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吸食鸦片现象在明代中后期逐渐在统治阶级上层社会流行,近代社会吸食鸦片成风与鸦片在短时间内能提高人的性功能上有一定的因素。鸦片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危害达到了惊人的地步,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通常把鸦片在中国的危害归结为西方列强的侵略,忽视了鸦片危害近代中国社会的国内因素,特别是近代史上大量的国人主动吸食鸦片这一现象的存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鸦片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虽然近代中国政府多次实行禁烟,但鸦片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鸦片的种植与生产可以缓解小农经济解体过程中人口需求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二是以吸鸦片为代表的骄奢淫佚的生活方式和崇洋媚外的心态成为半殖民地文化的显著特征;三是清政府腐败无能,禁烟不力。随之军阀割据,使中国陷于分裂、混乱,鸦片的危害进一步加深。它说明,社会问题总是与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所共生。今人应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张瑞彬 《科技信息》2013,(5):195-196
鸦片吸食泛滥曾是近代陕西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鸦片的种植和吸食可谓"触目惊心"。陕西的鸦片问题起源于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侵略活动,后因近代中国军阀割据的政治形势及其统治、反动政府不顾人民死活的横征暴敛、当时的社会风尚及落后的医疗卫生条件使得鸦片吸食给近代的陕西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大量吸食鸦片给陕西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使陕西经济走向畸形、抗灾能力大大减弱,社会风气也日益败坏。  相似文献   

4.
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出于殖民统治的需要,在中国东北推行了残酷的鸦片毒化政策。1937年日本治下的伪满又抛出了《断禁鸦片方策要纲》,提出了10年以内根绝鸦片吸食者。事实上,这只是欺骗世界舆论的烟雾,鸦片的生产和贩卖并未因之而停止。  相似文献   

5.
吸食鸦片是晚清-民国时期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鸦片毒害国人身心健康,破坏社会秩序。因此,如何劝戒鸦片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客家古村落培田在劝戒鸦片上从制度建设、文化教育、心理治疗等方面多有建树,是传统社会民间自治的集体智慧结晶,对现代社会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出于殖民统治的需要,在中国东北推行了残酷的鸦片毒化政策。1937年日本治下的伪满又抛出了《断禁鸦片方策要纲》,提出了10年以内根绝鸦片吸食者。事实上,这只是欺骗世界舆论的烟雾,鸦片的生产和贩卖并未因之而停止。  相似文献   

