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采用沸腾焙烧综合回收工艺对呷村复杂银铜精矿难浸出问题进行实验,以沸腾焙烧脱硫、脱砷→硫酸浸出铜、锌→氯盐浸出锑、银→NaClO3氧化浸金→碳铵转化铅的工艺进行处理,实现铜、锌、银、锑、铅、金、砷和硫等有价元素的综合回收.在硫酸化沸腾焙烧过程中控制1·1倍空气过剩系数、0·25~0·35m·s-1的工况炉膛线速度以及600~630℃的焙烧温度,可以避免高铅复杂银铜精矿的烧结,脱硫率为49·68%,烟气中SO体积分数为5·5%可满足制酸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铜浮渣传统火法处理工艺存在能耗高,环保效果差,铅和铜分离不彻底的问题,采用熔池熔炼工艺处理铜浮渣,研究熔池熔炼过程中铁硅比(m(FeO)/m(SiO2))、钙硅比(m(CaO)/m(SiO2))、硫加入量、铁屑加入量、煤粉加入量和碳酸钠加入量对Pb,Cu,Bi,As,Sb和Sn元素分配的影响,并对熔炼产物渣相和锍相的物相组成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在m(FeO)/m(SiO2)为1.9,m(CaO)/m(SiO2)为0.6,硫加入量为铜浮渣的3%,铁屑加入量为10%,煤粉加入量为5%,Na2CO3加入量为6%的最优条件下,Pb,Bi和Sb主要进入粗铅中,其在粗铅中的分配率分别为83.43%,99.09%和43.62%,Cu和As主要进入冰铜中,其在冰铜中的分配率分别为44.10%和88.80%,Sn主要进入烟气中,其在烟气中的分配率为78.58%。As易与Fe形成Fe-As相嵌入冰铜相中。  相似文献   

3.
以p204为萃取剂,260号磺化煤油为稀释剂,从铜转炉烟灰酸浸净化液中萃取分离锌.考察萃取振荡时间、p204的体积分数、相比率(O/A)以及料液初始pH值对锌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分析确定p204从铜转炉烟灰酸浸净化液中萃取分离锌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最佳工艺条件.研究表明:室温条件下,当萃取平衡时间为6 min,p204的体积分数为30%,相比率(O/A)为2∶1,料液初始pH值为3.0时,锌的一级萃取率达到57.32%.经4级错流萃取可以将料液中锌的质量浓度降低到0.027 g/L,锌萃取率达到97.26%.负载有机相经2 mol/L的H2SO4反萃,锌可完全反萃.  相似文献   

4.
通过加入新型稳定剂磷酸铵,研究了常温水相中合成过氧化钙的新工艺.讨论了原料配比、浓度、温度、时间、稳定剂加入量等因素对过氧化钙产率和纯度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CaO2纯度大于65%.采用CaO2产品处理含铜、镉、铅、锌离子的工业废水,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处理前后废水中铜、镉、铅、锌离子的浓度.结果表明,在室温下,过氧化钙用量与重金属离子摩尔比为2∶1时,处理60 min,处理过程不调节pH的条件下,含铜54.12 mg/L、镉36.58 mg/L、铅22.74 mg/L、锌30.10 mg/L的废水经一次处理后,铜、镉、铅、锌去除率均达到99.5%以上,且铜、镉、铅、锌浓度均达到国家一级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借助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铜渣碳热还原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及铅锌脱除规律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铅锌脱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铜渣中的铅主要赋存于玻璃体中,而锌主要分布在铁橄榄石相中.碳热还原过程中焙烧温度的升高及时间的延长均促使铜渣中主要物相铁橄榄石分解为金属铁和二氧化硅固溶体,同时有效提高铅锌脱除率.铅脱除率与铁...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贫杂氧化铅锌矿碱浸-沉淀法制备锌精矿和铅精矿的新工艺,确定了硫化钠铅锌的工艺参数,并进行小型综合实验验证该工艺的工业化可行性.沉淀铅的最佳参数为:硫化钠沉淀剂的加入量为铅质量的1.8倍、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30 min.沉锌的工艺条件为:硫化钠沉淀剂的加入量为需沉淀锌质量的2.4倍、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3 h.实验表明:铅和锌的回收率均达到80%以上,得到的锌精矿锌含量52%,铅精矿铅含量78%,均达到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7.
用AC法处理高锑低银类铅阳极泥,其氯化浸出渣经转化脱氯、硅氟酸浸铅、氨水浸银和水合肼还原,得到含Ag大于95%的银粉,铅以硅氟酸铅溶液返回电解精炼.在V苏打溶液/m浸出渣=4mL/g,n苏打实=1.6n苏打理,转化时间为4h及温度为80℃的最佳转化条件下,铅、银、氯的平均转化率为91.42%;在V(H2SiF6)/m浸出渣=4mL/g,浸出时间为1h,温度为50~60℃的最佳浸铅条件下,硅氟酸浸铅率为85.74%~86.07%,硝酸浸铅率大于95%;在浸银过程中,银的浸出率约为94.0%,沉银率约为98.0%.在整个工艺中,银的直收率及总回收率分别为93.63%及98.80%,铅直收率为85.91%,总回收率98.99%.  相似文献   

