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普通混凝土用砂细度模数计算公式的解析,得到砂细度模数计算公式的实质含义,砂的细度模数计算公式的实质除掉粒径大于4.75 mm的砂,剩下砂的各筛上的累积百分率之和.通过砂的质量平均粒径和算术平均粒径的计算公式的推导,与砂的细度模数计算公式进行对比,砂的细度模数可以认为反映了砂的筛上质量平均粒径,计算中忽略了粒径小于0.15 mm部分砂子对质量平均粒径的贡献,砂中颗粒较大粒径砂的质量对砂的细度模数和质量平均粒径值影响较大,砂中细颗粒对砂的算术平均粒径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以砂的细度模数对砂浆性能的影响为研究目标,通过九组砂浆试件的制备及性能测试,得到结论:砂浆强度等级不变时,砂浆抗压强度随砂细度模数增加而增大,保水率随砂细度模数增加而减小,稠度随砂细度模数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计晓燕 《科技信息》2013,(14):463-464
随着混凝土用砂中大于5mm颗粒含量的增加,使砂细度模数的计算越来越不准确,而在相同配合比中,硬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却随着砂的细度模数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本文通过对不同方法计算砂的细度模数在实际工程中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的分析,得出在混凝土施工中,准确计算砂的细度模数,认真分析砂的细度模数与砂率、颗粒级配之间的关系,是保证和提高混凝土强度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将新拌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SCC)视作砂浆和粗骨料两相悬浮体系,研究砂浆流变特性以及砂浆膜厚(粗骨料的理论计算裹浆厚度)对SCC性能的影响.设计不同强度等级的SCC配合质量比,采用旋转流变仪优化SCC砂浆中粉煤灰质量分数和砂的体积分数,通过改变SCC中粗骨料体积分数设计不同砂浆膜厚混凝土配合质量比,测试不同砂浆膜厚下新拌混凝土筛出砂浆(新拌自密实混凝土通过5 mm标准筛后自由流出的砂浆)的流变特性、工作性以及其硬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结果表明,基于SCC砂浆流变参数进行砂浆组分优化得到的粉煤灰取代质量分数范围为25%~35%,砂的体积分数范围为0.40~0.42;当砂浆膜厚大于2.1 mm后,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满足SCC要求,筛出砂浆流变参数和硬化混凝土抗压强度趋于稳定,新拌混凝土坍落扩展度与其砂浆屈服剪切应力和密度相关,并给出了预测公式.  相似文献   

5.
CA砂浆泌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CA砂浆的泌水问题,研究流动性和材料配合比对泌水的影响规律.以泌水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了流动性、水与水泥质量比(m(W)/m(C))、减水剂与水泥质量比(m(SP)/m(C))、消泡剂与水泥质量比(m(DF)/m(C))、乳化沥青与水泥质量比(m(A)/m(C))和砂与水泥质量比(m(S)/m(C))对泌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动性对CA砂浆泌水影响显著,流锥时间越短、扩展度越大,泌水率越高,且扩展度不宜大于330 mm;m(W)/m(C)和m(SP)/m(C)越大,流动性越高,泌水率越高;消泡剂用量越低,含气量越高,泌水率越低;乳化沥青用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增加泌水率,m(A)/m(C)为0.4时较为适宜;泌水率随砂用量的提高而增加.因此,降低流动性,减少水、减水剂、消泡剂和砂用量,以及适宜的乳化沥青用量,都有利于改善CA砂浆的泌水问题.  相似文献   

6.
矿渣微粉颗粒分布与其水泥流动性的灰色关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粉磨时间的方法将水泥和矿渣磨成不同细度的试样 ,用激光粒度仪检测其颗粒群分布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矿渣微粉的颗粒群分布对矿渣水泥胶砂流动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水泥颗粒较细时 ,粒径小于 4 0 μm的矿渣颗粒的体积分数的增加对胶砂流动度起积极作用 ,其中以 2 0~ 4 0 μm的关联度为最大 ;当水泥颗粒较粗时 ,粒径大于 1 0 μm的矿渣颗粒的体积分数的增加对胶砂流动度起积极作用 ,其中以 1 0~ 2 0 μm的关联度为最大  相似文献   

