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直接决定着国家的稳定、安全和发展。辛亥革命的发生说明了国家要确保其自身的强大,必须积极地培育其公民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并在体制上建立起二者的良性互动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
举凡中西政治发展历程,单纯依靠国家和社会的政治发展都会导致不成熟的政治发展,成熟的政治发展离不开国家与社会的共同作用。中国政治发展的过程也是如此。中国的基层社会将经历生存性社会、发展性社会和创造性社会三个阶段,与此相对应,国家将经历汲取性国家、保障性国家和服务型国家三个阶段。基层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与国家发展的三个阶段双向互动、相互促进,构成了中国政治发展的主线。  相似文献   

3.
国家问题是马克思和葛兰西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市民社会理论贯穿葛兰西国家观研究始终,故称其国家观为"市民社会"国家观。葛兰西"市民社会"国家观是对马克思的继承和发展,但二者又有所不同,区别在于国家的概念、国家的职能、国家的权力、国家的消亡等方面。葛兰西从市民社会的角度探讨国家问题,为全面认识和发展马克思的国家理论提供了重要借鉴和有益参考,但受其理论缺陷的限制,未能从根本上超越马克思的国家观。  相似文献   

4.
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国家,我国亦属于此类国家。本文着重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等方面探究其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演变及经验教训,旨在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5.
王蓉 《科技资讯》2010,(24):204-20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交流合作的进一步加强,国家越来越重视高职高专院校的扶持和建设,其英语教学也受到社会的重视与瞩目。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现状,探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与弊端,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如何使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高校科技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推动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进步。大学,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地,是培育和发展先进的创新文化的发源地,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充分发挥高校的作用,就能为社会提供强大有效的服务,从而高质量、高效率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高校科技产业工作能在高校与社会之间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将高校的功能和作用有效地传输给社会,并放大其功效,形成高校与政府、企业及社会各个方面的良性互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因此,科学发展高校科技产业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权的界定和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权是社会成员在生存与发展面临社会风险时,在自由意志的前提下,通过行为自由而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符合社会正义的利益,以满足其维持基本生存乃至提高生活质量之需要的资格。社会保障权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其形成和发展存在着一条明显的历史轨迹:社会救助型发展阶段——社会保障权的萌芽和初步形成;社会保险型发展阶段——社会保障权的确立和进一步发展;社会福利型发展阶段——社会保障权的成熟和拓展。  相似文献   

8.
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使社会中介组织成为与国家行政一同行使公共管理职能的社会公行政的承担者,其作为国家和社会、个人之间的中介,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原应由政府部门履行的公共服务职能,同时,它代表其组织成员的利益,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交流与互动,并在相当程度上制约政府权力,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这种特殊的法律地位不仅体现在其独立性上,更可以从其地位的双重性上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大学也逐渐从社会之外走进社会生活,进入社会的中心,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活跃、最有力的社会组织之一。尤其是在人类处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当下,大学承当更重要的责任,其发展直接关系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进步。因此,世界各国皆将大学的建设与发展问题作为重要国策来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从一个国家市民社会的发展程度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窥探出这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本文将通过中产阶级的发展状况、社团和非政府组织的数量、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以及社会运动的发展状况这四个标准来判断市民社会的成长阶段,即市民社会的发展类型。  相似文献   

11.
国家形象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力,传播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信息时代,大众媒介在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灾难的报道。本文从大众媒介和国家形象传播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大众媒介在5月汶川地震的灾难报道中对中国国家政府形象、领导人形象和民众形象等的传播,进而深化大众媒介对于传播中国完整的国家形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中的社会管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理论在强调国家阶级统治本质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国家的社会职能。通过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考察,马克思恩格斯明确肯定了执行社会管理职能是国家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他们所阐述的无产阶级国家的社会管理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始,随着蒙古铁骑的南征北伐,各种外来宗教开始随着外来居民的涌入而传至国内,并与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萨满教和儒学思想相互糅合,不断地发展。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对各种宗教皆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利用其来加强自己的统治。随着多元教派在蒙古社会的逐渐渗透和广泛传播,蒙古社会发生了巨变,蒙古族丧葬习俗的变化尤为明显,如火葬、天葬等新的丧葬方式开始在蒙古族实施,并表现出时代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4.
解析中国梦     
以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叙述七个少数民族混血成华夏族,华夏族与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混血成中华民族发展的自然历程;中华民族无坚不催的凝聚力成就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保持政治文明连续性的国家,缔造了兴盛统一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人继承这份沉甸甸的优秀历史遗产,秉持"不研究中国特点就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的宗旨,坚持"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的原理,记叙经过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充分发展资本主义,走出利用它的生命力和革命性达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然历程;铺叙中国梦的历史发展,证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15.
官司德建设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德治国的关键和首要环节,巳引起全社会和广大群众的极大关注,它关系党风、官风、民风和社会风气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为我国官德建设作出努力,勤政为民,廉洁奉公;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的爱国主义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其中,振兴国家和民族是其基本内涵.热爱祖国和人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政治独立,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促进民族繁荣昌盛是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与城市社会的关系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运用政治社会学中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探寻在不同社会背景中国家与城市社会关系,可以明显看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两者关系的变化演进情况。  相似文献   

18.
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仅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提升综合国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保持国家稳定、发展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而且对于抵御和防范各种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的侵蚀,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收入差距扩大已成为社会关注问题之一。收入差距问题表现在基尼系数、城乡、地区、行业和财富掌握程度等方面。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多因素导致的,其中既有必然性因素,又有不合理的因素。收入差距问题无疑会长期存在,因此,应当从国家政策、法律、财税、社会保障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把问题控制在社会可承受范围内,并逐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现代社会发展理论来看,国情并不是单纯的具体状况,不只是简单的“人口多、底子薄“的特定事实。中国现代化发展必须面对“事实本身“,即中国的发展国情。各民族必须根据发展的具体情况探索相应的发展策略。在现代化建设一发展中要以马克思主义态度分析和研究时代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