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棕榈》是福克纳的另类之作,本文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入手,分析三个人物所选择的不同存在方式,以此窥探福克纳对于生命个体存在意义的哲思。  相似文献   

2.
莫言和福克纳在小说创作中具有多方面的可比较之处。福克纳通过对他的邮票大的故乡小镇杰弗生镇的描写,获得通向世界的通道,福克纳虚构了一个位于密西西比州北部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人们称福克纳的这些作品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这个"世系",这个小说王国并不仅仅是当地历史文化、现实的忠实写照,并不仅仅是一般的乡土文学、美国南方文学,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性和人类命运的表现。莫言创建的文学王国"高密东北乡"是对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致敬,他也描写了故乡从开创到今天的历史变迁,高密东北乡人民多个历史时期的生活都得到了艺术的表现。福克纳的历史时间观是向过去看,向历史深处看。他的作品中,"往昔"经常是压倒一切的因素,莫言同样有着向后看的历史时间意识。他的历史时间意识与其创作的原始生命力主题是相辅相成的,而莫言小说的生命力主题又包含着一个深刻的文明批判主题,他将文明置于生命力的对立面,把它看作是一个压抑性的机制,并由此发现现代人普遍的生存困境。从福克纳返观过去的历史时间意识中走出来的人物往往被英雄化或恶魔化,他们怀着单一的信念生活着,遵循着古老的道德观念:勇敢、荣誉、骄傲,他们成为古老的南方的象征,战争与重建的象征。在莫言小说中,最为光彩照人的形象,和福克纳小说中一样,大多是爷爷奶奶一辈人,相形之下,父母一辈的大多数形象则显得毫无生气,他们几乎是为了最基本的物质生存而耗尽了生命的全部光彩,子孙辈则背负着父辈沉重的人生,带着与生俱来的早熟的忧郁症,宿命地纠缠于上述两种生存状态的内在冲突中,承受着巨大的精神煎熬和痛苦。莫言的文学世界呈现出一种隐形的民间集体无意识心理原型和民族民间神话世界。而这种神话模式、神话原型在福克纳小说中无疑表现得更加突出。福克纳在小说形式上的探索和艺术试验主要表现在多角度叙述手法、内心独白、意识流、时空交错、象征等表现技巧的运用上。莫言的小说同样大量运用了多角度叙述、内心独白、意识流手法。福克纳小说的叙述语言往往是一种繁复、复杂的长句式,但又有一种切实、生动活泼的口语文体;莫言的叙述语言同样是丰富、繁复、芜杂的,他的长句式舒缓、厚重,密集调动各种感觉,对读者进行语言轰炸;而他小说中的口语化短句多出现在人物对话和人物独白中,简练、生动、形象、质朴,带着泥土的芬芳和青草的气息,是生活化的乡村习语。  相似文献   

3.
汪静 《皖西学院学报》2005,21(4):109-111
美国南方小说集大成者威廉.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充满了浓郁的基督教文化气息。福克纳通过把其笔下的人物与基督教原型进行类比以获取独树一帜的艺术效果并给人以深刻的哲学思考。本文以其代表作《八月之光》中的人物分析为切入点,通过乔.克里斯默斯类比倒置的耶稣,盖尔.海托华类比流放的耶稣来领会福克纳作品中的反讽。  相似文献   

4.
福克纳在《圣殿》故事的创作中,对男性人物进行了阉割,让他们或软弱,或势利,或冷酷无情,对女性人物则或赋予坚强、忍耐、忠贞的美德,或给予她们男权社会中男人所特有的控制力量,这与故事中描写的男性形成了强烈对比。虽然他对女主角谭波儿的“恶”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但是从女性反抗男权社会,争取变客体为主体地位的角度出发,发现谭波儿的“恶”在很大程度上是她生活在父系符号系统中受到压制的结果。同时福克纳对谭波儿的描写也无不透漏着同情。  相似文献   

5.
空间和时间同为叙事的基本维度。作为叙事艺术的大师,福克纳在小说创作中对时间和空间均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与时间相比,空间的诗学功能在福克纳研究中尚嫌不足。空间是当今叙事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在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空间作为环境背景,不仅渲染了气氛,还揭示了人物的性格和身份;而作为一种能动的叙事力量,空间也成为人物之间社会关系或身份的建构者,是情节组织的基本维度。  相似文献   

6.
福克纳的《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这篇小说,运用了不可靠叙述者这一叙事技巧,讲述了沙多里斯家族三个女人的故事和各自不同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7.
钱平 《科技信息》2009,(13):194-194,213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熊》是一个狩猎故事,它集中倾诉了福克纳的荒野情结。从作品的主人公艾克·麦卡斯林和山姆身上.可以看到福克纳的影子,体会到他那份关注自然的独特情怀。本文主要从人与荒野、人与动物和人与土地三个方面解读小说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解剖美国20世纪著名作家福克纳的几部作品,分析了福克纳作品中的父亲形象,这些形象大都是有坚强的意志力.为了所谓的蓝图,冷酷无情,心狠手辣,他们是南方奴隶制和种族主义的捍卫者,但同时也具有人性的一面。因为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因.他们在践踏妇女孩子时,也践踏了自己的人性。  相似文献   

