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及不同浸种时间对雷山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雷山杜鹃经不同浓度赤霉素及不同时间处理后,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雷山杜鹃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其中,赤霉素浓度为400mg/L,处理24h的发芽率高于其它处理,为66.00%;其次为400mg/L处理36h,发芽率为65.33%;赤霉素浓度为400mg/L下,处理36h和48h发芽势较高,均为61.00%。因此,适宜促进雷山杜鹃种子萌发的条件是赤霉素浓度400mg/L浸种36h。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和赤霉素处理促进唐古特大黄种子萌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超声波作用时间和赤霉素浓度二因素对唐古特大黄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和赤霉素处理对唐古特大黄种子的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超声波是促进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优化综合农艺措施为:超声波作用时间21.6~43.1 min,赤霉素浓度38.2~58.9 mg/kg。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处理抱茎獐牙菜种子萌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抱茎獐牙菜种子萌发。采用超声波、超声波和赤霉素相结合处理种子,研究其对抱茎獐牙菜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20~50 min,对种子的萌发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以超声波处理35 min效果较好,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比对照相对提高59.3%和17.8%,处理种子比对照提前2~3 d发芽;超声波和赤霉素共同作用种子,产生了相长的效果,其中以超声波作用35 min、赤霉素浓度1 200 mg/kg、浸种18 h效果较好,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比对照相对提高54.5%和16.5%。超声波、超声波和赤霉素相结合处理能够明显促进抱茎獐牙菜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藏茵陈种子萌发,采用超声波、赤霉素、超声波和赤霉素相结合处理种子,研究3种处理对两种藏茵陈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在1 000~2 000 mg/kg时,对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以浓度1 500 mg/kg处理效果较好;超声波处理20~40min,对种子的萌发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以超声波35 min效果较好,种子发芽提前1~2d;超声波和赤霉素共同处理对种子发芽具有协同效应,其中以超声35 min、赤霉素浓度1 200 mg/kg效果较为明显。超声波、赤霉素、超声波和赤霉素相结合处理能够明显促进藏茵陈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5.
不同处理对单性木兰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不同温度的水、赤霉素(GA3)、双氧水(H2O2)和浓硫酸浸种处理对单性木兰(Kmeria septentrionalisDandy)种子萌发的影响。水温设室温下40℃、60℃、80℃,处理24h;赤霉素浓度有100mg/L、200mg/L、300mg/L,处理时间分为24h和48h;双氧水浓度有1%、3%、6%,处理时间为24h。每个处理均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粒种子。清水(约20℃)浸种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温水(40℃、60℃),GA3(100mg/L、200mg/L、300mg/L)及H2O2(1%、3%)浸种处理均可促进单性木兰种子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率,其中以200mg/L GA3处理48h效果最好,发芽率达61.1%。浓硫酸和80℃的热水浸种处理会损伤种胚,抑制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6.
在室温26℃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0 mg/L、100 mg/L、200 mg/L、300 mg/L、400mg/L)浸种对刺蒺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叶长和根长等萌发特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刺蒺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均有促进作用,浓度为300 mg/L的赤霉素能显著增加发芽率、发芽速率和活力指数,浓度为400 mg/L时能显著增加发芽势,同时,浓度在200~400 mg/L之间,能增加刺蒺藜幼苗根重量、茎长度和茎重量,经300 mg/L浓度赤霉素浸种后,幼苗根冠重量比显著增大。表明赤霉素能显著提高刺蒺藜种子的活力和抗逆性,增强种子的萌发能力。  相似文献   

7.
浓H_2SO_4和GA_3对刺山柑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刺山柑为试材,将刺山柑种子置于浓硫酸中分别浸种60、70、80、90、100、110和120min,对酸蚀处理的种子,经H2O2处理4h,然后分别用500、700、900、和1100mg/L赤霉素浸种24h后在培养箱中发芽。浓硫酸酸蚀时间为70min时出苗率最高。GA3处理浓度为700mg/L时效果最好。浓硫酸酸蚀70 min和700 mg/L GA3的处理组合对种子发芽率的提高效果最为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以千屈菜种子为材料,对其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千屈菜种子细小,千粒重仅为0.041 g,吸水率为48%;千屈菜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赤霉素浸种能促进千屈菜种子的萌发,以200 mg/L赤霉素浸种12 h效果最好;层积处理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赤霉素对柳叶马鞭草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赤霉素对3种柳叶马鞭草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赤霉素处理,能缩短柳叶马鞭草种子发芽时间,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也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其中,赤霉素对中度休眠的柳叶马鞭草"诀窍"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700 mg/L浓度的赤霉素处理6 h效果最佳。细叶柳叶马鞭草以浓度为500 mg/L的赤霉素处理12 h,发芽率、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均最大。  相似文献   

