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上神秘的北纬30度 在我们地球的北纬30度附近,有我国的庐山、黄山、峨嵋山以及壮观的钱塘江水潮;有四川自贡的恐龙灭绝之谜;有埃及的金字塔之谜;有大西洋诸岛沉没之谜;有撒哈拉沙漠之谜;还有美国的圣塔柯斯镇斜立之谜;有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也有世界上最深的大西洋马里亚纳海沟;另外在北纬30度附近,历史上曾出现过著名的巴比伦文明、亚述文明、以及神奇的苏美尔人……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11,(7):28-29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以下是美国媒体列举的世界上16种"臭名昭著"的植物。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都释放恶臭气味,但是它们却不失为奇异美丽的花朵。有的花朵直径达到1米,有的花朵颜色异常鲜艳,它们释放的臭  相似文献   

3.
两性之谜     
逸夫 《科学大观园》2005,(17):22-24
两性之爱,是人类生活中最深沉的爱;两性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生活中最隐秘的关系。千百年来,人们为它的烈举所惊叹,又为它的神奇所困惑。自然科学的进步并不能代替人性科学的进步,人对自身还存在着许多深奥的隐谜——人性之谜。而在这人性之谜中,最基本的莫过于两性之谜了。因为构成人的世界的最基本要素正是男人和女人;构成人的关系的最基本结构也是男人和女人。因此,研究男人和女人,研究他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他们之间的联系和行为方式,就成了人的科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两性之谜     
两性之爱,是人类生活中最深沉的爱;两性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生活中最隐秘的关系。千百年来,人们为它的烈举所惊叹,又为它的神奇所困惑。自然科学的进步并不能代替人性科学的进步,人对自身还存在着许多深奥的隐谜——人性之谜。而在这人性之谜中,最基本的莫过于两性之谜了。因为构成人的世界的最基本要素正是男人和女人:构成人的关系的最基本结构也是男人和女人。因此,研究男人和女人,研究他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他们之间的联系和行为方式,就成了人的科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两性之谜     
两性之爱,是人类生活中最深沉的爱;两性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生活中最隐秘的关系。千百年来,人们为它的烈举所惊叹,又为它的神奇所困惑。自然科学的进步并不能代替人性科学的进步,人对自身还存在着许多深奥的隐谜——人性之谜。而在这人性之谜中,最基本的莫过于两性之谜了。因为构成人的世界的最基本要素正是男人和女人:构成人的关系的最基本结构也是男人和女人。因此,研究男人和女人,研究他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他们之间的联系和行为方式,就成了人的科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两性之爱,是人类生活中最深沉的爱;两性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生活中最隐秘的关系。千百年来,人们为它的烈举所惊叹,又为它的神奇所困惑。自然科学的进步并不能代替人性科学的进步,人的自身还存在着许多深奥的隐谜——人性之谜。而在这人性之谜中,最基本的莫过于两性之谜了。因为构成人的世界的最基本要素正是男人和女人;构成人的关系的最基本结构也是男人和女人。因此,研究男人和女人,研究他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他们之间的联系和行为方式,就成了人的科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两性之谜     
两性之爱,是人类生活中最深沉的爱;两性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生活中最隐秘的关系。千百年来,人们为它的烈举所惊叹,又为它的神奇所困惑。自然科学的进步并不能代替人性科学的进步,人的自身还存在着许多深奥的隐谜——人性之谜。而在这人性之谜中,最基本的莫过于两性之谜了。因为构成人的世界的最基本要素正是男人和女人;构成人的关系的最基本结构也是男人和女人。因此,研究男人和女人,研究他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他们之间的联系和行为方式,就成了人的科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超级大机器     
圻文 《科学大观园》2009,(22):73-74
不要总是把大型强子对撞机挂在嘴上,关于这个庞然大物的报道已经够多了,但除它之外,世界上还有几个研究机器,其重要性一点都不比大型强子对撞机逊色。这些超级机器,有的在跟踪火星机器人,有的在模拟飓风,有的则在揭示超新星诞生之谜,他们不仅具有“冷酷到底”的外观,还肩负着揭开世界上最大的未解之谜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正>娇弱的花朵也能够历经数亿年以化石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不得不说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发现。日前,英国综合性学术期刊eLife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副研究员傅强领导的中国、西班牙、澳大利亚三国学者组成团队的新发现——距今1.74亿年前绽放于侏罗纪早期的"南京花"。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花朵化石,将被子植物可信的化石记录向前推进了约5000万年。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构成了摆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的理解之谜,逮至今日,这一自我理解的难题仍然在两个方向上摇摆不定:要么停留在西方概念的阴影里;要么以与西方概念决绝的姿态而播弄传统术语已。吴光明以其在"身体思维—具体思维—故事思维"方面孤往而又卓绝的探索,可以看作彻底打开这一谜面的睿智之士。借助"故事思维"这一理解逻辑,传统才能真正为我们所理解,并能以与西方传统相比肩的方式进入世界文化的对话中。  相似文献   

