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岩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4(3):394-397
以海河流域为实例,在在分区的基础上,通过图示叠合之方式再现了近百年人类生态环境下的灾害趋势,认识到地形与灾害之发生是亦步亦趋的,并分析了海河流域典型的扇状水系与洪涝灾害的关系,以及人类对自然所做的改造之效益与反作用,进而总结了灾害、灾情与人类生态环境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马永红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1991,(2):28-34
本文通过对1956—1983年的季、年降水场的自然正交函数展开分析,揭示出流域的12种基本降水型,并根据逐年降水类型的变化,探讨了它与旱涝灾害的关系。得出:2型和1型是旱涝灾害的主要降水型;连续同型降水是形成重灾的一个主要原因,它具有多发性。 相似文献
3.
4.
依据天津旱涝灾害的历史和大量气象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总结概括出了天津旱涝灾害的分布规律,并从气候、地形、河流状况等方面简要地分析了天津旱涝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关中地区旱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关中地区渭南杨刘村、西安肖家村和宝鸡九龙泉3个观测站20世纪50-70年代气温、降水资料和90年代旱涝灾害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旱涝灾害的类型、发生规律及其与降水、气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春旱、春夏连旱、秋旱、夏涝、夏秋涝是关中地区主要的旱涝灾害类型;旱灾的发生具有10年左右的周期,涝灾的发生具有5年左右的周期;50-70年代关中地区涝灾偏多,气温偏低;冬季偏寒常易出现来年夏旱,冬季偏暖常易出现来年夏涝;90年代的旱灾增多,尤以秋旱为特征。 相似文献
6.
旱涝灾害的遗传-神经网络集成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同时进化设计三层BP神经网络的结构和连接权,并以进化后的网络结构和连接权作为新的神经网络结构和初始连接权,再进行新一轮附加动量的BP神经网络训练,把训练后的结果简单平均集成,以此建立旱涝灾害的遗传-神经网络集成预测新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广西桂林6月(主汛期1995~2005年)的降水量进行实例预测的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收敛速度快,预报精度高,易于操作,是一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兮之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2):49-53
以黄土高原中部泾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2002年的modis遥感数据,在GIS技术与FRAGSTATS景观格局分析软件的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定量地分析了泾河流域及其3个子流域的景观格局特征,得到了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黄淮海平原历史旱涝灾害的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全国自然灾害历史数据库中黄淮海平原地区的旱涝灾害等级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了该地区旱涝灾害的自回归--移动平均混合模型(ARMA模型),并根据所建模型对旱涝灾害进行了后验预报,结果表明,用ARMA模型做年际旱涝变化趋势预报是有潜力的。 相似文献
9.
泾河流域水系分维特征及其生态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提取河流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了传统的计盒方法,将其应用于泾河流域水系分形分析.同时探讨了分维数同流域地形、地貌、侵蚀程度、植被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分形分析为流域水文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选用1951-2011年秦岭-淮河地区气象站点数据资料,研究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ENSO事件对旱涝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秦岭淮河地区淮河平原比秦巴山地的年平均降水量下降速率快,分别为-7.9 mm/10 a,-5.7 mm/10 a,淮河平原比秦巴山地的年平均气温上升速率快,分别为0.15℃/10 a,0.09℃/10 a;且年平均降水量在1980 s发生突变且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年平均气温在1960 s发生突变且呈现出上升的趋势;②El Nino事件导致降水减少,且在滞后3个月时最明显,其相关系数为-0.73;La Nina事件导致降水增多,且在滞后4个月时最明显,其相关系数为0.75;El Nino事件导致气温升高,且在滞后1个月时最明显,其相关系数为0.77;La Nina事件导致气温下降,且在滞后2个月时最明显,其相关系数为-0.67;③ENSO事件与旱涝灾害关系显著,有11次旱灾与El Nino事件同期发生,有8次涝灾与La Nina事件同期发生,且ENSO事件导致旱涝灾害程度更大,最严重时分别为极旱和极涝. 相似文献
11.
