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基于相关编码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辅助载波频偏估计技术,利用相关编码OFDM系统的频域幅度特性估计载波频率偏移,增大了频偏估计的跟踪范围,同时采用改进的迭代估计剩余频偏方法,消除载波间干扰对频偏估计的影响,提高了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基于数据辅助频偏估计技术相比,该技术的跟踪估计范围增大为(-1,1),且在较高信噪比的估计均方误差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整数倍频偏估计算法,此算法基于已知频域前导序列及其共轭移位序列的Hadamard积构建一个具有良好自相关性能的相关序列,再利用相关运算估计频偏.利用蒙特卡洛仿真方法,分析了新算法的测度函数在高斯白噪声信道条件下的均值和方差分布特性.将新算法应用于IEEE 802.16d系统中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克服大定时偏移带来的影响,在信噪比大于10 dB时具有精确的整数倍频偏检测概率,且算法复杂度没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基于交织子载波分配方式的OFDMA上行链路系统的频偏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传感理论的频偏估计算法.首先,利用频偏分布稀疏特性,构造出了一种具有稀疏结构的频偏估计模型;根据压缩感知理论,把OFDMA系统中频偏参数估计问题转化为凸优化问题并利用CVX求解最优稀疏向量;然后利用稀疏向量的非零元素位置有效地估计出系统中所有用户频偏信息.所提算法避免了子空间算法中特征值分解等复杂处理过程,从而更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OFDM系统中载波频偏导致载波间干扰从而引起系统性能下降的问题,分析了OFDM信号的特点,采用滑动窗检测的方法,给出了一种基于时域过采样的载波频偏估计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采用循环前缀的载波频偏估计算法相比,该算法估计精度高,抗噪声和抗多径衰落性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一种QAM信号载波频偏估计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给出了一种QAM信号载波频偏估计算法。该算法先采用辅助数据和接收序列相乘后再进行相关运算提取出载波频偏信息,然后用相关序列的相位增量获得频偏估值,为了提高估值精度,对估值序列进行加权处理。该算法具有频偏估计范围大、估值准确度高的特点。计算机仿真表明频偏估计范围可达0.4符号率,估计精度接近克拉拉美劳界。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FH-OFDM系统中频率偏移估计的问题,与传统的OFDM系统不同,在FH-OFDM系统中,必须确认在完成频偏估计之前的频率变换需要达到的精度.通过计算接收信号与接收机中的跳频频率合成器产生的频率之间的跳频时间偏移(FHO)和跳频相位偏移(PHO)得到跳频频率的精确性.在多径衰落信道中特定FHO和PHO值的情况下,对系统中自相关算法性能进行了仿真,结果与理想跳频情况下的性能对比表明,基于自相关原则的频偏估计算法对抗不超过跳频时间的一半的频偏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7.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xing,OFDM)对于载波频偏极其敏感,这种频偏来源于接收端载波与发送端载波的频率差异以及多普勒频移,从而带来了严重的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ICI),限制了系统的性能.为克服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虚载波(virtual carrier,VC的基于子空间方法的频偏估计算法,并研究了它的自适应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估计得到的频偏值与设定值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8.
理论分析频偏与信道时变引起的子载波间干扰(ICI),以及其对协作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接收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数值仿真得到ICI的分布及系统误码率.实验结果表明:一方面频偏与信道时变共同作用下的ICI更加严重,并由此导致系统性能的严重恶化;另一方面,频偏与信道时变作用下的ICI随子载波间隔的增加而减小.说明低复杂度ICI均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 ,MC CDMA(多载波 码分多址 )系统下行链路采用相位均衡、最大比合并以及受控均衡等 3种均衡技术时系统的误码率性能。给出了相应的数值计算结果和计算机模拟结果。从此可知 ,采用最佳门限受控均衡时 ,系统误码率性能最好 ,频谱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KF)的载波相位估计器,该技术不依赖于同步的采样速率,而且不需要传输导频信号,给出了相位误差的等效状态空间模型,并使用扩展卡尔曼滤 波器方法进行跟踪。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OFDM系统模型,介绍了频率偏移估计算法,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基于信道估计的辅助导频信号的频偏估计算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正交频分复用(OFDM)对载波频率偏差很敏感,因此要求精确地估计载频偏差,本文提出一种载波频偏,相偏联合估计新算法。结合相于判决反馈算法对频偏,相偏同时进行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对于128个子载波正交移相键控(QPSK)调制的OFDM系统,在多径衰落信道中,信噪比为15dB,频偏小于0.12,相偏小于0.05π时,新算法能精确估计出频偏和相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OFDM系统中频偏估计方法是基于嵌入在数据帧中的循环前缀进行频偏估计,结果表明只利用一个符号的循环前缀误差较大,采取扩大符号范围,可以得到较满意的估计效果。提出一种将一个符号倒序后采取最大似然法进行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能显著提高精确度。  相似文献   

14.
OFDM系统载频偏移估计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载波频率偏移估计的典型算法——ML算法、类MUSIC算法和类ESPRIT算法进行研究,总结三种算法的基本思想,对三种算法进行仿真实验和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多用户正交频分复用(OFDM) 系统上行链路中的载波频偏估计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伪噪声(PN)序列的载波频偏(CFO)估计算法。该算法将不同相位的PN序列作为各个用户的训练序列, 利用训练序列良好的自相关性估计出存在CFO 情形下不同用户的信道参数, 再根据两个训练周期内信道参数的相位变化获得各用户的CFO估值。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具有优 良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应用于高速移动环境下系统频偏估计的方法,使用相关性能优异的Zadoff-Chu序列作为训练序列,将其在一个符号周期内重复4次,利用这种帧结构进行两次频偏估计,实现系统的频率粗、精同步.该方法不仅具有频偏估计范围大和估计精度高的双重优点,而且所有频偏估计过程均在FFT之前完成,加快了系统同步的时间,降低了系统同步复杂度.AWGN信道和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新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技术估计正交频分复用系统(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频偏的新方法。传统的OFDM系统频偏估计算法通常需要获得多路混合信号,而新方法仅需要利用相关检测处理单路的OFDM信号,再通过EMD模态分解算法分离出各路子载波信息,即可估计出OFDM系统频偏。与传统的OFDM系统频偏估计方法相比,新方法不依赖源信号的统计特性和信道状态信息,不需要额外带宽,降低了系统的实现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频偏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新一代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标准,提出了一种新的帧同步及频偏估计算法.利用发送序列中的PN导频序列,通过接收信号自相关的方法实现帧同步,克服现有算法对频率偏移过于敏感的缺点;在频偏估计中,通过对PN序列进行FFT变换,在频域利用频偏的移位响应实现频偏的精确估计,具有较好的抗多径特性和鲁棒性,弥补现有D-Spaced算法初次捕获误差动态范围过大的不足.算法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 training symbol with L identical parts, a novel carrier frequency offset (CFO) estimator is proposed for OFDM systems. The CFO is estimated in two steps, fine estimate and coarse estimate. In the first step, the fine estimation is perform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minimum variance. However, the fine estimation has ambiguity since its estimate range is limited. In the second step, the coarse estimation is obtained, which results in a larger estimate range but less precision. Using the coarse estimation, the ambiguity of fine estimation is resolved. To fully use the correlation among L identical parts, the fine estimation resolved the ambiguity and the coarse estimation are optimally combined to obtain the final estimation. Furthermore, the estimation vari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derived.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novel two-step estimator outperforms the conventional two-step estimator in terms of estimate performance and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