伤组织类型与形态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刁柏愈伤组织形成和发育可分为5个时期:细胞启动期,细胞分裂期,细胞分化期,形态发生期和衰退老化期,根据愈伤组织中分生细胞的分布状况可将愈伤组织分为6种类型,每类愈伤组织均有不同的形态发生能力,第2类愈伤组织芽分化频率较高,第4类愈伤组织根分化频率较高,第6类愈伤组织胚状体分化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对菘蓝子叶和下胚轴在离体培养过程中的细胞分裂、分化以及器官发生进行了细胞组织学观察.研究结果 表明:培养2~5d,切口处及维管束薄壁细胞均开始脱分化,恢复分裂能力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表层细胞启 动分化形成芽原基.2种外植体不定芽的起源方式均为外起源.  相似文献   

3.
将由单细胞培养产生的愈伤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它内部分化的栓化组织、拟分生组织、维管组织结节、薄壁组织.栓化组织是不连续的,由愈伤组织周缘的愈伤形成层产生,位于愈伤组织的表层,具周皮的作用.它的形成是愈伤组织产生分化的标志.拟分生组织,由愈伤组织中的薄壁细胞脱分化形成,位于愈伤组织的各个位置,相当于愈伤组织中的分生组织.其作用有三点:(1)形成器官原基;(2)拟分生组织分化的拟形成层形成维管组织结节;(3)产生薄壁细胞补充到愈伤组织中.维管组织结节是由拟形成层产生.位于愈伤组织的深层,由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三部份构成.可能具有输导作用.维管组织的分化,有一个“向心性”,可能与淀粉的积累有关.在维管组织结节部位,淀粉粒在木质部积累较少;在韧皮部侧积累较多;形成层中极少有淀粉粒.再生植株的芽是外起源的,与维管组织结节无联系.根为内起源,与维管组织结节有联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组织学、解剖学方面探讨水稻花粉愈伤组织形态发生的理论依据. 水稻花粉愈伤组织无固定结构,其动态变化随发育时期而异.在同一培养条件下,可分为四个发育期:细胞分裂期、组织分化期、器官形成期及衰退老化期。各期主要的组织学特征是:细胞分裂期以细胞分裂增殖为主,愈伤组织幼嫩、形小;组织分化期以组织分化为主,出现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组织;器官形成期以出现器官原基为主要标志;衰退老化期以老化细胞为主。从组织学观点分析,直接影响花粉愈伤组织形态建成的是分生组织.水稻花粉愈伤组织的分生组织有三类:表层分生组织、内层分生组织及散生分生组织.芽起源于表层分生组织,根起源于散生分生组织. 根据分生组织在愈伤组织内的分布情况,可将水稻花粉愈伤组织分为六种类型。只有同时具备表层分生组织及散生分生组织的愈伤组织,才是分化根、芽的最适结构,内层分生组织在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即当外周薄壁细胞脱落后,亦有分化芽原基的可能.若只具表层分生组织则只可能分化芽,不能分化根;若只具散生分生组织则只能分化根,不能分化芽。  相似文献   

5.
小麦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细胞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麦的幼穗为外植体,接种于N6B5MsI培养基上,30d后可形成大量愈伤组织.该愈伤组织继代1次后即产生淡黄色颗粒状的胚性愈伤组织和白色致密状的非胚性愈伤组织.将此两种愈伤组织分别转入N6B5MsⅡ培养基上,25d后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形成大量体细胞胚.本实验从外植体接种后的0~25d及胚性愈伤组织转入N6B5MsⅡ培养基后的0~26d各分期取样固定,切片观察表明:小麦的幼穗诱导体细胞胚亦为间接发生,且多为外起源.但体细胞胚的发生既有来自于单个胚性细胞的,也有可能来自于多个胚性细胞或分生细胞团,经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而形成体细胞胚  相似文献   

6.
利用扫描电镜及组织学方法观察了石刁柏(Asparagus of ficinalis)的花药愈伤组织及由该愈伤组织产生的根、茎和胚状体。愈伤组织可分为三种,其表面形态及将来的发育方向都有差异。胚状体有内、外两种起源方式,胚状体的发生是不同步的,其发育顺序及结构与合子胚大体相似,有少数胚状体形成了植株。茎端最早是在愈伤组织表层产生,茎端具典型的原套原体结构,原套细胞仅一层。培养产生的根、茎与自然生长的根、茎在形态结构上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了利用多胺促进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提高农杆菌介导的棉花遗传转化效率,本研究以4个陆地棉品种新陆早33号(L33)、新陆早36号(L36)、新彩棉7号(C7)、豫早1号(Y1)为试验材料,下胚轴在附加有0.1 mg/L2,4-D和0.1 mg/L KT的MSB培养基中培养4周后,分别继代到附加了1 mmol/L腐胺(Put)、1 mmol/L D-精氨酸(D-Arg)和对照的3种分化培养基中培养4周后,记录愈伤组织的增殖和分化情况。结果表明:D-Arg可以显著抑制愈伤组织增殖,4个品种都表现出严重的褐化,而附加Put则能够一定程度地促进愈伤组织的增殖。在胚性愈伤组织分化方面,D-Arg处理后L33和L36均未见分化,C7和Y1分别为对照处理的49.38%和324%;而经Put处理后,所有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分化率均表现为提高,其中Y1和L33的胚性愈伤组织分化率提高了3倍多。此外,内源多胺含量测定发现,施加外源腐胺和D-Arg之后愈伤组织的多胺含量发生明显变化,可能与后期胚性愈伤组织分化有关。因此,多胺在促进棉花胚性愈伤组织分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玉米愈伤组织在继代周期中的变化及其胚状体发生过程。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的胚性与表面结构有明显关系。继代半年和一年半的胚性愈伤组织表面结构无显著差异,均可产生大量正常和畸形胚状体。正常胚状体可通过类似合子胚的分化或不规则发育过程而成熟。畸形胚形态多样,其中多数盾片异常。根据观察认为,胚状体一般是多细胞起源的。  相似文献   

