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测定胡桃楸树皮提取物(HT)抗肿瘤有效成分对H22荷瘤小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HT高剂量组、HT低剂量组、阳性药环磷酰胺组、模型组和正常组,采用接种法复制H22肿瘤移植模型。利用荧光标记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HT对建立的H22荷瘤小鼠模型外周血中CD4+/CD8+细胞亚群比值变化; ELISA法检测CD4+细胞所分泌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含量,以测定Th1/Th2细胞亚群比例。结果显示,与阳性药注射用环磷酰胺(CTX)相比,HT高、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机体CD8+亚群比例(P<0.01),HT低剂量组可明显提高CD4+/CD8+比值(P<0.05)。HT高、低剂量组的IL-4含量显著低于阳性药CTX组(P<0.001),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HT高剂量组的IFN-γ/IL-4水平明显高于阳性药CTX组(P<0.05)。研究表明,胡桃楸树皮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能保护胸腺和脾脏,能减轻荷瘤机体的T细胞免疫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Hepa1-6细胞的培养及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培养小鼠Hepa1-6细胞,建立小鼠皮下肝癌模型,为后续实验奠定基础.方法 Hepa1-6体外培养,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按2×105/鼠(A组)、2×106/鼠(B组)和4×106/鼠(C组)的细胞量,接种于C57BL/6j小鼠,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细胞生长速度较慢,传代第3 d为指数生长期;成瘤率分别为A组30%,B组为80%,C组为100%;A、B组分别在接种肿瘤细胞后12 d和10 d成瘤,而C组在接种肿瘤细胞后7 d成瘤,成瘤速度明显高于前两组;第3周和第4周C组和B组肿瘤生长体积显著高于A组(P<0.01),而C组和B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使用Hepa1-6细胞以4×104/鼠的细胞用量在SPF.级雌性C57BL/6j小鼠前肢部皮下成功建立了肝癌移植瘤,完成了小鼠肝癌动物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骆驼蓬总碱对SO-RB50细胞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抑瘤作用研究,特将SO-RB_(50)细胞接种于裸小鼠颈背皮下形成移植瘤,用50mg/kgd及70mg/kg/d骆驼蓬总碱每天腹膜腔内注射一次,连续9天共注射9次。停药后24小时称体重并剥离肿瘤称重,取材作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显示骆驼蓬总碱抑瘤率50mg/kg/d组为32%,70mg/yg/d组为89%,肿瘤细胞大量变性坏死及崩解。实验说明骆驼蓬总碱对视网膜母细胞瘤有明显的抑杀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研究腹水型H22 肝癌皮下移植小鼠的生存期及环磷酰胺的影响。方法将H22 肝癌腹水瘤细胞接种 于BALB / c 小鼠左侧腋窝皮下,5d 后按肿瘤体积随机分成环磷酰胺组和对照组。环磷酰胺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50 mg / kg,每周2 次。观察小鼠一般临床表现、成瘤时间、成瘤率、体质量、摄食量、饮水量、肿瘤体积及生存时间。 结果H22 皮下移植小鼠成瘤时间约为5 d,成瘤率100% 。环磷酰胺组体质量、肿瘤体积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 ( P < 0. 05) ,环磷酰胺组摄食量、饮水量与对照组比较有增加的趋势。H22 皮下移植瘤小鼠平均生存时间为87 d, 环磷酰胺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为113 d( 生命延长率30. 3% ,P < 0. 01) 。结论H22 腹水型肝癌皮下移植小鼠是一 种较理想的实体瘤模型,具有正常的免疫功能,可用于生物反应调节剂抗肿瘤药物影响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实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研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抑制剂LPM3480226联合多靶点抗血管生成药物索拉菲尼的抗肿瘤效应及其潜在作用机制。