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区域形象塑造的含义 区域形象塑造是区域形象战略管理的实施阶段。它要依靠区域宏观管理与决策者在区域形象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依据区域形象战略设计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和调动区域成员(包括区域内的各地区、各单位、各团体及全体公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区域主体意识和形象意识,团结一致,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区域政府开始以区域主体形式参与到区域竞争中,以及每一个区域作为市场中的独立个体,日益呈现出公司化发展趋势,提出区域经营的概念、主客体和经营思路,以此谋求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随后从理论上阐述对区域进行经营的必要性;从区域要素和企业的角度阐述了区域经营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的时期,以武汉为中心的中部地区成为中国未来城市发展最具有活力的地区,也是城市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不断发展,牢牢抓住时代发展的机制,充分发挥武汉的各种优势,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中部经济发展区,为中部崛起乃至全国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LARP作为区域路由协议ZRP的基本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描述其主要任务、分组格式和数据流程,给出了一种基于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的路由内算法.该算法通过收集区域内链路状态资讯,并调用相应算法形成区域内路由表,克服了传统协议泛洪广播无法实现区域范围的更新,从而保证区域路由协议对区域内路由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区域建设及区域研究的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历史发展潮流深刻地改变着不同国家和区域的面貌。在新的形势下,区域发展目标也相应地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因此谋求新的区域发展思路和途径,实现区域持续发展是每一地区面临的一项新课题。在新形势下,为谋求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区域研究的视野应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体现经济全球化为不同区域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应重视不同区域目标选择的多样性和非自然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影响。 一、区域建设研究的由来 区域研究作为地理学传统研究领域,在不同的时代,由于人们所处的现实环境以及…  相似文献   

6.
7.
8.
通过对2016年CSSCI中最具有代表性的30种经济类核心期刊和《区域经济评论》上发表的区域经济学领域的学术论文进行整理和总结,归纳出2016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六个热点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发展战略与发展新空间、新型城镇化、区域创新、区域产业发展、区域政策与评估,并依次对各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整理和述评:区域经济发展重点研究了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以及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如何贯彻落实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新型城镇化的水平测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群的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研究内容;区域创新以创新驱动和影响因素为研究重点;区域产业发展重点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产业集聚及其效应和产业转移;区域政策与评估对我国当前区域政策进行了剖析。总体看来,2016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更注重对现实问题的探讨,对区域未来的发展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虚拟研发中心是一种新型的R&D创新模式 ,其实质是借助现代化网络技术快速与其它研发机构建立起合作关系 ,完成研发活动。本文将虚拟研发的概念引进到区域创新系统中 ,研究了区域政府在组建“官产学研”型区域虚拟研发中心中的重要作用 ,以及区域虚拟研发中心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随着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区域利益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在对区域利益分配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域利益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11.
文章建立了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通过对湖南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评估发现,该区县域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差异之势,区内已经形成4个水平各异的经济发展区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湖南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秦汉时期,西部地区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关中土壤膏腴,巴蜀沃野千里,陇右水草丰茂,构成了中国的基本经济区,为中国的形成与维系提供了物质基础。东汉末期以后,受长期战乱的影响,关中与陇右经济受到摧残,西部经济丧失了作为国家基本经济区的地位。但隋唐时期,西部经济仍然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稳定与维持的重要支柱,是一个范围更大、面积更广的基本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鄱阳湖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鄱阳湖区在江西省并非一个行政区域,然而其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却构成了一个特定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该文用生态经济学观点对系统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区自然生态环境存在一定脆弱性,而农业经济结构呈现明显单一性和不合理性,从而在该系统内部形成一种非良性循环,制约了该区系统的发展。只有协调两者关系,才能取得湖区生态经济持续发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陕甘宁边区边币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甘宁边区边币发行过程的梳理,从一个侧面反映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经济工作曲折发展的历程,以期能够对陕甘宁边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工作取得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郧建国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12):120-123
通过对“红三角”地理、资源的论述,结合我院办学宗旨,提出“红三角”地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和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模型的构想,服务于“红三角经济圈”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启动了东北三省与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一体化课题研究,内蒙古东部地区已纳入振兴东北总体规划。内蒙古东部与东北三省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在经济区划上同属于东北经济区,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经济文化联系,并有极强的经济互补性。所以打破地区分割、实行优势互补的区域合作与区域发展战略整合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7.
区域主体的确立是经济区域有效运转的前提。政府导向是现代经济区域形成的主要途径。区域主体的二重性对经济区域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三峡经济区应由中央政府设立三峡经济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区域主体。  相似文献   

18.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所起的作用,而人均GDP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地区人力资源要素如何对该地区人均GDP发生作用是该研究关注的中心.因此,该研究从经济指标人均GDP入手,通过构建经济量的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以探寻其中的奥秘.研究发现,人力资源是通过劳动生产率与劳动适龄人口率两个路径从需求端与供给端同时作用于人均GDP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对外贸易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影响重大。安徽作为中部的代表与东部的代表江苏省在对外贸易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存在不同。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随着两省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其对外贸易的差距也日趋扩大。因此,安徽省必须在中部崛起战略的背景下在产业结构上做出一系列调整,以实现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