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软岩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破坏特征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软弱岩层条件下厚煤层综放开采的覆岩破坏及矿压显现规律,运用三维相似材料模型实验台对铁煤集团大平煤矿S2S9工作面开采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综合运用内部传感器监测和外部量测来获取模型应力、位移.实验结果表明:在未充分采动前,覆岩裂隙带范围总体趋势是按梯形的方式向上向前扩展,在工作面的推进过程中,直接顶初次垮落步...  相似文献   

2.
特厚急倾斜煤层水平分层开采在采场矿压显现规律、老顶结构分析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对特厚急倾斜煤层安全开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特厚急倾斜煤层岩移观测资料极少,现有的急倾斜预计模型都无法反映该条件下开采的力学机制,导致其在进行地表沉陷预计时的精度较低,严重影响了特厚急倾斜煤层水平分层开采条件下"三下"采煤的生产实践。因此,要保持特厚急倾斜煤层分层开采条件下的安全开采,需要深入研究其开采后的覆岩破坏与地表移动特征,从而更有效的指导现场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3.
坚硬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覆岩破坏运动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现场观测和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对陕西彬长大佛寺煤矿40301首采综放工作面覆岩移动、矿压显现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坚硬特厚综放工作面覆岩运动破坏规律。结果表明,工作面存在较明显的周期来压现象,并具有一定的瞬时冲击性载荷特征。首采综放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步距65.6m,周期来压步距23.67m,来压时最大工作阻力7291kN/架。工作面支承压力峰值在煤壁前方10~15m处,峰值压力约为19~25MPa,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可达工作面前方50~60m。  相似文献   

4.
张小平 《科技信息》2012,(26):406-407
大同煤田为双系煤田,即侏罗系和石炭二叠系,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山西组,平均煤厚20.84米。在开采石炭系特厚煤层时,由于高强度放煤,造成瓦斯瞬间大量涌出,上隅角及回风流瓦斯超限,严重影响到安全开采。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同忻矿进行了研究攻关,采用立体抽放等综合措施防治瓦斯,取得了良好效果,确保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倾斜特厚煤层陈家沟煤矿1205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回风顺槽上、下两帮及工作面超前应力的实测研究,得出了回风顺槽的上、下两帮煤体内侧向应力以及工作面超前应力的分布特征,为确定合理的超前支护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易燃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发火特点及相应对策,以期达到安全、经济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倾斜特厚煤层陈家沟煤矿1205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回风顺槽和运输顺槽支架载荷的实测研究,揭示了在实际回采过程中巷道围岩的应力显现特征,得出了回风顺槽的压力要大于运输顺槽压力、回风顺槽巷道两帮压力大于顶板压力、运输顺槽工作面侧压力大于采空区侧压力等结论,为下一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相同条件下的矿井巷道支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世尧 《科技资讯》2012,(3):106-106
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有效地利用煤炭资源是减少煤炭开采损失是衡量现代煤矿文明生产的重要标识之一。近年来,随着综放开采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较薄厚煤层综放开采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9.
厚黄土层条件下综放开采覆岩破坏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厚黄土层条件下综放开采上覆岩层的破坏有其特殊性.利用离散元方法模拟某工作面开采的岩层移动过程,分析了在厚黄土层作用下岩层的破坏形态和移动轨迹,揭示了覆岩应力、位移随工作面推进的变化趋势.提出了关键层破断前后覆岩破坏的2种结构形态:有拱结构和无拱结构.在2种结构下,厚黄土层对采空区上覆岩层应力和位移变化的影响有着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对矿区的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对于水体下安全开采主要采用防水煤柱的方法。近年来,很多矿区开展提高开采上限或缩小防水煤柱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芦岭矿810采区位于安徽淮北芦岭井田西翼,为一孤立的短轴聚煤盆地。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含8号煤层为稳定厚煤层,厚度1.14~10.OOm,平均6.39m,岩煤层倾角6~8度,属近水平煤层,适宜一次采全高的放顶煤开采。  相似文献   

