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原位化学还原法,将银纳米颗粒直接沉积到没有进行任何活化处理的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亚微米球的表面.运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观察(TEM)和X射线能谱(EDS)等分析手段对产物的成分、形态、尺寸、以及分布等特征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大量均匀的PS-Ag复合粒子,银纳米粒子以带状为主,并沿着球形基体的弧形表面不连续分布.高分辨电子显微分析(HRTEM)表明,银粒子均为结晶度较高的单晶,它们与非晶PS球形基体之间结合的很好,这应归因于银在基体表面的异相成核及沿着与球面切向方向的生长.此外,研究了反应物浓度、温度等因素对银纳米粒子在PS球表面沉积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详细探讨了原位化学还原过程中银纳米粒子在非晶PS球表面的异相成核与生长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加入铁矾渣,制备成胶凝材料.分别以粉煤灰沸石、硫化钠和粉煤灰为外加剂,研究其对水泥固化体强度和浸出毒性的影响.在胶凝材料中铁矾渣加入量为60%时,加入沸石、硫化钠为稳定剂,均可提高重金属离子的稳定性,不同固化体的浸出毒性值均低于国家标准.在胶凝材料中加入粉煤灰,粉煤灰掺量增加,固化体强度下降,不同固化体的浸出毒性值也均低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汽相沉积过程中的衬底表面结构的成核热力学,计算了平面与凹结构内的临界核形成能,表明与平面相比成核优先在凹结构发生。指出通过人工微结构的设计。可以实现在凹结构内生长出点状结构,即在非平面上生长出点状结构阵列。 相似文献
4.
对氯化物体系中锰结核浸出溶液采用黄钠铁矾净化除铁的热力学与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热力学分析表明,氯化物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升高能增大黄钠铁矾的溶解度,但在一般情况下(如cCl-<10mol/L),完全可以将溶液中的铁以铁矾形式降到理想的程度;黄钠铁矾生成的最佳pH值范围为1.0~3.0;溶液中钠离子浓度升高有利于铁矾沉淀.动力学研究表明,氯化物中黄钠铁矾形成的表观活化能为94.66kJ/mol,沉矾过程受化学反应控制.这些研究结果对锰结核浸出液中铁的分离以及氯化物体系中铁矾的沉淀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GaN纳米线的成核及生长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利用CVD方法研究GaN纳米线的成核和生长机理的最新结果,着重强调了生长温度和催化剂对纳米线生长的影响。通过分析GaN纳 米线的形貌、显微结构与生长温度、催化剂等影响因素之间的依赖关系,详细研究了GaN纳米线的生长过程。这一结果有助于了解一维纳米结构的生长机理,实现纳米材料的可控制生长,并有可能直接应用于GaN纳米器件的制备。 相似文献
6.
冉鸣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4)
用微铂电极研究Sn~(2+)的成核动力学,结果表明在(?) 大于0.06 V 时可得Sn 的单核,其成核速度及晶核生长速度均可以从其三维成核诱导时间和连续成核机理获得. 相似文献
7.
用氧化钙和硅灰为原料,制备不同钙硅比的水化硅酸钙(C-S-H).在C-S-H、硅酸盐水泥中,分别加入三氧化铬,在200℃反应5 h后,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仪分析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不同钙硅比的C-S-H水热反应产物都为硬硅钙石和托勃莫来石,随着钙硅比的增加,托勃莫来石逐渐减少、硬钙硅石增加.在C-S-H、硅酸盐水泥中,Cr均以CaCrO4的形式存在;在硅酸盐水泥中加入60%的铁矾渣(Cr的质量分数wCr=0.1295%),制成固化体块养护28 d后,其强度为20.3 MPa.用国标GB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对固化体的浸出毒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浸出液中Cr离子的浓度为0.415 mg/L. 相似文献
8.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6):29-33
在含石膏铁矾渣中掺入不同质量分数的煤粉,用球磨机将两者混合均匀,在不同温度下焙烧,以探究煤掺量对焙烧含石膏铁矾渣中硫的物相和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焙烧温度下,煤掺量不超过20%时,S含量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煤掺量为15%时的含石膏铁矾渣,在1 000℃焙烧2 h后Fe含量最高(为26.51%),S含量最低(为4.59%),S的物相主要为CaSO_4和CaS;将其烧渣研磨后过100目筛,水洗后测得该渣中S含量减少至2.13%。通过探究煤掺量对铁矾渣中硫物相和含量的影响,为炼锌厂资源化利用铁矾渣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谷氨酸阴离子(G-)和晶种对其晶体二次成核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核速率随晶种粒度和晶种量减少而减少;在高过饱和度时G-对成核有促进作用,而在低过饱和度时则有抑制作用;晶体生长速率随粒度减小而增大;G-对晶体生长有抑制作用;结晶时使用粒度小的晶种可得到粒度分布较均匀的晶体.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过饱和溶褐蠧aSO4*2H2O晶体成核及生长现象,同时对垢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成核延迟时间随溶液过饱和度增大而减小;CaSO4*2H2O晶体生长属于表面反应控制,且与粒径相关,晶体生长速度在(0.5×108~5.8×108)m/s之间(30℃,粒径(28~67)μm,Ca2+浓度0.035mol/L).乙 相似文献
11.
