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9 毫秒
1.
社会契约论是近代西方政治哲学有关解释国家起源及其合法性基础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学说。在批判洛克式社会契约论的同时,休谟并未回复到陈朽的中世纪神学观念,而是坚守了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基本精神,坚持了国家和政府的工具性价值,坚持了近代自由主义的基本结论。休谟对社会契约的批判和坚守标志着近代西方政治哲学方法论从契约到功利的转向,意味着近代自由主义传统自由和权威关系的重新调整。  相似文献   

2.
刘伟 《潍坊学院学报》2011,11(3):153-153
在当今的中外思想文化领域,现代性都是一个热门话题或学术关键词。从一定意义上说,当今时代条件下,任何话题或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和“现代性”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或牵扯。“现代性”与宗教问题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正是(基督)宗教促成了“现代性”的生成(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在我国这样一个多种宗教并存而且正在发生“现代性”的国家,如何在全球化条件下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卢梭社会契约论中权利转让、公意预设、环境决定等价值困境及共同体、自由、平等理念的伦理性质,为罗尔斯道德契约论的超越提供了根源和可能。无知之幕的普遍性、人人公平的核心性、反思平衡的能动性彰显了道德契约论的价值合理性。这样,道德契约论在克服传统社会契约论"致命缺陷"的同时,也促进了道德哲学的转向与繁荣。  相似文献   

4.
作为叛逆哲人,卢梭与尼采哲学都是批判哲学,都对西方社会的现状及其思想观念做了深刻的反省与批判,并致力于新的建构,同时也体现了西方现代性发展历程上,审美现代性从善与美的角度抗衡启蒙现代性的文化思路。从理想中的现代英雄形象、现实人性问题的诉求和“道德与非道德”的辩白等方面,探究卢梭与尼采哲学对西方社会的诊断和现代性的见解,从而呈现出与以科技与理智为诉求特征的启蒙现代性相异的文化批判风格。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现代性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探讨和总结,指出了现代性包括个人主义、现代化、实利主义等特征。这些特征中的任何一个,甚至它们的每一个变种,都代表了现代性的一个中心方面,都可以被上升为现代性的驱动力。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现代性这一极端复杂而独特的社会现象。现代性就是上述诸特征相互作用的复杂的多元现象的统一整体,就是自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至20世纪中叶,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影响下,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与分散世界史中的传统文化相对的导向统一世界史的现代文化的全球化特性。  相似文献   

6.
卢梭的最伟大、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社会契约论>最集中地表现了他的政治思想.本文正是从<社会契约论>出发,阐述了卢梭的主要政治思想--"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哲学史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问题。黑格尔之前,许多哲学家和哲学史家往往把哲学归结为偶然的天才发现,或者视之为超越时代的东西。而黑格尔是第一个站在时代高度来对待哲学的哲学家,这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导言》中得到了全面体现。《导言》可谓是开创哲学史研究科学化的一篇宣言书。黑格尔指出:“每一哲学都是它的时代的哲学,它是精神发展的全部锁链中的一环,因此它只能满足那适合于它时代的要求和兴趣。”在这里黑格尔明确提出了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任何哲学体系都是其本身所处时代的产物,因为每一哲学体系无论在其产生的社会环境,反映的内容,还是哲学  相似文献   

8.
最早在理论上提出政治合法性的学者是卢梭,他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提出"公意"是合法性的基础。虽然"公意"的概念在学术界有很大的分歧,但其对于政治合法性理论的发展却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对《社会契约论》的分析,提炼出卢梭思想中"社会契约"的形成过程,并从中寻找出其关于政治合法性的观点,进而阐述卢梭对政治合法性的理解和设计。  相似文献   