7.
任伟伟 《科技信息》2007,(24):20-21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地军阀通过鼓励、强迫等一系列反动鸦片政策,攫取了高额利润,使中国的鸦片种植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泛滥时期,给中国农村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阻碍了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中国,鸦片像一场不可遏止的瘟疫一样,蔓延到全国各地,并泛滥一百多年,给中华民族带来无限的灾难。陕西鸦片问题亦是如此,鸦片在陕西大面积的种植和吸食,严重影响了陕西人民的生活,使得他们的身心备受折磨,社会风气因此恶化,到处弥漫着腐朽颓废的气息。我们从近代陕西鸦片吸食的现状及原因中,就可以初步分析鸦片对陕西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及影响。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鸦片泛滥,中国社会危机日益严重。社会各界围绕着禁烟问题开展热烈的讨论。在讨论中提出的各种禁烟主张反映了不同的阶层、集团和势力的利益和要求。禁烟人士通过报刊、媒体揭露外国非法向中国输入鸦片毒品的大量事实,军阀、官吏、奸商等纵容包庇贩运和制售鸦片毒品的罪恶,抨击政府当局腐败,无能政治,唤起国人对鸦片严重危害性的认识,推动了群众拒毒运动空前开展起来,制约了政府当局的禁烟态度。在讨论中一些论者宣传“渐禁主义”理论和主张也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这场禁烟讨论结果说明,在旧中国社会制度之下烟毒泛滥的社会问题根本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近代桂东南地区因其地理位置关系,成为国内外鸦片过境的重要通道。桂东南地区的鸦片来源途径较为复杂,探讨鸦片进入桂东南地区的途径及其原因,有利于人们从另一个侧面去认识近代桂东南社会,是研究近代广西地方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光绪初年的"丁戊奇荒"山西省损失尤为惨重,清政府由于中央政府的财政状况窘迫和常平仓仓储量的减少而失去了应有的救灾能力,再加上山西民众的日益贫困和鸦片的大量种植所造成的粮食储量的减少,造成了山西民众的大量流亡和山西近代社会的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12.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 ,厉行禁烟立法 :对内反对吸食、贩卖、种植鸦片 ,改革社会陋习 ,对外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鸦片走私。由于禁烟立法的颁布和实施 ,在太平天国控制区内 ,鸦片一度几乎禁绝 ,在中国近代禁烟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近代桂东南地区,因其地理位置,成为国内外鸦片转运的重要通道。鸦片问题成为影响近代桂东南社会政治、经济、商业等的重要问题之一。探讨鸦片泛滥成灾对近代桂东南社会产生的各种影响有利于人们认识当时桂东南社会的真实面目,是研究广西地方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研究鸦片对近代桂东南社会的危害也有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毒品泛滥对当今社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近代贵州的鸦片流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鸦片为英文 Opium 的音译,又名阿芙蓉,即罂粟果内乳汁的干膏,有药效,常吸则易成瘾,成为残害人民身心健康,破坏社会经济发展的强烈麻醉性毒品。西方殖民主义者及资本主义列强对我国进行鸦片输入及其国内合法自产鸦片的历史,就是我国特别是贵州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遭到严重阻碍的历史。本文通过对贵州生产鸦片的阶段、泛种的主因及严重恶果等方面的论述,探讨鸦片的输入、生产、吸食与贵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与深化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1858年11月鸦片输华合法化之后,中英两国围绕鸦片税厘又进行了长达50多年的纷争。其主要原因,从国内看,每年成百上千万两的洋土药税厘收入成为清政权赖以维持的重要经济命脉之一。从英国看,从19世纪开始,鸦片收入在英属印度政府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这些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以“国内开支”的名义汇回英国,使英国本土也成为鸦片贸易的重要受益者。  相似文献   

16.
近代,鸦片在云南的种植面积不一,时而低迷,时而高涨,呈现出此起彼伏的四阶段走势,诸多因素影响其中,但行政机构对鸦片的态度和政策最为关键。种植的普遍性使得鸦片吸食蔚然成风,出现瘾民遍及各行各业、农民构成主力军、男性多于女性、由社会上层向下层民众蔓延等特征。吸食鸦片人数甚众由多方因素造成,既与当时的交际应酬及整个社会风气有关,也与个体因素有关,综合起来,便造成了吸食之风的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17.
在近代云南,鸦片的泛滥令世人震惊。当时,其所产鸦片因"劲大"、"味醇"而有"云土甲天下"之美名,其年产量高达5000万两之巨。在沿边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毒品问题尤为突出,时到今日,禁毒情势仍较为严峻。屡禁不止的毒品问题给这个地区带来了深刻影响,毒害深远。研究近代云南沿边少数民族地区历史上的鸦片问题,可以为当今我国以及全球范围内严峻的禁毒斗争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8.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是马克思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宗教也在不断地调整自身的教条教义,革除自身弊端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我们只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才能发挥其自身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云南当政者唐继尧、龙云对鸦片的种植、贩运先后采取"寓禁于征"、征收"烟亩罚金"、"新案亩法"等"禁烟"措施,将禁种、禁运变成鼓励,大开烟禁。文山地区鸦片烟毒泛滥,人民深受其害,而国民政府的禁烟措施却变成了官样文章。  相似文献   

20.
石建国 《世界知识》2010,(20):58-59
<正>"国际事件实难以公理论曲直,国无强兵利器,仅以笔舌鏖战,何能令其折服!"——王景岐鸦片,祸害近代中国100余年,是旧中国积弱的根源。为了清除这一毒素,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做了不懈努力。王景岐利用外交官身份,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的禁烟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