11.
当代著名美国科学哲学家古德曼(Nelson Goodman)在他的《事实、虚构和预测》([1])中提出“新归纳之谜”,即如何区分可投射假设(projectable hypotheses)和不可投射假设(unprojectable hypotheses)的问题,亦即如何区分可被证据认证的假设和不可被证据认证的假设的问题。新归纳之谜在西方哲学界引起相当强烈的反响,其程度或许可以同休谟提出的“旧归纳之谜”即归纳的合理性问题相比。这两个归纳之谜都是历久不衰的,并且至今尚未得到圆满的解决。在古德曼提出的新归纳之谜的若干例证中,最令人感兴趣同时也最令人困惑的是他的“绿蓝悖论”。本文将介绍并评价历史上围绕绿蓝悖论所进行的一些  相似文献   

12.
<正>在漫长的进化中,甲虫们几乎拥有了人类大脑所能想象出、眼睛所能观察出的所有色彩。这些翅上有鞘、身披甲胄的小生物是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已知种类达40余万种,而地球上所有脊椎动物加起来还不到4.4万种。甲虫是在恐龙时代之前就生活在地球上的昆虫,它们那变化无穷的艳丽色彩,千奇百怪的外观,差异巨大的生活习性,在科学界至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而在物竞天择的生物世界  相似文献   

13.
男人对女人的要求多么?到底最重视女人的什么?女人,似乎也该学着提供男人所需要的. 1.认可 男人很想征服整个世界,所以,男人最需要的是被人认可、赞同.尽管他做的事情可能毫无意义,但是,不要打击男人.打击会伤害男人的自尊心,会让他觉得孤单,无助.聪明的女人应该学会赞赏男人,男人征服不了整个世界,但他希望征服自己女人的世界.造物主在创造人类的时侯,就已经给予了男人和女人不同的个性思维,才会相互吸引,所以女人应该认可男人.是天性,不是愚昧.满足男人膨胀的虚伪.  相似文献   

14.
吴加 《科学大观园》2007,(14):50-51
玛雅之谜,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所发生过的最不可思议的重大事件之一。他们创造的文明依然是今天人们渴望进一步了解的梦幻。然而,考古学家们也发观,玛雅  相似文献   

15.
新归纳之谜及其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介绍古德曼的理论,后一部分阐述我们自己的见解。一、古德曼的理论 1.新归纳之谜的提出当代著名美国科学哲学家古德曼(Nelson Goodman)在他的《事实、虚构和预测》([1]、[2])中提出“新归纳之谜”。古德曼的新归纳之谜是相对于休谟的旧归纳之谜而言的。古德曼和休谟都把注意力集中于一种最基本的归纳推理即简单枚举法上。这种推理的形式是:S_1是P,S_2是P,……S_n是P,所以,所有S都是P。或者:S_1是P,S_2是P,  相似文献   

16.
真理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信仰,为了这一信仰,科研道路上涌现出一批批坚定不移的科学家,他们用自己的执着和智慧为世人点亮了一盏盏明灯,燕山大学的李子丰教授就是这样一位执着追求、甘于奉献的学者。  相似文献   

17.
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是岛,而所有 岛中最神秘的又数地处太平洋的复活 节岛。岛上因有巨石雕像而闻名于世。 与巨石人像一起流向人世的还有无数 不解之谜,比如朗戈朗戈木板之谜。 这是复活节岛最神奇的谜团之一。 它是一种“会说话的木板”,当地人称  相似文献   

18.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12,(11):30-31
不久前,鲨鱼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可能用于解释世界上著名的湖怪之谜。一名阿留申普里比洛夫群岛协会的资深科学家布鲁斯.赖特的一篇评论文章中透露了有关大型水生生物存在的研究进展。多年来,从苏格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10,(19):28-29
<正>1.大王花这种生长于马来西亚的神奇花朵号称世界上尺寸最大的花。它是一种寄生植物,专靠吸取别的植物的营养来生长。直径可达1.4米的大花朵是它的全部。远远闻起来,大王花有种垃圾桶的味道,一旦雌花授粉后就会结出一个腐烂的果实,为植物界所罕见。  相似文献   

20.
客家圆楼成因之谜客家土楼中最有特色的要数圆楼,对于圆楼产生的成因,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最感兴趣也是争论最多的问题。过去人们总说,客家圆楼是客家人南迁时为适应防卫需求聚族而居才出现的住宅形式。然而为什么它会是圆的?偌大个世界,有防卫需求的地区有的是,为什么偏偏只在中国这个小小的地区才出现这种规模庞大而奇特的圆形民居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