7.
利用均匀设计安排试验,运用分形几何学原理对混凝土细集料级配进行了研究.在各种材料用量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了不同分形维数的细集料级配对砂浆扩展度,28d抗压、抗折强度,细度模数和最大密度曲线理论n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分形维数对应的砂浆扩展度、强度不同,对应细集料的细度模数和最大密度曲线理论n值不同.不同级配细集料的分形维数和最大密度曲线理论n值两者之间存在着对应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机制砂石粉的利用率,在分析花岗岩机制砂石粉(以下简称石粉)掺量和细度对砂浆强度影响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灰关联熵分析法研究石粉细度对砂浆强度影响的显著性,并采用SEM分析方法研究石粉对砂浆微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石粉掺量的增加,砂浆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随着石粉的粉磨时间增加,石粉比表面积增大,表现为粒径小于10μm颗粒含量的增加和大于40μm颗粒含量的减小.灰熵结果分析表明,石粉的颗粒参数及分布对砂浆强度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比表面积对砂浆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是影响石粉活性的显著因子.10~40μm的石粉颗粒对砂浆强度的提高是最为有益的.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合适掺量及细度的石粉通过改善胶凝体系内部水化产物数量及形貌进而影响砂浆宏观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废弃陶瓷在混凝土中的利用率,将废弃陶瓷破碎、筛分加工成人工细骨料,按不同比例(10%,20%,30%,40%及50%),且分别采用“C”替代法(即传统替代方式,要求陶瓷细骨料细度模数与天然河砂细度模数相近即可,等质量取代)、“P”替代法(陶瓷细骨料一对一平均替代对应的不同粒径的天然河砂)、“D”替代法(陶瓷细骨料一对一且仅替代粒径为1.18,2.36和4.75mm粒径相对较大的天然河砂)及“X”替代法(陶瓷细骨料一对一且仅替代粒径为0.15,0.3和0.6mm粒径相对较小的天然河砂)取代天然河砂,制备陶瓷细骨料混凝土.共设计21组混凝土,包括基准混凝土1组,“C”,“P”,“D”及“X”替代法各5组.水胶比均为0.49,进行混凝土28d的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水胶比为0.49的条件下,陶瓷细骨料掺量不大于50%时,陶瓷细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基准混凝土为同一强度等级,均到达C30强度等级要求;不同的替代方式,对应的陶瓷细骨料最佳掺量不同;不同的陶瓷细骨料掺量,对应的最优替代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10.
利用拜耳法赤泥作为矿物增稠材料进行砂浆试验研究,测试拜耳法赤泥的活性并分析其掺量对砂浆拌合物基本性能和砂浆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细度(0.08 mm筛筛余)﹥2%(质量分数)时,影响拜耳法赤泥活性发挥的主要因素是细度指标;随着赤泥掺量的增加,砂浆拌合物的和易性能得到提高,在掺量为50%(质量分数)时与其稠度相近的水泥砂浆相比,其分层度从29 mm降低至23 mm,泌水率从13%降低至1%,凝结时间延长约1 h,但仍能满足M7.5的砌筑砂浆基本性能和强度要求;采用1.2的超量系数,砂浆的和易性能和力学性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最紧密堆积理论把普通混凝土的细骨料和粗骨料的级配联系起来,计算细骨料和粗骨料的用量,并分析普通混凝土细骨料和粗骨料的级配参数,得到砂的细度模数计算公式的实质含义。结果表明,根据最紧密堆积理论建立线性方程组计算细骨料和粗骨料的用量,其计算结果符合现行规范的要求,并能有效提升级配计算效率;砂的细度模数必须与砂的级配曲线联合应用,从整体上评价砂的级配质量才能有效评价砂的级配,粗骨料的级配则应控制筛孔尺寸的累积筛余量;砂的细度模数计算公式的实质是去除粒径大于4.75 mm的颗粒之后剩下的各筛上砂的累积百分率之和。  相似文献   

12.
针对振动筛分法存在筛网破裂和颗粒原有尺寸损坏的不足,开发一套机制砂检测系统.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系统提取颗粒的轮廓特征.研究不同的等效粒径表征算法,并采用等效椭圆Feret短径作为等效粒径.对花岗岩和石灰石两种材质的机制砂进行重复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去除粉尘对降低测量误差有重要作用;系统测量的各粒度区间体积比与筛分法最大误差为3.26%,最大重复性误差为1.80%;细度模数与筛分法最大误差为0.08,最大重复性误差为0.04;花岗岩粒测量结果比石灰石更接近筛分法.  相似文献   