9.
不屈的灵魂     
福克纳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人性和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这在小说《八月之光》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文章通过分析处于种族主义和清教主义双重枷锁禁锢中南方人的生存状态,及人物莉娜和克里斯默斯身上所体现出的南方人固有的坚强不屈的优良品质,来剖析阴霾社会中充满人性光辉的光源所在,并重申了福克纳对南方人重生的期盼.  相似文献   

10.
时间哲学是福克纳小说作品叙事风格的一个显著特征,福克纳将柏格森的"心理时间"学说成功地运用于其小说创作之中。他以独特的时间技巧来展示他的时空观。运用时空跳跃等技巧描绘了其小说作品中人物混乱的精神世界和多层次的意识活动。他通过透视人物心灵凸显人性本源真实地表现了美国南方的社会崩塌与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11.
艾迪是福克纳的小说<在我弥留之际>中的中心人物.虽然她在小说开始时便处于弥留之际,但是她对于她的几个儿子的影响却是深刻而长久的.达尔是艾迪的孩子中性格最为复杂并和艾迪一样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的人物.他对语言的蔑视,他的性格特点和他对人生的悲观主义倾向都深刻地体现了母子二人之间天然的契合.而这种契合恰恰体现了现代人对生活以及对爱情的悲观情绪.  相似文献   

12.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作家福克纳的重要作品之一。作者塑造了两位重要的女性人物,康普生夫人和她的女儿凯蒂·康普生。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母女关系来诠释作者对当时妇女地位和生活状况的认识,揭示福克纳对当时南方妇女的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13.
女性人物的塑造是福克纳小说的一个主要特点,而"影子性"则是其作品中女性形象不可分割的性质,并且深深根植于当时美国南方现实社会之中。现实社会把这些女性变成了生活中的"影子",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她们在福克纳小说中的影子性恰恰反映了她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子性。分析小说《喧哗与骚动》中两位女性人物的"影子性",探讨美国清教主义和传统妇道观对女性身心的毒害和摧残,可以使读者更加客观地看待这些女性形象,更加全面地解读福克纳的作品,更加深刻地体会他的人道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14.
景艳娥 《科技信息》2011,(8):143-143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79--1962)是美国现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也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评论家所评论、研究最多的一位作家。《喧哗与骚动》被公认为是福克纳最杰出的成就,也是现代美国文学最杰出的成就之一。小说描写了康普生家族最后一代人的故事。昆丁是该小说的主要人物,本文将切入他悲剧的人生轨迹,解读他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5.
美国作家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杰克.伦敦和威廉.福克纳在各自的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的印第安人形象。他们按照殖民者的标准被塑造成想像中的土著形象,他们是野蛮、愚昧和落后的象征,无法逃脱灭亡的悲剧命运。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印第安人已经成为了模式化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因为对诗歌的共同热爱,伍尔芙与福克纳的小说都自然地呈现出诗化倾向,又由于作家的个人风格不同,他们的诗化小说各具特色,但两位作家在诗化小说的探索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只是简单刻画人物和叙述故事的模式,将诗歌的象征意象与浪漫的激情融入小说中,从而赋予小说新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7.
时间,一直以来都是福克纳作品中所体现的几个重要主题之一.而在<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借助于时间的建构,描述了美国南方的历史和现实,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念.  相似文献   

18.
孙静 《科技信息》2010,(19):I0192-I0193
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只不过是一个执行的傀儡,其周围人物为着各自不同的目的操控与左右着麦克白。女巫是真正的阴谋者,麦克白夫人是一个邪恶的教唆者,而班柯的纵容更是导致麦克白一步步走向了邪恶的悲剧深渊。  相似文献   

19.
在福克纳具有哥特式文学形式特征的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中,爱米丽小姐的生命历程特别是其令人毛骨悚然且唏嘘叹惋的结局,以及和这一中心人物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另外两人——她的父亲、她的情人的死亡命运,不应该只是给我们带来惊悚、厌恶和压抑,也许,更应该有惶惑和思考,因为,福克纳的这篇可以称得上是其短篇小说代表的作品,它的标题已经泄露了作者对其笔下人物的情感天机。死亡不再是悲剧,死亡背后的对自我的坚守和面对世俗的倨傲,因其根植于厚实的历史土壤,而更令人敬畏。这才是这篇小说的主题所在。  相似文献   

20.
张勋和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富有戏剧性的:从最初张对袁的效忠、到发生冲突、再到张对袁的扶保,历经了三个阶段.透过张袁关系二十余年的变化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利益,始终是他们行动的唯一出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