采用小鼠肾癌Renca移植瘤模型,经口灌胃给予200 mg/kg LPM3480226(2次/d),15 mg/kg索拉菲尼(1次/d),或二者联用,连续19 d,观察荷瘤小鼠体重、肿瘤体积、肿瘤重量、肿瘤浸润CD3+CD4+和CD3+CD8+T细胞比例以及肿瘤组织CD34阳性微血管密度(CD34-MVD)。结果显示,LPM3480226与索拉菲尼联用时动物体重未显著降低,二者联用的抗肿瘤作用优于药物单用,且肿瘤组织内CD3+CD4+、CD3+CD8+效应T细胞比例显著提高,CD34-MVD水平显著降低。本研究表明,LPM3480226与索拉菲尼在Renca小鼠模型中具协同抗肿瘤作用,与增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比例和降低血管形成有关。基于IDO抑制剂的免疫治疗与抗血管生成药物联用可能成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瘤内注射联合放疗对小鼠肾癌治疗后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用Renca肾癌细胞(2.5×106/只)制作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接受肿瘤局部放射治疗,7Gy 6脉伏电子线/次,并在肿瘤部位直接注射未负载肿瘤抗原的DC,1×106/次,第28 d处死小鼠。检测肿瘤生长速度和瘤体重量。ELISA检测小鼠脾细胞IL-2I、FN-γI、L-4、IL-10和TNF-α分泌水平。结果与肿瘤组比较,DC联合放疗组小鼠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缓慢,肿瘤体积明显减小,脾细胞分泌IL-2、IFN-γ和IL-4的能力显著提高。结论瘤内树突状细胞注射联合放疗能够有效地抑制BALB/c小鼠肾癌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3次抑瘤实验观察研究澳洲茄胺盐酸盐注射剂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瘤作用.方法通过肿瘤细胞悬液接种法,制备小鼠Lewis肺癌动物模型,采用腹腔注射给药法,连续7 d,2次/d.给药结束后解剖小鼠,取瘤称重,观察药物作用.结果从给药剂量上来看,与对照组比较,11 mg/kg剂量组开始出现抑瘤作用,抑瘤率为43.82...  相似文献   

8.
利用l988年建立的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SO-Rb_(50),作裸鼠移植瘤的实验研究。在手术显微镜下,用微量注射器吸取SO-Rb_(50)的细胞悬浮液0.45—0.5μl,含细胞数1.5—2.5×10~7个,注入裸鼠眼前房内。共注射7只裸鼠的右眼,左眼为对照。实验眼于注射后第3天瞳孔区即出现肉眼可见到的灰白色混蚀,以后逐日增多,或在前房,或进入玻璃体内。约于注射后第7周出现右眼球突出,逐渐加剧。长期观察的实验鼠左眼也逐渐丧失视力,最后小鼠衰竭死亡。病理检查见典型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充满眼球腔,伴有不同程度变性坏死,部分眼内移植瘤瘤细胞呈菊形团样结构。肿瘤侵入眼球各层组织,破坏眼球壁扩展至眼眶内。长期观察的实验鼠肿瘤细胞除侵犯视乳头、视神经外,可沿着视神经侵犯视交叉等。另外,将SO-Rb_(50)的细胞悬浮液0.5ml,含细胞1×10~8 个,注入7只裸鼠右颈背部皮下,只有1只于注射后第4周长出皮下移植瘤,其余6只观察50~90天均未出现肿瘤。可见SO-Rb_(50)细胞接种于眼前房内比接种于皮下更易形成移植瘤。移植瘤的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与人类视网膜母细胞瘤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以LAGE-1转染EMT6构建小鼠乳腺癌肿瘤模型;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以pcDNA3.1/LAGE-1及对照pcDNA3.1分别接种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三次.于末次免疫后10 d在小鼠左背部、右背部皮下分别种植EMT6肿瘤细胞和EMT6/LAGE1肿瘤细胞.荷瘤后观察成瘤时间、肿瘤大小,并对小鼠脾细胞进行CTL细胞杀伤活性实验来观察DNA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结果显示LAGE-1DNA疫苗在体内能诱导有效的特异性肿瘤免疫应答,该疫苗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0.