陕西干旱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1951~2000年陕西省降水、主要农作物受旱、成灾面积资料,用降水的Z指标法、农业旱灾率,确定了陕西旱涝和农业旱灾等级,分析了干旱灾害特征.结果表明:陕西干旱灾害以20世纪90年代最严重,农业旱灾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2.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作为共商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是亚洲乃至全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但也是洪水灾害高风险区,洪水灾害常给域内多个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口伤亡。由于区域内各国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差异较大、各国防洪减灾意识与经验参差不齐等因素,亟需完善区域洪水灾害防治合作机制,协调上中下游国家共同治理洪水灾害。回顾了澜湄流域洪水灾害防治合作进展——湄公河下游4国合作起步阶段、湄公河下游4国合作初步发展、中国积极参与转向引领的全流域合作阶段;针对域内国家在联合防洪合作工作中的差异,提出对策建议和展望,旨在完善覆盖全流域、协调域内国家多层级不同利益诉求的合作机制,有效应对洪水灾害风险,助力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利用铜仁市1961—2014年共54a的10个国家气象站资料,2010—2014年5a铜仁市196个乡镇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利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铜仁市暴雨、洪涝的时空气候变化特征;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采用统计相关、回归分析方法,结合致灾因子、地形地貌、水库河流、灾情资料,开展铜仁市的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指数研究,最后基于sufer软件绘制完成铜仁市的暴雨洪涝灾害区划图。结果表明:铜仁市的暴雨发生期为3—11月,集中在5—8月;暴雨与大暴雨的空间分布大体分布相似,西北部的德江和东北部的松桃是2个高频中心;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总体上市西部重于东部,北部重于南部。 相似文献
14.
罗增让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6(3):64-71
目的利用交叉研究方法,探讨慢性干旱灾害的应对方式,目的是提高个人和社会对慢发性灾害影响的认知。方法利用资源保护理论和"生态类比"的多层次理论框架,以现有干旱灾害文献为基础,分析个人、家庭和社区对干旱的响应。结果 (1)现有灾害研究主要集中在急性灾害,忽视慢性灾害;(2)慢性灾害不同于急性灾害,慢性灾害的社区应对有其特色,但也可以借鉴急性灾害的应对;(3)除了经济、农业应对策略、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外,需要研究个体层面的灾害评估和应对以及心理应对策略。结论干旱灾害的影响是全面的,需要更多严谨、实证研究去探讨,重视生态和资源保护是减少旱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广州市洪水灾害的发生历史,研究了广州市洪灾季节分布不均匀,年际变化大,灾情严重等基本特征.运用灾害系统理论,从致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系统探讨了广州市洪水灾害的成灾机制.提出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来防治洪水灾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系统探究流域、区域和城镇3个层面之间工况与调度变化的洪涝互馈效应,以太湖流域及其内部水利分区、城镇为例,基于控制变量的思路设计不同的模拟工况和调度情景,定量模拟了各层面在不同防洪工程工况与调度方案下的流域洪涝运动过程,从水位变化角度分析了各层面之间的洪涝互馈效应。结果表明:适当抬升城镇防洪排涝工程内部排水控制水位可在保证城镇内部洪涝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外部区域和流域防洪压力,但效果有限;适当降低各区域沿长江和杭州湾外排工程排水控制水位可有效增加流域和区域洪涝外排水量,显著降低太湖水位以及区域水位,对城镇内部水位也有一定的降低效果;吴淞江等流域行洪工程可大幅提高流域外排能力,显著降低太湖以及区域水位,而区域层面的防洪排涝工程仅能增加本区域外排水量,降低本区域内水位,对流域和城镇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面向对象方法和数据库技术,针对防汛减灾VR-GIS平台,对汛情虚拟场景、虚拟场景单元和虚拟对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汛情虚拟场景和虚拟对象的数学表示,提出了虚拟对象的类结构、操作方法、模型特征和建模方法,有效解决了防汛减灾VR-GIS平台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利用河网模型系统MIKE11、MIKE21,模拟计算了流域洪水淹没过程,以可变模糊集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流域防洪减灾工程措施方案优选模型.该模型能够确定方案指标对指标特征值区间的相对隶属度、相对隶属函数,并且能够通过变化模型及其参数,合理地选出优属度较高的方案,提高对方案优选的可信度.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大连碧流河水库下游流域的防洪减灾工程措施方案优选,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简便,实用性强,优选结果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20.
Floods often take place around rivers and plains, which indicates a higher risk of flooding in these areas. This paper adopts fuzzy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FCA), simple fuzzy classification (SFC), and the fuzzy similarity method (FSM) to assess flood disaster risk in Kelantan, Malaysia. Validation data, such as the flooded area, paddy area, urban area, residential area, and refuges, were overlaid to validate and analyze the accuracy of flood disaster risk.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70–75% of flooded areas lie within the higher and highest risk zones, which shows an effective assessment accuracy; (2) paddy, built-up, and residential areas concentrated in the higher and highest risk zones are more likely to be destroyed by flood disasters; (3) 200–225 refuges in the higher and highest risk zones account for around 50% of all refuges, which means that more refuges should be built in the higher and highest risk zones to meet the accommodation requirement; (4) three methods proved to be feasible and effective in evaluating flood disaster risk, among which FCA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study area than the two other method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