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匈奴起源问题的研究中,过去的学者们惯用“早期匈奴文化”或“前匈奴文化”等概念,用以表示匈奴文化的前身。不加区别地把匈奴本体和别部、真正的原始的匈奴和后加入匈奴联盟的成员混为一谈,因而把许多非匈奴文化的外来因素也都包含在内,导致了在匈奴起源问题上的诸多分歧和混乱。“原匈奴”概念的提出旨在把匈奴本体的族源问题从整个汉代匈奴的族源问题中区分出来,把匈奴核心民族从匈奴联盟建立和扩张过程中加入和被征服的众多从属的别部中区分开来。“原匈奴”专指真正的匈奴主体民族的前身,“原匈奴文化”指匈奴主体民族创造和使用的核心文化。  相似文献   

2.
王莽即位后,对匈奴采取一系列错误政策。首先是更改匈奴名号,其次是分封匈奴十五位单于。简牍中不仅记载了这两件事情,而且还补充了非常重要的细节。  相似文献   

3.
匈奴的兴衰与丝绸之路的形成之间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本文试从匈奴的兴起及其经济社会概况、匈奴的兴衰及其与西汉的关系、匈奴与西域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认为西汉时期匈奴在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匈奴人建立了第一个游牧国家,将游牧社会的发展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游牧国家"这种高级组织形式使得牧民更加有组织、国家战斗力更强、发展更快。但匈奴北迁后,匈奴国家频繁遭受天灾的袭击,牧民躲避灾害的效果明显下降,人畜损失巨大。匈奴国家因经济和政治利益而进行北迁,在漠北频遭的天灾也因此不仅是天灾。在灾害频繁的打击下,匈奴内部的部落、属国开始纷纷逃离反抗,并最终导致匈奴国家的瓦解。本文旨在阐述"游牧国家"这一高级组织形式与草原自然环境间的互动关系,以及极端天气对游牧国家政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秦汉时期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主要有汉族、戎族、匈奴族及东胡系的鲜卑族等。匈奴族等在其发展过程中,与秦汉王朝有战争、有和亲、有依附,也有文化的相互影响,是民族融合的又一高潮时期。  相似文献   

6.
"和亲"政策是我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举措。"白登之围"后,刘敬提出"和亲"建议,汉高祖刘邦予以采纳,从此"和亲"政策成为西汉从公元前199年到公元前133年半个多世纪的对匈奴的重要策略,对后世历朝历代边疆民族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后世对西汉的"和亲"政策历来褒贬不一,我们有必要剖析西汉时的"和亲"政策,从而重新认识"和亲"政策所起的巨大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7.
匈奴这个昔日北方彪悍的民族,曾经在马背上叱咤风云,盛极一时。但最后不但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就连令欧洲闻风丧胆制造出匈奴神话的西迁一支,也在泱泱的历史长河中消逝得无影无踪,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那么为什么这个强盛一时的民族逐渐衰败乃致消亡了呢?  相似文献   

8.
匈汉之间,除经济文化及军事交往外,使节往来也非常频繁密切,有时其交涉还很复杂激烈。平城之役匈奴曾成功瞒哄十辈汉使。汉使本为窥探匈奴是否可击,却将刘邦送进白登重围,刘邦又利用汉使营造出的局面乘机脱困。匈奴贵人使者作为单于先行而入汉,死于中原。匈奴扣留汉使苏武与其初衷绝对相悖。使节往来为军事、政治、经济服务,其主动权因势力强弱变化而易位。无与伦比的强大凝聚力将匈汉人民聚结在一起,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的光辉历史及灿烂文化。  相似文献   

9.
许多频道热播的《大汉天子Ⅰ、Ⅱ》是两部不错的电视剧,该剧从汉武帝登基前的宫廷斗争讲起,系统地刻画了汉武帝的雄才伟略。故事悬念迭起,人物有血有肉,尤其是东方慧和主父偃更是让人过目不忘。要讲汉武帝,就不能不提匈奴。虽然编导人员有意回避匈奴问题,可一些必要的情节还是少不了的。然而,就是在这些为数不多的有关匈奴的情节上,却暴露出了不少硬伤。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北方长城地带”青铜时代居民的人类学资料表明。匈奴人的人种构成具有突出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匈奴人基本延续了较早时期的人种类型。“中国北方长城地带”东周时期南下的牧人在人种类型上属于“古蒙古高原类型”,来源上应与蒙古高原以及外贝加尔石板墓的居民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到战国晚期以后,当长城以北强大的匈奴联盟形成的时候,这部分古代居民很有可能最终加入到了匈奴联盟当中。  相似文献   