13.
选取花岗岩、石灰岩、辉绿岩、玄武岩四种岩性机制砂为研究对象,采用Ipp6.0(ImagePro Plus)软件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方法、DN-10BZ专业显微镜、Bettersize200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COXEM-0型台式扫描电镜,分别对四种机制砂中粒级为1.18~2.36 mm、2.36~4.75 mm进行了圆形度分析,1.18~0.6 mm、0.6~0.3 mm、0.3~0.15 mm进行了形貌分析,0.15~0.075 mm、<0.075mm进行了细度测定,<0.15 mm颗粒进行了SEM形貌分析;采用WX-2000型细集料棱角性粗糙度测定仪对四种机制砂的棱角性进行了测试。通过测试与分析,可获得特定制砂工艺参数下机制砂各粒级颗粒形貌特性的定性或定量参数,这对于机制砂加工工艺参数的优化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矿渣的细度、掺量对水泥砂浆的强度和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矿渣细度较小时,抗压强度随着掺量的增加而下降.当细度变大,强度随着掺量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变缓.细度超过一定值后,强度随着掺量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同时,细度、掺量对早期(3d、7d)强度和后期(28d)强度的影响也有差别.细度低于800m2/kg的矿渣对砂浆的流动性影响不大,但细度高于800m2/kg的超细矿渣能够显著降低用水量.试验结果为研究矿渣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用天然掺配砂调节河砂的细度模数,使其处在稳定的范围,以保证大坝混凝土的生产质量。为保证掺配质量,进行了室内颗粒级配试验。掺配成果粗砂与细砂的重量比为1:9,即细砂占90%,粗砂占10%。根据砂石筛分系统的工艺流程,可知掺配天然砂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同粒径河砂作为复配基质,研究烤烟砂培漂浮育苗技术。结果表明:与现行漂浮育苗比较,以不同粒径河砂作为复配基质处理的出苗率、成苗率高且出苗整齐,根系发达,生长健壮,干物质积累多;生育期和螺旋根发生率与现行漂浮育苗保持一致,烟苗整体素质高于对照。100%河砂作为基质处理的螺旋根发生率高于对照,生育期推迟2~3天,较复配后漏砂率高,但烟苗整体素质与对照基本一致。综合比较以T6(2.5mm河砂珍珠岩蛭石=8 1 1)最佳。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不同磨圆度(机制砂和河砂)和不同粒径(粗砂、中砂、细砂、粉砂)介质中土压力盒测试误差的室内试验,绘制不同粒径机制砂与河砂的相应应力-应变关系、误差-应变关系曲线,发现:在相同应力条件下,同一类型传感器的输出应变值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并且随着荷载的不断增加,4种不同粒径的检测输出应变值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弹性模量E、内摩擦角φ以及土压力盒的厚度h是土压力盒误差产生的3个主要影响因素。根据计算所得的误差修正系数及φ、E和h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方程式,对误差进行修正,将机制砂回归误差控制在-15%~15%左右,河砂回归误差控制在-25%~8%左右,明显缩小了土压力盒误差,可为土压力盒在实际中的应用提供误差修正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提高纤维编织网与砂浆粘结性能的实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结构(简称TRC)的力学性能与纤维编织网和基体之间的粘结状况密切相关.采用环氧树脂浸渍纤维编织网并在其表面粘砂的方法来提高粘结强度,控制砂浆基体的开裂.通过四点弯曲试验和拉拔试验考察了不同粘砂粒径对TRC粘结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环氧树脂浸渍纤维编织网并在其表面粘砂的方法能够提高纤维编织网与基体之间的摩擦力,甚至产生咬合效应.因此可明显提高TRC的弯曲开裂荷载,增加裂缝数量,改善纤维编织网与砂浆之间的粘结性能.其中粘砂粒径为0.15~0.30 mm改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骨料粒径及砂率对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控制变量法,开展了以骨料粒径、砂率及养护龄期为变量的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试验研究.结果 表明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增长逐渐增大,前期强度增长速率快,7d抗压强度为28d抗压强度的56.1%~83.1%;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随细度模数的增大逐渐增大,随砂率的...  相似文献   

20.
将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颗粒破碎,经过特殊工艺预处理之后作为细集料,以不同等体积取代率替代普通河沙制备砂浆和混凝土,并对抗压、抗折、体积稳定性等性能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同等细度模数条件下,炉渣细集料能够有效改善砂浆和混凝土的强度性能,相比参照试件,当取代率为60%时,砂浆抗压强度在7 d和28 d分别提高52%和28%,在取代率40%时,混凝土7 d和28 d强度分别提高了4.4和6.2 MPa;体积稳定性方面,炉渣取代率为20%时,胶砂28 d和56 d的干缩率分别降低1.5%和2.0%;炉渣取代率为40%时,胶砂28 d和56 d的干缩率均增大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