11.
厚冲积层下厚煤层开采地表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山东厚冲层、厚煤层矿区分层开采三个地表岩移观测资料,分析了同一工作面分层开采地表参数变化规律,及地表岩移参数与采深之间的定量关系式,探讨了地表破坏形态及产生的原因。这些由多个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求得的地表移动规律,对厚冲积层、厚煤层“三下”开采设计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在这些矿区的试验成功及其全面推广,成功的解决了我国各种复杂条件下厚煤层开采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全面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得困难的煤炭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同时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也已经成为中小煤矿技术改造和企业升级的有效技术途径,成为我国煤矿实现技术改造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强有力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控制地表沉陷量,实现农田保护和建筑物下采煤,兖州矿区多次进行了缩采放顶煤开采条件下覆岩离层注浆减沉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对离层动态发育规律进行了重点研究,其结论适合于在类似条件下的离层注浆减沉技术的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14.
根据鹤岗富力矿含中位厚夹矸煤层地质条件及煤的赋存状况,应用RFPA2D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对-450南18-2工作面含0.5、1.0、1.5 m厚夹矸开采煤体的运移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动过程中,上部顶煤垂直方向的位移量均大于下部,而下部顶煤始动点距工作面的距离均大于上部。夹矸层强度与煤层强度既定情况下,工作面顶煤的运移规律及破碎程度均与含夹矸层的厚度相关。含1.0 m厚夹矸顶煤总位移量大于含0.5、1.5 m厚夹矸顶煤总位移量;含1.0 m厚夹矸顶煤比含0.5、1.5 m厚夹矸顶煤破碎充分。该研究为含夹矸条件下厚煤层综放开采冒放工艺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综放全厚开采20 m特厚中硬煤层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酸刺沟煤矿6-1号煤层的具体条件,基于矿山压力对顶煤的压裂作用,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综放全厚开采20 m特厚中硬煤层的合理工作面长度和工艺参数。主要结论有:工作面前支承压力峰值随工作面推进距离增大而变化;工作面前支承压力峰值随工作面长度的增加而增大;顶煤破坏系数随工作面推进距离和工作面长度的增加而变化。考虑矿山压力对顶煤的压裂作用,20m特厚中硬煤层综放工作面的长度应大于300 m;建议综放全厚开采20 m特厚中硬煤层的底层工作面应采用4.5 m的大采高;支架合力作用点位置和支架阻力对顶煤压裂和支护系统的稳定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给出了合理的开采工艺参数及其匹配。  相似文献   

16.
针对同煤大唐塔山煤矿特厚煤层的现状,提出了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瓦斯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塔山煤矿开采的石炭系3-5号煤层结构复杂,项板岩性变化大,煤层自燃发火期短.通过实施合理的巷道布置、有效的巷道支护、高压注水软化顶板、采空区预防性灌注三相泡沫浆防火、综合矿压监测等措施,制约了影响工作面生产的不利因素,保证了采煤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8.
"三软"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运移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三软”厚煤层在综放开采情况下的顶煤运移变形特征,采用深基点位移观测法在预采顶分层和一次采全高两种情形下对顶煤的变形运移特性进行了现场观测及对比分析,从中得出两种情形下顶煤运移特征的异同点。本文结论对类似地质条件下的“三软”综放工作面确定合理的生产工艺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厚黄土薄基岩地区开采沉陷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地下开采-覆岩移动-地表沉陷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链动关系。不同岩性、不同力学性质的上覆岩土层对地下煤层开采的响应性是不同的。文中在前人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在厚黄土薄基岩条件下。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的规律性。研究认为,在厚黄土层覆盖区,煤层上覆基岩是地表黄土层沉陷变形的控制层,黄土层本身的工程地质特性、地形地貌条件和地下开采程度对地表沉陷都有一定的影响。这一研究成果对减缓和控制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破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在塔山矿石炭二叠纪3~5#层超厚煤层条件下的实施综放开采技术,对受火成岩穿插形成的上软下硬型超厚顶煤顶板的破断、运移规律进行了现场观测和分析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顶板断裂的力学模型。利用深基点观测方法,在塔山矿8104综放工作面设置矿压观测站,对工作面顶煤顶板的不同层位进行深基点观测,获得了顶煤顶板随工作面推进垮落和运移情况的数据,分析总结了该工作面顶煤顶板的活动运移规律。结果表明:塔山矿综采工作面采用一刀一放循环作业,两组顺序放煤的放顶煤工艺可以使工作面回收率达到85%左右,完全可以满足生产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