11.
虞常等中原人口在匈奴社会里的实况,诺颜乌拉墓葬中出土的实物皆说明:两汉时期在匈奴地区匈汉人民之间。不存在相互敌对的思想意识。匈奴南下入塞“寇盗”中原边郡是不争的事实,但其目的是为生存而获取经济物资。匈汉争夺只是发生在局部的、暂时的现象,双方关系的主流是和平相处、互通有无。  相似文献   

12.
音乐赋是一种描写音乐、舞蹈等内容的文学作品。汉晋音乐赋在描写音乐、舞蹈等内容的同时,也担负着政治教化与娱乐两大社会功用。汉晋音乐赋的政治教化功用常与"移风易俗"的伦理说教联系在一起,并试图通过音乐、舞蹈等内容的描写,来净化人心,从而有助于立身、立国。同时,汉晋音乐赋也注重追求音乐的娱乐功用,描写乐舞给人赏心悦目之感。在汉晋阶段,音乐赋的这两种功用常常交织在一起。到了六朝,音乐赋的娱乐功用渐渐取代了政教功用而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13.
经过对史料的分析认为,北地郡自秦到西汉一直是边地重镇。西汉末年,北地郡受到羌胡内侵,自此辖地萎缩,郡治内迁。东汉,北地郡复置。其郡治虽沿用旧名,但实际地点却已不在西汉故地,而是随着羌乱多次变动。到东汉永初六年(141年)前,北地郡治已内迁关中。  相似文献   

14.
秦汉时期,颍川文化是中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一种“儒法兼备”的形态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表现出独特的文化风格。颍川文化这种特性的形成与西汉政府的行政思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论骈文理论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骈文理论是中国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萌芽期、隋唐五代的骈散相争期、宋代的兴起发展期、清代的形成期以及清末民国初的兴盛期五个阶段,每一阶段的骈文理论都对骈文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骈文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后又重新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门阀世族活跃在政治舞台上,门阀世族在东汉中叶已经把持垄断了仕途;曹魏时期创行的九品中正制保证了门阀世族的政治特权,有助于门阀世族的形成,东晋王朝以后直至南北朝前期,门阀世族及其统治达到了鼎盛,南朝后期,门阀制度走向衰落。隋唐时期,门阀世族的势力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建了中国西汉到清代(206BC—1911AD)北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战争变化序列,进而分析了民族战争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双方共发生战争832次,平均每10a发生3.9次;根据战争频次可划分为西汉低发、东汉高发期,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低发期,宋元明清高发期3个阶段;在百年尺度和30a尺度的气候变化上,气候暖期多对应战争高发,冷期多对应战争低发.2)农牧战争中,有71.3%的战争为游牧民族发动,但最终61.1%的战争为农耕民族获胜;相比于暖期,冷期农耕民族主动发动战争的比例增加,但胜利的比例降低.3)气候变化作为战争事件背景,对战争有间接影响.冷期时,农耕、游牧双方实力均有减弱,形成退让态势,战争频次相对较少;暖期游牧民族多次发动战争,可能是由人口膨胀导致的生活资料匮乏、游牧民族强盛时社会结构性需求扩大引起的,同时暖期的气候环境为游牧民族南下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战争掠夺所带来的低成本高收益也诱使游牧民族引发与农耕民族的战争.  相似文献   

18.
宋代社会的转型、理论思维的成熟、主体性情的凸显、市民阶层的兴起、人本需求的张扬、士人心态的世俗化,导致宋元境界与汉唐气象有很大不同。与汉唐美学相比,宋代美学一方面走向理性,走向成熟;另一方面走向生活、走向休闲。  相似文献   

19.
南阳汉画像石中虎的形象寄寓了当时人们特殊的审美情趣,所表现出的飞扬的艺术精神代表着两汉石刻艺术的最高水平,是汉画像石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广西文化区域的形成肇始于唐宋,确立于明清,在地形、移民和政区等因素作用下,广西总体上形成了东部的汉语区与汉族风俗区以及西部的壮语区与壮族风俗区,其中东部汉语区从方言上可分为东北部的官话亚区和东南部及南部的粤语亚区,从风俗上可分为桂柳平、梧郁浔南和钦廉三个亚区。可以说,明清时期广西的文化区域奠定了今天广西文化版图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