8.
采用焙烧、水浸实现了原生硫化镍钼矿中镍和钼的分离.对得到的矿渣进行二次强化浸出,考察得到的较优工艺条件为:酸浸后的矿样在固液比为1:6、浸出温度95℃、超声波振荡、浸出时间为4 h、硫酸浓度为15%和加入0.5 g添加剂条件下,镍渣中镍的二次强化浸出率为56.37%,总浸出率达到69.34%.并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对矿样中镍的物相及走向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沉积铜锌锡(Cu-Zn-Sn,CZT)合金预制层后退火制备薄膜太阳电池用吸收层材料铜锌锡硫(Cu_2ZnSnS_4,CZTS)。利用扫描电镜、X线能量色散谱仪、X线衍射仪、拉曼光谱等检测方法对不同预制层成分下制备的CZTS薄膜的表面形貌、成分和物相结构进行表征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预制层中铜摩尔分数的增加,CZTS薄膜(112)面衍射峰半峰宽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物质的量比n(Cu)/n(Zn+Sn)=0.83和n(Zn)/n(Sn)=1.31的条件下获得半峰宽最小、结晶性能最好的CZTS薄膜;贫铜贫锌条件下制备的薄膜中存在SnS_2二次相,贫铜富锌条件下制备的薄膜中存在少量ZnS二次相;富铜富锌条件下制备的薄膜中存在Cu-S二次相;二次相对薄膜光电响应具有重要影响,贫铜富锌的样品光电响应性能较好,无光电流衰减现象,光电流密度最大可达到0.6 mA/cm~2;最优成分下制备的CZTS太阳电池在100 mW/cm~2光照条件下获得光电转换效率为3.27%。  相似文献   

10.
以锌烟灰、软锰矿和机械厂铁屑为原料,经同时浸出、净化和共沉淀后制取锰锌软磁铁氧体用前驱体.结果表明,同时浸出过程中铁、锰、锌的直收率分别为97.84%,92.47%和90.18%,浸出液中硅、铝杂质含量分别为29.29mg·L-1和6.7mg·L-1.经过净化后,净化液中的硅、铝、铜、镉、铅等杂质含量低,相对较难去除的铅、镉杂质的脱除率分别为92.61%和95.90%.经过共沉淀后, 共沉粉中的钙、镁杂质含量分别为 0.07%和0.05%.所得到的前驱体经传统铁氧体工艺后,产品质量均优于PC30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铟不能形成单独的矿物,主要是伴生在铅、锌、铜、锡的矿石里。在冶炼铅、锌、铜、锡的过程中,铟被富集在它们的烟尘残渣里。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综合利用大有文章可做”的教导,密切结合我省有色冶炼的生产实际,为采用络合萃取流程,选择最好的工业萃取条件,综合回收有价金属铟,提供一些基本的实验数据。关于用烷基磷酸酯类萃取剂,从无机酸体系里萃取铟的研究,过去国外做了一些研究,并已有了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从铅、锌、锡冶炼烟尘的硫酸浸出液中,萃取回收金属铟的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废旧印刷线路板(WPCBs)是电子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的核心问题,湿法浸提回收方法是WPCBs综合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采用SPSS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WPCBs在盐酸、硫酸和硝酸浸提体系中有价金属铜和重金属铅、锌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WPCBs中有价金属铜和重金属铅、锌在硝酸、盐酸和硫酸浸提过程中,铜与锌、铜与铅、锌与铅均呈浸出统计学正相关,其中硝酸最高,硫酸最低;浸出相关性系数分别为硝酸:0.929,0.908,0.855;盐酸:0.927,0.629,0.713;硫酸:0.857,0.337,0.305。3种酸对铜、锌和铅的浸出作用依次为硝酸盐酸硫酸,铜、锌的相关性高于铜、铅与锌、铅,即WPCBs浸提过程中锌对铜的影响最大。该研究可为湿法浸提WPCBs过程中酸的选取、有价金属与重金属选择性浸出以及污染物控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日本同和工业公司在小板矿业所的铜精炼工程中开始利用细菌回收锌。此法从烟灰中回收所含的锌是以往方法的二倍,可回收80%,回收成本亦低。从冶炼铜矿炉挥发出来的烟灰含有锌和铁,以前回收的方法是将烟灰通过硫酸溶液,溶出金属成分,再把此  相似文献   

