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江苏省野生动物案件中两栖爬行动物的特点,了解野生动物非法贸易走向,为预防非法猎捕和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司法鉴定中心提供的2017—2019年江苏省涉两栖爬行动物案件基本数据,对近3年两栖爬行动物的案件类型、案件数量、涉案时间和涉案地域,涉案物种种类、数量、保护等级、涉案物种间的关联性等基本规律进行分析。【结果】①近3年江苏省两栖爬行动物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龟鳖目的案件数量和涉案物种数量年增长率最高。②涉案两栖爬行动物中,76.0%的物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简称CITES公约)和《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③66.0%的案件中涉案动物不止1种。同属一目的动物出现在同一案件中的关联性最大。有尾目与蛇亚目、蜥蜴亚目与龟鳖目、蜥蜴亚目与鳄形目、无尾目与蜥蜴亚目动物间均具有正关联性,其关联性依次降低。④根据送检单位行政区划,江苏省两栖爬行动物案件分布在江苏省13个地级市,分布地域覆盖全省。其中,南京、盐城、徐州是案件数量最多的城市,累计占全省案件总数的51.3%。无尾目动物案件主要分布在盐城;鳄形目动物案件主要分布在南京;龟鳖目动物案件主要分布在南京和无锡;蛇亚目动物案件主要分布在徐州和南京;蜥蜴亚目动物案件主要分布在南京和常州。龟鳖目和蜥蜴亚目动物常出现在宠物市场;蛇亚目动物常出现在宠物市场和餐饮市场;无尾目动物常出现在餐饮市场。⑤根据案发时间分布,江苏省两栖爬行动物案件的高发期在5—9月。其中无尾目动物的案件量在8月最高;龟鳖目动物的案件量在9月最高,蛇亚目动物的案件量在6月最高;有尾目、蜥蜴亚目以及鳄形目动物的案发时间相对较为分散。【结论】①两栖与爬行动物案件数量近年来有增多趋势;涉案的动物类群呈多样性。②根据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的去向,应对宠物市场、餐饮市场加强监督和管理。③根据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涉案动物类型和不同类型动物案件的高发期,建议对该地区敏感时期的常涉案物种进行重点保护。此外,应加强野生动物的进出口管理预评估对外来物种的潜在危险,完善外来物种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蛇与护蛇     
曹虎 《大自然》2013,(1):18-20
蛇生活隐蔽,样子比较特别,因而大多数人对蛇了解不多,只知道有些蛇有毒、有些蛇无毒。人们遇到蛇时也绝无喜爱或亲近之举,往往是要么敬而远之,要么一棍子将其打死。其实,蛇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当爱蛇、护蛇。多种多样的蛇蛇是脊椎动物门爬行纲有鳞亚纲蛇目动物的统  相似文献   

3.
关注钩盲蛇     
钩盲蛇是一种非常特化的原始穴居蠕蛇,是蛇类中唯一行孤雌生殖的种类,也是我国乃至全球体形最小和分布最广的蛇,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且该蛇以白蚁等害虫为食,为有益动物.本文介绍了该种的特征、分类、习性、分布和报道,并建议大力开展对其的科普宣传、保护和生物学研究、饲养繁殖研究,将其开发为实验动物、环保动物和新型宠物.  相似文献   

4.
龙年话龙     
叶清 《厦门科技》2012,(1):47-48
2012年是中国农历壬辰年,俗称龙年。龙,或称中国龙,是中华民族十分熟悉的神异动物.形象威武,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这种“身似蛇、头似驼(牛)、角似鹿、腿似蜥、爪似鹰、掌似虎、髯似羊、尾似鳄”的动物,是中国传说的龙.起源于黄帝时代的图腾。  相似文献   

5.
1980年夏,我们在武夷山地区检查脊椎动物,检得一批寄生蠕虫标本,经鉴定有100余种,其中有5种线虫是新种,分隶于4科4属,兹记述如后。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寄生动物研究室。 (一)丽尾科Cosmoceridae Travassos,1925 1.小头蛇似丽尾线虫 Cosmocercoides oligodontis Wang,新种(图一) 宿主小头蛇 Oligodon chinensis(Guenther)肠。虫体细小,体表具侧翼,头端具三唇,口腔短,食道有后食道球,神经环位于食道中部,排泄孔开口于食道球前  相似文献   

