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世纪元小说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其定义和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解释,占据六七十年代的主导地位。元小说的主要特征是揭示小说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它坚信语言所塑造的现实是不可信的。元小说作家通过在文本中有意地暴露创作的痕迹,实现对虚构世界的自我揭露。安·贝蒂的短篇小说《女工》是一篇具有明显后现代元小说特点的创作,它充分展现了元小说的上述特点,将小说的虚构性揭露给读者,通过框架分析原则,表达贝蒂的艺术创作思想,也体现了后现代时期人们的焦虑心理。  相似文献   

2.
小说中的人物姓名多是作家精心研创的,蕴藏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信息量,往往与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品质、志趣、命运息息相关,是创作者创作意图的体现和思想感情的表达,是小说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小说人物姓名的背后隐伏着人物的性格命运,创作者的爱憎褒贬,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先锋小说是小说叙事形式的冒险或革命,先锋小说家的创作是进行自觉的文本实验。先锋小说作家关心的是故事的“形式”,即如何处理故事,他们认为所有的小说都是虚构的;将人物的深度内涵取消,人物只是作为一个形式符号而存在;故意在小说中设置“空缺”,使得叙事结构的零散化。因此,叙事的虚构化、人物的符号化、结构的空缺化方面表现出新的叙事观念,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4.
于萍萍 《科技信息》2012,(33):I0170-I0170
约翰·巴思是一位典型的后现代作家。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巴思乐于借助新的形式技巧来重生文学创作形式的枯竭。《迷失在开心馆》作为他的后现代代表作之一,是他在这方面心血的结晶。本文就以下几个自我意识小说的主题角度对这部后现代自我意识小说进行了主题分析:真实与虚构的关系、作者和读者的作用以及传统与原创的关系。这些主题不仅是自我意识小说的传统主题,同时也是在后现代语境下由一位后现代作家所做的“变形”或“演变”。  相似文献   

5.
王悦  周志广 《科技信息》2008,(8):212-212
人物是小说三要素中的第一要素。虽然微型小说在刻画人物方面没有力量与其他小说媲美,但它也要塑造人物,根据微型小说体微式短的特点,本文将从人物形态的类型、人物塑造所需环节及虚实结合的塑造方法来浅谈微型小说在刻画人物中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汪淏的小说里,差不多都有一个与作家本人经历极其相似或在性格上极其相近的主人公形象,这些人物的共同的性格全都是与世俗格格不入。他们虽然极力想为社会做些事情却无论如何都不能被社会所接受。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所遵循的精神是与现实完全不能相容的。汪淏小说中的所有矛盾冲突都基本上是围绕着一个具有着共同身份的知识者和广大的市民社会的各个阶层的关系而展开的。而且其中的对立主要在于他们各自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世界的互不相容。小说主人公们大都以精神上的追求高于一切,甚至可以为了精神的高尚而不顾一切,不惜一切。汪淏理想的小说就是所谓诗意的小说,而他所追求的诗意的小说,又是以“语言”为根本要素,以“叙述”为根本技巧,以“故事性”为核心构成的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7.
毛姆小说创作具有后现代特征,表现在体类混杂、狂欢、可视性、模糊、复制、排比、无名、虚构、加倍与排列等多个方面,通过研究分析这些特点,可以加深对毛姆创作思想和艺术技巧的认识和了解,从而透彻地理解其作品的丰富含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期民俗化的乡土小说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小说通过一系列的民俗事象或民俗活动来展开矛盾冲突,在人物形象、性格的刻画,小说情节、细节的设置,以及典型环境的描写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茅盾先生,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并为后人提供了不少宝贵的创作经验。近年来,茅盾小说的艺术性得到了比较广泛的研究,以人物刻画为例,就已有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环境烘托、个性化的语言等方面的不少论述。但是,关于茅盾小说人物刻画的对比艺术,却很少有人提及。这里,笔者对这方面作一点初步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翻开茅盾的小说,细心的读者都会发现,对比手法的运用比比皆是。茅盾先生将不同的人物形象放在一起描写,异中求同,将相似的人物形象放在一起刻画,同中求异,甚至将同一个人物置于不同的环境,以其性格的不同作对比,使人物形象更为完整具体。一、同一阶层人物的对比茅盾的小说中,同一阶层的人物是颇  相似文献   