14.
添加锌电解阳极泥对ZnS浸出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锌焙烧烟尘热酸浸出过程中,来自于铁酸锌溶解的三价铁离子被用作焙烧烟尘中ZnS浸出的氧化剂.为了提高锌的浸出率,研究了在浸出过程中加入锌电解阳极泥对ZnS浸出的影响.考察的浸出条件包括阳极泥加入量、温度、硫酸浓度和反应时间.试验结果表明,阳极泥中的MnO2有助于焙烧烟尘中ZnS的氧化浸出.在最佳的条件下,通过加入阳极泥(锰加入量为焙烧烟尘质量的4%)可将锌的浸出率由94%提高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从电镀污泥中回收镍、铜和铬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硫酸浸出--硫化沉铜--两段中和除铬--碳酸镍富集工艺,从电镀污泥中综合回收铜、铬和镍.考察了各工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酸浸过程中反应时间为0.5 h,反应温度为50℃,硫酸加入量为理论量的0.8倍;沉铜过程中,沉铜剂加入量为理论量的1.2倍,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分别为1 h和85℃;采用两段除铬工序有效降低了沉淀过程中的镍损失.整个工艺中,铜、铬和镍的回收率分别达到98%、99%和94%以上.  相似文献   

16.
根据乙酸乙酯萃取锡的硫氰络合物,用硫酸与硝酸破坏有机相,再用苯芴酮-CTMAB分光光度法测定锡量。用本法萃取分离消除了锌合金中锑、铜、铝等对锡的干扰,摩尔吸光系数ε510=1.3×105,应用于热镀、压铸锌合金中金中锡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对羟基乙腈法合成甘氨酸过程中有色物质的脱除和活性炭的再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用硫酸处理活性炭不但可以提高脱色效率而且可以实现活性炭再生和循环套用,基于这一发现我们对活性炭再生时硫酸的浓度、处理时间、处理温度及物料配比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提出了腈类物质在合成氨基酸时有色物质的有效脱除方法和作为脱色剂的活性炭再生工艺,该研究对脱色后所产生的废弃活性炭提出了新的清洁和循环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医疗废物(医废)能源化利用新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时间等水热处理条件下聚氯乙烯(PVC)和医废模型物的产物分布及其特性。结果表明,当PVC在300℃下反应30 min时,固体产物回收率为41.7%。对液体产物的Cl-1和总有机碳(TOC)浓度的分析发现,在此条件下PVC几乎只有氯转化为液态。当水热温度从220℃上升到280℃,反应时间为30 min时,医废模型物的固体产物回收率从56.7%降至34.1%。医废模型物的质量损失主要是因为PVC中氯的脱除和生物质的降解。研究结果表明,水热处理可以脱除医废中的氯,其产物具有作为固体燃料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AC法处理高锑低银类铅阳极泥--铜和铋的回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AC法处理高锑低银类铅阳极泥,其干馏渣水浸液经两段置换、硫酸浸铜、稀盐酸浸铋,综合回收了铜、铋、锑,并使其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分离,Cu,Bi和Sb的置换率分别为99.75%,96.74%和99.45%;置换渣含铜53.73%,含铋20.79%.用硫酸浸铜法,实现了铜 锑、铜 铋的有效分离,最终铜以硫酸铜产出,品位为93.74%~96.21%,Fe含量为1.13%~1.47%,回收率为93.33%;用稀盐酸浸出铋 锑渣,铋以含Bi69.70%的铋精矿产出,直收率及总回收率分别为90.87%和94.73%,此外还产出Sb含量为36.21%的锑渣,返回氯化浸出过程,总回收率为94.06%.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使用国产SY—202型高速离子交换色谱仪和国产YSG—SO_(?)Na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研究和试验了黄铜矿中铜和锌的分离和测定条件,以及方铅矿中铅的分离和测定条件,并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对于黄铜矿中铜和锌的测定标准偏差分别为0.41(C_(?)19.90%)和0.098(Zn0.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