6.
林植华  雷焕宗 《河南科学》2004,22(6):789-791
测定五种分布于浙江的蝰科蛇类的体长和尾长,检测尾长的两性异形和种间差异。五种蝰科蛇的两性个体尾长均与体长呈显著的正相关,五种蝰科蛇间体长差异显著。协方差分析显示雄性的尾长显著大于雌性。除烙铁头、竹叶青之间其余相对尾长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李瑞镛 《大自然》2012,(1):38-39
2012年是龙年,这将是一个伟大的龙年,因为全世界将看到一条正在腾飞的巨龙——中国。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龙的起源自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在互联网上查到的多数观点认为龙是以蛇为主体,加上其他动物的角、鳞、爪和尾构想而成的图腾综合物。但是有关龙的记述中,龙几乎总是与云相伴随,而且会喷火吐水,这似乎与地上的蛇没有什么关联。  相似文献   

8.
晓天  鹤松 《小学科技》2014,(2):26-27
正在纷纭复杂的动物世界里,有许多令人不解的现象,比如动物间的"冤冤相报"。老鼠与蛇蛇是捕鼠的能手,是老鼠的天敌,但这只是在蛇具有活动能力时是这样。蛇是变温动物,天气一冷,身体发僵,行动不灵活。当蛇冬眠以后,它就完全失去了行动能力,这时,老鼠报复蛇的时机就到了。它们掘洞寻找休眠的蛇。于是,蛇就成了老鼠的高级"点心",任凭老鼠啃咬,蛇却无能为力。这种现象,正如老百姓所说的那样:"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  相似文献   

9.
材料的选择:1.蛇要新鲜,因蛇是冷血动物,死后更易腐败;2.没有外伤;3.最好选用刚脱过皮的蛇;4.为了安全最好选用无毒蛇。剥皮前,要观察蛇的行为,记住蛇各部位的形态。如头、颈、胸、腹、尾、背侧、腹侧的形态,对于大蛇及蟒还要记住各部位长和围的  相似文献   

10.
测定六种分布于浙江的游蛇属蛇类的体长和尾长,检测尾长的两性异形和种间差异.六种游蛇属蛇的两性个体尾长均与体长呈显著的正相关,六种游蛇属蛇间体长差异显著.协方差分析显示渔游蛇、草游蛇、虎斑游蛇的雄性的尾长显著大于雌性,水赤链游蛇、锈链游蛇、乌游蛇的尾长无显著的两性差异.种间相对尾长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世界》2013,(2):60-63
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蛇那弯曲游动、细细长长的身体吧。细想起来,蛇的脖子究竟止于何处?而它的身体又是以哪里为起点的呢?蛇的躯干和尾部是可以区分出来的(见54~55页)。观察蛇的骨骼,可以发现位于脊柱尾侧的椎骨,与位于躯干部分的椎骨是不同的,位于尾侧的这一部分椎骨是没有肋骨的。在脊柱上变换成不连接肋骨的椎骨的节点处,有兼具生殖和排泄功能的泄殖肛孔,使用这一特征点,也可判别出尾部的位置。那么,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找出颈部和躯干的交界点来么?蛇没有脖子还是脖子特别短?一般来说,颈部指的是头和肩之间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金环蛇 Bungarus fasciatus(Schneider)为热带及亚热带的一种毒蛇,曾发现于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但在福建是比较罕见,过去对于本种蛇的采地也没有详细的记载(Pope1935).1946年5月9日作者从捕蛇者得到一尾,据云系由本省福清海口一个石洞中获得。该尾蛇与一般金环蛇稍有不同(图一),有两枚前眼鳞,而一般金环蛇只有一枚前眼鳞。此外在两顶鳞间尚有一枚很小的鳞片(顶间鳞?),至于其他形态与一般金环蛇很相象,可算为金环蛇的一种变异。茲将其形态叙述于下:  相似文献   

13.
自2012年至2021年,河南省鱼类资源调查队对省内鱼类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调查.在整理标本期间,发现在黄河与淮河采集的多尾蛇鮈属鱼类与此前河南已有记录的蛇鮈(Saurogobio dabryi)和长蛇鮈(Saurogobio dumerili)形态明显不同.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发现其唇薄简单,不发达,上下唇均无明显乳突,其他可量和可数性状也完全符合光唇蛇鮈(Saurogobio gymnocheilus)的鉴别特征.此外,基于Cyt b序列的分子系统学分析也显示其与长江流域的光唇蛇鮈具有最近亲缘关系,遗传距离仅为0.9%,应为同种,支持形态学鉴定结果.基于此,确定本次采集到的蛇鮈属鱼类为光唇蛇鮈,是河南省新纪录种,同时也是其在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分布的首次记录(此前记录仅在长江中上游分布).  相似文献   