将小鼠的MT-I基因插入pSV2-dhfr质粒的EcoRI位点,构建了具有SV40和MT双启动子并正向插入MT-I基因的表达载体。用改良的磷酸钙/DNA沉淀法将表达载体导入CHO-dhfr-细胞内,用不含次黄嘌呤(H)和胸腺嘧啶(T) 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稳定表达MT阳性克隆D-22,经检测106细胞的 MT 表达量约为1.8 μg,D-22细胞对Cd2+浓度抗性较之CHO-dhfr-细胞高14倍。为了研究金属硫蛋白对正常细胞所具有的保护作用,将不同浓度的顺铂分别处理无MT表达的CHO-dhfr-细胞和有MT表达的D-22细胞。实验发现顺铂对D-22细胞和CHO-dhfr-细胞 50%生长抑制浓度(IC50)分别是0.145μmol/L 和0.04μmol/L。上述研究表明MT对正常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而通过诱导正常细胞提高MT的表达量,同时使用MT阻断剂阻断肿瘤组织的MT合成,这样可能会为治疗某些顽固肿瘤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裸鼠胫骨原位骨肉瘤模型,并比较分析MG-63细胞悬液局部注射以及肿瘤组织块移植两种方法的成瘤特性,在注射组体内连续传代筛选MG-63细胞系获得高成瘤率的细胞,将MG-63细胞悬液(25μL,约1×105个)注射于裸鼠胫骨上段髓腔内;组织块移植组将MG-63细胞皮下成瘤瘤组织块接种于裸鼠胫骨上段髓腔内。随后观察两种方法建立的胫骨骨肉瘤原位模型不同的成瘤特性,并采用影像学等手段比较两种方法的成瘤率和成瘤特点。结果表明,术后3周左右可见局部肿瘤形成,4周后通过小动物X线技术可见胫骨中上段溶骨与肿瘤样骨形成,同时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典型的骨肉瘤病理特征。细胞悬液法成瘤率85%,组织块法成瘤率95%,两种方法成瘤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种方法均可形成裸鼠胫骨原位骨肉瘤模型,采用组织块移植法成瘤率较高,瘤体生长速度较快,而且对骨皮质及周围软组织的破坏力较强,转移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研究莪术醇对HNE1鼻咽癌细胞荷瘤鼠的抑瘤作用。方法体外通过细胞划痕试验,考查莪术醇不同浓度(12.5μg/mL、25μg/mL、50μg/mL、100μg/mL)对HNE1鼻咽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计算细胞迁移率(细胞迁移率(%)=(0 h划痕距离-12 h//24 h/48 h划痕距离)/0 h划痕距离×100%);体内采用HNE1鼻咽癌细胞接种裸鼠待长出实体瘤,将实体瘤移植裸鼠皮下建立HNE1鼻咽癌荷瘤鼠模型,用莪术醇分别给实验组裸鼠灌胃0.79 mg/10 g,对照组给灭菌蒸馏水,阳性组给予去氧氟尿苷,每日1次,连续30 d。每周测量体质量和肿瘤大小2次,第30天给药后处死小鼠,解剖称肿瘤质量,体积计算公式V=a×b×c×π/6,计算抑瘤率,评价莪术醇对HNE1鼻咽癌荷瘤鼠的抑制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体外试验证明莪术醇100μg/mL对HNE1鼻咽癌细胞迁移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试验证明莪术醇组对HNE1鼻咽癌细胞荷瘤鼠肿瘤的抑制作用明显,抑瘤率为34.04%,肿瘤质量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去氧氟尿苷组比较,肝脏和脾脏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去氧氟尿苷组比较,肝脏系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验得出莪术醇能降低HNE1鼻咽癌细胞迁移能力并对荷瘤鼠肿瘤具有抑制作用,为莪术醇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Activin A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中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存在于多种免疫细胞中.CD8+T细胞是发挥抗肿瘤活性的主要免疫细胞类型.以H22细胞移植瘤模型旨在探讨Activin A对CD8+T细胞功能的调控和作用机制.本研究首先在分离出的CD8+T细胞上发现Activin A受体及下游信号分子的表达.体外实验表明Activin A对小鼠H22肝癌细胞系的凋亡及增殖无显著影响.H22荷瘤鼠的体内研究发现低浓度Activin A抑制肿瘤生长,高浓度Activin A促进肿瘤生长.在Activin A对肿瘤CD8+T细胞作用的研究中,发现大剂量Activin A处理的肿瘤中CD8+T细胞含量减少,小剂量Activin A处理组中CD8+T细胞含量则增加.以上数据表明,不同剂量的Activin A可能通过调控CD8+T细胞的浸润对肿瘤的生长发挥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海参寡肽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试验选取250只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乳清蛋白组(0.30 g/kg),0.15、0.30、0.60 g/kg海参寡肽组。连续灌胃30 d后,通过测定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变态反应、抗体生成细胞、血清溶血素水平、小鼠碳廓清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观察海参寡肽对小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对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参寡肽显著提高了小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NK细胞活性(P<0.05),且效果优于乳清蛋白。通过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表明,海参寡肽显著提高了脾脏CD3+百分比和CD4+百分比(P<0.05)。由此可知,海参寡肽可能通过增加T淋巴细胞数和Th细胞比例,介导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NK细胞活性的增强作用,起到增强免疫功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观察右旋柠檬烯对环境雌激素双酚A影响下荷人源MDA-MB-231乳腺癌裸小鼠移植瘤的抑制情况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将人源乳腺癌MDA-MB-231细胞接种于Balb/c-nu/nu雌性裸鼠右侧腋窝皮下建立人三阴性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获得的30只三阴性乳腺癌荷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每天予蒸馏水),双酚A+右旋柠檬烯低、中、高剂量组(0.25 m L/kg、0.5 m L/kg、1 m L/kg),双酚A组(1 m L/kg),每组6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6周。实验结束,观察比较右旋柠檬烯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荷瘤鼠肿瘤质量、瘤体体积的变化,计算肿瘤抑制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荷瘤小鼠的肠道菌群变化。结果:双酚A组肿瘤较对照肿瘤组肿瘤增加大,双酚A+右旋柠檬烯低、中、高剂量组中的乳腺癌肿瘤体积、瘤重比对照组和双酚A组减小;接种肿瘤后细菌种类和丰度下降,右旋柠檬烯治疗后肠道菌群种类和丰度增加,右旋柠檬烯中高剂量组疣微菌门菌verrucomicrobiota丰度较双酚A组和对照组的明显增多,而拟杆菌门Bacteroidet丰度较双酚A组和对照组的明显减少。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  相似文献   

16.
