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构建西安城市绿色交通的策略。方法运用绿色交通、城市空间结构、郊区化等理论方法。结果西安城市交通问题的显现随着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居住郊区化,机动车辆的不断增加,道路容量不足和管理技术低效等原因产生;分析显示西安城市交通拥堵具有其特定的时空特征。结论西安城市绿色交通体系构建的策略主要有:以人为本构建城市交通体系、适度和合理使用小汽车,重视土地利用规划的合理性、合理布局立体停车场、整合郊区单位班车资源。  相似文献   

2.
西安城市郊区化的判断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西安市人口的空间分布及人口密度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目前城市郊区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今后的良性发展提出相应措施。方法运用人口集中指数及城市人口密度发展模型,分析西安市近12年来人口的空间分布及人口密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根据城市郊区化相关理论对目前郊区化的发展阶段做出判断。结果西安目前还处于城市郊区化的前兆阶段,初步表现为中心区人口向近郊区扩散、远郊区人口向近郊区集聚的基本态势。结论西安城市郊区化的后续阶段将会很快到来,为做好充分准备来迎接它,从宏观战略的角度,拟采取确定合理的用地发展方向;规划绿化隔离带,防止城市“摊大饼”式蔓延;中心区实施保护性旧城改造与理性适度开发相结合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西安市为例,在概括西安城市郊区化现状特征的基础上,选择了四个典型区域,分析了郊区化进程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受郊区化影响,在人口的主要迁入圈层,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迅速增加,耕地快速减少;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不断增长,优势度指数则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立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采用Fuzzy多级综合评价方法,对广州城市生态环境要素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提出了定量描述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模型,计算了广州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模型,计算了广州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可持续性分析、协调度分析以及评价因子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生态环境因素在城市品牌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西安欲建国际化大都市,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在人居、旅游及文化方面的影响力.必须正视现已存在的各类环境污染问题。着力从改善生态环境入手,协调环境与品牌建设之关系,通过规划、项目操作、理念宣传等手段更新原有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环境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城市郊区化的概念出发,剖析了当前城市郊区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并提出郊区化背景下城市经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郊区化是区域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城市郊区化的出现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城市发展进入成熟阶段。本文以杭州市为例,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城市郊区化的标准界定;判断杭州是否已经开始了城市郊区化过程,以及进入此过程的时间;分析了杭州城市郊区化的动力机制及其于西方国家的异同;分析了杭州城市郊区化对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影响。它将为分析杭州乃至浙江的城市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供新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1978—2002年西安城市工业空间演化为研究对象,在理清经济-社会演化背景基础上,探索西安工业的空间区位、功能关系、空间强度、发展模式等特征.研究表明,1978—1992年工业类型以"民用化"转型为主导,边缘区新型产业区的建设主导了城市拓展规模和速度;1992—2002年高新技术产业在城市边缘区集聚,带动了工业的圈层外移,使工业空间布局具有郊区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郊区化概念的理解,分析了我国城市郊区化产生的机制——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国家制度的改革和新区开发,阐述了我国郊区化的特点——经济基础薄弱、郊区化程度低、被动郊迁比例大、郊区化与中心区繁荣并进和郊区化速度快,最后提出了我国郊区化发展的新趋势,即我国郊区化将更加普遍,郊区扩展向多种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北京工业、人口、商业郊区化进程的推进,办公郊区化现象开始显现。在对北京郊区化研究现状梳理的基础上,得出北京郊区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即工业郊区化伴随人口郊区化阶段、住宅郊区化带动商业郊区化阶段、房地产业郊区化引领办公郊区化阶段。通过区位熵法分析,北京市第三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其中以写字楼为载体的办公活动也显示出较强的比较优势,从各区县2009—2013年办公就业人员变化情况分析,得出北京市当前已经进入郊区化的高级阶段,即出现了办公郊区化现象。在此判断的基础上,借助GIS技术,对比2009年与2014年北京市写字楼数量的空间分布差异,表明写字楼分布沿中心城外缘由近及远呈环状向外推进,中心区和近郊区变化不明显,远郊区出现分布扩散趋势,证明北京城市办公活动出现了离散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状态量化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随着中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对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性的量化评价有待研究。立足中国国情,在解析城市交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发展水平、发展能力和协调能力3个方面的指标体系,并将其分等级标定,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数,以此评判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将其应用于西安市的交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简洁、实用、易操作。  相似文献   

12.
福州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生态城市建设要求提出了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运用城市生态环境适宜度模型评价了福州市生态环境.结果表明福州市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良好,但自然环境较差.并进一步分析了福州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Landsat TM的西安市城市热岛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高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热岛被认为是主导整个城市环境的要素之一,在城市公共健康、空气质量、能源消耗等方面已产生深远影响.笔者利用Landsat TM影像对西安市热岛情况和城区土地覆被进行解译,得到西安市土地利用图和热岛相对强度空间分布图,并研究分析了城市热岛同城市土地覆被之间的关系.土地覆被类型亮温分布由高到低依次是:商业和工业用地、未利用地、居民住宅用地、绿地、水体;亮温与NDVI有良好的反相关关系.通过对西安热环境的研究揭示了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规模的发展变化,有助于引导西安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为城市综合评价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包括资源基础、生态环境、发展规模、社会科技和政府支持5个主成分共17个具体指标的县域尺度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10个远郊区县2004~2011年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发现:(1)2004~2011年北京市各区县县域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资源基础条件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科技投入略显不足;政府支持因子各区县变动差别较大,资金支持的持续性较差.(2)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和各主成分得分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地形、距中心城区的距离有关.  相似文献   

15.
西安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测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对西安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方法运用以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为理论基础测度生态赤字的一种生物物理学方法。结果西安市1997—200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从1997年的0.8542hm2增加到2005年的1.7575hm2,表明生态承载力的供给不能满足生态足迹的需求,得出西安市9年来生态赤字由0.528hm2增加到1.4671hm2,表明西安市的发展已经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状态。结论分析西安市发展不可持续的原因,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从降低生态足迹和提高生态承载力入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科学地实施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民族文化的血脉传承;构建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是西安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安持续、全面发展必然的文化诉求。  相似文献   

17.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重庆市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构建了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的重庆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时序主成分分析法对重庆市生态环境系统行为在1998-2008这11年间的演变进行了实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城乡背景下重庆市生态环境整体水平在此11年间呈持续良性发展趋势,但变化速率有起伏改变;2)系统演变的协调度较差,在这期间呈"双峰态"变化,演变峰值...  相似文献   

18.
地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表现了一地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强弱,健康的生态环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分析和计算了河南省各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和改进措施,可为有关部门制定可持续发展决策,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