10.
汪淏的小说里,差不多都有一个与作家本人经历极其相似或在性格上极其相近的主人公形象,这些人物的共同的性格全都是与世俗格格不入.他们虽然极力想为社会做些事情却无论如何都不能被社会所接受.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所遵循的精神是与现实完全不能相容的.汪淏小说中的所有矛盾冲突都基本上是围绕着一个具有着共同身份的知识者和广大的市民社会的各个阶层的关系而展开的.而且其中的对立主要在于他们各自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世界的互不相容.小说主人公们大都以精神上的追求高于一切,甚至可以为了精神的高尚而不顾一切,不惜一切.汪淏理想的小说就是所谓诗意的小说,而他所追求的诗意的小说,又是以"语言"为根本要素,以"叙述"为根本技巧,以"故事性"为核心构成的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11.
贾平凹的小说创作在体式上可以分为“性格”小说、“人物命运”类小说、“写意”小说、“散文化”的长篇小说。“性格”小说,“人物命运”小说以对某一人物性格的充分展现为结构重点,小说的各组织部分从不同的方面塑造这一人物性格而形成整体的组织关系,人物作为小说叙事内容的展开中心而存在,“写意小说”对于古诗文传统有着明显的继承,“散文化”的长篇小说则出现了一种“絮语化”的倾向。每一种体式都体现了他创作思想、文学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毛姆小说创作具有后现代特征,表现在体类混杂、狂欢、可视性、模糊、复制、排比、无名、虚构、加倍与排列等多个方面,通过研究分析这些特点,可以加深对毛姆创作思想和艺术技巧的认识和了解,从而透彻地理解其作品的丰富含义。  相似文献   

13.
马纳瓦卡系列小说中的互文性是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刻画人物、展现主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五部马纳瓦卡小说中人物、情节和故事主题的分析得出互文性是文本的内在属性。在互文性视野下,劳伦斯的民族观和人文主义思想得到全面的诠释。  相似文献   

14.
约翰·厄普代克兔子系列小说中引入大量的电视节目,显出其独特的文本特征。用新现实主义理论和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可解读其“兔子四部曲”之二《兔子归来》中电视节目的文学功能。他大胆引用电视节目,让现实中真实的电视滑稽剧、广告、新闻报道成为虚构文本的一部分,使观众,即小说人物“卷入”电视节目内容,以此刻画人物形象、暗示小说情节、拓宽小说主题,这无疑体现出厄普代克作为新现实主义小说家创造模式上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5.
多克托罗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后现代小说家之一,至今发表了10部长篇小说。在其中彰显着作者激进的犹太人文主义思想和对小说的历史回归性的坚持,在创作模式上作者对各种写作手法驾轻就熟,技巧高超,或以历史与虚构结合,或将小说与诗歌、散文相结合,或使严肃小说与通俗小说相结合,或小说与音乐相融合,充实和拓宽了美国后现代派小说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张恨水小说中,"妇女小丑"形象在他笔下常以配角身份出现,所占篇幅不是很大。此类形象的名称、作用、性格、语言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张恨水用娴熟的描写技法把她们刻画得生动、形象。福斯特关于"扁平人物"、"圆形人物"的阐述可以解析这类形象的形成。在塑造"妇女小丑"形象上,张恨水继承了古代小说中的传统,并进行了创新。  相似文献   

17.
在小说中,作为人物迈向读者心坎的第一步,人物的出场需要精心谋划。中外优秀的文学名著中,人物的出场方式各具特色,值得借鉴。从微观角度可分为开门见山、拔云见日、去形见神、并举互衬、借景托人五类人物出场方式;从宏观角度可分为描画性格、承启情节、预设基调、寄寓情志、点破题旨五类。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物进行对话交流的重要媒介,特别是在小说人物的塑造中,语言用语习惯和方式直接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所以在小说等文学作品中,特别注重语言用语的使用。因此,本文主要基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分析其语用特点对于小说人物性格塑造的影响,以加深读者对于小说人物的性格的理解和揣摩。  相似文献   

19.
从声音的来源和存在方式两个角度考察伍尔夫小说声响世界的表现形式,探讨其在塑造人物、构筑情节、营造意象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及产生的审美效果;并且认为,伍尔夫小说声响世界的创造对于纠正传统小说的感觉忽略以及现当代小说的感觉偏废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英国著名作家安·苏·拜厄特在她最成功的小说《占有》中,成功的使用了许多后现代叙述技巧来讲述故事。它通过短路突出了文本的虚构性质,通过戏仿和自我指涉的话语将文学创作和批评结合,通过拼凑法颠覆了传统的历史观。通过分析展示后现代叙事手法在小说中的重要艺术价值,解读拜厄特作为作家和文学评论家对文学的思考及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