9.
对时代与哲学的关系,恩格尔作过精辟的论述:"哲学并不站在它的时代以外,它就是对它的时代的实质的认识"."每一哲学都是它的时代哲学".时代创造了哲学,哲学只能满足它的时代的要求,时代决定和制约着哲学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批判性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质诉求。人的实践活动是辩证的,而以辩证法为精神实质的马克思哲学必然具有批判性的品质,这就是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的意义之所在。马克思哲学在现时代仍然具有强烈的回应时代的能力。马克思哲学对“现代性”进行批判的目的决不在于挽救“现代性”,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历史地扬弃和超越“现代性”。  相似文献   

11.
帕森斯的社会理论在社会学界拥有较高的地位,虽然他的理论过于宏观和抽象,但毕竟他是尝试将欧洲经典社会学理论糅合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宏大框架的第一人。在研究现代性问题时,塔尔科特·帕森斯是一个无法跨越的人物。帕森斯的现代性理论可从现代性的可能、现代性问题的诊断以及治疗三个方面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2.
西方现代接受理论并非一种普通的阅读理论和文学史理论,而是在审美现代性的文学背景和理论背景之下产生的、具有鲜明批判色彩的美学理论。它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吸收文学经验,又从康德、席勒、韦伯和马尔库塞等人的手中接过美学批判的旗帜,将其转化为文学接受的命题。无论是对社会秩序的批判,对审美感性的培养,还是对释义多样性的宽容,都体现了审美现代性的价值追求和理论动机。只有将其放在现代性的语境中阐释,才能正确理解其理论蕴含,评价其是非得失。  相似文献   

13.
论契约自由     
契约自由是现代契约法的基本精神。但随着社会的变迁,有的学者认为契约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而衰落。因此需要将契约自由置入一种关系契约理论的背景之下重新审视和定位。  相似文献   

14.
审美现代性是近现代以来西方学界一个重要的理论话题。在西方学者那里,审美现代性是与社会现代性相对立的概念,审美现代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自律性的审美和艺术来批判物化现实,抵抗工具理性和资本逻辑对社会的控制,但也陷入了对历史进步的怀疑和悲观主义情绪之中。马克思主义美学看到了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不仅有对抗的一面,更有结合和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一面。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既充分肯定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性的积极作用和进步意义,审美现代性的发展有赖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也主张通过审美现代性克服社会现代性的阶段局限性、特定时期的片面性,进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最早出现的"现代"概念主要指的是人类历史演变过程中的某一特定时期,兼具时间与价值意蕴。而从"特性"的角度界定现代性,把现代性区分为文化精神心理与社会制度结构两个维度,也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显然,这两种意义上的现代性都与启蒙运动有着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现代性话语与个人观有着内在的关联.一方面,从西方思想家对现代性的论述来看,黑格尔所确立的主体原则(个体原则)成为现代性的基本原则,现代性的发展过程是个体化的过程,个人观是考察现代性发展的基本视角;另一方面,从西方思想家对个人观("个人主义")的论述来看,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个人主义"是西方现代性发展的一个核心原则,西方现代的个人观在"个人主义"学说中得到了清晰地表达.大多现代西方思想家对"个人主义"有自己的界定,尽力与利己主义区别开来,不把个人看作惟利是图的主体,强调现代个人是独立的、自主的、谦卑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阈,现代性不仅是“世界历史”内在的张力,而且是人类进入“世界历史”时代的一种社会状态和社会秩序。一方面,“世界历史”为现代性的扩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现代性的“世界历史”扩张使“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另一方面,“世界历史”时代的现代性又具有内在的矛盾和冲突,它给世界带来进步繁荣的同时,也日益加剧人类的生存困境。惟有以共产主义现代性取代资本主义现代性,才能使其在“世界历史”范围内彻底转变为服务于人类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在阐述事实合同理论基本含义的基础上,以社会现实之缔约行为为例对事实合同理论与传统合同理论的差别进行了分析。对事实合同理论进行了反思,并论述了事实合同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从中得出了事实合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来源于商业社会的实践,但事实合同理论并不能取代传统之合同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