10.
水杨酸对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食荚豌豆--青荷9号的种子为材料,用10-200mg/L的水杨酸分别浸种12h和36h,观察豌豆种子萌发情况及其萌发过程中种子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淀粉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用10-50mg/L水杨酸浸种12h及10mg/L水杨酸浸种36h对豌豆种子的萌发无显著抑制作用,且可提高种子的发芽指数.当水杨酸浓度增大,浸种时间延长时则抑制豌豆种子萌发.用水杨酸处理后种子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淀粉酶活性的变化同种子的萌发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马鞭石斛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次数、料液比和离心时间分别是在脱单糖、水提和醇沉工艺流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最佳脱单糖工艺是乙醇浓度(95%)、料液比(1:20)、提取时间(10min)和提取次数(3次);最佳多糖水提工艺是料液比(1:30)、提取时间(60min)、提取次数(1次)和粉碎度(0.25mm);醇沉最佳工艺条件是离心时间(10min)、乙醇浓度(90%)、醇沉时间(30min)和醇沉次数为3次.石斛多糖提取工艺复杂,涉及到很多影响因素,要想获得高纯度、高提取率和低成本石斛多糖,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AM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最佳水平条件,采用L16(45)多因子正交实验对影响网状球囊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因素进行了优化选择.结果表明:优组合为A4B2C2D3E3,即pH 8,水琼脂质量浓度10 g/L,培养周期10 d,后熟条件20 d,培养温度28℃为最佳组合.同时发现在优组合下孢子不仅萌发得早,萌发率高,菌丝生长也很旺盛.  相似文献   

13.
以野生白筋种子为材料,研究了正交试验和不同贮存方法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播种季节、覆盖深度和基质种类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处理组合为A1B2C2,即:干藏种子进行秋季播种于配土中并覆土2cm,次年春季萌发,萌发率达58.45%,但种子出苗时间长、不整齐.不同种子贮存处理结果发现,秋季采集种子于次年春季播种前35—45d进行冬季室温湿沙层积处理显著提高白筋种子萌发率,达77.78%,出苗时间短、整齐.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石灰花楸种子的育苗技术问题,研究了低温(恒温+变温)沙藏处理和不同赤霉素浓度(50、100、150、200mg/L)浸泡对石灰花楸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低温区后在5℃高温区下的变温沙藏(2种温区每30天调整1次)处理的石灰花楸的发芽时间要晚于5℃恒温区的发芽时间,但发芽率显著提高且持续发芽时间延长。100mg/L和150mg/L2个处理由恒温沙藏的2%左右分别提高到了7.6%和12.3%。用赤霉素溶液浸泡12h利于打破种子休眠,可提高发芽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浸泡后,经过变温沙藏的种子发芽率从未经赤霉素处理的1.4%提高到15.6%~48.7%,最佳赤霉素浓度为150mg/L。  相似文献   

15.
重楼种子萌发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探索影响重楼(Paris polyphylla)种子萌发的因素,为重楼快速育苗提供理论基础。实验利用不同浓度植物激素和变温层积方式对重楼种子进行处理,统计种子的萌发时间及萌发率。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处理对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差异,而种子来源不同对种子萌发率有极显著的影响;3种变温层积方式下重楼种子均有萌发,变温层积对华重楼和滇重楼种子萌发时间和萌发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而种子来源对萌发时间和萌发率的影响极显著。因此,外加GA3、不同的层积方式和变温处理均不能明显改善其萌发特性,种子的萌发时间和萌发率高低与种子来源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微波处理和微环境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协同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微波预处理因素(包括种子含水量、微波功率、照射时间)与萌发微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pH值、盐的质量浓度)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协同影响,探讨利用微波预处理与萌发微环境控制技术提高植物种子活力及其抗盐碱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盐的质量浓度和pH值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最小,而且无显著性;优选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可达98%,而对照组仅为86%。因此,微波预处理能够显著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其抗盐碱性。  相似文献   

17.
赤霉素的固态分批补料培养技术及其分离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菌种筛选来串珠镰孢AS.3,2960菌株;对影响赤霉素产率的固态分批补料发酵的7个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从而筛选出最佳发酵条件为:在32℃下,按培养基初始pH值4.5,接种量20%的比例,在第3天添加13.2%的玉米淀粉,从第3通气,共培养6d;对固 发批补料发酵与传统的液态发酵产生赤霉素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其固态分批补料培养技术为液态发酵的3-4.7倍;对发酵产物进行了分离提取效果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以10%的乙醇,在pH2.5下提取效果最佳;进行了多级逆流浸提试验,赤霉素含量达到0.70g/kgDMB(发酵物)。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碱液提取中的4个关键因素进行优化,采用正交实验对酶解过程中4个关键因素进行优化。在此优化条件下,硫酸软骨素的产率达到33.6%,含量达到13.53%。此工艺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产率和含量,达到优化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因素对药食两用植物赤苍藤(Erythropalum scandens Bl.)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当年采收的赤苍藤种子为材料,探讨浸种时间(0 d、1 d、2 d、3 d、4 d、5 d)、基质含水量(70%、50%、30%)、播种深度(0 cm、1 cm、3 cm、5 cm)、光照条件(全黑、自然光)、基质(沙土、肥土、黄土、混合土)、赤霉素浸种处理及破壳处理(全破、少破、不破)下赤苍藤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特性,为其规模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浸种时间、基质含水量、播种深度、赤霉素处理均对发芽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基质和破壳处理对发芽率有显著影响(P<0.05),浸种5 d、50%和30%的基质含水量、播种深度1 cm、混合土基质、50 mg·L-1赤霉素浸种12 h以及全破处理的发芽率在各对比的处理中均最高。浸种时间和基质含水量对幼苗叶长和枝高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他处理对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综上可知,赤苍藤种子育苗时,可先浸种5 d或用50 mg·L-1赤霉素浸种12 h...  相似文献   

20.
苜蓿生物活性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对苜蓿生物活性多糖的提取进行优化研究,选择热水浸提,以浸提时间、料水比以及醇析浓度进行正交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苜蓿生物活性多糖提取最佳条件为醇析浓度95%,料水比1:20,煮沸浸提1h,粗多糖得率11.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