9.
BA和激素对‘Bonny Best’试管番茄愈伤组织形态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Bonny Best’番茄品种的子叶和下胚轴作为外植体,在MS附加不同水平和比率的BA和2,4—D(或NAA)或IAA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形态发生的情况是不同的。MS+BA4.44μM+2,4-D10μM(子叶),MS+BA0.44-4.44μM+2,4-D1—5μM(下胚轴)使外值体产生淡黄色疏松的愈伤组织,而且生长迅速。若2,4-D浓度低于5μM(子叶)或高于5μM(下胚轴)时,外植体形成白色紧密的愈伤组织,而且生长缓慢,固定2,4-D的浓度,BA浓度由高到低,所形成的愈伤组织的结构由紧密向疏松变化。愈伤组织的液体培养中也出现了类似现象。把愈伤组织转移到生茎培养基中,白色紧密的愈伤组织形成茎较为容易,培养21天后,茎的分化即开始。而疏松的愈伤组织的形态发生则经过了黄色疏松、深褐色胶状到白色紧密的变化。茎的分化出现较晚。愈伤组织培养时生长调节剂的水平对茎的分化有着直接的影响。较高水平的BA(22.2—44.4μM)+NAA10-40μM有利于茎的分化。把子叶和下胚轴切段培养在MS+BA22.2-44.4μM+IAA1-5μM的生茎培养基上,24—60天后,70%以上的外植体正常分化并伸长成茎,生枝率每个切段为3—4个。转移到MS培养基上,形成正常的带根幼苗。把下胚轴切段直接培养在没有激素的MS培养基上,三周后,45.8%的下胚轴形成正常幼苗,出枝率为1.0。把这些幼苗移栽到温室  相似文献   

10.
油菜花序轴薄层切段在MS培养基上经诱导能产生愈伤组织,再经分化长出不定根与不定芽.本文研究了外植体愈伤组织形成,细胞启动的形态学特征及根芽分化的特点.实验证实花序轴启动部位多在表皮下的皮层薄壁细胞.启动细胞脱分化形成分生细胞团、分生细胞层,进一步长成愈伤组织突起.大多数分生细胞团可直接分化为不定根、不定芽.一般不定根为内起源,但亦有外起源,而不定芽多为外起源.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次报道以禾本科植物马唐的幼穗为材料,应用组织培养技术,探讨植物的系统发育,结果表明,在马唐幼穗体细胞胚胎发生时,出现双子叶植物胚胎发生所特有的心形胚,从而为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双子叶植物提出了一个胚胎学证据。  相似文献   

12.
黄清俊 《江西科学》1991,9(4):247-250
在以绞股蓝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时观察到:在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器官再生过程中存在着生物全息现象.并对愈伤组织建成及其形态,以及愈伤组织不定根、不定芽分化产生的位置用生物全息观点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13.
将凤尾兰花瓣接种于MS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基附加2.4—D0、5mg/l、NAA0.5—1mg/l、6—BA2mg/l、水解乳蛋白500mg/l及蔗糖3%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MS培养基附加6—BA2mg/l,NAA0.5mg/l及蔗糖3%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值得注意的是在培养过程中,花瓣小片以及愈伤组织的颜色有几次转变。在愈伤组织上首先分化出小根,逐渐分化出小苗。  相似文献   

14.
在5种不同激素配比培养基条件下,测定了组织培养过程中诱导出的草麻黄和中麻黄愈伤组织的鲜重增长量,计算了相对生长速率。结果表明,在不同激素配比培养基条件下,麻黄愈伤组织的鲜重增长量和相对生长速率有所不同;麻黄愈伤组织的发生需要一定配比的生长素和激素共同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不同外植体和不同激素浓度配比试验,对郁金香愈伤组织的形成,芽和不定根的分化进行了研究,找出了最适外植体和最佳激素浓度配比.以提高愈伤组织形成量和芽的分化率,为扩大繁殖系数,大规模快速繁殖郁金香无性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报导了月季(Rosechinensisjacq)和冬青卫矛(EuonymusjaponicusThunb)扦插再生过程及其机理.比较发现,两者再生存有较大差别:月季为愈伤组织生根型;冬青卫矛为潜伏根原基生根型.同时本文总结了月季和冬青卫矛大批量扦插繁殖的成功方法,为生产实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草珊瑚愈伤组织培养及有效成分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艺声  江洪如 《江西科学》1993,11(3):152-158
报道了从草珊瑚茎、叶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和各种植物激素在诱导及其生长培养中的调节作用.应用薄层层析(TLC)和紫外光鉴定,证明所获得的愈伤组织具有合成与原茎或叶相同的黄酮甙类、异香豆素类、延胡索酸等有机酸的能力,亦发现其次级代谢物的组成上与原植物材料不尽相同,愈伤组织中多了三个显荧光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