14.
“以貌取蛇”:无毒蛇的头部是椭圆形的,尾部细长,体表花纹一般不明显,如火赤练蛇、乌风蛇等;毒蛇的头部呈三角形,一般头大颈细,尾短而突然变细,体表花纹比较鲜艳,如五步蛇、蝮蛇、竹叶青、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等(但眼镜蛇、银环蛇的头部不呈三角形)。  相似文献   

15.
在《说文解字》中“蛇”作“它”:“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唐·元稹《巴蛇》诗:“巴蛇千种毒,其最鼻褰蛇。掉舌翻红焰,盘身蹙白花。喷人竖毛发,饮浪沸泥沙。欲学叔敖瘗,其如多似麻。”上古的先民早就以蛇为患,在中华民族浩瀚的文化典籍中,就有许多极言蛇之歹毒的成语,如“蛇头蝎尾”、“封豕长蛇”、“佛口蛇心”、“牛鬼蛇神”等,蛇作为邪恶的象征,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中刻下深深的印迹。蛇年将近,笔者看到寿山石青年雕刻家潘惊石创作的一组寿山石蛇雕的组雕  相似文献   

16.
北草蜥和中国石龙子主要储能部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北草蜥和中国石龙子的主要储能部位。两种爬行动动物育肥和禁食个体的腹脂肪体能值、肝脏能值、尾能值及去尾躯干能值的组间差异显著;北草蜥腹脂肪体、肝脏和尾的能量动用活跃,是该种动物主要的储能部位;中国石龙子腹脂肪体、肝脏、尾和去尾躯干是该种动物的主要储能部位,两种动物主要储能部位无明显差异,育肥可使动物各储能部位迅速储存能量。  相似文献   

17.
2000年11月17日,浙江省景宁一中生物馆收到一只被高压线烧伤了脚趾、不能飞行的珍贵稀有的猛禽——蛇雕,这是渤海镇大顺乡牛背村一农民在山上劳动时发现的。为拯救这只生灵,他将其带回家中饲养了半个多月。同时,他又让人专程去景宁一中,联系将这只蛇雕送到该校生物馆。目前,景宁一中的生物教师正在对其进行饲养和观察。蛇雕是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也是浙江省的鸟类新记录。蛇雕成鸟头顶羽冠黑色,羽基白色;上体覆羽暗褐,边缘较淡;小翼羽、小覆羽及尾上覆羽先端缀白点,尾羽边缘白,并疏杂狭窄的白色横斑。尾羽主体为黑色,羽基暗褐,中部横贯一道宽阔的  相似文献   

18.
消防趣闻录     
1消防员捕蛇捉鳄在法国中部一个叫Pierrelatte的地方,由于鳄鱼和巨蟒横行,伤人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对付这些凶狠的爬行动物也成了当地消防员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专业捕蛇人和动物专家训练如何捕蛇捉鳄,是他们不同于其他地方消防员的另类训练。  相似文献   

19.
据现过两头畸形例子的蛇种,至少有双斑锦蛇、红点锦蛇、白条锦蛇、中国水蛇、蝮蛇和银环蛇等。尽管它们确实长着两个头,但动物分类学家却告诉人们,它们不是两头蛇,只是蛇的两头畸形。《水浒传》中,作者施耐庵给解珍起的绰号是“两头蛇”,喻其无比凶猛勇敢。可是蛇的双头畸形,不但不凶猛勇敢,甚至生活也难自理。大脑是动物的指挥中心,在一条蛇身上存在两个指挥中心肯定使指令紊乱甚至截然相反。笔者知道图中所示的银环蛇活着时的尴尬:爬的方向左也不是,右也不行;饮水、吞食也常彼此相争;有时两头还因意见不合而欲咬对方。截至目…  相似文献   

20.
蛇是生活中比较常见、却又是充满了神秘色彩的一种动物。它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诸如语言、文字、绘画、建筑、哲学、政治、宗教等,几乎在任何社会文化艺术领域都有所体现。在我国的考古研究中,与蛇有关的文物屡有发现,其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仅就造型艺术来说,无论是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