用S180瘤株接种昆明种小鼠建成S180实体瘤模型,采用扶正抑瘤汤中药灌胃治疗,用端粒酶试剂盒检测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 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全血黏度.结果显示:各中药治疗组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较NS荷瘤组明显降低,P<0.001;荷瘤模型组呈高血黏状态,各治疗组全血黏度明显降低,P<0.001.说明肿瘤细胞端粒酶的活性被抑制,是扶正抑瘤汤影响癌细胞的增殖周期,同时有效改善荷瘤小鼠高血黏状态,发挥了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黑胸大蠊水提取物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及免疫器官的影响,构建H22细胞腹水瘤模型,将昆明小鼠皮下接种H22细胞,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黑胸大蠊水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另设正常组.通过瘤块体积、瘤块质量、抑瘤率、脏器指数、肿瘤组织HE染色等指标,观察黑胸大蠊水提取物对H22荷瘤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及免疫器官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剂量组的瘤块体积和瘤块质量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黑胸大蠊水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20.72%,29.24%,43.16%;与正常组相比,各剂量组脾脏指数均有所增加,高、中剂量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剂量组胸腺指数均有所降低,但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黑胸大蠊水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肿瘤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黑胸大蠊水提取物具有抑制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且对免疫器官无明显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离子交换柱分离分子量小于1.0 kD的新生牛肝提取液,得到9份样品.在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基础上,选用体外抑瘤明显的离子交换柱层析获得的〈5〉组分进行体内对荷S-180肉瘤小鼠的肉瘤生长抑制实验.并从白细胞数、胸腺指数和脾指数三个角度分析了低分子抑瘤物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同时用斑点印记法,比较荷瘤前后重要脏器和肉瘤细胞内p27/k ip1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低分子新生牛肝提取液和经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得到的〈5〉组分对荷S-180肉瘤小鼠的肉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实验同时发现来源于新生牛肝中的低分子抑瘤物,可通过增强荷瘤小鼠的免疫力,升高肉瘤细胞中的p27/k ip1蛋白表达水平的方式抑制肉瘤细胞的增殖,阻碍瘤细胞向正常组织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A2780-cp卵巢癌细胞株的NOD scid小鼠原位成瘤模型,为卵巢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载体.方法:体外培养A2780-cp卵巢癌细胞,制成细胞密度为5×10~6/m L的单细胞悬液,原位种植:取20μL注入小鼠卵巢皮下;皮下种植:癌细胞悬液0.1 m L注入小鼠右侧腋下皮下.肉眼观察并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测量小鼠成瘤情况,切片光镜观察瘤体组织结构.结果:NOD scid小鼠原位及皮下均能成瘤,MRI及组织病理切片结果均提示种瘤成功.结论:经卵巢原位注射A2780-cp细胞能有效地建立小鼠卵巢癌原位成瘤模型.MRI能无创性检测小鼠卵巢癌成瘤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海带硫酸多糖(LPS)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的激活及细胞毒作用,为研究LPS作用机体抑制S-180细胞生长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小鼠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NC为对照组,Ⅰ、Ⅱ、Ⅲ、Ⅳ为实验组,分别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LPS 20、40、80和120mg/kg·d,连续注射2 d,然后制备腹腔MΦ效应细胞和用传代8 d龄腹水型S-180瘤细胞制备靶细胞,使效:靶之比为5:1,在96孔培养板上进行MΦ细胞毒活性测定。结论:海带硫酸多糖能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S-180肿瘤细胞具有较好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