选用PPA-Zn、TMC-328和TMP-3000为成核剂(NA),分别与聚乳酸(PLA)熔融共混,改性制备成PLA/NA复合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偏光显微观察、X射线衍射、动态热力学分析和热变形温度测试研究PLA/NA材料的结晶行为、动态热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结果表明,3种成核剂中,PPA-Zn和TMC-328更能提高PLA结晶度、储能模量和热变形温度,PLA/PPA-Zn和PLA/TMC-328半结晶时间分别为0.27min和0.28min,晶体形貌分别为针状晶和枝状晶,为α晶型,初始储能模量分别为3.921GPa和4.486GPa,110℃退火60s结晶后的热变形温度分为127.1℃和121.1℃。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波低温硫酸化焙烧-水浸和针铁矿除铁方法将Zn、Cu等富集到浸出液中,Pb和Ag富集到浸出渣中,使有价金属得到清洁的回收利用.研究了上述工艺中浸出液除铁的优化工艺条件,探究了反应体系的pH值、浸出液单次滴加量、浸出液的铁含量等因素对除铁效果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手段对得到的沉淀渣进行了表征.研究获得的优化实验条件为:以200 mL的0.01 mol·L-1 ZnSO4溶液为底液,晶种添加量为20 g·L-1,除铁体系pH值控制在3左右,温度90℃,每隔5 min滴加3 mL水浸液(保持反应体系中铁的浓度<1 g·L-1).在此条件下,除铁后溶液残铁量仅为0.065 g·L-1,去除率可达99.3%,达到了深度除铁效果.除铁过程中,Zn的损失率仅为4.1%. 相似文献
13.
采用修正的KPZ方程和动力学重整化群技术,求解生长表面或界面中存在点缺陷或杂质时的标度指数X和z,所得结果表明点缺陷与杂质的存在倾向于使生长表面更加粗糙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法(MPCVD)在镜面抛光Si(100)上生长出高品质的具有(100)织构的金刚石薄膜.列举了最佳成核与生长条件.SEM和Raman光谱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并对偏压的影响及成核生长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描述粘稠物系连续冷却结晶过程粒度分布规律的数学模型。在模型中,基于Power定律,考虑了初级成核和二次成核的影响作用,并运用Euler方法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冷却速率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这类物系连续结晶产品的均匀率;在冷却速率较小的情况下,初级成核对该过程产品的CV值有较大的影响;而当冷却速率增大时,二次成核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论文提出了最适冷却速率 相似文献
16.
以山梨醇为原料生产成核透明剂已经是很普遍的化学工艺。本文通过介绍山梨醇的功能用途,及其成核透明剂的常见化学原料,详细的介绍了山梨醇的质量对成核透明剂生产和研究的影响。为生产成核剂透明剂的厂家怎样选择山梨醇提高了一些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的成核剂对聚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结晶形态对聚丙烯的力学性能、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成核聚丙烯其性能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8.
光合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可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生物体内部的生物质能,生物质能的生成速率受光合生长速率的影响.研究影响光合生长速率的因素,有利于提高生物质能的生成速率.蓝藻是最早进行光合作用和释氧的原核生物,具有遗传背景简单、固碳效率高等特点.丙酮酸铁氧化还原蛋白酶(PFOR)是丙酮酸固碳代谢的关键酶,在丙酮酸异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根据蓝藻的代谢网络,模拟敲除其中的酶PFOR,并利用通量平衡分析、通量可变性分析和多目标优化方法研究基因敲除后的代谢网络.通过研究分析,推测出酶PFOR对蓝藻光合生长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空气-NaHCO3饱和液为介质,在新型碳化塔的模拟塔内,测定了气体流速ug、液体流速uL、液相内循环速度uc、晶浆平均停留时间τ等参数对结晶动力学的影响;重点研究聚丙烯酸钠加入碳化塔后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按Randolph和Larson模型计算了结晶成核速率B0和晶体生长速率G,并建立了结晶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添加聚丙烯酸钠,有利于增大结晶颗粒,改善重碱结晶质量. 相似文献
20.
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过程铁的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氧化亚铁硫杆菌在9K培养基中生长及铁的行为.以Fe2+的氧化表征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长特性及其活性,表明生长繁殖过程经历诱导期、缓慢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氧化亚铁硫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不断地将Fe2+氧化为Fe3+,同时Fe3+又发生一系列的水解反应,并生成黄铵铁矾沉淀.Fe2+的细菌氧化主要以O2为最终的电子受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